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一、专题概述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主线,贯穿必修1(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2(原电池)、选修4(电解池、化学平衡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选修5(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等模块。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考察占比约10%-15%,题型涵盖选择题(概念判断、规律应用)、非选择题(方程式配平、计算、综合应用),重点考察学生对电子转移本质的理解、规律的应用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本专题复习将围绕“概念-规律-配平-计算-应用”展开,聚焦高考高频考点,破解易错点,提升解题效率。二、核心知识点梳理(一)基本概念:“五对关系”辨明角色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是化合价升降。通过化合价变化可判断以下概念:概念定义举例(Zn+H₂SO₄=ZnSO₄+H₂↑)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H₂SO₄(H+→H₂,化合价从+1→0)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Zn(Zn→Zn²+,化合价从0→+2)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化合价升高)ZnSO₄(Zn²+)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化合价降低)H₂(H₂)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Zn→Zn²+还原反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H+→H₂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物质(如Cl₂与NaOH反应中的Cl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可能是同一物质(如2H₂S+SO₂=3S↓+2H₂O中的S)。(二)核心规律:“四大规律”指导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是解题的“钥匙”,需重点掌握以下四类:1.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核心)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应用:方程式配平、计算(如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未知元素化合价、转移电子数目)。示例:3Cu+8HNO₃(稀)=3Cu(NO₃)₂+2NO↑+4H₂OCu化合价升高:0→+2,每个Cu失2e⁻,3个Cu共失6e⁻;N化合价降低:+5→+2,每个HNO₃得3e⁻,2个HNO₃共得6e⁻;得失电子守恒(6e⁻=6e⁻)。2.价态规律(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内容:元素处于最高正价(如Fe³+、HNO₃中的N):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负价(如Cl⁻、S²⁻):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如Fe²+、SO₂中的S、Cl₂):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应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如Fe²+可被氧化为Fe³+,也可被还原为Fe)。3.强弱规律(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内容: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应用: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如由反应2Fe³++Cu=2Fe²++Cu²+,可判断氧化性Fe³+>Cu²+,还原性Cu>Fe²+)。4.转化规律(限制化合价变化范围)内容:归中反应:同一元素的高价态与低价态反应,生成中间价态(化合价变化不交叉);示例:H₂S+H₂SO₄(浓)=S↓+SO₂↑+2H₂O(S:-2→0,+6→+4,无交叉);歧化反应:同一元素的中间价态反应,生成高价态与低价态;示例:Cl₂+2NaOH=NaCl+NaClO+H₂O(Cl:0→-1,0→+1)。应用: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如H₂S与浓H₂SO₄反应不会生成H₂S中的S→+6,因为会交叉)。(三)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五步流程”精准配平配平的核心是得失电子守恒,步骤如下(以离子反应MnO₄⁻+Fe²++H+→Mn²++Fe³++H₂O为例):1.标价态:标出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Mn:+7(MnO₄⁻)→+2(Mn²+),降5;Fe:+2(Fe²+)→+3(Fe³+),升1。2.找变化:计算化合价升降总数(最小公倍数);降5×1=升1×5(最小公倍数为5)。3.定系数:根据最小公倍数确定氧化剂(MnO₄⁻)和还原剂(Fe²+)的系数;MnO₄⁻系数=1,Fe²+系数=5。4.配其他:配平原子守恒(先金属,后非金属,最后H₂O/H+);左边:1MnO₄⁻+5Fe²++?H+;右边:1Mn²++5Fe³++?H₂O;原子守恒:Mn(1=1)、Fe(5=5)、O(左边4→右边H₂O的O,故H₂O系数=4)、H(左边H+系数=8,右边4H₂O→8H)。5.查守恒:检查电子守恒(5×1=1×5)、原子守恒(O:4+8=12→右边4×1=4?不,左边MnO₄⁻的O是4,H₂O的O是4,右边Fe³+和Mn²+无O,故O守恒;H:左边8→右边4×2=8,守恒)、电荷守恒(左边:-1+5×2+8×1=+17;右边:2+5×3=+17,守恒)。配平结果:MnO₄⁻+5Fe²++8H+=Mn²++5Fe³++4H₂O。(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守恒法”简化过程计算的核心是得失电子守恒,无需写出完整反应式,直接根据“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失电子数”计算。示例:取10.00mLFeSO₄溶液,加入过量KMnO₄溶液(浓度0.1000mol/L),消耗KMnO₄溶液20.00mL,求FeSO₄溶液浓度。解题步骤:Fe²+→Fe³+,每个Fe²+失1e⁻;MnO₄⁻→Mn²+,每个MnO₄⁻得5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Fe²+)×1=n(MnO₄⁻)×5;n(MnO₄⁻)=0.1000×20.00×10⁻³=0.002mol;n(Fe²+)=0.002×5=0.01mol;FeSO₄浓度=0.01mol/10.00×10⁻³L=1.000mol/L。三、考点突破:高考高频题型解析(一)概念判断:抓“化合价变化”本质题型特征:给出反应式,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解题策略:第一步: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第二步:判断是否有化合价变化(有则为氧化还原反应);第三步: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概念(升→还原剂→氧化产物;降→氧化剂→还原产物)。示例(2023年全国甲卷):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₃高温分解B.Na₂O与H₂O反应C.Fe与CuSO₄溶液反应D.BaCl₂与H₂SO₄反应解析:A、B、D选项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非氧化还原反应);C选项Fe(0→+2)、Cu(+2→0),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二)方程式配平:按“五步流程”操作题型特征:给出反应物和产物(或部分产物),要求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解题策略:严格遵循“标价态→找变化→定系数→配其他→查守恒”五步,重点关注离子反应中的电荷守恒。示例(2022年新高考Ⅰ卷):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解析:反应物:Cu、HNO₃(稀);产物:Cu(NO₃)₂、NO、H₂O;标价态:Cu(0→+2,升2)、N(+5→+2,降3);找最小公倍数:6(升2×3,降3×2);定系数:Cu=3,NO=2,Cu(NO₃)₂=3,HNO₃=3×2+2=8;配H₂O:HNO₃中的H=8→H₂O=4;查守恒:电子(3×2=2×3)、原子(Cu=3,N=8,O=8×3=24→右边3×6+2×1+4×1=24)。答案:3Cu+8HNO₃(稀)=3Cu(NO₃)₂+2NO↑+4H₂O。(三)计算:用“得失电子守恒”简化题型特征: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未知元素化合价、转移电子数目等。解题策略:确定氧化剂(得电子)和还原剂(失电子);写出每个氧化剂/还原剂的电子转移数目;根据“得电子数=失电子数”列等式计算。示例(2021年全国乙卷):用KMnO₄溶液滴定FeSO₄溶液,反应为MnO₄⁻+Fe²++H+→Mn²++Fe³++H₂O。若消耗0.1mol/LKMnO₄溶液20mL,求FeSO₄的物质的量。解析:MnO₄⁻得5e⁻/mol,Fe²+失1e⁻/mol;n(MnO₄⁻)=0.1×0.02=0.002mol;n(Fe²+)=0.002×5=0.01mol。答案:0.01mol。(四)综合应用:结合电化学、离子反应题型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电解池、离子共存等知识点结合考察(如原电池中负极是还原剂,正极是氧化剂;电解池中阳极是还原剂,阴极是氧化剂)。解题策略:明确电化学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结合氧化还原规律判断电极反应(如原电池中,还原性强的金属作负极)。示例:原电池反应Zn+Cu²+=Zn²++Cu,判断正负极及电极反应。解析:Zn(还原剂,失电子)→负极,电极反应:Zn-2e⁻=Zn²+;Cu²+(氧化剂,得电子)→正极,电极反应:Cu²++2e⁻=Cu。四、易错点警示:规避常见误区1.氧化剂/还原剂的“部分参与”问题误区:认为氧化剂/还原剂全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如浓盐酸与MnO₂反应,4molHCl中只有2mol作还原剂,2mol作酸)。纠正:计算电子转移时,仅考虑参与氧化还原的部分(如MnO₂+4HCl(浓)△=MnCl₂+Cl₂↑+2H₂O,转移电子2mol)。2.电子转移数目计算“多算/少算”误区:认为1molCl₂与NaOH反应转移2mol电子(实际Cl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molCl₂转移1mol电子)。纠正:计算电子转移时,关注每个原子的电子变化(如Cl₂+2NaOH=NaCl+NaClO+H₂O,1molCl₂中1molCl失1e⁻,1molCl得1e⁻,总转移1mol电子)。3.价态变化“交叉”问题误区:认为H₂S与浓H₂SO₄反应可生成S(-2→+6)和SO₂(+6→0)(交叉,不符合归中规律)。纠正:归中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不能交叉(正确:H₂S→S(-2→0),浓H₂SO₄→SO₂(+6→+4))。五、真题演练:提升解题能力1.(2023年全国乙卷)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A.2FeCl₃+Cu=2FeCl₂+CuCl₂B.Cl₂+2NaOH=NaCl+NaClO+H₂OC.MnO₂+4HCl(浓)△=MnCl₂+Cl₂↑+2H₂OD.2H₂S+SO₂=3S↓+2H₂O解析:A选项:氧化剂(FeCl₃)与还原剂(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选项:氧化剂(Cl₂)与还原剂(Cl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选项:氧化剂(MnO₂)与还原剂(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molHCl中2mol作还原剂);D选项:氧化剂(SO₂)与还原剂(H₂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答案:CD。2.(2022年新高考Ⅱ卷)用K₂Cr₂O₇溶液滴定FeSO₄溶液,反应为Cr₂O₇²⁻+Fe²++H+→Cr³++Fe³++H₂O。若消耗0.01mol/LK₂Cr₂O₇溶液10mL,求FeSO₄的质量(FeSO₄的摩尔质量为152g/mol)。解析:Cr₂O₇²⁻中Cr的化合价从+6→+3,每个Cr₂O₇²⁻得6e⁻(2个Cr×3e⁻);Fe²+→Fe³+,每个Fe²+失1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Cr₂O₇²⁻)×6=n(Fe²+)×1;n(Cr₂O₇²⁻)=0.01×0.01=0.0001mol;n(Fe²+)=0.0001×6=0.0006mol;FeSO₄质量=0.0006×152=0.0912g。答案:0.0912g。六、备考策略:高效复习建议1.构建知识网络,强化逻辑关联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剂、还原剂)、规律(得失电子守恒、强弱规律)、配平(五步流程)、计算(守恒法)整合为知识网络,明确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如规律指导配平与计算)。2.聚焦规律应用,突破高频考点强弱规律:多做“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题目(如根据反应式判断Fe³+与Cu²+的氧化性);价态规律: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如SO₂能否被氧化为H₂SO₄,能否被还原为S);转化规律: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如H₂S与浓H₂SO₄反应的产物)。3.多做真题总结,熟悉考察形式总结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题型(如选择题中的概念判断、非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实施效果评估
- 2025-2030绿色建筑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材制造业供需格局及未来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 2025-2030绿电交易机制下新能源企业营销策略与客户画像分析
- 2025-2030绿氢制备碱性电解槽与PEM电解槽经济性临界点预测报告
- 2025-2030纳米药物递送设备创新趋势及知识产权布局分析报告
- 2025-2030纳米生物制剂在农业领域的产业化障碍与突破路径分析
- 2025-2030纳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突破与专利布局研究报告
- 2025-2030红木资源稀缺性与替代材料发展前景
- 2025-2030精酿啤酒风味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感官评价方法创新报告
- 3.1《中国担当》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 GB/T 6075.6-2024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6部分:功率大于100 kW的往复式机器
- 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干预对策的专家共识
- 下颌第二前磨牙mandibularsecondpremolar牙冠方圆牙合龈高度近远中径和颊舌
- 2025年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校园文化内咖啡店的生存之道与未来展望
- 2024年09月2024秋季中国工商银行工银科技校园招聘7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练习题
- 2025年山西地质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1
- 古诗词赏析-2025年湖北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