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预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预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预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预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预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预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某社区针对独居老人开展"银龄互助"项目,组织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送餐、陪诊服务。社会工作者在项目设计中特别强调尊重老人的自主性,鼓励老人表达需求而非被动接受服务。这体现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哪项操作原则?A.接纳B.非评判C.个别化D.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答案:D解析: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原则强调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鼓励其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题干中"尊重自主性""鼓励表达需求"直接体现了这一原则。2.社会工作者小吴在接案阶段与服务对象王女士初次会谈时,王女士情绪激动地说:"我丈夫出轨了,现在整个家都要散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吴回应:"我能感受到您现在特别痛苦,这种情况下换作是谁都会很难受。"小吴运用的会谈技巧是?A.对焦B.摘要C.同理心D.自我披露答案:C解析:同理心是指社会工作者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其处境。小吴通过"我能感受到您现在特别痛苦"的表达,准确传递了对王女士情绪的理解,属于同理心技巧。3.某小学社会工作者发现,三年级学生存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延等问题。通过家访了解到,这些学生的父母多为外卖骑手,工作时间长,无法陪伴孩子学习。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介入策略是?A.为学生开展专注力训练小组B.联系企业为骑手提供弹性工作政策C.为家长开设亲子沟通工作坊D.协调学校调整课后作业量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介入需关注微观(个体)、中观(家庭、学校)、宏观(政策、制度)系统。题干中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工作制度导致的陪伴缺失,属于宏观系统层面,因此联系企业调整工作政策最符合理论视角。4.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时,组织社区儿童、家长、学校教师、物业人员共同讨论社区儿童活动空间改造方案。这种工作方法体现了社区工作的哪个目标?A.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B.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C.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D.培养社区领袖,加强社区管理答案:A解析: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包括促进居民参与、改善社区关系、挖掘资源等。题干中组织多方主体共同讨论改造方案,核心是通过居民参与解决儿童活动空间问题,因此选A。5.某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刚出狱的未成年人小林提供服务。小林因盗窃被判刑,出狱后感到自卑,害怕与人交往。社会工作者小李首先与小林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其梳理过去的经历,引导他认识到"犯错不代表永远失败"。小李运用的个案工作模式是?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B.危机介入模式C.行为治疗模式D.人本治疗模式答案:D解析:人本治疗模式强调创造一种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怀和同理心的氛围,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自我,发挥内在潜能。小李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引导自我认知,符合人本模式的核心特点。6.小组工作进入中期转折阶段时,组员之间出现了竞争关系,有的组员抱怨"每次发言都被其他人打断",有的组员则沉默退缩。社会工作者此时最适宜的做法是?A.直接指出组员的问题行为B.调整小组目标,降低互动频率C.引导组员讨论冲突的原因及影响D.邀请资深社工介入处理小组冲突答案:C解析:中期转折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小组冲突。社会工作者应扮演协调者角色,引导组员表达感受,讨论冲突的原因和影响,帮助组员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而非直接干预或调整目标。7.某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开展"老年健康促进"项目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了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医疗需求、活动参与意愿等数据。这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属于?A.定量研究B.定性研究C.混合研究D.行动研究答案:C解析:混合研究结合了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观察)两种方法,题干中同时使用了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因此属于混合研究。8.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反家庭暴力宣传活动时,邀请受暴妇女分享经历,组织社区居民讨论"家庭暴力的危害"。这种宣传教育方法的优点是?A.信息传递直接,覆盖面广B.互动性强,容易引发共鸣C.成本较低,操作简单D.专业性强,权威性高答案:B解析:邀请受暴妇女分享经历属于个案分享,组织讨论属于互动式教育,这种方法通过真实故事和群体互动,更容易引发参与者的情感共鸣和深入思考,因此选B。9.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应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这里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不包括?A.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B.已出嫁但仍共同居住的女儿C.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儿子D.服刑期间的儿子答案:D解析:根据规定,服刑人员不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在校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教育)、已出嫁但共同居住的女儿、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儿子均属于共同生活成员。10.社会工作者小周在为留守儿童小涛提供个案服务时,发现小涛的父亲因拖欠抚养费被列入失信名单。小涛因此在学校被同学嘲笑,产生了逃学念头。小周首先需要处理的伦理难题是?A.保密与知情同意B.服务对象自决与家长监护权C.个人利益与专业责任D.案主利益与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案主利益(小涛的心理健康和学业)与社会秩序(父亲的失信行为)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小周需要在保护小涛权益的同时,考虑如何处理父亲的失信问题对小涛的影响,属于案主利益与社会秩序的伦理难题。(因篇幅限制,此处仅展示前10题,完整试题包含60道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61.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守的伦理准则包括?A.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B.维护服务对象的自决权C.优先考虑机构的利益D.避免与服务对象发展双重关系E.在必要时突破保密原则保护他人安全答案:ABDE解析:社会工作伦理准则强调以服务对象利益为优先,因此C错误。其他选项均符合伦理要求,包括隐私保护、自决权、避免双重关系及保密例外。62.下列属于小组工作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任务的有?A.帮助组员建立信任关系B.明确小组目标和规则C.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D.制定小组活动计划E.评估小组工作效果答案:ABD解析:开始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信任、明确目标规则、制定活动计划。处理离别情绪是结束阶段任务,评估效果贯穿整个过程但非开始阶段重点。63.社区工作中"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包括?A.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B.强调居民的参与和合作C.重视专家的专业指导D.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E.注重提升居民的能力答案:ABE解析:地区发展模式强调居民自主解决问题,而非依赖专家(C错误),目标是提升社区能力而非解决具体问题(D错误)。A、B、E是其核心特点。(完整试题包含20道多项选择题)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一)某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占比65%,其中80%为35岁以下青年。社区存在以下问题:①公共活动空间不足,仅有1处小广场,晚间被跳广场舞的老人占据;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放学后无人看管,经常在楼道内追逐打闹;③部分年轻租户因工作不稳定,存在拖欠房租、与房东矛盾等问题;④社区内商铺多为小餐馆,油烟污染严重,居民投诉多次未解决。社会工作者小张负责该社区服务,经过需求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最希望解决的是子女照护和增加活动空间问题;本地居民最关注的是油烟污染和楼道安全问题。问题:1.请运用社区需求分析的四种类型(规范性需求、感觉性需求、表达性需求、比较性需求),分析案例中的社区需求。(8分)2.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居民的需求差异,设计一个整合性的社区服务方案。(12分)答案:1.需求分析:(1)规范性需求:油烟污染问题居民多次投诉未解决,属于通过专业标准(环保法规)判断的规范性需求;(2)感觉性需求:外来务工人员希望解决子女照护和活动空间问题,本地居民关注油烟污染和楼道安全,均为居民自身感受到的需求;(3)表达性需求:子女放学后在楼道打闹、拖欠房租等问题的实际发生,是需求的具体表现;(4)比较性需求:与其他社区相比(如周边新建社区有儿童活动中心),该社区缺乏活动空间,属于比较性需求。2.服务方案设计:(1)需求整合:以"共建共享社区"为主题,将儿童照护(外来务工人员需求)与楼道安全(本地居民需求)结合,设立"社区儿童驿站"(利用闲置楼道空间改造),由本地退休居民担任志愿者,负责课后看管儿童,同时监督楼道秩序;(2)空间优化:协调广场舞团体与外来务工人员协商小广场使用时间(如18:0019:00为儿童活动时间,19:00后为广场舞时间),增设活动区域标识;(3)环境治理:组织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居民、商铺代表召开协商会,制定"社区环境公约",要求餐馆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居民参与监督,对达标商铺授予"社区友好商户"称号;(4)能力建设:开展"新老居民融合"小组,组织租户与房东交流,普及租赁合同法律知识,减少矛盾;(5)资源链接:联系区团委争取"青年之家"项目支持,提供儿童活动物资;对接环保部门进行油烟检测,提供技术指导。(二)服务对象李某,男,42岁,因工伤导致下肢瘫痪,需坐轮椅出行。妻子因无法承受压力离家出走,留下10岁女儿小敏在读小学。李某原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现仅靠每月1500元伤残津贴生活,需支付500元/月的轮椅护理费,日常开销紧张。小敏因父亲残疾,在学校被同学嘲笑,成绩下滑明显。社会工作者小王接案后,通过家访了解到:李某因残疾产生自卑情绪,拒绝参加社区残疾人活动;小敏性格内向,回家后需照顾父亲,缺乏玩耍时间;社区未设立无障碍通道,李某出行困难;附近超市不接受伤残津贴购物卡,需现金支付。问题:1.运用个案管理方法,分析李某的服务需求层次。(10分)2.设计具体的介入策略,说明社会工作者应链接的资源。(10分)答案:1.需求层次分析(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生理需求:基本生活保障(伤残津贴不足以覆盖轮椅护理费和日常开销)、无障碍出行(社区无无障碍通道);(2)安全需求:女儿小敏的学业保障(成绩下滑)、家庭照护支持(小敏需照顾父亲);(3)归属与爱的需求:李某的社会参与(拒绝参加社区活动)、小敏的同伴关系(被同学嘲笑);(4)尊重需求:李某的自我价值感(因残疾自卑)、家庭尊严(经济困难导致的社会评价);(5)自我实现需求:李某的职业重建可能(虽瘫痪但可能发展手工艺等技能)。2.介入策略及资源链接:(1)经济支持:①联系民政部门,协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李某月收入1500元,扣除轮椅护理费后剩余1000元,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可补差);②对接慈善组织,申请"残疾人专项救助金",解决临时生活困难;③协调超市接受伤残津贴购物卡,减少现金支出压力。(2)照护支持:①联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安排护工每周3次上门协助李某日常护理(如洗澡、打扫),减轻小敏负担;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为小敏提供课后作业辅导,帮助提升成绩;③组织"残疾人家属支持小组",帮助李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