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救物品管理制度急救物品管理是保障突发伤病事件中快速响应、有效救治的关键环节,其制度建设需覆盖全流程、全要素,确保物品始终处于“数量准确、性能良好、取用便捷、责任清晰”的待用状态。以下从管理职责划分、分类配置标准、日常管理规范、检查维护机制、使用补充流程、培训考核要求及特殊场景应对等方面,系统阐述具体管理内容。一、管理职责划分急救物品管理实行三级责任体系,明确决策层、执行层与监督层的具体职责。决策层由科室负责人或安全管理小组组长担任,负责统筹科室急救物品的整体规划,审批年度配置计划与更新方案,协调跨部门资源支持;执行层以护士长为核心,带领责任护士组成管理团队,具体落实日常清点、维护、记录及问题上报,确保急救物品与台账信息一致;监督层由院级护理质控部门或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每季度开展全覆盖抽查,对制度执行偏差、物品失效等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责任护士实行“定人、定点、定责”管理,每位护士分管1-2个急救单元(如抢救室、治疗室、病房急救车),每日交接班时进行双人核对,记录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功能状态;护士长每周随机抽查2-3个急救单元,重点核查高消耗物品(如注射器、无菌纱布)及易过期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的补充情况;科室负责人每月主持召开管理分析会,汇总当月检查数据,针对“近效期物品积压”“设备故障率异常”等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二、分类配置标准急救物品按功能分为药品类、器械类、耗材类三大类别,需根据使用场景(如急诊科、ICU、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救治需求差异化配置,确保针对性与实用性。药品类:需包含急救核心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呼吸支持药品(尼可刹米、洛贝林)、循环支持药品(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解毒类药品(纳洛酮、氟马西尼)。配置数量以“3日应急用量”为基准,急诊科抢救室每车配置肾上腺素(1mg/支)10支、阿托品(0.5mg/支)8支、多巴胺(20mg/支)15支;ICU因救治重症患者,需额外增加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中枢神经兴奋药(醒脑静)的储备量,单台急救车胺碘酮(150mg/支)配置量不低于12支。所有药品需标注通用名、规格、生产批号及有效期,高危药品(如氯化钾注射液、胰岛素)需单独存放于红色标识的专用抽屉,与普通药品分开放置,避免混淆。器械类:基础配置包括除颤仪、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吸引器、氧气装置;专科配置根据科室特点调整,如急诊科需增加气管插管包、洗胃机,儿科需配置儿童专用面罩(4-6号)、婴儿喉镜。除颤仪需选择双相波型,能量范围覆盖20-200J(成人)、5-50J(儿童),每台设备需配备备用电池(满电状态可支持至少30次除颤)及导电糊(有效期不低于12个月);简易呼吸器需选择透明材质,气囊容量成人型≥1600ml、儿童型≥750ml,每季度进行气密性测试(连接模拟肺,挤压气囊后压力维持≥20cmH₂O10秒为合格)。耗材类:包括无菌类(无菌手套、纱布块、棉球)、非无菌类(血压计袖带、压舌板)及一次性使用类(注射器、输液器、采血管)。无菌耗材需放置于带盖的无菌柜内,柜内温度≤24℃、湿度≤70%,开启后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未开启包装按厂家标注有效期管理);一次性注射器需按规格(1ml、5ml、10ml)分盒存放,每盒标注开启时间,4小时内未用完需废弃;血压计袖带需区分成人(12-14cm宽)、儿童(7-9cm宽)型号,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表面有污染时立即更换。三、日常管理规范存放管理:急救物品需集中存放于急救专用区域(如抢救室、急救车),禁止与非急救物品混放。急救车采用分层管理:上层放置高频使用物品(如肾上腺素、注射器、无菌纱布),中层放置次高频物品(如多巴胺、简易呼吸器、压舌板),下层放置备用物资(如备用电池、未开启的气管插管包);急救车内物品按“左药右械、上小下大”原则排列,药品按药理作用分类(如心血管类、呼吸类),器械按使用顺序(如先除颤仪后简易呼吸器)摆放,确保“30秒内可取出目标物品”。标识管理:所有物品需设置清晰标识,标识内容包括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药品)及功能状态(器械)。药品标识采用蓝底白字(普通药品)、红底白字(高危药品),有效期标注精确到日(如“2024.12.31”),近效期(剩余有效期≤3个月)药品需用黄色三角标警示;器械标识采用绿底白字(正常)、黄底黑字(待检修)、红底白字(故障),除颤仪需在机身粘贴“每日充电”提示贴,吸引器需标注“负压范围:-100~-300mmHg”。环境管理:急救物品存放区域需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8-26℃(药品类需按说明书调整,如胰岛素需2-8℃冷藏),湿度控制在40-60%。每日晨间护理时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急救车表面及柜内隔板,每周五进行全面清洁(包括急救车底部、缝隙);冷藏药品存放于专用医用冰箱(温度监测探头位置:上层中部、下层中部),每日8:00、16:00记录温度,偏差超过±2℃时立即上报并启用备用冰箱转移药品。四、检查维护机制日常检查:由当班责任护士于每日8:00、16:00进行两次检查,重点核查物品数量(账物相符率100%)、有效期(无过期物品)及功能状态(器械可正常启动)。检查药品时需逐支核对批号与有效期,记录“肾上腺素(批号20240101)剩余8支,有效期至2025.01.01”;检查除颤仪时需开机测试(屏幕显示正常、电极片连接无报警),充电至100%后关机;检查简易呼吸器时需挤压气囊3次,观察是否回弹顺畅,连接氧气后测试氧流量(10L/min时气囊充盈良好)。周度检查:由护士长于每周五15:00-17:00组织,采用“双人双查”模式(护士长+责任护士),覆盖全部急救单元。重点检查高风险环节:药品是否存在“混放、错放”(如将去甲肾上腺素误放至呼吸类药品区),器械是否定期维护(如除颤仪是否在最近1个月内进行过专业校准),耗材是否存在“超期使用”(如无菌纱布包装破损后仍未废弃)。检查后填写《周度急救物品检查记录表》,记录问题点(如“1号急救车利多卡因缺失2支”)及整改措施(“立即补充并追溯缺失原因”),由护士长签字存档。月度检查:由科室管理小组(含医生代表、护士代表)于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开展,进行全要素评估。除数量、有效期、功能检查外,增加“取用便捷性”测试(随机抽取5名护士,要求90秒内取出指定物品,超时率需≤10%)、“应急模拟演练”(设定“心跳骤停”场景,观察急救物品取用顺序是否符合抢救流程)。对检查中发现的“器械故障率升高”(如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断裂频次增加),需联系设备科进行专项检修,并更新《急救器械维护档案》(记录检修时间、故障原因、更换配件)。年度检查:由院级质控部门联合设备科、药剂科实施,对科室急救物品管理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指标包括账物相符率(100%为满分)、过期物品发生率(0为满分)、器械完好率(≥98%为满分)、培训覆盖率(100%为满分)。对评分低于85分的科室,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1个月内完成问题分析与制度修订,整改结果纳入科室年度绩效考核。五、使用与补充流程急救物品使用需遵循“先确认、后使用、严记录”原则。使用前,操作人员需双人核对物品名称、规格(如“肾上腺素1mg/支,核对无误”)及有效期(“未过期,可使用”);使用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如除颤仪“选择非同步模式,能量200J,充电后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再放电”),药品需执行“三查七对”(操作前、中、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使用后,立即清理用物(如丢弃一次性注射器、消毒重复使用器械),并在《急救物品使用登记本》中详细记录:使用时间(精确到分钟)、物品名称(如“阿托品0.5mg×2支”)、使用原因(如“窦性心动过缓”)、剩余数量(如“阿托品剩余6支”)及操作人员签名。补充流程需在使用后30分钟内启动,责任护士根据《急救物品基数卡》(标注每类物品的标准数量)进行补充。药品补充时需核对供应商资质(需为医院中标供应商)、药品批号(与现有库存批号一致,避免混合存放导致有效期混乱)及外观(无破损、无沉淀),高危药品补充后需单独登记《高危药品使用补充台账》;器械补充时需检查配件完整性(如除颤仪电极片是否配套、简易呼吸器面罩是否齐全),并进行功能测试(如补充后立即开机确认除颤仪可正常充电);耗材补充时需检查包装密封性(如无菌纱布包装无破损、无潮湿),并标注开启时间(如“2024.08.2010:00”)。特殊情况下(如批量外伤患者急救导致物品消耗超过基数),责任护士需立即通知药房、设备科进行紧急调配,同时启用备用物资(如备用急救车内的药品、器械),确保救治不中断。备用物资使用后需在2小时内补充至基数,避免影响后续急救响应。六、培训与考核要求培训对象覆盖所有接触急救物品的医护人员(包括轮转护士、实习医生),培训内容分为“基础管理”与“进阶操作”两部分。基础管理培训包括急救物品分类标准、存放规范、检查方法及记录要求,通过理论授课(PPT演示急救车分层示意图)、现场教学(带教老师示范药品核对流程)进行;进阶操作培训包括急救器械使用(如除颤仪参数设置、简易呼吸器与氧气连接)、急救药品剂量换算(如多巴胺2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计算5μg/kg/min的输注速度)及突发情况处理(如发现过期药品的上报流程、器械故障时的替代方案),通过模拟演练(使用急救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配合物品取用)、案例分析(讨论“因未及时补充肾上腺素导致抢救延迟”的教训)强化记忆。考核采用“理论+实操”双轨制,理论考核每月1次(闭卷考试,内容涵盖有效期管理标准、高危药品存放要求等),满分100分,85分合格;实操考核每季度1次(现场抽取2项操作,如“5分钟内完成急救车药品清点并记录”“3分钟内完成除颤仪连接与充电”),由高年资护士或医生担任考官,评分标准细化至“药品核对顺序”“设备参数设置准确性”等细节,90分合格。考核不合格者需进行补训,补训后仍未通过者暂停其独立管理急救物品的资格,直至考核达标。七、特殊场景管理针对节假日、夜班、突发事件等特殊场景,需制定专项管理措施,确保急救物品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节假日管理:节假日前3日,护士长组织全面检查,重点补充易消耗物品(如无菌纱布、注射器)至1.5倍基数,确保假期期间消耗量增加时仍能满足需求;安排2名责任护士值班(白班、夜班各1名),每日10:00、16:00进行双人清点,清点结果通过微信工作群同步至科室管理群,确保信息透明;与药房、设备科建立“节假日紧急调配绿色通道”,预留值班人员联系方式(仅用于紧急情况,避免干扰正常休息),调配需求需在15分钟内响应。夜班管理:夜班护士需在20:00完成急救物品清点并签字确认,清点结果记录于《夜班急救物品交接本》;急救车加锁管理(钥匙由夜班护士随身携带),避免非值班人员误动;遇急救事件后,补充物品时需双人核对(夜班护士+值班医生),确保补充数量准确,避免因疲劳导致疏漏;凌晨2:00-4:00为“低峰期”,需额外进行1次快速检查(重点查看高频使用药品、易故障器械),确保物品状态良好。突发事件管理:发生批量伤(病)员事件(≥5人)时,立即启动《突发事件急救物品调配预案》,由科室负责人统筹,将备用急救车(平时存放于仓库)推送至现场,同时通知药房、设备科开启“紧急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纳米材料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纳米材料产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 水利发电站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精酿啤酒行业投融资并购案例分析与估值模型构建专项研究
- 2025-2030精酿啤酒消费者偏好研究及产品创新与场景营销实践报告
- 2025-2030精酿啤酒小型设备融资租赁商业模式可行性报告
- 2025-2030精酿啤酒原料本地化采购与供应链韧性建设评估
- 2025-2030精装房政策推动下工程用实木需求预测报告
- 2025-2030精神健康数字疗法产品审批路径与市场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精准医疗行业发展动态及未来投资趋势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挂烫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辽宁沈阳地铁有限公司所属公司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化工设备检修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章节练习题集
- 2025年箱变考试题库
- 学堂在线 现代生活美学-花香茶之道 章节测试答案
-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屯昌恒能世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环评报告表
- 2025年公文写作公文试题及答案
- 人事稽核管理办法
- 新疆肥料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