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技术规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A.乙醇B.碘伏C.含氯消毒剂D.氯己定答案:C解析: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含氯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乙醇、碘伏为中效消毒剂,氯己定为低效消毒剂。2.紫外线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与时间的要求是()A.1m,不少于30分钟B.2m,不少于30分钟C.1m,不少于60分钟D.2m,不少于60分钟答案:B解析:紫外线消毒空气时,有效照射距离不应超过2m,照射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3.用于浸泡金属器械的高效消毒剂是()A.0.5%过氧乙酸B.2%戊二醛C.0.1%苯扎溴铵D.3%漂白粉澄清液答案:B解析:2%戊二醛是高效消毒剂,能浸泡金属器械且对金属腐蚀性小。0.5%过氧乙酸有强腐蚀性;0.1%苯扎溴铵是低效消毒剂;3%漂白粉澄清液有较强腐蚀性且不稳定。4.下列关于消毒方法选择原则错误的是()A.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B.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气体灭菌C.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D.内镜等器械可选择2%戊二醛浸泡消毒答案:C解析:物体表面消毒,光滑表面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擦拭,紫外线主要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对光滑表面消毒效果不佳。其他选项均为正确的消毒方法选择原则。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消毒剂每()一次。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答案:A解析: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6.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A.清洁B.消毒C.灭菌D.先消毒再灭菌答案:C解析: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7.对受到细菌芽胞、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A.中效消毒法B.高效消毒法或灭菌法C.低效消毒法D.清洁处理答案:B解析:受到细菌芽胞、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效消毒法或灭菌法。8.下列属于中效消毒剂的是()A.过氧化氢B.二氧化氯C.碘酊D.新洁尔灭答案:C解析:碘酊属于中效消毒剂,能杀灭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微生物。过氧化氢、二氧化氯属于高效消毒剂,新洁尔灭属于低效消毒剂。9.压力蒸汽灭菌时,物品包体积不超过()A.30cm×30cm×25cmB.30cm×30cm×50cmC.25cm×25cm×30cmD.25cm×25cm×50cm答案:A解析:压力蒸汽灭菌时,物品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25cm。10.下列关于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A.浸泡消毒时,物品必须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B.擦拭消毒时,应反复擦拭C.喷雾消毒时,应使消毒剂均匀覆盖在消毒表面D.消毒剂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可随意提高浓度答案:D解析:消毒剂浓度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浓度可能会对物品造成损害,对人体产生危害,且有些消毒剂浓度过高可能会降低消毒效果,应按照使用说明选择合适的浓度。其他选项均为正确的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法。11.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适用于()A.电子仪器B.塑料制品C.化纤织物D.食品答案:D解析: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气体,残留可能对人体有害,所以不适用于食品的灭菌。电子仪器、塑料制品、化纤织物等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气体灭菌。12.下列哪种物品不能用压力蒸汽灭菌()A.金属器械B.玻璃制品C.油剂、粉剂D.橡胶制品答案:C解析:油剂、粉剂因导热性差,蒸汽难以穿透,不适合用压力蒸汽灭菌。金属器械、玻璃制品、橡胶制品均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13.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以下哪种表述是不允许的()A.对大肠杆菌有杀灭作用B.预防感冒C.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D.对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答案:B解析:消毒产品不能暗示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效果,“预防感冒”属于暗示对疾病的预防作用,是不允许的表述。其他选项是对消毒产品杀菌效果的正常描述。14.用含氯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其有效氯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A.250mg/L,10分钟以上B.500mg/L,10分钟以上C.250mg/L,20分钟以上D.500mg/L,20分钟以上答案:B解析:用含氯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使用有效氯浓度500mg/L,作用时间10分钟以上。15.医疗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A.清洁水平B.消毒水平C.灭菌水平D.卫生水平答案:C解析:医疗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以防止感染。16.下列关于煮沸消毒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煮沸消毒前应将物品刷洗干净B.玻璃类物品应在水沸后放入C.橡胶类物品应冷水时放入D.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时间延长2分钟答案:C解析:橡胶类物品应在水沸后放入,以免受热时间过长而老化。其他选项均为正确的煮沸消毒法操作要点。17.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A.亚硝酸钠防锈剂B.碳酸氢钠C.氢氧化钠D.碳酸钠答案:A解析:戊二醛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加入亚硝酸钠防锈剂可防止碳钢制品生锈。18.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A.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B.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C.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D.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答案:C解析: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不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9.下列关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区域划分,正确的是()A.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B.分为清洗区、消毒区、灭菌区C.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D.分为普通物品处理区、特殊物品处理区答案:A解析:消毒供应中心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这三个区域划分明确,有利于保证消毒供应工作的质量和安全。20.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高度为()A.距地面0.5mB.距地面1.0mC.距地面1.5mD.距地面2.0m答案:C解析: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此高度能较好地反映人员活动区域的空气状况。21.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最高的是()A.细菌芽胞B.真菌孢子C.亲脂病毒D.分枝杆菌答案:C解析:亲脂病毒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最高,细菌芽胞对消毒因子的抵抗力最强。22.下列关于消毒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B.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C.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D.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进行B-D试验答案:C解析: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一次,并非每月。其他选项均为正确的消毒监测要求。23.下列哪种消毒剂可用于饮用水消毒()A.过氧乙酸B.二氧化氯C.戊二醛D.甲醛答案:B解析:二氧化氯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过氧乙酸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戊二醛和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饮用水消毒。24.下列关于紫外线灯的使用,错误的是()A.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B.消毒时应关闭门窗,人员离开C.紫外线灯消毒时间从开灯即刻开始计时D.新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μW/cm²答案:C解析:紫外线灯消毒时间应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因为刚开灯时,紫外线输出不稳定。其他选项均为正确的紫外线灯使用方法。25.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应随时进行()A.清洁B.消毒C.灭菌D.清洗答案:B解析: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应随时进行消毒,以防止病原体传播。二、名词解释1.消毒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2.灭菌指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3.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4.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5.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6.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7.随时消毒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8.生物监测利用活的微生物评价消毒灭菌效果的方法。9.化学监测利用化学指示物在消毒或灭菌过程中发生的颜色或形态变化,判定是否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方法。10.等离子体灭菌利用等离子体进行灭菌的方法,等离子体是气体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高能量和活性的物质,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三、填空题1.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2.压力蒸汽灭菌器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两大类。3.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相对湿度范围是(40%-60%)。4.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一般用(mg/L)或(%)表示。5.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6.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应遵循(由污到洁)的原则。7.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监测方法有(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8.物体表面消毒时,若表面有较多有机物污染,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四、判断题1.所有消毒剂在高浓度时都能达到灭菌效果。(×)解析:不同消毒剂的杀菌能力不同,有些低效消毒剂即使高浓度也不能达到灭菌效果。2.消毒与灭菌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杀灭细菌芽胞。(√)解析:消毒一般不能完全杀灭细菌芽胞,而灭菌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3.碘伏和碘酊都可用于黏膜消毒。(×)解析:碘酊刺激性大,不能用于黏膜消毒,碘伏可用于黏膜消毒。4.紫外线消毒可用于所有物品表面的消毒。(×)解析:紫外线穿透力弱,对一些表面不平整、有遮挡的物品消毒效果不佳,并非适用于所有物品表面消毒。5.压力蒸汽灭菌时,物品放置应疏松,利于蒸汽穿透。(√)解析:物品疏松放置能使蒸汽更好地穿透,保证灭菌效果。6.只要消毒剂的浓度足够高,消毒时间可以随意缩短。(×)解析:消毒时间和消毒剂浓度都需要按照规定要求,并非浓度高就可随意缩短消毒时间,否则可能达不到消毒效果。7.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解析: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8.无菌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解析:这样的存放要求有利于无菌物品的保存,减少污染机会。9.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消毒剂保证其有效成分含量和杀菌性能的期限。(√)解析:这是化学消毒剂有效期的正确定义。10.戊二醛浸泡消毒内镜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灭菌时间不少于10小时。(×)解析:戊二醛浸泡消毒内镜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灭菌时间不少于10小时的说法错误,戊二醛浸泡灭菌内镜的时间不少于10小时,消毒时间根据不同情况一般为20-45分钟。五、简答题1.简述压力蒸汽灭菌的注意事项。答:(1)灭菌前:①物品必须清洗干净并干燥;②包装合适,体积不超过30cm×30cm×25cm,包外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等;③装载合理,物品之间留有间隙,利于蒸汽流通。(2)灭菌过程中: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要求进行操作;②观察压力和温度变化,确保达到规定的灭菌参数;③注意安全,防止蒸汽泄漏等事故发生。(3)灭菌后:①待压力降至“0”后,才能打开灭菌器门;②取出物品应冷却后再搬运和存放;③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2.请说出化学消毒剂使用的基本原则。答:(1)根据消毒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考虑消毒剂的杀菌谱、杀菌能力、稳定性、腐蚀性等因素。(2)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配制合适的浓度,注意现用现配,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性。(3)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浸泡、擦拭、喷雾等,确保消毒对象完全接触消毒剂,并达到规定的作用时间。(4)注意消毒剂的安全性,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如使用时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消毒剂泄漏等。(5)定期更换消毒剂,防止微生物对消毒剂产生耐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缝盘设备转让合同范本
- 老年公寓转让合同范本
- 聘请合作伙伴协议合同
- 股份制合作协议书合同
- 肥料合作销售合同范本
- 脐橙代销销售合同范本
- 英文土地租赁合同范本
- 药材种苗采购合同范本
- 装修前期拆改合同范本
- 装修合同解协议书范本
- 安全生产警示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学伦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001
- 康复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清华大学出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机械制图清华大学答案
- 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竞聘
- 高职英语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鄂州职业大学
- 电梯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模版(3篇)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曙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卷(1-3章)
- 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