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献血血液的条件和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年龄我国规定,献血者年龄应在1855周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身体发育成熟,身体机能相对稳定,能够更好地承受献血带来的生理变化。18周岁是人体基本发育成熟的年龄,此时身体各器官功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储备能力。而55周岁作为上限,是考虑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会逐渐衰退,对失血的耐受性可能会降低。不过,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体重男性献血者体重需不低于50千克,女性献血者体重需不低于45千克。体重是衡量身体营养状况和血容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足够的体重意味着身体有相对充足的血容量,献血后身体能够较快地恢复。例如,体重过低可能提示身体营养状况不佳或血容量较少,献血后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影响献血者的身体健康。血压血压是反映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献血者的血压应在90140/6090mmHg之间。血压过低可能表示身体循环功能较弱,献血后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导致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血压过高则可能提示存在心血管疾病等潜在健康问题,献血过程中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发心脑血管意外。脉压差需大于或等于30mmHg,这是为了保证血液能够在血管中正常流动和循环。脉搏脉搏应在60100次/分钟,节律规则。正常的脉搏反映了心脏的正常跳动功能。脉搏过快可能是由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患有某些疾病(如心律失常、甲亢等),或者是过度疲劳等原因引起。脉搏过慢可能提示心脏传导系统存在问题。而节律规则是保证心脏正常泵血功能的基础,如果脉搏节律不规则,可能会影响血液的正常供应,不适合献血。体温体温正常也是献血的基本要求。体温升高通常意味着身体可能存在感染等疾病,此时献血可能会将病原体带入受血者体内,同时身体在患病状态下也不适合承受献血带来的负担。因此,献血者体温一般应在37℃以下。一般健康状况1.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皮肤黄染可能提示肝脏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如黄疸型肝炎、溶血性贫血等。创面感染可能会导致细菌等病原体进入血液,引发受血者感染。大面积皮肤病可能存在潜在的感染风险或全身性疾病的表现。2.五官:无严重疾病。例如,严重的眼部疾病可能与全身性疾病相关,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提示患有糖尿病;耳部疾病如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存在感染隐患;鼻部疾病如严重的鼻窦炎等也可能影响身体健康。3.口腔:无严重龋齿,无牙周化脓性病灶。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细菌可能进入血液循环。牙周化脓性病灶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容易导致菌血症,影响血液质量。4.胸部:心肺正常,无病理性呼吸音及病理性心脏杂音。心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和循环器官,心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氧供和血液循环。病理性呼吸音可能提示肺部存在炎症、气胸等疾病;病理性心脏杂音可能表示心脏结构或功能存在问题,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5.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腹部肿块可能是肿瘤等疾病的表现,压痛可能提示腹腔内器官存在炎症、损伤等问题。肝脾肿大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如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病史询问1.既往病史:询问献血者既往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这些疾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一旦献血者感染这些疾病,其血液会对受血者造成严重威胁。还需了解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因为某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血液质量。例如,患有冠心病的献血者,其心脏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损,不适合献血。2.家族病史:了解家族中是否有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等。遗传性疾病可能会有遗传倾向,即使献血者目前没有症状,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其血液可能存在潜在风险。3.用药史:近期是否使用过可能影响血液质量的药物。例如,使用过抗生素可能会在血液中残留药物成分,影响受血者的治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使用过抗凝血药物可能会导致献血者凝血功能异常,增加献血过程中的出血风险。血液检测标准血型检测1.ABO血型:准确鉴定献血者的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是输血治疗中最基本的血型系统,不同血型之间的输血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如溶血反应,危及受血者生命。因此,必须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ABO血型相符。2.Rh血型:检测献血者的Rh血型,主要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在我国,绝大多数人是Rh阳性,Rh阴性血型较为稀有,被称为“熊猫血”。Rh血型不匹配也可能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尤其是Rh阴性受血者输入Rh阳性血液后,可能会产生抗Rh抗体,再次输血时如果输入Rh阳性血液,就会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1.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HBsAg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其血液可能会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受血者,导致受血者感染乙肝。2.丙肝抗体(抗HCV):丙肝也是一种重要的血液传播疾病,抗HCV阳性提示可能感染了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会慢性化,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因此,检测抗HCV是防止丙肝病毒通过输血传播的重要措施。3.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抗HIV阳性表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血液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严格检测抗HIV可以有效避免艾滋病病毒通过输血传播。4.梅毒螺旋体抗体: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表示感染过梅毒或正在感染梅毒。梅毒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将梅毒螺旋体传播给受血者,导致受血者感染梅毒。5.谷丙转氨酶(ALT):AL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ALT升高可能提示肝脏存在损伤,如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虽然ALT升高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传染性疾病,但它可能反映了肝脏功能的异常,血液质量可能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血液其他指标检测1.血红蛋白(Hb):男性不低于120g/L,女性不低于110g/L。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反映了身体的携氧能力和造血功能。如果血红蛋白过低,可能会导致贫血,身体在献血后可能无法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同时也可能提示存在其他健康问题。2.血细胞比容(HCT):一般男性应不低于0.38,女性不低于0.36。血细胞比容是指一定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它与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反映了红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血细胞比容异常可能提示贫血、血液浓缩等情况。3.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分类的正常范围反映了身体的免疫状态。白细胞计数过高可能提示身体存在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等,白细胞计数过低可能表示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白细胞分类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的比例变化,有助于判断疾病的类型和性质。4.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一般应在(100300)×10⁹/L之间。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献血后可能会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血小板计数过高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也不适合献血。特殊情况的处理月经期间的女性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会处于失血状态,同时生理和心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月经期间女性的凝血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身体相对较为虚弱,此时献血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如头晕、乏力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因此,一般建议女性在月经结束后至少37天再考虑献血。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女性需要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身体的血容量和生理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献血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也会增加孕妇自身的风险。哺乳期女性的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来分泌乳汁,献血可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同时身体也需要时间来恢复生育后的生理状态。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不适合献血,一般建议在分娩后至少6个月且停止哺乳后再考虑献血。接种疫苗后的献血不同的疫苗对接种后献血的时间要求不同。例如,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后,一般需要间隔至少4周才能献血,因为减毒活疫苗是经过处理的活病毒或细菌,在体内可能有一定的复制和传播风险,需要一定时间来确保身体内的病原体已经被清除。接种灭活疫苗后,如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通常不需要推迟献血,但如果接种后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全身不适等,需要等症状消失后再考虑献血。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的献血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身体可能会有一定的创伤和炎症反应,创口可能存在感染的风险。一般建议在拔牙后至少3天,其他小手术后至少1周,且身体恢复良好,无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下再考虑献血。血液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采血环境采血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安静。采血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空气要进行净化处理,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尘埃等污染物。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0%60%。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保证献血者的舒适感,同时也有利于保证血液采集过程的安全和血液质量。采血器材采血器材必须是经过严格检验合格的一次性用品,如采血针、血袋等。采血针应锋利、无倒钩,以减少对献血者血管的损伤;血袋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抗凝性能,能够保证血液在采集后不发生凝固和变质。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采血器材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采血操作1.穿刺部位消毒: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程进行穿刺部位的消毒,一般先用碘伏消毒,再用酒精脱碘,消毒范围直径应不小于15cm。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防止细菌进入血液,引起感染。2.采血过程:采血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血液。采血速度要适中,不宜过快或过慢。过快可能会导致献血者不适,过慢可能会引起血液凝固。同时,要密切观察献血者的反应,如面色、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血液混匀:采血过程中要不断轻轻摇动血袋,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防止血液凝固。血液采集完毕后,要再次检查血袋是否有渗漏、标签是否清晰准确等。血液储存和运输的标准血液储存1.全血和红细胞成分:全血和红细胞成分一般应储存在26℃的专用冰箱中。低温可以降低红细胞的代谢率,延长其保存期限,同时也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在储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冰箱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其稳定在规定范围内。2.血小板:血小板需要在2024℃的振荡条件下储存。血小板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过低会导致血小板功能受损,温度过高会增加细菌生长的风险。振荡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保持其活性。3.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以下的低温冰箱中储存。低温可以使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等成分得到有效保存,延长其有效期。血液运输1.运输设备:血液运输应使用专门的血液运输箱或冷藏车,确保运输过程中血液的温度符合储存要求。运输箱或冷藏车要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温度控制功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温度。2.温度监测:在运输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玛钢花兰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淋巴水肿气动泵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四川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子公司管培生15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宁夏固原原州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城镇公益性岗位招录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智都集团校园招聘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药用类精神药品海关商品编号
- 2026年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情绪障碍儿童》课件
- QC/T 1206.1-2024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 危险品车队车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4篇)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详解)
- 人民医院附属楼康养公寓装修设计任务书
-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 2024年陕西榆林市神木市公共服务辅助人员招聘775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课文翻译
- 挡土墙施工合同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
- 毓璜顶医院出院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