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税法-中国法制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税法-中国法制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题干1】唐代"两税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选项】A.统一税制;B.简化纳税环节;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消灭苛捐杂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税法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施,核心是将唐代原有的租庸调制与杂税合并为两税,按土地数量和财产状况征税。选项B正确,因其通过合并税种简化了纳税程序;选项A错误,因统一税制是两税法的结果而非目的;选项C片面,虽增加财政收入是客观效果,但非直接目的;选项D不符合史实,唐代仍存在多种苛捐杂税。【题干2】明代"一条鞭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选项】A.赋役合并折银征收;B.废除实物税改征货币;C.推行按户计税;D.建立中央集权税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一条鞭法由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行,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为一条,按土地面积折银征收。选项A准确概括核心,选项B错误因并非完全废除实物税;选项C不符合史实,按户计税是传统做法;选项D与内容无关。【题干3】清代"摊丁入亩"政策实施的时间是?【选项】A.雍正五年(1727年);B.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C.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D.宣统三年(1911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摊丁入亩"于雍正五年(1727年)正式推行,将丁银摊入地丁银两中统一征收。选项A正确,选项B为火耗归公实施时间;选项C、D属清末新政时期改革,与题目无关。【题干4】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本质是?【选项】A.农民借贷政府低息贷款;B.政府强制收购粮食;C.土地兼并政策;D.增加地方官员权力【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青苗法规定农户在青黄不接时向政府借贷粮食,春借秋还并支付利息20%,本质是政府信用贷款。选项A正确;选项B实为常平仓政策;选项C与青苗法无直接关联;选项D不符合史实。【题干5】《唐律疏议》确立的刑罚原则是?【选项】A.罪刑法定;B.罪刑相适应;C.连坐制度;D.奖惩分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唐律疏议》确立"罪刑相称"原则,强调刑罚与犯罪程度相匹配。选项B正确;选项A是近代刑法原则;选项C为古代普遍制度;选项D表述不准确。【题干6】明代"鱼鳞图册"的主要作用是?【选项】A.核实土地面积;B.管理户籍人口;C.规划城市布局;D.监控商业活动【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鱼鳞图册是明代丈量土地并绘制地籍图册,精确记录每块土地面积、四至和赋税等级,为征税提供依据。选项A正确;选项B属黄册职能;选项C、D与地籍图无关。【题干7】清代"火耗归公"政策实施后,官员如何处理余剩税银?【选项】A.全部上缴中央;B.自行购买官服;C.留作地方储备;D.按比例存入专项账户【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火耗归公后,官员将正常火耗(征收损耗)上缴,余剩火耗可自用,常用于购买官服、接待等。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余剩部分归官员;选项C、D不符合历史记载。【题干8】《大明律》中规定"八议"特权适用于哪些身份?【选项】A.官员及其亲属;B.贵族和平民;C.士兵及家属;D.商人及学徒【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八议"制度仅适用于亲王、功臣、贵族等官员及其亲属,享有减刑或免刑特权。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平民不适用;选项C、D与制度无关。【题干9】宋代"市舶司"主要管理什么事务?【选项】A.内陆关税;B.海上贸易;C.沿海防御;D.水利工程【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市舶司是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负责监管船舶进出港、征收关税、协调商船事务等。选项B正确;选项A属海关职能;选项C、D与市舶司无关。【题干10】《泰誓》中记载的"五过之罪"不包括?【选项】A.雨水过多;B.风暴成灾;C.诬告陷害;D.贪污受贿【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尚书·泰誓》列举"辟(避)罪、次(次第)、诬(诬告)、贼(残害)、误(误判)"五过之罪,不包含自然灾害相关选项。选项A正确;选项B、C、D均属五过范畴。【题干11】明代"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的主要改革是?【选项】A.赋役合并;B.税率统一;C.征收货币化;D.实物税为主【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为单一赋税,按土地面积折银征收。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税率仍分等级;选项C是结果而非改革内容;选项D与改革方向相反。【题干12】《唐律疏议》中"八议"制度的核心原则是?【选项】A.尊卑有别;B.等级特权;C.法贵简明;D.罪刑法定【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八议"制度基于等级特权,允许特定身份者通过议功、议贵等程序获得特殊司法待遇。选项B正确;选项A是儒家伦理原则;选项C、D属其他法律原则。【题干13】清代"摊丁入亩"政策实施后,如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选项】A.废除土地私有;B.规范地契登记;C.统一税率标准;D.增加农业税目【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摊丁入亩通过统一丁银与地税合并征收,客观上遏制了土地兼并导致的丁口隐漏问题。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清朝政策;选项B是鱼鳞图册作用;选项D与题目无关。【题干1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妻子与奴隶发生关系,如何处理?【选项】A.妻子被处死;B.奴隶被惩罚;C.夫妻关系解除;D.夫妻共同受罚【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法典第126条规定,若妻子与奴隶私通,奴隶将被处死,妻子则被释放。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处死的是奴隶;选项C、D不符合法典内容。【题干15】宋代"市舶司"征收的主要税种是?【选项】A.关税;B.户税;C.牧税;D.市舶税【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市舶司负责征收"市舶税",即海外贸易税,包括船舶税、货物税等。选项D正确;选项A是海关关税;选项B、C属内陆税种。【题干16】明代"鱼鳞图册"的绘制依据是?【选项】A.土地面积;B.户籍信息;C.商业分布;D.水利设施【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鱼鳞图册以实测土地面积为基础,按形状绘成鱼鳞状图,标注每块土地面积、等级及赋税。选项A正确;选项B属黄册内容;选项C、D与地籍无关。【题干17】《唐律疏议》规定,犯"十恶"大罪者如何处理?【选项】A.免于刑罚;B.从重处罚;C.免除劳役;D.转移他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十恶"重罪包括谋反、谋大逆等,规定应从重处罚且不得适用赎刑。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需加重而非免罚;选项C、D不符合律文。【题干18】清代"火耗归公"政策实施后,官员如何获取额外收入?【选项】A.上缴中央;B.自行挪用;C.按比例留存;D.投资商业【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火耗归公后,官员可将正常火耗上缴,余剩火耗按比例留存自用,常用于购置官服、接待等。选项C正确;选项A错误因余剩部分归官员;选项B、D不符合制度规定。【题干19】《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妻子对丈夫的责任包括?【选项】A.服侍父母;B.主持祭祀;C.操持家务;D.支付嫁妆【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法典第114条要求妻子必须勤勉持家、主持家务,否则丈夫有权休妻。选项C正确;选项A属孝道范畴;选项B、D与法典无关。【题干20】明代"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最根本的变革是?【选项】A.赋役合并;B.折银征收;C.税率统一;D.征收实物为主【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一条鞭法最根本变革是将赋役合并为单一税种,选项A正确;选项B是具体措施而非根本变革;选项C错误因税率仍分等级;选项D与改革方向相反。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税法-中国法制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2)【题干1】下列哪项是中国古代“均输平准”政策的实施主体?【选项】A.汉武帝B.汉宣帝C.汉文帝D.汉景帝【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汉武帝时期,桑弘羊推行“均输平准”政策,通过国家调控市场供需平衡,抑制商人垄断,属于中央集权经济思想的体现。其他选项对应时期与政策无关。【题干2】唐代“两税法”的核心改革内容是?【选项】A.以田亩和财产为征税对象B.按户均征全年赋税C.实行实物与货币并行D.每三年重新评定税户【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税法(780年)以户为单位,按资产多少征税,取代了按人丁征税的租庸调法,且税粮可折银缴纳。选项D实为“三年一造册”制度,非核心内容。【题干3】宋代“市舶司”的主要职责是?【选项】A.管理茶叶贸易B.征收关税C.掌管海外使节D.监督盐业生产【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市舶司专司海外贸易管理,负责征收商税(市舶税),并协调海上贸易规则。其他选项分别对应茶盐专卖机构或外交机构职能。【题干4】明代“一条鞭法”首次将赋役合并征收的朝代是?【选项】A.元朝B.宋朝C.明朝D.清朝【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折银征收,合并赋役,开创货币化先河。清朝“摊丁入亩”是继承发展。【题干5】清代“火耗归公”制度导致官吏贪腐的根本原因是?【选项】A.官员故意克扣火耗B.火耗标准高于实际损耗C.火耗成为额外收入来源D.财政制度不完善【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火耗指征收赋税时的损耗,官吏借机将合法损耗转化为个人收入,本质是财政漏洞与监督失效的综合结果。选项A、B为具体表现,D为根本原因。【题干6】下列哪项属于汉代“三十税一”的税制特征?【选项】A.按年征收B.按季征收C.按亩计税D.按户计税【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汉武帝实行“三十税一”时,以土地面积为征税标准,按亩征收实物(粟),是田租制的典型。选项D为“口赋”特征。【题干7】唐代“租庸调法”中“调”指?【选项】A.劳役B.货币C.实物赋税D.军事征调【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租(田租)、庸(劳役折帛)、调(地方土特产品)构成唐代“租庸调法”三要素,调为实物税,非货币或劳役。【题干8】宋代“青苗法”的推行主体是?【选项】A.王安石B.张居正C.朱熹D.刘基【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王安石变法(1069年)中首创青苗法,由官府借贷粮款给农民,分夏秋两季还款,兼具救灾与抑制高利贷功能。张居正改革为“一条鞭法”。【题干9】明代“鱼鳞图册”的主要作用是?【选项】A.核定土地所有权B.制定赋税标准C.监督商业流通D.规划城市布局【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鱼鳞图册(鱼鳞状地图)系统记录土地位置、面积、等级,为赋税征收提供依据,体现土地登记制度。【题干10】清代“摊丁入亩”的核心目的是?【选项】A.统一税制B.消灭人丁税C.增加政府收入D.限制土地兼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摊丁入亩(1712年)将丁银(人丁税)摊入田赋,彻底废除丁役制度,实现“赋役合并”,但未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题干11】下列哪项不属于汉代“算缗告缗”的背景?【选项】A.通货膨胀B.贵金属流通C.商人兼并土地D.严刑峻法【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汉武帝为打击商人兼并(C),实行“算缗”(按商人资产征税)和“告缗”(告发隐瞒资产者),但当时以铜钱为主,金属流通(B)非直接背景。【题干12】唐代“两税法”取代的税制是?【选项】A.租庸调制B.均田制C.市舶司制度D.一条鞭法【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两税法取代租庸调法(780年),均田制(土地分配制度)同期瓦解,市舶司为独立机构,一条鞭法属明代改革。【题干13】宋代“市舶司”征收的主要税种是?【选项】A.田赋B.市舶税C.丁税D.户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市舶税专指海外贸易税,田赋(A)、丁税(C)属内地税制,户税(D)为明代“一条鞭法”后税种。【题干14】明代“一条鞭法”未彻底解决的矛盾是?【选项】A.赋役不均B.土地兼并C.货币贬值D.官僚腐败【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一条鞭法简化税制但未触及土地分配,土地兼并问题延续至清代“摊丁入亩”。货币贬值(C)属经济问题,非制度矛盾。【题干15】清代“火耗归公”导致官员贪腐的直接诱因是?【选项】A.火耗标准过低B.火耗成为合法收入C.财政监督缺失D.农民负担过重【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火耗归公名义上规范税收,实为官吏将合法损耗转化为私利,选项C为制度漏洞,D为长期社会矛盾。【题干16】汉代“三十税一”的税制主体是?【选项】A.汉武帝B.汉宣帝C.汉文帝D.汉景帝【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汉武帝为抑制商人兼并,实行“三十税一”(1/30土地产出),汉宣帝时仍延续此制,但创制主体为武帝。【题干17】唐代“租庸调法”中“庸”的替代物是?【选项】A.货币B.实物C.劳役D.户税【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庸为无劳役之年,以绢帛(实物)替代,但唐代后期逐渐货币化,选项A为演变趋势而非原始规定。【题干18】宋代“青苗法”的推行效果最直接的是?【选项】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抑制高利贷C.提高农业产量D.巩固中央集权【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青苗法通过官府低息贷款打击民间高利贷(B),但执行中常被地方官挪用,导致财政负担转嫁农民。【题干19】明代“鱼鳞图册”的绘制依据是?【选项】A.土地交易记录B.赋税缴纳情况C.土地实际等级D.官员申报数据【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鱼鳞图册以土地等级(如等第)为基础绘制,标注面积、主佃关系,为赋税征收提供依据。【题干20】清代“摊丁入亩”导致人丁税消失的时间是?【选项】A.1712年B.1723年C.1741年D.1765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清世宗雍正九年(1712年)颁布摊丁入亩令,次年(1723年)正式实施,但选项A为制度确立时间,B为实际执行起始年。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税法-中国法制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3)【题干1】隋唐时期税制中“租”的征收对象是?【选项】A.人丁B.土地C.财产D.商业活动【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隋唐实行租庸调制,其中“租”指粮食地租,以土地为征税对象,按丁口分配;唐代后期改行两税法后,“租”逐渐被“夏税”“秋税”取代。选项B正确。【题干2】明代“鱼鳞图册”主要用于什么目的?【选项】A.土地登记B.军事征调C.税收催缴D.商业管理【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鱼鳞图册是明代清丈土地的重要工具,按田形绘制鱼鳞状图表,详细记录土地权属和面积,为均田税制及徭役摊派提供依据,与税收直接相关但核心目的是土地管理。选项A正确。【题干3】宋代两税法实施后,赋税征收以什么为标准?【选项】A.人丁B.土地C.财产D.产业【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税法以土地为征税标准,将田赋和杂税合并为夏秋两季征收,打破唐代以人丁为核心的赋税体系,但后期因土地兼并导致税负不均。选项B正确。【题干4】清代“一条鞭法”将哪些税合并征收?【选项】A.地丁银与赋役B.户口与土地C.夏税与秋税D.均田制与两税法【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一条鞭法以地丁银为核心,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折银征收,简化税制并按土地面积分摊税负,但未完全废除实物税。选项A正确。【题干5】秦朝“算赋”针对什么群体征收?【选项】A.15岁以下B.15-50岁C.50岁以上D.商人【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秦朝算赋针对成年男子(15-50岁)征收,按资产等级差异化课税,与口赋(针对未成年人)形成互补。选项B正确。【题干6】汉武帝实行“算缗令”主要针对什么行业?【选项】A.手工业B.商业C.农业D.官僚【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算缗令对商人财产征税,抑制商人兼并,规定高价值物品(如黄金、钱币)需缴纳高额税,但未直接限制农业。选项B正确。【题干7】唐代“租庸调制”中“庸”的替代形式是什么?【选项】A.实物劳役B.货币折纳C.赋役减免D.贸易特权【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庸是免除劳役的代偿,通常以布帛、绢帛等实物劳役形式替代,但后期逐渐折银征收。选项A正确。【题干8】明代“一条鞭法”的推行与哪个政策直接相关?【选项】A.均田制B.推丁入亩C.均徭法D.两税法【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一条鞭法源于明代均徭法的改革,将徭役折银征收并摊入田赋,实现赋役合并。选项C正确。【题干9】宋代“两税法”的推行背景是什么?【选项】A.土地兼并严重B.人口暴增C.外族入侵D.灾害频发【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崩溃,两税法以财产为征税标准,适应土地私有化趋势,但加剧了税负不均。选项A正确。【题干10】清代“摊丁入亩”的核心作用是?【选项】A.统一税制B.抑制土地兼并C.折银征收D.增加税收【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摊丁入亩将丁役银摊入田赋,彻底废除实物劳役,实现“人丁税”向“土地税”转化,但未解决税负不均问题。选项C正确。【题干11】秦朝“口赋”的征收年龄起点是?【选项】A.2岁B.5岁C.15岁D.20岁【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口赋是秦朝对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15岁以下免征,15岁起按年龄阶梯征税,与成年男子的算赋形成互补。选项C正确。【题干12】唐代后期“两税法”的征税时间是什么?【选项】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参考答案】B、C【详细解析】两税法规定夏税(约5-6月)和秋税(约9-10月)分两季征收,以农业收获季节匹配纳税能力。选项B、C正确。【题干13】明代“鱼鳞图册”的绘制依据是什么?【选项】A.均田制标准B.土地实际占有C.政府登记D.商业契约【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鱼鳞图册通过实地清丈绘制,反映土地实际占有情况,为推行“一条鞭法”提供数据支持。选项B正确。【题干14】清代“火耗归公”政策导致什么后果?【选项】A.官僚腐败加剧B.税收效率提升C.土地兼并减少D.民众负担减轻【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火耗归公允许官员将征收损耗纳入税额,但缺乏监督导致中饱私囊,加剧官僚腐败。选项A正确。【题干15】宋代“两税法”的缺点不包括以下哪项?【选项】A.税制僵化B.土地兼并加剧C.实物税保留D.征收时间分散【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两税法以财产为征税标准,但未随土地兼并调整税额,导致税负不均;仍保留部分实物税,征收时间集中在夏秋两季。选项A错误。【题干16】汉武帝“均输平准”政策主要针对什么领域?【选项】A.农业生产B.手工业品C.商业贸易D.房地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均输平准由桑弘羊推行,通过国家调控物价和贸易,打击大商人垄断,但未直接干预农业生产。选项C正确。【题干17】唐代“租庸调制”中“调”的征收物品是?【选项】A.粮食B.布帛C.草木D.货币【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调是按户征收的实物税,以布帛为主,后期逐渐折银缴纳,但核心是实物劳役替代。选项B正确。【题干18】明代“一条鞭法”的局限性是什么?【选项】A.未废除实物税B.土地兼并未遏制C.税收地域差异大D.官僚腐败普遍【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一条鞭法虽实现赋役合并,但因未遏制土地兼并,税负仍向小农倾斜,选项B正确。【题干19】清代“摊丁入亩”与“火耗归公”结合后导致什么?【选项】A.土地税制统一B.税收负担公平C.官僚贪腐减少D.农民起义频发【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摊丁入亩虽统一丁田税制,但火耗归公助长腐败,民众实际税负加重,间接引发白莲教起义等社会动荡。选项D正确。【题干20】隋朝“租庸调制”中“庸”的征收期限最长可达多少年?【选项】A.1年B.2年C.3年D.4年【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隋朝规定丁男20岁起服兵役,最长连续服役3年,期间可以庸代役(如布帛代劳役),但唐代调整为2年。选项C正确。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税法-中国法制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4)【题干1】唐代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选项】A.统一税制B.抑制土地兼并C.简化纳税程序D.增加中央集权【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税法于德宗贞元年间(785年)推行,以财产为征税标准,按年输纳,旨在解决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的税制混乱问题。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两税法并未统一全国税制;选项C错误,因程序反而更复杂;选项D错误,因其核心是缓解社会矛盾而非强化集权。【题干2】宋代"市易法"的主要实施主体是哪个机构?【选项】A.三司B.宣政院C.开封府D.枢密院【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市易法由北宋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执行,通过官府控制市场交易,平抑物价。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中,宣政院为元机构,开封府是地方行政机构,枢密院主掌军事,均与市易法无关。【题干3】明代"一条鞭法"将田赋与徭役合并征收的基准是?【选项】A.地方田亩面积B.实际土地占有数量C.地方财政需求D.土地等级【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一条鞭法以土地等级(如上中下)为基准合并赋役,按"计亩征粮,均平役赋"原则实施。选项D正确。选项A错误,因基准非面积;选项B错误,因合并后以等级计算;选项C错误,因合并后统一标准。【题干4】清代"摊丁入亩"政策实施后,赋税结构发生什么变化?【选项】A.土地税占比下降B.人丁税占比上升C.货物税增加D.地方自主权扩大【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摊丁入亩将丁银按田亩摊入地丁两税中,使土地税成为主要税种(占比超80%),人丁税消失。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丁税被消除;选项C错误,因货物税未显著增加;选项D错误,因中央集权加强。【题干5】秦朝"口赋"的征收对象是?【选项】A.15岁以下未成年人B.15-60岁成年男性C.60岁以上老人D.奴婢【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秦朝"口赋"是对15-60岁成年男子征收的人头税,性质类似现代个人所得税。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中,未成年人无赋税,老年人属"老弱勿用",奴婢不具独立户籍。【题干6】汉代"算缗令"针对的经济行为是?【选项】A.高利贷B.市场交易C.贵金属交易D.房产租赁【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算缗令(公元前141年)对私营铸币、熔炼黄金者征"算缗税",抑制商人兼并。选项C正确。选项A错误,因高利贷属"息钱"征税;选项B错误,因市场交易未直接征税;选项D错误,因房产税属"屋税"。【题干7】唐代"租庸调制"中的"庸"是指什么?【选项】A.力役B.货币代役C.实物缴纳D.岁输粟米【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租庸调制是唐初主要税制,"庸"指以布帛等实物代役,替代力役。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货币代役为"调";选项C错误,"租"为粟米;选项D错误,"庸"非岁输。【题干8】宋代"折帛法"主要在哪个地区实施?【选项】A.北方边塞B.南方经济带C.西南少数民族地区D.渤海湾地区【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折帛法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于南方推行,将夏秋两税折合布帛缴纳,便利商贸。选项B正确。北方因战事频繁未实施;西南多民族地区实行差税;渤海湾属辽国领土。【题干9】明代"鱼鳞图册"的核心作用是?【选项】A.土地清丈B.税收统计C.户籍管理D.军事动员【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鱼鳞图册是明初清丈土地的官方记录,以"鱼鳞状"图表记载每块土地面积、四至,为推行一条鞭法提供依据。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清丈后统一税制;选项C错误,户籍由《黄册》管理;选项D错误,与军事无关。【题干10】清代"火耗归公"政策导致什么后果?【选项】A.地方财政充裕B.官员贪腐加剧C.赋税名义额下降D.土地兼并减少【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火耗归公允许官员将正税之外耗损归入公库,客观上纵容官员多征勒索。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财政反而被侵蚀;选项C错误,因名义额未变;选项D错误,因土地兼并未受抑制。【题干11】汉武帝"均输平准"政策主要针对什么?【选项】A.土地税B.人头税C.市场物价D.房产税【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均输平准(公元前119年)由大农、少府、大司农三官联合实施,官府调控市场物价,打击投机。选项C正确。选项A错误,因属田赋改革;选项B错误,因人头税为"口赋";选项D错误,汉无房产税。【题干12】唐代"两税法"的推行时间与哪位皇帝有关?【选项】A.武则天B.德宗C.唐太宗D.唐玄宗【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税法由德宗李适于贞元年间(785年)颁布,取代租庸调制。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中,武则天推行均田制,唐太宗创租庸调制,唐玄宗后期行"两税法"但非首创。【题干13】宋代"市舶司"的职能是?【选项】A.海关关税B.海外贸易管理C.港口建设D.海防军事【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市舶司是宋元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负责船舶检验、关税征收及商船调度。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关税属"市舶税";选项C错误,因港口建设由工部负责;选项D错误,与海防无关。【题干14】明代"一条鞭法"的改革核心是?【选项】A.土地税制改革B.赋役合并征收C.货币统一D.清丈土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及杂税合并为"一钱",按土地面积和等级统一征收。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属赋役合并;选项C错误,因非货币统一;选项D错误,因清丈属鱼鳞图册。【题干15】清代"摊丁入亩"的推行时间与哪位皇帝相关?【选项】A.乾隆B.雍正C.道光D.同治【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雍正四年(1726年)推行摊丁入亩,将丁银摊入田赋,消除人丁税。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乾隆时期未改革;选项C错误,因道光时期已行摊丁;选项D错误,因同治无此改革。【题干16】秦朝"商贾本业"政策限制的对象是?【选项】A.土地兼并B.商业活动C.奴婢买卖D.房产租赁【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商贾本业令(公元前216年)要求商人从事农业或手工业,限制商业利润。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限制对象非土地;选项C错误,因禁止商人兼并;选项D错误,因无关房产。【题干17】宋代"折帛法"与"市易法"的共同点是?【选项】A.抑制土地兼并B.管理海外贸易C.抑制商业资本D.简化纳税程序【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折帛法将实物税折为帛币,市易法规范市场交易,二者均通过货币化简化税制。选项D正确。选项A错误,因折帛法未直接抑兼并;选项B错误,因市易法非管海外;选项C错误,因未抑制资本。【题干18】明代"鱼鳞图册"与"黄册"的关系是?【选项】A.同一文件B.独立文件C.鱼鳞图册附于黄册D.黄册附于鱼鳞图册【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鱼鳞图册记录土地信息,黄册记录户籍,明初清丈后鱼鳞图册附于黄册存档。选项C正确。选项A错误,因二者性质不同;选项B错误,因非独立;选项D错误,因附于黄册。【题干19】汉代"算缗令"与"均输法"的共同目的?【选项】A.增加财政收入B.抑制土地兼并C.控制物价波动D.统一货币标准【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算缗令增加对高利贷者和黄金熔炼者的税收,均输法通过官营商业调控物价,二者均旨在增加财政收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均输法非抑兼并;选项C错误,因算缗令不控物价;选项D错误,因汉未统一货币。【题干20】清代"火耗归公"与"耗羡归公"的区别是?【选项】A.征收比例不同B.实施时间不同C.管理机构不同D.征收对象不同【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火耗归公为明末清初政策,耗羡归公为乾隆后期改革,二者均允许官员自定耗损比例,但火耗比例更高(约10%-20%),耗羡归公限定5%以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耗羡归公晚于火耗归公;选项C错误,因机构相同;选项D错误,因征收对象均为正税之外部分。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税法-中国法制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5)【题干1】隋唐时期实行的“两税法”以什么为单位进行征税?【选项】A.人丁与土地B.夏税与秋税C.均输与平准D.实物与货币【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隋唐“两税法”以“夏税”和“秋税”为单位,分别于每年夏季和秋季征收,取代了原有的租庸调制。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历史事实。【题干2】明代“鱼鳞图册”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什么?【选项】A.土地买卖登记B.土地清丈与赋税分配C.宗族谱系记录D.军事人口统计【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鱼鳞图册”是明代为清丈土地、防止兼并而制作的官方地图,详细标注土地形状、面积及赋税数据,直接服务于赋税分配。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与历史记载无关。【题干3】清代“摊丁入亩”政策的核心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选项】A.缩小贫富差距B.简化税收制度C.推行实物税制D.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摊丁入亩”将丁银(人头税)摊入田赋中,按土地面积征税,消除了无地农民的税负,实质是缓解社会矛盾。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未触及政策本质。【题干4】秦朝“均输平准”政策的主要执行机构是?【选项】A.丞相府B.钱帛司C.赋役台D.官市【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均输平准”由官市执行,通过统一市场物价调节供需,防止商人囤积居奇。选项D正确,其他机构在秦朝无明确记载。【题干5】宋代“两税法”实施后,赋税征收的货币化程度如何变化?【选项】A.显著降低B.保持稳定C.大幅提升D.逐步退化【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宋代“两税法”以钱代粮,推动货币成为主要税赋形式,大幅提升了货币化程度。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与历史趋势相悖。【题干6】明代“一条鞭法”将赋役合并征收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选项】A.土地清丈完成B.官僚体系改革C.货币经济成熟D.户籍制度完善【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一条鞭法”以鱼鳞图册为依据,合并赋役并折银征收,前提是完成土地清丈。选项A正确,其他条件非直接前提。【题干7】汉代“算缗令”针对的是什么经济行为?【选项】A.贵金属交易B.市场商品流通C.高利贷活动D.土地买卖【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算缗令”对商人持有黄金、银钱超过一定数额者征税,抑制豪强兼并。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与政策目标无关。【题干8】清代“火耗归公”制度的主要结果是?【选项】A.地方财政独立B.官员贪腐减少C.税收负担加重D.赋税实际征收率提高【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火耗归公”允许官员将税收损耗纳入正税,变相增加农民实际税负。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与历史影响相反。【题干9】唐代“租庸调制”中“庸”的代役形式包括?【选项】A.货币代役B.实物代役C.劳役折银D.房产抵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篮球中招考试标准及答案
- 2025年解读脑科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美术速写省考试题及答案
- 联考书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施工现场考试试卷及答案
- 如棋出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农业考试真题及答案
- 心理基础考试题目及答案
- 急救药品知识培训
- 急性左心衰说课课件
- (2025年标准)监控维护维修协议书
- 2025年繁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应用导论 课件全套 第1-8章 智能制造大数据概述-智能制造大数据技术应用实例
- 音乐游戏 花巴掌拍拍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人音版(2024 主编:赵季平杜永寿)
- 肿瘤护理学高级进阶2025年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宣城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3名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咸味香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院药师职业技能大赛试题(附答案)
- 2025年9月新版劳务用工合同范本(可规避风险)
-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