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香菇出菇管理办法_第1页
东北香菇出菇管理办法_第2页
东北香菇出菇管理办法_第3页
东北香菇出菇管理办法_第4页
东北香菇出菇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香菇出菇管理办法一、总则(一)目的为规范东北香菇出菇管理流程,确保香菇的产量与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在东北地区从事香菇种植、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的所有部门与人员。(三)引用标准与法规1.参照国家相关农业种植标准,如《NY/T53562017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技术规范》等。2.遵循地方政府关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二、出菇前准备(一)菇棚建设与维护1.菇棚选址应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水源充足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周边环境应便于排水,避免积水导致香菇生长受影响。2.菇棚结构菇棚框架可采用竹木、钢材等搭建,确保结构牢固,能承受一定重量与风雪压力。棚顶覆盖物应具备良好的遮阳、保温、防雨性能,如遮阳网、塑料薄膜等。3.菇棚消毒在香菇接种前,对菇棚进行全面消毒。可选用石灰水对棚内地面、墙壁进行粉刷,再用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封闭菇棚24小时后通风换气。也可使用专业的食用菌棚消毒剂,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二)培养料准备1.原料选择主要原料可选用木屑、麦麸、玉米芯等。木屑应新鲜、无霉变,以阔叶树木屑为佳。麦麸应质量上乘,无异味、无杂质。玉米芯需粉碎至合适粒度,去除杂质。2.培养料配方常见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石膏1%、石灰1%。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但要保证营养均衡。培养料应充分混合均匀,确保各成分分布一致。3.培养料处理将混合好的培养料加水搅拌,使含水量达到60%65%。以手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渍但不滴水为宜。然后进行装袋,选用合适规格的塑料袋,装袋要紧实,无空隙,袋口扎紧。装袋后的培养料进行灭菌处理,可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需保持100℃810小时,高压灭菌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保持1.52小时。(三)菌种选择与接种1.菌种选择挑选适合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和种植季节的香菇优良菌种。要求菌种纯度高、活力强、无杂菌污染。查看菌种外观,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长均匀,无黄水、无萎缩现象。2.接种环境接种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可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操作。接种前对接种环境进行严格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或用消毒剂喷雾消毒。3.接种操作接种人员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口罩、帽子,洗净双手并消毒。用接种工具将菌种均匀接入培养料袋内,每袋接种量适中,一般为510穴,接种后扎紧袋口。三、出菇期管理(一)温度管理1.菌丝体生长阶段此阶段温度控制在22℃25℃为宜。温度过高,菌丝生长过快,易细弱稀疏;温度过低,菌丝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2.转色期转色期温度保持在18℃22℃。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菌丝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促进菌袋表面形成均匀的褐色菌膜。3.出菇阶段东北香菇出菇阶段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一般情况下,出菇初期温度控制在15℃18℃,利于原基形成;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保持在10℃15℃,可使香菇品质更佳,菌盖厚实、柄短。当温度高于20℃时,香菇生长速度加快,但菌盖薄、品质差;温度低于5℃,香菇生长缓慢甚至停止。(二)湿度管理1.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湿度不宜过高,以免滋生杂菌;过低则影响菌丝生长。2.转色期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0%85%,促进菌袋表面菌丝分泌色素,加快转色进程。3.出菇阶段子实体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需达到85%90%,保证原基顺利分化。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使香菇生长迅速、菌盖湿润、品质鲜嫩。可通过向地面、墙壁喷水,以及使用加湿器等方式调节湿度,但要避免直接向菇体喷水,防止菇体感染病菌。(三)通风管理1.菌丝体生长阶段适当通风,保持菇棚内空气新鲜,提供足够的氧气供菌丝生长。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2.转色期加强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4060分钟,促使菌袋表面水分散发,加快转色。3.出菇阶段出菇期需大量氧气,要保证菇棚通风良好。每天通风34次,每次12小时。通风时注意避免强风直吹菇体,防止菇体干燥、畸形。(四)光照管理1.菌丝体生长阶段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应保持菇棚黑暗环境,利于菌丝生长。2.转色期转色期开始适当给予散射光,促进菌丝体向生殖生长转化。每天光照时间23小时,强度以能看清菌袋为宜。3.出菇阶段出菇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以促进香菇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光照强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每天光照时间810小时。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菇体灼伤,影响品质。(五)病虫害防治1.预防措施保持菇棚清洁卫生,定期清理菇棚内的杂物、残菇等,减少病虫害滋生场所。加强通风换气,控制好温湿度,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选用优质菌种和培养料,对培养料进行严格灭菌处理,防止带入病菌和害虫。2.物理防治在菇棚门窗处安装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害虫。3.生物防治可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防治害虫。利用害虫的天敌,如捕食螨、草蛉等进行生物防治,但要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天敌。4.化学防治如遇病虫害严重发生,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操作,控制用药浓度和次数,确保香菇产品质量安全。四、采收与加工(一)采收标准1.香菇菌盖直径达到58厘米,菌盖边缘内卷,菌褶尚未完全展开时为采收适期。2.采收时应轻采轻放,避免损伤菇体和菌袋。(二)采收方法1.用手指捏住香菇菌柄基部,轻轻扭转摘下,不要硬拔,以免带出培养料。2.采收后的香菇应及时清理,去除杂质、泥土等。(三)加工处理1.鲜销香菇采收后的鲜香菇应尽快包装上市。可采用塑料筐或泡沫箱包装,内垫保湿材料,如湿纸巾等,保持香菇新鲜度。2.干制香菇将采收的香菇进行干制处理。可采用日晒或烘干的方法,日晒时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将香菇均匀摊开,经常翻动,确保干燥均匀。烘干时温度控制在40℃50℃,逐渐升温至60℃65℃,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3%。3.其他加工根据市场需求,还可将香菇加工成香菇酱、香菇粉等产品。加工过程要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卫生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五、质量控制与检测(一)质量标准1.感官指标香菇应菇形完整,菌盖肥厚,色泽正常,无病虫害、无异味。2.理化指标水分含量符合相应加工要求,干香菇含水量不超过13%,鲜香菇含水量根据不同销售要求控制在合适范围。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二)检测方法1.定期对香菇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指标、水分含量、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2.水分含量检测可采用烘干法;农药残留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专业仪器分析方法;重金属含量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等。3.委托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三)质量追溯1.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记录香菇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2.包括菌种来源、培养料配方、种植日期、采收日期、加工工艺、销售去向等,以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迅速追溯源头,采取相应措施。六、人员管理与培训(一)人员职责1.种植人员负责香菇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包括菇棚管理、培养料制备、接种、出菇期管理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及时观察香菇生长情况,记录相关数据,发现问题及时上报。2.采收人员按照采收标准和方法进行香菇采收,确保采收质量。对采收的香菇进行初步整理,去除杂质。3.加工人员负责香菇的加工处理,按照加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加工产品质量。做好加工车间的卫生管理工作。4.质量管理人员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实施质量检测工作。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二)培训计划1.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香菇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等方面。2.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