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感恩父母教案一、教学基本信息作为带了这届学生三年的班主任,我太清楚六年级孩子的状态了——他们正处在从“儿童”向“少年”过渡的关键期,身体发育带来的自我意识觉醒,常常让他们把“我自己能行”“别管我”挂在嘴边。可上周家长会后,好几位家长私下红着眼圈跟我说:“孩子现在回家就关门,问两句学校的事就嫌烦,我们小时候哪敢这样?”这让我意识到,感恩教育不能再停留在口头上,得用他们能理解、能共情的方式,把“父母的爱”从抽象概念变成具体的生活片段。基于此,我设计了这堂“感恩父母”主题课,学科为小学道德与法治,适用年级六年级,课时安排为1课时(40分钟)。课程核心是通过真实情境的还原、情感共鸣的触发,让学生从“知道要感恩”转变为“主动想感恩”,最终落实到“日常会感恩”的行动中。二、教学目标设计这堂课时,我反复问自己:“我希望孩子们40分钟后带走什么?”不是一句空洞的“我爱你”,而是能真正看见父母的付出,愿意用行动回应这份爱。因此,教学目标分三个维度设定:(一)知识目标能具体描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做过的3件以上“习以为常却充满爱意”的小事(比如冬天提前捂热被窝、藏起自己爱吃的零食、悄悄记下雨衣放在哪个角落)。理解“父母的爱”不仅包括物质满足,更包含时间、精力、情感的持续投入,甚至是隐藏的委屈与牺牲。(二)能力目标学会用“具体场景+细节描写”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比如不说“妈妈对我好”,而是说“上周我发烧到39度,妈妈整夜没睡,每隔半小时就用温毛巾给我擦手擦脚,早上我退烧了,她眼睛里全是红血丝”)。能设计至少1个“专属感恩行动”(如为父母捶背10分钟、主动承担一项家务、写一张手写卡片),并制定实施计划。(三)情感目标唤醒对父母付出的觉察力,从“理所当然”转变为“心有触动”。激发主动表达爱的意愿,消除“不好意思说”“不知道怎么说”的心理障碍,让感恩成为自然流露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这堂课时,我最怕陷入“教师讲得感动,学生听得麻木”的尴尬。所以在设计时,我反复调整环节,最终明确:(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忽视”到“看见”——看见父母藏在一日三餐里的关心,藏在唠叨背后的担忧,藏在疲惫里的坚持。只有真正“看见”,感恩才有根基。(二)教学难点将情感共鸣转化为具体行动。六年级孩子容易被一时情绪打动,但很难把“我想感恩”变成“我要行动”。如何让他们的感动“落地”,是这堂课的关键挑战。四、教学方法为了让抽象的“感恩”变得可触可感,我选择了“情境还原法+角色互换法+行动具象法”组合:(一)情境还原法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片段制造“记忆唤醒”。比如课前收集他们和父母的合照(有骑在爸爸脖子上的、妈妈抱着刚出生的自己的、全家在游乐园的),课上用这些照片串起“爱的时间线”;再比如让学生现场回忆“最近一次父母为你做的小事”,用细节还原场景。(二)角色互换法设计“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模拟父母的一天:早上6点起床做早餐、送孩子上学后赶去上班、下班买菜接孩子、辅导作业……通过计算时间成本,体会父母的辛苦不是“说说而已”。(三)行动具象法把“感恩”拆解成可操作的小事。比如教学生写“三行感恩卡”(一行写具体事件,一行写当时的感受,一行写想为父母做的事),或者设计“21天感恩打卡表”(每天记录一件为父母做的小事),让感恩从“想法”变成“习惯”。五、教学准备为了让课堂更有温度,我提前做了这些准备:(一)学生层面课前发放“父母小调查”问卷(匿名填写),问题包括:“最近一周,妈妈最早几点起床?”“爸爸上次说‘累’是什么时候?”“你生病时,父母做了什么?”回收后整理出30个真实故事,作为课堂讨论素材。收集30张学生和父母的合照(经家长同意),打印成8寸照片,背面请家长写一句想对孩子说的话(比如“宝贝,你发烧那晚,妈妈摸着你滚烫的额头,真恨不得替你生病”“儿子,你第一次自己上学,爸爸在你背后跟了三条街”)。(二)教师层面制作“爱的时间轴”视频:把学生从出生到六年级的照片(如有)配上轻音乐,旁白用父母的真实话语(比如“她刚出生时那么小,我抱着都不敢使劲”“他第一次喊‘妈妈’,我激动得哭了”)。准备“感恩行动工具箱”:彩色便签纸、信封、软笔(供写毛笔字)、家庭任务卡(印好“今天我来洗碗”“给爸爸捶背10分钟”等选项)。联系3位家长录制30秒语音(提前沟通内容,避免说教),比如有位妈妈说:“妞妞,上周你说我做的红烧肉太腻,我偷偷查了三个菜谱,今天买了梅花肉,晚上给你重做。”另一位爸爸说:“儿子,你总嫌我唠叨你写作业,可你知道吗?我小时候没条件读书,就希望你能比我有出息。”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张照片,打开记忆(5分钟)上课铃响,我把30张照片贴满教室后墙。“同学们,上周我悄悄收集了大家和父母的合照,洗出来的时候,看着照片里你们小时候被抱着的样子,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现在请大家离开座位,找找自己的照片,然后回到座位,告诉我:看着这张照片,你最先想起的一件事是什么?”小A举了手:“这是我四岁时在海边,爸爸背着我踩浪花。我记得那天他本来腰疼,可我要他背,他还是把我驮在肩上,后来妈妈说他晚上贴了三张膏药。”小B说:“这张是我出生时,妈妈抱着我。我妈说我生下来才5斤,她怕我冷,整宿不敢睡,用体温给我捂被子。”教室里的声音渐渐软下来,有几个女生眼睛红了。“你们看,照片里的爱都是‘当时没觉得,现在想起来特别暖’。可你们知道吗?这些照片背面,藏着爸爸妈妈想对你们说的话。”我示意大家翻照片,小C念出妈妈的话:“宝贝,你总说我做的饭不好吃,可你知道吗?我跟着视频学了三个月才敢给你做可乐鸡翅。”教室里响起轻轻的抽噎声。(二)新知:原来爱藏在这些细节里(15分钟)“刚才大家说的,都是父母爱我们的‘显性表达’,可还有很多爱,藏在我们没注意的地方。”我打开PPT,展示课前整理的“父母日常时间表”:“这是小D妈妈的一天——5:45起床做早餐,6:30送小D上学,7:15到公司(她是超市收银员),12:00吃午饭(只敢吃15分钟),17:30下班买菜,18:00做晚饭,19:00辅导作业,22:00收拾完家务……”“同学们,算一算,小D妈妈每天睡觉时间有多少?”小E举手:“从22:00到5:45,是7小时45分钟,可中间可能还要起来看小D踢被子,实际更少。”“那你们的父母呢?”我让大家拿出课前填的问卷,小组讨论:“你父母每天为你花的时间,哪些是你以前没注意到的?”小组分享时,小F说:“我爸是货车司机,经常跑长途。我以前嫌他总不在家,可问卷里写他每次出车都要给我买零食,怕我不够吃,每次都买双份。有次他凌晨到家,怕吵醒我,坐在客厅沙发上睡了一夜。”小G红着眼圈:“我妈是保洁员,手因为常年碰洗洁精裂了好多口子。我以前嫌她手粗糙,可她昨天给我织围巾,手指都渗血了,还偷偷贴了创可贴继续织。”(三)深化:如果我是爸爸/妈妈(10分钟)“现在,我们来玩个‘角色互换’游戏。假设今天你是爸爸/妈妈,需要完成这些任务:早上6点做早餐(煎蛋不能焦,牛奶要温热)、送孩子上学(路上要提醒带水杯)、上班处理10件事(模拟老师发的‘工作清单’)、下班买菜(必须买孩子爱吃的西蓝花)、辅导作业(讲解一道数学题,孩子还总说‘我不会’)、收拾厨房(洗碗时手被油烫了一下)。”我给每组发了任务卡,让学生用5分钟讨论“当父母的感受”。分享时,小H说:“我刚才模拟给孩子讲题,他一直说‘听不懂’,我急得都想吼了,可想到平时妈妈耐心教我,我还嫌她唠叨,真的特别后悔。”小I说:“做早餐时,我煎蛋煎糊了三次,才明白妈妈每天早上有多赶。”“刚才有同学说‘当父母好累’,可你们知道吗?父母的‘累’里,藏着多少‘心甘情愿’。”我播放家长语音,当小J听到爸爸说“我儿子总说我手机响个不停,可那是我为了多跑单,多赚点他的学费”时,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能现在给我爸打个电话吗?我想跟他说对不起,以前总嫌他忙。”我点点头,教室里响起轻轻的掌声。(四)实践:我的感恩行动(8分钟)“感动不是终点,行动才是。现在,我们要把‘我想感恩’变成‘我要行动’。”我拿出“感恩行动工具箱”,“可以写一张三行感恩卡(第一行:那天,你为我……;第二行:当时我……,现在我才明白……;第三行:以后我想为你……);可以选一张家庭任务卡(比如‘今天我来晾衣服’‘给妈妈梳一次头’);也可以自己设计专属行动,比如每周陪爸爸下一次棋,或者每天给妈妈一个拥抱。”教室里安静下来,只听见笔尖摩擦纸的声音。小K写完卡举起来:“第一行:那天我发烧,你整夜没睡;第二行:当时我迷迷糊糊,现在才知道你眼睛红了三天;第三行:以后我会自己量体温,不让你再熬夜。”小L选了任务卡:“我选‘给爸爸捶背10分钟’,他总说腰疼,我以前只捶两下就嫌累,今天要好好捶。”(五)总结:爱要大声说,更要慢慢做(2分钟)下课铃响起时,我看着桌上堆成小山的感恩卡和任务卡,说:“今天这堂课,不是要教会你们说‘谢谢’,而是要让你们知道:父母的爱像空气,平时感觉不到,可没了才知道珍贵。以后的日子里,希望你们每天做一件小事——可能是一句‘妈妈你歇会儿’,可能是一个主动洗的碗,甚至是一个甜甜的笑。因为对父母来说,最好的感恩,就是‘我看见你的付出,我愿意回应你的爱’。”七、教学反思课后,我翻看着学生交上来的感恩卡和行动计划,心里特别感慨。小M在卡上写:“妈妈,我以前总说你做的饭不好吃,可今天才知道,你为了我爱吃的番茄炒蛋,专门去老年大学学了三个月。以后我要把饭都吃完,还要夸你做得香。”小N的行动计划是“每天帮爸爸倒一次洗脚水”,他说:“爸爸脚疼,可从来没跟我说过,我倒洗脚水时,摸到他脚底的老茧,特别心疼。”这堂课的成功,在于用“真实场景”替代了“空洞说教”。当学生从自己的照片、父母的语音、互换角色的体验中,真实感受到父母的爱时,感恩就不再是“老师要我做”,而是“我自己想做”。但也有不足:个别学生性格内向,在小组分享时没完全打开,下次可以提前安排“一对一”的小交流,让他们先在更安全的环境里表达。更让我欣慰的是,第二天就有家长发消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系统手术编码考核
- 烟台市中医院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考核
- 福州市人民医院无痛人流技术考核
- 三明市人民医院护理教学研究考核
- 宁波市人民医院患者安全目标在内镜中心的落实案例分析
- 舟山市中医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识别与防治考核
- 嘉兴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成就评估
- 芜湖市人民医院呼吸科病历质控员病历书写规范上岗考试
- 济南市人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诊疗特点考核
- 南昌市中医院清洗消毒效果ATP荧光检测实操考核
-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4年物理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阅己+悦己+越己+-高中认识自我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高中 班会课件
-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单辉祖)
- 矩阵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污水处理项目(厂区部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 液闪使用说明书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单词表一到六【附翻译音标 精校打印版】
- GB/T 22086-2008铝及铝合金弧焊推荐工艺
- 历届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一览表 第一届到第十二届
- 1146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11章
- 万科物业承接查验资料交接清单及规范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