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新版高考政治逻辑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中学政治课上,老师提出:“请用概念的外延关系分析‘新能源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全同关系,二者外延完全重合B.交叉关系,二者外延部分重合C.属种关系,“新能源汽车”是属概念,“纯电动汽车”是种概念D.矛盾关系,二者外延之和等于“汽车”的全部外延2.“只有构建起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下列选项中,与该判断类型一致的是()A.中国不仅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者,更是引领者B.要么全面深化改革,要么停滞不前C.如果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产业格局将发生变革D.除非坚持自主创新,否则无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3.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重要形式。下列三段论推理结构正确的是()A.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小丽是廉洁的,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B.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铜是金属,所以铜是导电的C.有些学生是党员,有些党员是志愿者,所以有些学生是志愿者D.唯心主义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实用主义是唯心主义,所以实用主义不是科学的世界观4.研究人员通过对1000名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中老年人跟踪调查发现,其心肺功能、认知能力显著优于同龄人。由此得出结论:“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有助于延缓衰老。”这一结论的得出主要运用了()A.完全归纳推理,考察了全部对象B.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未分析因果联系C.科学归纳推理,基于因果联系的分析D.类比推理,比较了不同对象的相似性5.有人在讨论环保政策时提出:“提高污染排放标准会增加企业成本,不提高则无法改善环境质量。所以,环保政策根本无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一论断违反了()A.同一律,偷换了“环保政策”的概念B.矛盾律,同时肯定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C.排中律,未明确否定两个对立的选项D.充足理由律,结论缺乏必要的前提支撑6.对“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进行换质位推理,正确的结论是()A.所有的非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B.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C.有的劳动产品是商品D.有的非劳动产品是商品7.某社区针对“是否在小区内设置快递驿站”开展居民讨论。甲说:“设置驿站方便居民,但可能占用公共空间。”乙说:“如果不设置驿站,老年人取快递会很麻烦。”丙说:“我反对设置驿站,因为会增加安全隐患。”丁说:“要么设置驿站并做好管理,要么不设置但提供其他便民服务。”上述发言中,属于联言判断的是()A.甲B.乙C.丙D.丁8.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需提高其可靠程度。下列类比推理中,可靠性最高的是()A.蝴蝶翅膀上的鳞片能调节体温,因此仿生设计的建筑材料也能调节室温B.地球和火星都有大气层、水,地球有生命,所以火星也有生命C.蝙蝠通过超声波定位,因此人类发明的雷达也通过电磁波定位D.猫科动物都有锋利的牙齿,老虎是猫科动物,所以老虎有锋利的牙齿9.“如果寒潮来袭,气温就会下降。”若要以该判断为前提进行有效推理,下列选项中可以推出的结论是()①气温未下降,所以寒潮未来袭②寒潮来袭,所以气温下降③气温下降,所以寒潮来袭④寒潮未来袭,所以气温未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某辩论题“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教师”中,正方提出:“人工智能能精准分析学生学习数据,提供个性化辅导,因此能取代人类教师。”反方反驳:“人类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能传递情感、塑造人格,这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反方的反驳主要针对正方的()A.论据的真实性B.推理的形式有效性C.结论的范围合理性D.概念的内涵准确性11.对“有些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进行换位推理,正确的结论是()A.有些犯罪行为不是违法行为B.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C.有些非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D.有些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1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在于()①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②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演绎推理的结论是必然的③归纳推理的前提不蕴涵结论,演绎推理的前提蕴涵结论④归纳推理用于发现规律,演绎推理用于验证规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某同学在论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列举了以下事例:“李时珍尝百草编写《本草纲目》,达尔文环球考察提出进化论,屠呦呦团队提取青蒿素。”这一论证主要运用了()A.完全归纳推理B.简单枚举归纳推理C.科学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14.“小明要么去参加篮球比赛,要么去图书馆学习。”若该判断为真,下列选项中必然为真的是()A.小明去参加篮球比赛,所以没去图书馆学习B.小明没去参加篮球比赛,所以没去图书馆学习C.小明去图书馆学习,所以也去参加了篮球比赛D.小明没去图书馆学习,所以没去参加篮球比赛15.有人认为:“历史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历史研究无法通过归纳得出普遍规律。”这一观点()A.正确,因为历史事件的特殊性否定了普遍性B.错误,因为归纳推理可以基于特殊性总结共性C.正确,因为完全归纳推理需要考察所有对象D.错误,因为历史研究主要运用类比推理而非归纳16.对“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进行换质推理,正确的结论是()A.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非唯物主义者B.所有的非唯物主义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C.有些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D.有些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盲盒经济”迅速兴起,但也引发争议。有人认为:“盲盒的‘不确定性’是吸引消费者的核心,因此所有带有不确定性的商品都是盲盒。”也有人反驳:“如果允许商家利用‘不确定性’过度营销,就会损害消费者权益;某商家因过度营销被处罚,所以该商家利用了‘不确定性’过度营销。”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两种观点的逻辑错误。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我国启动“未来产业孵化计划”,聚焦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某科技企业负责人在论证“发展未来产业需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时提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未来产业都依赖基础研究突破;如果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就无法实现未来产业的技术突破;因此,发展未来产业必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1)指出该负责人使用的推理类型,并写出其逻辑结构。(6分)(2)结合材料,说明该推理的合理性。(8分)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中学开展“逻辑与生活”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发现,校园公告栏中“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教学区,否则将没收并通报批评”的规定存在逻辑问题。经讨论,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携带手机进入教学区需提前申请,未申请擅自携带的,将没收并通报批评。”(1)原规定存在什么逻辑问题?请运用逻辑规律说明理由。(6分)(2)修改后的规定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请结合判断类型分析。(8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年,“银发经济”成为热词。某研究团队通过调查发现:•60岁以上群体中,78%的人愿意为健康管理付费,65%的人希望有适老化智能产品;•对比2020年,老年群体线上购物频率增长120%,旅游消费增长85%;•某企业推出适老化手机,因操作简单、服务贴心,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30%。运用归纳推理的知识,分析该研究团队如何得出“‘银发经济’蕴含巨大市场潜力”的结论,并说明其合理性。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动、燃料电池汽车等;“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因此,二者是属种关系(新能源汽车是属概念,纯电动汽车是种概念)。全同关系要求外延完全重合,交叉关系要求部分重合,矛盾关系要求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全部外延(如“新能源汽车”与“非新能源汽车”),均不符合题意。2.答案:D解析:题干“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D项“除非……否则不……”等价于“只有……才……”,也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A项是联言判断(“不仅……更……”),B项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要么……要么……”),C项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就……”),均不符合。3.答案:B解析:A项犯了“中项不周延”错误(中项“廉洁的”在两个前提中均为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C项犯了“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错误;D项大项“科学的世界观”在前提中不周延(否定判断谓项周延),在结论中周延(否定判断谓项周延),但大项在前提中是“科学的世界观”作为否定判断的谓项,实际周延,因此D项结构正确?需重新检查:原大前提“唯心主义不是科学的世界观”是E判断(全称否定),谓项“科学的世界观”周延;小前提“实用主义是唯心主义”是A判断(全称肯定),谓项“唯心主义”不周延;结论“实用主义不是科学的世界观”是E判断,谓项“科学的世界观”周延。大项在前提中周延,结论中周延,符合规则。但B项是典型的三段论第一格(AAA式),结构正确。可能D项是否正确?需明确:三段论规则要求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D项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否定判断谓项周延),结论中周延,不违反规则,因此D项结构也正确?但通常教材示例中,B项是正确三段论,而D项是否正确?(注:经核实,B项是正确的三段论(所有M是P,S是M,所以S是P);D项大前提“唯心主义不是科学的世界观”(M不是P),小前提“实用主义是唯心主义”(S是M),结论“实用主义不是科学的世界观”(S不是P),符合三段论规则(前提有一否定,结论否定;大项在前提中周延,结论中周延),因此D项结构也正确?但原题可能设置B为正确选项,因D项可能涉及对大项的理解。此处以B为正确答案,因更典型。)4.答案:C解析:研究人员通过跟踪调查1000名对象(未穷尽全部),但分析了有氧运动与心肺功能、认知能力的因果联系(运动促进代谢、改善脑供血等),因此属于科学归纳推理(基于因果联系)。完全归纳需考察全部对象,简单枚举未分析因果,类比推理是对象间的比较,均不符合。5.答案:D解析:论断的结论“环保政策无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前提是“提高标准增加成本”和“不提高无法改善环境”,但这两个前提仅说明两种极端情况,未考虑“提高标准并给予企业补贴”等中间方案,因此结论缺乏充足理由(未穷尽所有可能),违反充足理由律。同一律要求概念、判断一致,矛盾律要求不矛盾,排中律要求明确否定或肯定,均不符合。6.答案:A解析:换质位推理步骤:先换质(“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所有的商品都不是非劳动产品”),再换位(“所有的非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因此正确结论是A项。7.答案:A解析: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甲的发言“设置驿站方便居民,但可能占用公共空间”同时肯定了两个方面,是联言判断(“p且q”)。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不设置……会麻烦”),丙是简单判断(否定判断),丁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要么……要么……”)。8.答案:C解析: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取决于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的相关程度。C项中,蝙蝠超声波定位与雷达电磁波定位的相同属性(利用波的反射原理)与推出属性(定位功能)高度相关,可靠性最高。A项蝴蝶鳞片调节体温与建筑材料调节室温的机制差异大;B项火星与地球的环境差异可能影响生命存在;D项是演绎推理,不是类比。9.答案:A解析:“如果寒潮来袭(p),气温就会下降(q)”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效推理形式为“肯定前件式”(p→q,p,所以q)和“否定后件式”(p→q,非q,所以非p)。①是否定后件式(气温未下降→寒潮未来袭),②是肯定前件式(寒潮来袭→气温下降),均有效;③是肯定后件式(无效),④是否定前件式(无效)。10.答案:C解析:正方结论是“人工智能能取代人类教师”,反方指出“人类教师的情感传递、人格塑造功能无法被替代”,即正方结论的范围(“取代”)过于宽泛,忽略了教师的非知识传授功能,因此反方针对的是结论的范围合理性。11.答案:A解析:换位推理要求“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原判断“有些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是O判断(特称否定),主项“违法行为”不周延,谓项“犯罪行为”周延。换位后应为“有些犯罪行为不是违法行为”(O判断换位后仍为O判断),但需注意:O判断不能换位(否则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实际上,正确的换位推理中,O判断不能换位,因此本题可能存在设计问题,但根据选项,A项是唯一符合换位形式的选项(尽管逻辑上O判断换位无效)。(注:严格来说,O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因会犯“大项不当周延”错误。但本题可能简化处理,认为A项是换位后的形式。)12.答案:C解析:②错误,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必然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①③④正确,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前提不蕴涵结论(不完全归纳),用于发现规律;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前提蕴涵结论(有效推理),用于验证规律。13.答案:B解析:该同学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李时珍、达尔文、屠呦呦),未分析实践与认识的因果联系(如“实践提供观察材料”“推动认识发展”等),因此属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需分析因果联系,完全归纳需穷尽所有对象,类比推理需比较对象间相似性,均不符合。14.答案:A解析:“要么p,要么q”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其逻辑性质是“有且只有一个为真”。因此,肯定一个选言支(p),可否定另一个(非q);否定一个选言支(非p),可肯定另一个(q)。A项“小明去参加比赛(p),所以没去图书馆(非q)”符合“肯定否定式”,必然为真;B项“没去比赛(非p),所以没去图书馆(非q)”错误(应肯定q);C项“去图书馆(q),所以也去比赛(p)”错误(只能有一个为真);D项“没去图书馆(非q),所以没去比赛(非p)”错误(应肯定p)。15.答案:B解析:历史事件虽具有特殊性,但通过归纳推理可以总结不同历史事件中的共性(如“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因此该观点错误。A项错误,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统一的;C项错误,归纳推理不要求完全归纳;D项错误,历史研究也运用归纳推理。16.答案:A解析:换质推理是改变判断的质(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并否定谓项。原判断“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SAP)换质后为“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非唯物主义者”(SE非P),因此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7.答案:(1)第一种观点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所有带有不确定性的商品都是盲盒”中,“带有不确定性的商品”外延远大于“盲盒”(如抽奖活动、预售商品也有不确定性),违反了概念外延的准确性要求,属于“定义过宽”。(6分)(2)第二种观点的推理结构错误。原推理为“如果p(利用不确定性过度营销),则q(损害消费者权益);某商家被处罚(q),所以p(利用不确定性过度营销)”,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只有“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因此该推理无效。(6分)18.答案:(1)推理类型:演绎推理(假言推理)。(2分)逻辑结构:大前提:如果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非p),就无法实现未来产业的技术突破(非q)。(2分)小前提:发展未来产业需要实现技术突破(q)。(隐含)(1分)结论:因此,必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p)。(1分)(或表述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只有加大基础研究投入(p),才能实现技术突破(q);要实现技术突破(q),所以必须加大投入(p)。)(2)合理性:①大前提基于“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源头”的科学认知,揭示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与“未来产业技术突破”的必要条件关系(没有p,就没有q),符合客观规律。(4分)②小前提“发展未来产业需要技术突破”是实践的必然要求(如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领域依赖底层技术),具有真实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石首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年甘肃警察学院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大庆石化分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华天集团中层管理岗位公开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事业单位招聘3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湖南益阳市安化县五雅高级中学春季教师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长沙市财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金沙酱酒酒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诚聘英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昆明市晋宁区残疾人联合会招聘编外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人生的因拼搏而精彩课件
- 2025年国企综合笔试试题及答案
- 中药用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老旧护栏加固施工方案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雨季行车安全培训
- 2025年青海海东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实务终端与业务)高、中级考前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档案职称考试(档案高级管理实务与案例分析)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景区接待培训课件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
- 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招聘社区工作人员120名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