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物联网技术农业生产应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农业物联网中,用于实时监测土壤氮磷钾含量的核心传感器是()。A.光学传感器B.离子选择性电极传感器C.红外测温传感器D.气压传感器2.2025年某智慧农场采用“5G+LoRa”混合组网方案,其中LoRa技术主要用于()。A.高带宽视频回传B.低功耗、长距离传感器数据传输C.无人机控制指令下发D.气象站实时数据同步3.智能温室中,当CO₂浓度低于800ppm时,系统自动触发的调控措施是()。A.开启补光灯B.启动换气扇C.释放CO₂气肥D.关闭通风口4.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系统中,溶解氧传感器的报警阈值通常设置为()。A.<2mg/LB.<4mg/LC.<6mg/LD.<8mg/L5.以下不属于农业物联网平台核心功能模块的是()。A.设备管理B.区块链溯源C.气象预测D.病虫害AI识别6.2025年推广的“精准变量施肥”技术中,物联网系统的决策依据主要是()。A.农户经验B.土壤墒情+作物长势数据C.年度施肥计划D.相邻地块施肥量7.某果园部署的智能滴灌系统中,土壤湿度传感器的最佳埋设深度为()。A.5-10cm(表层)B.15-25cm(根系主要分布层)C.30-40cm(深层)D.随地形任意埋设8.农业无人机植保作业时,基于物联网的RTK定位精度可达到()。A.米级B.分米级C.厘米级D.毫米级9.以下哪项是农业物联网数据预处理的关键步骤?()A.直接存储原始数据B.剔除异常值并归一化C.实时上传至云端D.仅保留最大值和最小值10.2025年某地区推广的“物联网+畜禽养殖”系统中,用于监测猪只活动量的设备是()。A.耳标式加速度传感器B.食槽重量传感器C.栏舍温度传感器D.饮水嘴流量传感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农业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设备包括各类传感器、________和智能网关。2.2025年主流农业物联网平台支持的通信协议包括MQTT、________和HTTP/2。3.设施农业中,环境调控设备的联动逻辑通常基于________+专家知识库+AI模型共同决策。4.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中,除溶解氧外,需重点监测的水质参数还包括pH值、________和氨氮含量。5.智能温室的补光系统需根据________(填参数)和作物光周期需求自动调节光照强度与时长。6.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溯源系统中,数据存储通常采用________技术保障不可篡改。7.2025年推广的“农机物联网”系统可实现拖拉机、收割机等设备的________(填功能),包括作业轨迹记录、油耗监测和故障预警。8.土壤墒情监测站需同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________和电导率等参数,以综合评估土壤健康状况。9.畜禽养殖物联网系统中,自动喂料设备的触发条件通常为________(填指标)或设定的时间间隔。10.农业物联网边缘计算节点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减少云端计算压力并提高响应速度。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如智能温室)中的具体应用场景。2.说明农业物联网中“传感器-网关-云平台”的数据传输流程,并列举2种常用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3.分析基于物联网的精准灌溉系统相比传统灌溉方式的优势。4.列举3项农业物联网数据安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应的防护措施。5.2025年某农场引入“物联网+病虫害监测”系统,该系统需集成哪些关键技术?请简要说明各技术的作用。四、案例分析题(20分)某南方蔬菜种植基地(主栽作物为番茄)于2025年部署了全套农业物联网系统,具体配置如下:-感知层:土壤湿度传感器(埋设深度20cm)、土壤温度传感器(埋设深度15cm)、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悬挂高度1.5m)、CO₂传感器(悬挂高度1.2m)、光照传感器(与作物冠层平齐);-网络层:5G基站(覆盖温室群)+LoRa网关(每10亩1台);-平台层:集成AI算法的农业大脑平台(含番茄种植专家知识库);-应用层:智能灌溉系统、环境调控系统、病虫害预警系统、产量预测系统。某日14:00,平台接收到如下实时数据:-土壤湿度:28%(番茄适宜范围30%-40%);-空气温度:35℃(番茄适宜范围25-30℃);-CO₂浓度:650ppm(番茄适宜范围800-1200ppm);-光照强度:1200μmol·m⁻²·s⁻¹(番茄光饱和点约1000μmol·m⁻²·s⁻¹)。问题:(1)根据数据,分析当前番茄生长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5分)(2)说明物联网系统应触发的具体调控措施及逻辑。(10分)(3)若2小时后土壤湿度降至25%但空气湿度升至90%,可能的故障原因有哪些?(5分)五、论述题(30分)结合2025年技术发展趋势,论述“智慧农场”中物联网技术的整体架构设计及应用效益。要求:架构需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效益分析需涵盖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产品质量、农民收入等维度。2025年物联网技术农业生产应用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C4.B5.C6.B7.B8.C9.B10.A二、填空题1.智能摄像头(或无人机、农机传感器等)2.CoAP(或LwM2M)3.实时监测数据4.溶解氧(注:题目已提及,实际应为“亚硝酸盐”或“透明度”)5.光照强度(或光量子通量密度)6.区块链7.远程监控与智能调度8.盐分含量(或有机质含量)9.料槽剩余量(或畜禽体重增长指标)10.本地数据处理与筛选三、简答题1.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场景:(1)环境精准监测:通过温湿度、CO₂、光照等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环境数据,覆盖空气、土壤、作物冠层等多维度;(2)智能调控联动:根据监测数据自动控制风机、湿帘、补光灯、CO₂发生器等设备,维持作物最佳生长环境;(3)水肥一体化管理:结合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规律,控制滴灌系统精准灌溉,并通过施肥泵按比例添加营养液;(4)病虫害预警:利用多光谱摄像头识别作物叶片病斑,结合温湿度数据(如高湿易引发霜霉病)提前预警;(5)产量与品质预测:通过生长周期数据(如坐果率、果实膨大速度)结合AI模型预测采收时间与产量,指导市场对接。2.数据传输流程及LPWAN技术:流程: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短距离无线(如ZigBee)或有线传输至智能网关→网关对数据初步处理(滤波、压缩)后,通过LPWAN或蜂窝网络(如5G)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存储、分析数据并反馈控制指令至网关→网关将指令下发至执行设备(如电磁阀、风机)。常用LPWAN技术:LoRa(长距离、低功耗,适合分散传感器)、NB-IoT(运营商网络覆盖广,支持大规模连接)。3.精准灌溉系统的优势:(1)节水高效:根据土壤湿度、作物蒸腾量等实时数据按需灌溉,相比传统漫灌节水30%-50%;(2)减少病害:避免过度灌溉导致的土壤板结和根区湿度过高(如番茄根腐病),降低农药使用量;(3)提高产量:维持根区水分稳定,促进作物吸收养分,番茄等作物产量可提升15%-20%;(4)自动化管理:无需人工巡查,降低劳动强度,单个管理员可管理面积从50亩提升至200亩以上。4.数据安全挑战与防护措施:挑战1:传感器数据易被截获(如LoRa信号可能被非法监听)。措施:采用AES-128加密传输,定期更换密钥。挑战2:云平台存储的种植数据(如品种、施肥记录)可能泄露。措施:部署私有云或合规公有云,通过访问控制(RBAC)限制权限。挑战3:设备固件被篡改(如智能网关被植入恶意程序)。措施:启用安全启动(SecureBoot),定期推送固件安全补丁。5.“物联网+病虫害监测”关键技术及作用:(1)多光谱成像传感器:通过400-1000nm波段采集作物叶片光谱数据,识别病斑特征(如霜霉病的蓝紫光反射异常);(2)AI识别算法: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如YOLOv8)训练病虫害数据库,实时分析图像/光谱数据,准确率≥95%;(3)气象传感器网络:监测温湿度、降雨量等环境参数(如连续3天湿度>85%易引发白粉病),结合病虫害发生模型预警;(4)虫情测报灯+图像识别:自动诱集害虫并拍摄照片,通过AI计数(如小菜蛾数量),判断虫害等级。四、案例分析题(1)主要问题:-土壤湿度略低于适宜范围(28%<30%),可能影响番茄根系吸水;-空气温度过高(35℃>30℃),可能导致蒸腾作用过强、花朵脱落;-CO₂浓度不足(650ppm<800ppm),限制光合作用效率;-光照强度超过光饱和点(1200>1000μmol·m⁻²·s⁻¹),多余光能可能转化为热害。(2)调控措施及逻辑:-降温:启动湿帘-风机系统(降低空气温度),同时开启外遮阳网(减少光照强度至800-1000μmol·m⁻²·s⁻¹),避免光抑制;-增CO₂:触发CO₂气肥释放装置(如燃烧式发生器或钢瓶供气),将浓度提升至800-1000ppm;-灌溉:启动滴灌系统,单次灌溉量按“缺水量=(35%-28%)×土壤容重×灌溉面积”计算,避免过度湿润;-联动验证:系统需监测15分钟后温度是否降至30℃以下、CO₂浓度是否回升,若未达标则触发二级调控(如增加风机转速)。(3)可能故障原因:-滴灌系统故障:电磁阀未完全开启、滴头堵塞导致实际供水量不足;-传感器误差:土壤湿度传感器埋设位置偏移(如靠近垄沟导致测量值偏低)或校准失效;-环境因素:强风导致棚内空气流动加快,土壤水分蒸发速率超过灌溉速率;-数据传输延迟:LoRa网关与传感器通信中断,导致平台接收的是2小时前的旧数据(实际土壤湿度已达标);-作物蒸腾加剧:高温导致番茄叶片蒸腾作用增强,水分消耗大于灌溉补充量。五、论述题“智慧农场”物联网技术架构设计及应用效益一、架构设计1.感知层:部署多类型传感器与智能设备,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地面:土壤传感器(湿度、温度、EC值)、气象站(风速、雨量、辐射)、作物传感器(茎秆微变、果实膨大);-空中:无人机(多光谱巡检)、虫情测报灯(AI识别害虫);-设备端:农机传感器(GPS、油耗、作业深度)、畜禽穿戴设备(项圈式体温、活动量传感器)。2.网络层:采用“5G+LPWAN+短距无线”混合组网。-高带宽需求:无人机图传、4K监控视频通过5G(速率≥100Mbps)实时回传;-低功耗长距离:土壤传感器、气象站通过LoRa(覆盖3-5km)或NB-IoT(运营商网络)连接网关;-设备间通信:温室内部传感器与执行设备通过ZigBee(低延迟,适合毫秒级控制)联动。3.平台层:构建“农业大脑”数据中台,集成三大核心功能。-数据管理:通过时序数据库(如InfluxDB)存储传感器实时数据,结合区块链技术记录农事操作(施肥、打药);-智能分析:AI模型(如XGBoost、Transformer)训练作物生长模型(番茄需肥规律、水稻分蘖预测),误差率<5%;-决策支持:融合专家知识库(如《番茄种植技术规程》)生成调控方案(如“当温度>32℃且湿度>80%时,开启通风+遮阳”)。4.应用层:面向不同角色提供场景化服务。-生产端:智能灌溉APP(手机远程控制阀门)、农机调度系统(优化收割机路径,减少空驶率);-管理端:产量预测看板(提前30天预测葡萄产量)、投入品追溯系统(记录农药购买-使用-残留全流程);-消费端:农产品溯源小程序(扫描二维码查看种植环境、检测报告)、定制农业平台(用户下单“无农药草莓”,系统自动标记地块并监控)。二、应用效益1.生产效率提升:-人工成本降低:通过自动化调控(如自动放风、无人植保),单个农场劳动力需求从20人降至5人;-作业精度提高:农机RTK定位精度达2cm,播种行距误差<3cm,相比人工播种效率提升4倍;-响应速度加快:环境异常(如夜间温度骤降)从人工巡查发现(2小时)缩短至系统秒级报警并自动调控。2.资源利用率优化:-水资源:精准灌溉使水利用率从传统的50%提升至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伞工物料基本识别考核试卷及答案
- 船闸及升船机运行员季度评审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6届浙江省义乌市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益虫饲养工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标准版劳动合同范本
- 2026届江苏省南京六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股权转让协议书股权合同范文
- 专科知识培训报道课件
- 专科用药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幼儿园保健医考核试题及答案
- 乌兹别克语自学课件
- 《“盛世华诞”国庆主题》课件
- 2025年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检测卷
- 物流客服培训课件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简称2023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高科技行业ESG绩效与NGO监督
- 县级医疗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请书范文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
- 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
- 绘本IntotheAmazonRainforest(课件)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