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根据工作条件选择滚动轴承类型
2.求比值A/R
3.初步计算当量动载荷
4.求轴承应有的根本额定动载荷值
5.按照轴承样本选择轴承型号,并验算其寿命是否高于预期计算寿命
轴承的工作条件:
(一)轴承的载荷
轴承所受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是选择轴承类型的主要依据。
根据载荷的大小选择轴承类型时,由于滚子轴承中主要元件间是线接触,宜用于承
受较大的载荷,承载后的变形也较小。而球轴承中那么主要为点接触,宜用于承受较轻的
或中等的载荷,故在载荷较小时,应优先选用球轴承。
根据载荷的方向选择轴承类型时,对于纯轴向载荷,一般选用推力轴承。较小的纯
轴向载荷可选用推力球轴承;较大的纯轴向载荷可选用推力滚子轴承。对于纯径向载荷,
一般选用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或滚针轴承。当轴承在承受径向载荷R的同时,还有
不大的轴向载荷A时,可选用深沟球轴承或接触角不大的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
当轴向载荷较大时,可选用接触角较大的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或者选用向心轴
承和推力轴承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分别承当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二)轴承的转速
在一般转速下,转速的上下对类型的选择不发生什么影响,只有在转速较高时,才
会有比拟显著的影响。轴承样本中列入了各种类型、各种尺寸轴承的极限转速值。这个
转速是指载荷不太大(PW0.1C,C为根本额定动载荷),冷却条件正常,且为0级公差轴
承时的最大允许转速。但是,由于极限转速主要是受工作时温升的限制,因此,不能认为
样本中的极限转速是一个绝对不可超越的界限。如果轴承的工作转速超过极限转速时,可
采取下述第5条提出的措施。
从工作转速对轴承的要求看,可以确定以下几点::
1)球轴承与滚子轴承相比拟,有较高的极限转速,故在高速时应优先选用球轴承。
2)在内径相同的条件下,外径越小,那么滚动体就越轻小,运转时滚动体加在外
圈滚道上的离心惯性力也就越小,因而也就更适于在更高的转速下工作。放在高速时,宜
选用超轻、特轻及轻系列的轴承。重及特重系列的轴承,只用于低速重载的场合。如用一
个轻系列轴承而承载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可考虑采用宽系列的轴承,或者把两个轻系列的
轴承并装在一起使用。
3)保持架的材料与结构对轴承转速影响极大。实体保持架比冲压保持架允许更高
一些的转速。
4)推力轴承的权限转速均很低。当工作转速高时,假设轴向载荷不十分大,可以
采用角接触球轮承承受纯轴向力。
5)假设工作转速略超过样本中规定的极限转速,可以用提高轴承的公差等级,或
者适当地加大轴承的径向游隙,选用循环润滑或油雾润滑,加强对循环油的冷却等措施来
改善轴承的高速性能。假设工作转速超过极限转速较多,应选用特制的高速滚动轴承。
(三)轴承的调心性能
当轴的中心线与轴承座中心线不重合而有角度误差时,或因轴受力而弯曲或倾斜时,
会造成轴承的内外圈轴线发生偏斜。这时,应采用有一定调心性能的调心球轴承或调心滚
子轴承。这类轴承在内外圈轴线有不大的相对偏斜时仍能正常工作。
圆柱滚于轴承和滚针釉承对轴承的偏斜最为敏感,这类轴承在偏斜状态下的承载能
力可能低于球轴承。因此在轴的刚度和轴承座孔的支承刚度较低时,应尽量防止使用这类
轴承。
[四)轴承的安装和拆卸
便于装拆,也是在选择轴承类型时应考虑的一个因素。在轴承座没有剖分面而必须
沿轴向安装和拆卸轴承部件1寸,应优先选用内外圈可别离的轴承(如NOOOO、NA0090.30000
等)。当轴在长轴上安装时,为了便于装拆,可以选用其内圈孔为1:12的圆锥孔(用以
安装在紧定衬套上)的轴承。
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主要性能和特点:
表: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主要性能和特点
注;
①根本额定动载荷比:指同一尺寸系列(直径及宽度)各种类型和结构形式的轴承的
根本额定动载荷与单列深沟球轴承(推力地承那么与单向推力球轴承)的根本
额定动载
②极限转速比:指同一尺寸系列。级公差的各类轴承脂润滑时的极限转速与单列深沟
球轴承脂润滑时极限转速之比。
高、中、低的意义为:
高一为单列深沟球轴承极限转速的90〜100%;
中一为单列深沟球轴承极限转速的60〜90%;
低一为单列深沟球轴承极限转速的60%以下。
③轴向限位能力:
I一轴的双向轴向位移限制在轴承的轴向游隙范围以内;
n一限制轴的单向轴向位移;
ni一不限制轴的轴向位移。
④为了便于了解新、旧代号对照,括号中标出对应的旧代号。
⑤双列深沟球轴承类型代号为4O
⑥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类型代号为0。
图:安装在紧定衬套上的轴承
此外,轴承类型的选择还应考虑轴承装置整体设计的要求,如轴承的配置使用要求、
游动要求等
比值
A/R
式中:
A一一轴向载荷
R——径向载荷
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A-R计算
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径向载荷R与轴向载荷A的计算。
径向载荷R为由外界作用到轴上的径向力Fr在各轴承上产生的径向载荷。
轴向载荷A的计算
1)根据选择的轴承,由表(1)找到对应的派生轴向力S的计算公式,并计算出派生轴
向力S。
2)当F>S2>SI时(图A)
压紧轴承:A,=Fa+S2
放松轴承:A2=S2
当Fa+S2<S,时
压紧轴承:A?=S「K
放松轴承:A产Si
不同可靠度时根本额定动载荷计算
1)修正额定寿命为
L二aLo
式中:L。一一可靠度为90%(破坏概率为10%)时的寿命,即根本额定寿命。
a.一一可靠度不为90%时的额定寿命修正系数。
2)根本额定动载荷
C=P(6。4公
派生轴向力S
表I:约有半数滚动体接触时派生轴向力s的计算公式
角接触球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7000CC(a=15°)70000AC(a=25°)70000(a=40°)
S=R/(2Y)1S二eR②S=0.68RS=l.14R
注:
①是对应表中A/R>e的Y值;
②e值由表查出。
角接触球轴承轴向载荷分析
a)反装正装
图A角接触球轴承轴向载荷的分析
可靠度不为90%时的额定寿命修正系数
表:可靠度不为90%时的额定寿命修正系数al(GB6391-86)
可靠度909596979899
LL.
nLioLsLL2L
ai10.620.530.440.330.21
当量动载荷
P二f0(XR+YA)
1下表)
式中:
6——载荷系数
X——径向载荷系数
Y一一轴向载荷系数(可暂选一近似中间值)
表:径向载荷系数X和轴向载荷系数Y(摘自1989年轴承样本)
判断系数
轴承类型A/RWeA/R^e
相对轴向e
载荷A/Co
名称代号XYXY
双列角接00000
—10.780.631.240.8
触(56000)
球轴承
调心滚子20000
—1(Y,)0.67(Y)(e)
轴承(3000)2
10000
调心轴承—1(Y.)0.65(Y)(e)
(1000)2
推力调心29000
—11.211.2—
滚子轴承(39000)
圆锥滚子30000
—100.4(Y)(e)
轴承(7000)
双列圆锥350000
—1(Y.)0.67(Y)(e)
滚子轴承(97000)2
0.0252.00.22
0.0401.80.24
0.0701.60.27
深沟球轴60000
100.56
承(0000)
0.1301.40.31
0.2501.20.37
0.501.00.44
0.0151.470.38
0.0291.400.40
0.0581.300.43
70000C0.0871.230.46
(36000)0.120100.441.190.47
a=15°0.1701.120.50
角接触0.2901.020.55
球轴承0.4401.000.56
0.5801.000.56
70000AC
(46000)—100.410.870.68
a=25°
70000B
(66000)—100.350.571.14
a=40°
注:
1)G是轴承根本额定静载荷;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医院紧急物资储备方案
- 苯二酚下游产品扩建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多媒体设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乡镇建设项目合同范本
- 学科融合视野下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 中介派遣服务合同范本
- 乐队酒吧驻场合同范本
- 临时促销协议合同范本
- 快递塑料包装的循环利用与环保路径研究
- 智能生产监控平台搭建
- 动静能设备管理制度
- GB/T 23454-2025石材台面板
- 铁路消防考试题及答案
- 房子约定份额协议书
- 2025年学校瓶装饮用水采购供应合同
- 液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麻醉科查对制度
- 首诊负责制度培训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
- 品牌策划与管理(第5版) 课件全套 程宇宁 第1-10章 品牌基本概念- 品牌国际化战略与管理
- 加气站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