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税务师考试《税法二》常用公式_第1页
2025税务师考试《税法二》常用公式_第2页
2025税务师考试《税法二》常用公式_第3页
2025税务师考试《税法二》常用公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一、企业所得

情计算公直接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间接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国债利息收国债利息收入=国债金额×(适用年利率÷365)×持有天(1)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2)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技术转让所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或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相关税费-应分摊期间费应纳税额的计基本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居民企业核定征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分国(地区)不分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按我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公式可以简化成抵免限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税前)应纳税所得额×我国税征收企业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经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经费支出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经税务机关核定某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所有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所有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35%×(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35%×(该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各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30%×(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二、个人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及特殊问题处情 计算公汇 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清 =(全年收入额-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工资薪金所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劳务报酬所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适用三档预扣率表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1-稿酬所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1-特许权使用费所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1-入当年综合所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居民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在2027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全额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应纳税额股权激励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退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解除劳动关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应纳税额=(收入-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缴纳的三险一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经纪人的佣金收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额-累计减除费用-累计其他扣关于无住所个人、非居民个人的计算公情公非居民个人境内居住时间累计不超过90天当月工资薪金收入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当月境内支付工资薪金数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公历非居民个人境内居住时间累计超过90天不满183天当月工资薪金收入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公无住所个人为居民个人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当月工资薪金收入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薪金数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境外工作天数÷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无住所个人为居民个人183天的年度连续满六年当月工资薪金收入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非居民个人境内居住时间累计不超过90天其取得由境内雇主支付或者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应当计算缴非居民个人境内居住时间累计超过90天不满183天当月工资薪金收入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薪金数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境外工作天数÷当月工资薪金所属工作期间]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月或每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个人所得税涉及的其他公情 计算公经营所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自3年1月1日至27年12月31日,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在享受现行其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可叠加享受本条优惠政策。个体工商户不区分征收方式,均可享受减免税额=(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部分的应纳税额-其他政策减免税额×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部分÷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50%财产租赁所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或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每次(月)收入超过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予扣除项目缮费用(800为限]×(1-【提示】哪个数和4000元比较:取得的收入-税费-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和增值税(转租情况下才有)-修缮费情计算公财产转让所应纳税情计算公财产转让所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利息、股息、红利所和偶然所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每次收入额×来源于境外的所得项目或类综合所经营所分类所不与境内所得合并,应当分与境内综合所得合并计算应与境内经营所得合并计算应来源于一国(地区)综合所得的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和境外综合所得依照第一步计算的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来源于该国(地区)的综合所得收入额÷中国境内和境外来源于一国(地区)经营所得的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和境外经营所得依照第一步计算的经营所得应纳税额×来源于该国(地区)的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和境外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来源于一国(地区)其他分类所得的抵免限(地区)的其他分类所得依照第第三步:分国别确定抵免限来源于一(地区所得的抵免限额=来源于该(地区综合所得抵免限额+来源于该(地区)经营所得抵免限额+来源于该国(地区)其他分类所得抵免限额三、小税种涉及的计算公税船舶吨计算公应纳税额=船舶净吨位×定额税城镇土地使用全年应纳税额=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耕地占用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