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及楚人平·全文翻译与逐字解读【古文观止第47篇】_第1页
宋人及楚人平·全文翻译与逐字解读【古文观止第47篇】_第2页
宋人及楚人平·全文翻译与逐字解读【古文观止第47篇】_第3页
宋人及楚人平·全文翻译与逐字解读【古文观止第47篇】_第4页
宋人及楚人平·全文翻译与逐字解读【古文观止第4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人及楚人平·全文翻译与逐字解读【古文观止第47篇】宋人及楚人平先秦·公羊高·春秋公羊传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yīn)而窥(kuī)宋城。宋华(huà)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huà)元曰:“惫(bèi)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hái)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qián)马而秣(mò)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jīn)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yī)而去之。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hé)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shè)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chǔ)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全文翻译】诸侯国之间私自讲和,《春秋》通常不记载,这次为什么记载呢?是为了推崇两国大夫主动私自讲和的行为。为什么要推崇他们主动私自讲和呢?楚庄王围攻宋国,军队只剩下七天的粮食了。吃完这些粮食还打不赢,就会撤军回国。于是(庄王)派司马子反登上土山窥探宋国都城。宋国的华元也登上土山,出来会见他。司马子反问:“你们国家情况怎么样?”华元说:“已经疲惫不堪了!”又问:“具体到什么程度?”说:“(百姓)交换孩子做粮食,劈开尸骨当柴烧。”司马子反说:“唉!疲惫到这种地步了!尽管如此,我听说,被围困的军队会让马嘴里衔着木棍再喂马,故意让肥壮的马出来接待宾客。你为什么要把实情告诉我呢?”华元说:“我听说:君子看到别人陷入困境会怜悯,小人看到别人陷入困境会庆幸。我看您是君子,所以把实情告诉您。”司马子反说:“好吧,努力坚守吧!我们军队也只有七天的粮食了!吃完这些还打不赢,就会撤军回国。”(两人)拱手作揖后,子反就离开了。(司马子反)回到楚庄王身边。庄王问:“宋国情况怎么样?”司马子反说:“已经疲惫不堪了!”(庄王)问:“具体到什么程度?”(子反)说:“(百姓)交换孩子做粮食,劈开尸骨当柴烧。”庄王说:“唉!疲惫到这种地步了!尽管如此,我现在要攻下宋国,然后再回国。”司马子反说:“不行。我已经告诉他们,我们军队只有七天的粮食了。”庄王愤怒地说:“我派你去窥探他们,你为什么要把实情告诉他们?”司马子反说:“像宋国这样弱小的国家,尚且有不欺骗别人的大臣,难道强大的楚国能没有吗?所以我把实情告诉了他们。”庄王说:“好吧,那就暂时驻军不进攻。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攻下宋国,然后再回国。”司马子反说:“既然这样,就请君王留在这里,我请求回国。”庄王说:“你离开我回国,我和谁留在这里呢?我也跟着你撤军回国吧。”(庄王)率领军队撤离了宋国。所以君子推崇他们主动私自讲和的行为。这两个人都是大夫,《春秋》却称他们为“人”,为什么呢?是为了贬低他们。为什么要贬低?因为私自讲和的是地位在君主之下的大夫(指越权行事了)。【逐字解释】1.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外平:“平”为“讲和、和解。周天子主持的讲和称“内平”;诸侯私自讲和称“外平”。·不书:不记载。·何以:固定结构,为什么。·书:动词,记载。·大:动词,推崇、看重。·平乎己:由自己主动讲和。2.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何:疑问代词,为什么。·庄王: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围:动词,围攻、包围。·宋:名词,宋国。·军:名词,军队(指楚军)。·尔:语气助词,罢了、而已。·尽:动词,吃完、用尽。·不胜:不能取胜。·去而归:撤军回国。3.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使:动词,派、派遣。·司马子反:公子侧(?-前575年),芈姓,熊氏,名侧,字子反,楚穆王之子,楚庄王之弟,楚国司马。“司马”为官职,掌管军事。·乘堙:登上土山。“堙”为“土山”。·而:连词,表顺承,然后。·窥:动词,窥探、观察。·宋城:宋国都城。·华元:宋国大夫,子姓,华氏,名元,宋国执政大臣。4.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子:对对方的尊称,您。·何如:固定结构,怎么样、情况如何。·惫:形容词,疲惫不堪、困乏。·矣:语气助词,表肯定。·易:动词,交换、互换。·食:动词,吃。·析:动词,劈开、拆分。·骸:名词,尸骨(指死人的骨头)。·炊:动词,烧火做饭。5.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嘻:叹词,唉、呀。·甚矣,惫:疲惫到这种地步了。主谓倒装,正常语序“惫甚矣”;“甚”为“非常、到了极点”(副词),“惫”为“疲惫”(形容词)。·虽然:固定结构,尽管如此、即使这样。·闻:动词,听说。·围者:名词,被围困的军队(指宋国军队)。·柑:通“钳”。用木衔马口(因饲料匮乏,不让马吞咽过多)。·秣:动词,喂马。·使:动词,让、派。·肥者:肥壮的马。·应:动词,接待、应对。6.“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是何子之情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子何情也”;“是”为“这、这样”,“何”为“为什么、怎么”,“情”为“实情、真实情况”,即“你为什么要把实情告诉我呢?”。·厄:名词,困境、危难。·则:连词,就、便。·矜:动词,怜悯、同情。·幸:动词,庆幸、幸灾乐祸。7.“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君子:品行高尚的人。·也:判断语气词。·是以:固定结构,因此、所以。·告情:告知实情。·诺:叹词,好、好吧。·勉:动词,努力、尽力。8.“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揖:动词,拱手作揖。9.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反:动词,通“返”,返回、回来。·何如:固定结构,怎么样。10.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取:动词,攻占、夺取。·然后:连词,这样之后。11.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不可:不能这样做。·告之矣:告知他们了。“告”为“告知”(动词),“之”为“代指华元”,“矣”为语气助词。·怒:动词,愤怒、发怒。·往视:前去窥探。·曷为:固定结构,为什么。·告之:告诉他们。12.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以:介词,凭、像。·区区:形容词,弱小的、小小的。·犹:副词,还、尚且。·不欺人:不欺骗别人。·可:副词,难道。·以:凭(楚国的强大)。·是以:固定结构,因此。13.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舍:动词,停止(进攻)、驻军。·止;停留、不前进”。·犹:副词,还、仍然。·然则:固定结构,既然这样,那么。·处:动词,停留、居住。·归:动词,回国。·尔:语气助词。14.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子去我而归:您离开我而回国。·孰:疑问代词,谁。·亦:副词,也、同样。·从子而归:跟着您撤军回国。·引:动词,率领、带领。·师:名词,军队(楚军)。15.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故:连词,所以、因此。·君子:名词,有德者。·大其平乎己也:推崇他们主动私自讲和。·大夫:周代官职。·其称“人”何:《春秋》称他们为“人”,为什么呢。·贬:动词,贬低、贬斥·曷为:固定结构,为什么。·平者:讲和的人。·在下:地位在君主之下。【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句“何以”宾语前置(“以何”的倒装,表“拿什么”“凭什么”或“为什么”)例1:外平不书,此何以书——正常语序:此以何书。例2:何大其平乎己——正常语序:以何大乎己之平。“曷为”宾语前置(“为曷”的倒装,表“为什么”)例1:子曷为告之——正常语序:子为曷告之。例2:曷为贬——正常语序:为曷贬。2.主谓倒装句例:甚矣,惫!——正常语序:惫甚矣,翻译为“疲惫到这种地步了”3.判断句表评价依据的判断句例:大其平乎己也——(君子)推崇他们主动私自讲和的行为。表身份的判断句例:此皆大夫也——这两个人都是大夫。表原因的判断句例:平者在下也——(贬低他们的原因)私自讲和的是地位在君主之下的大夫。4.固定结构句“于是”(如此,在此、当时、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在这个情况下,(庄王)派司马子反登上土山窥探宋国都城。“虽然”(表转折,“尽管如此”)例1: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尽管如此,我听说,被围困的军队会让马衔着木棍再喂马。例2: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尽管如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