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解读_第1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解读_第2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解读_第3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解读_第4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解读同志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支点,更是实现教育强县目标的必经之路。当前,省政府已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纳入县域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XX作为农业大县,城乡教育资源存在差异、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提升、优质师资分布不均等问题,既是创建的难点,也是我们必须突破的重点。今天,我们结合全县教育系统实际情况,把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指标从政策文本转化为任务清单,从抽象标准拆解为具体行动,让大家清楚评什么、差在哪、怎么干,确保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凝心聚力拧成一股绳,坚决打赢这场创建攻坚战。一、明确方向,优质均衡不是平均主义,是达标提质在创建启动会上,有校长问。“是不是把城区学校的设备搬到农村,就是优质均衡了?”这种理解有偏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核心是“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都能享受到有质量、有温度的教育”。它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更优质量、更可持续的优质均衡。对比之前的基本均衡,河南省优质均衡评估标准有三个显著升级,这也是我们县域创建的核心导向。从达标底线到质量高线。基本均衡只要求“县域内85%以上学校达标”,优质均衡则要求“100%学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不低于省定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咱们县XX村小、XX教学点这些曾经的薄弱校,必须全部补齐短板,不能有拖后腿的情况。从硬件均衡到软硬兼施。基本均衡重点看校舍、设备等硬件,优质均衡则新增“师资专业水平、课程实施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等软实力指标,比如咱们县农村学校的英语、美术教师缺口,必须在今年内解决,不能让孩子上不了专业的课。从整体合格到个体受益。优质均衡首次将“特殊群体保障”作为核心指标,要求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100%享受同等教育机会”,比如咱们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逐年增多,XX小学必须扩容学位,同时落实入学零门槛,不能让外来务工及随迁子女上学难。简单说,优质均衡就是要实现“三个没有”,即没有硬件不达标的学校,没有师资跟不上的学科,没有享受不到优质教育的孩子。这既是省政府的要求,更是XX县60万父老乡亲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二、吃透指标,聚焦六大核心任务,促进指标落地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指标共分为资源配置、政府保障、教育质量3大维度,细化为6项核心指标,每一项指标都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也都对应着我县的具体工作。下面,我结合全县实际,逐项拆解标准是什么、我们差在哪、该怎么干。(一)指标1: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标率100%,解决农村校挤、城区校满的问题省定标准。小学每生不低于4.5平方米,初中每生不低于5.8平方米;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所有学校功能室配齐且面积达标。我县现状。目前,县城区3所小学(XX一小、XX二小、XX三小)生均教学用房面积仅3.8平方米,远超“45人/班”的标准(部分班级达55人);农村学校中,XX乡小、XX村小教学用房老化,功能室缺失,比如XX村小没有专门的科学实验室,孩子上实验课只能看课件、听讲解。针对现状,计划采取以下措施:城区扩容。今年9月底前,启动XX四小新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X亩,设置36个教学班,可新增学位X个,彻底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同时对XX一小、XX二小进行校舍改造,将原有闲置房屋改造为音乐室、美术室,确保生均教学用房面积达标。农村提质。重点改造XX乡中心小学、XX村小等X所农村学校,其中XX乡小新建20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配备2个科学实验室、1个音乐室、1个美术室;XX村小维修加固现有校舍,新增1个多功能教室,确保9月开学前所有功能室能用、好用。动态监测。由县教育局基建股牵头,每月对全县学校教学用房面积进行统计,建立“达标台账”,对未达标的学校实行“周调度、月通报”,确保年底前100%达标。(二)指标2: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标率100%,解决农村校没场地、城区校缺空间的问题省定标准。小学每生不低于7.5平方米,初中每生不低于10.2平方米;所有学校至少有1个环形跑道(小学200米、初中300米),有条件的学校配备足球场、篮球场。我县现状。城区学校中,XX小学因地处老城区,没有独立操场,学生体育课只能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开展;农村学校中,XX镇中体育场地杂草丛生,跑道破损,篮球架锈蚀,孩子想运动却没地方。针对现状,计划采取以下措施:城区拓展空间。XX三小利用学校东侧闲置地块,新建1个200米环形跑道和2个篮球场,同时与隔壁XX社区协商,共享社区健身场地,弥补体育场地不足;XX小学、XX初中对现有操场进行翻新,增设乒乓球台、单双杠等体育器材,确保生均面积达标。农村补齐短板。投资800万元,对XX镇中、XX乡中心学校等6所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进行改造,其中XX镇中新建300米环形塑胶跑道和1个小型足球场,XX乡小翻新现有跑道,配备4个新篮球架;同时为所有农村教学点配备跳绳、羽毛球拍等便携体育器材,确保孩子能开展体育活动。实施长效管护。制定《学校体育场地管护办法》,要求每所学校配备1名专职场地管理员,定期对体育设施进行检修,县教育局每季度开展专项检查,避免重建轻管。(三)指标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标率100%,解决农村校缺仪器、城区校设备旧的问题省定标准。小学每生不低于1500元,初中每生不低于2000元;理科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信息技术设备等全部配齐,且能满足教学需求。我县现状。目前,我县农村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平均仅1200元,XX村小的科学仪器还是6年前配备的,部分器材已损坏无法使用;城区学校虽然设备较全,但XX等学校计算机有30%已无法正常开机,影响信息技术课教学。针对现状,计划采取以下措施:精准采购。由县教育局资保中心牵头,对照省定标准,统计全县学校仪器设备缺口,制定“采购清单”,今年投入1200万元,为农村学校配齐科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为城区学校更新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确保9月开学前所有设备到位。规范管理。要求每所学校建立仪器设备台账,明确保管人、使用人,实行领用登记、损坏报修制度;县教育局每学期开展仪器设备使用检查,杜绝设备闲置,确保所有仪器都能用于教学。培训赋能。组织全县理科教师、音体美教师开展仪器使用培训,邀请省教育装备专家来我县授课,确保教师能熟练使用新设备,让好设备发挥好作用。(四)指标4:师生比达标率100%+师资均衡配置,解决农村校缺老师、城区校老师累的问题省定标准。小学师生比1:19,初中师生比1:13.5;县域内教师城乡轮岗率不低于10%,骨干教师县域内流动率不低于20%。我县现状。目前,我县农村学校师生比仅1:25,XX乡的英语老师同时教6个班,每周课时达24节,根本没时间备课;城区学校师生比1:16,虽然达标,但骨干教师集中在XX一小、XX初中,农村学校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不多,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小学。针对现状,计划采取以下措施:扩充师资。今年通过特岗计划、县招、人事代理等渠道,招聘X名教师,全部安排到农村学校,重点补充英语、美术、音乐等紧缺学科;同时从城区学校选派30名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期限不少于1年,解决农村学校缺老师问题。推动轮岗。制定《县域教师城乡轮岗实施方案》,要求县域内教龄满6年的教师,必须参与城乡轮岗,今年轮岗率确保达到10%;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共80人)中,20%必须到农村学校任教,且任教时间不少于2年,带动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待遇倾斜。对农村学校教师、支教教师实行三个优先,即职称评定优先、评优评先优先、绩效工资倾斜,让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有奔头。(五)指标5: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特殊群体保障,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特殊孩子上学难的问题省定标准。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长;教职工工资收入逐年增长;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入学率100%。我县现状。2024年,我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增长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教职工工资虽然按时发放,但绩效工资增长幅度较小;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率95%,仍有部分孩子因居住证办理不及时无法入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覆盖率仅90%,部分重度残疾儿童无法享受教育服务。针对现状,计划采取以下措施:保障经费投入。县财政局已将2024年教育支出增长目标定为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设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专项基金5000万元,重点用于学校改造、设备采购、师资培训;教职工绩效工资今年增长10%,确保工资收入逐年提升。优化入学服务。对外来务工子女实行入学零门槛,取消居住证满6个月的限制,凭租房合同+务工证明即可入学,确保入学率100%;县政务服务中心教育服务窗口,要全力以赴办理好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登记,让家长只进一次门,不跑冤枉路。兜底特殊群体。县特殊教育学校扩容X个学位,接收中度残疾儿童入学;组建送教上门服务队,由1名教师+1名康复师组成,为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服务,确保覆盖率100%;联合县总工会、妇联为留守儿童建立一人一档,配备爱心妈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让孩子不孤单。(六)指标6:教育质量达标率100%,解决重分数、轻素质的问题省定标准。所有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不低于95%;学生艺术素养测评合格率不低于98%;无违规补课、无重点班。我县现状。部分农村学校因师资不足,不开设美术、音乐、科学课,比如XX村小的四年级学生,一学期没上过一节美术课;全县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仅X%,低于省定标准;部分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在周末组织学生补课,还设立重点班,违背了均衡教育的初衷。针对现状,计划采取以下措施:严抓课程开设。制定《全县学校课程开设清单》,明确小学1-6年级、初中1-3年级必须开设的课程及课时,由县教育局基教股牵头,每月开展课程督查,发现缺课、减课的学校,校长直接约谈,确保100%开齐开足。提升学生素养。在全县学校推行阳光体育一小时,每天下午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跑步、跳绳、篮球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提升至95%以上;开展艺术进校园,邀请县文化馆、美术馆的专家到学校授课,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确保艺术素养测评合格率达标。规范办学行为。开展违规补课、重点班专项整治,通过明察暗访、家长举报等方式,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违规学校的校长进行问责;同时推行阳光均衡分班,按照学生成绩+性别均衡搭配,确保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相当,杜绝重点班。三、压实责任,创建不是一阵风,是长久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不是达标就结束,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我们要构建三个体系,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一)构建责任体系,谁的任务谁领走县政府成立县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专班,由副县长任组长,我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县教育局、财政局、住建局、人社局等12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明确各部门职责。县教育局牵头抓总,负责指标解读、学校改造、师资调配、质量监测;县财政局负责经费保障,确保教育支出“三个增长”,及时拨付专项基金;县住建局负责学校新建、改造项目的规划审批、质量监管;县人社局负责教师招聘、职称评定,保障教职工工资待遇;各乡镇政府负责辖区内农村学校的征地、拆迁,配合学校改造。同时,实行挂图作战,将6项核心指标分解为58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张贴在县教育局一楼大厅,每月更新进展情况,让大家一看就懂、一查就清。(二)构建督导体系,干得怎么样督导说了算县级督导。由督导室牵头,每月组织教育督导团,深入学校检查创建工作,重点查看硬件达标、课程开设、师资配备等情况,形成《督导报告》,报县委、县政府。校级督导。每所学校成立创建督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每周对学校创建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情况报县教育局。社会督导。聘请X名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社会督导员,定期到学校视察,对创建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创建工作公开、透明。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实行销号管理,整改到位一个、销号一个,整改不到位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在全县创建推进会上作检讨。(三)构建考核体系,坚决不吃吃大锅饭县政府将优质均衡创建纳入乡镇政府、县直部门绩效考核,占比不低于20%,实行“一票否决”。对按时完成创建任务、指标达标率100%的乡镇和部门,给予绩效考核加分+资金奖励,乡镇奖励X万元,部门奖励X万元;对未按时完成任务、指标达标率低于90%的乡镇和部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