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026届高考模考试题山西省百师联盟2026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四)阅读N(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曾原伯屡劝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云门。今日病酒,偶得长句奉寄陆游借得僧房似钓船,兼旬散发醉江天。酒能作病真如此,穷乃工诗【1】却未然。闲似白鸥虽自许,健如黄犊已无缘。秋高更欲移家去,先葺云门屋数椽。【注】欧阳修曾提出“诗穷而后工”,指诗人处境困厄时更易创作出优秀作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将僧房比作钓船,“散发醉江天”刻画出诗人疏狂放达的醉饮之态。B.“酒能作病”呼应题目中“今日病酒”,“真如此”“却未然”表达诗人内心感想。C.尾联表明诗人态度,“秋高”点明气候特征,“更”“先”突出了诗人急于回家养病的心情。D.全诗以病酒偶得长句为契机,在回应友人劝说的同时,展现出陆游晚年的归隐之心。16.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商丘市青桐鸣2025-2026学年高三上开学联合质量检测(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春泛若耶溪綦毋潜幽意①无断绝,此去随所偶②。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③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④,愿为持竿叟。【注】①幽意:寻幽的心意。②所偶:所遇。③际夜:到了夜晚。④生事:人生世事。弥漫:不可捉摸。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句开门见山交代出行意图,“随”与“纵一苇之所如”的“纵”一样,含有无拘无束的意思。B.诗人从际夜、月低等时间维度写泛舟时间之长,从花路、溪口、西壑等空间维度写泛舟范围之广。C.“潭烟”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夜晚泛舟所看到的水雾缓缓飘动、月亮低垂树梢的动人景象。D.“晚风”六句记叙所见所闻,结尾两句抒发所感,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迷茫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16.对清幽意境的追求,深植于中国文化的审美基因中。请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营造清幽意境的。
湖北省黄冈市2025—2026学年高三9月调研考试(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醉落魄宋·张元干①浮家泛宅。旧游记霅溪②踪迹。此生已是天涯隔。投老谁知,还作三吴客。故人怪我疏髯黑。醉来犹似丁年③日。光阴未肯成虚掷。蜀魄④声中,著处⑤有春色。【注释】①张元干,南宋抗战派词人。高宗任用主和的秦桧为相,张元干愤而辞官回闽,后漫游吴越。此词即写于漫游时期。②霅溪:浙地河流。③丁年:男子成丁之年,亦即成年。④蜀魄:蜀主杜宇,号望帝,死后化而为鹃,仍时常心念国民而尽日悲啼。⑤著处:处处。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浮家泛宅”句点明了词人以船为家、漂泊江湖
生活状态,是词人辞官后漫游吴越之地时的真实写照。B.同是写天涯漂泊,《天净沙·秋思》侧重于个人仕途坎坷的失意,本词侧重于国事日非而被动辞官的无奈。C.词中的“三吴”与柳永《望海潮》中的“三吴都会”中的“三吴”为同一地域,但世事变迁,风景有异。D.下片首句侧面描写自己胡须疏黑,犹似丁年。紧接着,词人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因为自己不愿虚掷年华使然。16.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蜀魄声中,著处有春色”是如何表现词人复杂情思的。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情调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九日登天湖①以“菊花须插满头归②”分韵赋诗得归字朱熹去岁潇湘重九时,满城风雨客思归。故山此日还佳节,黄菊清樽更晚晖。短发无多休落帽③,长风不断自吹衣④。相看下视人寰小,只好从今老翠微⑤。【注】①天湖:即湖山,在池州城西门外。②菊花须插满头归:出自杜牧《九日齐山登高》。③落帽:出自《晋书·孟嘉传》。传中记载孟嘉在九月九日与桓温同游龙山,风吹落孟嘉的帽子,孟嘉没有察觉。桓温让孙盛作文调笑孟嘉,孟嘉也作文回应,文辞很美。后世传为佳话。④吹衣:出自《归去来兮辞》“风飘飘而吹衣”。⑤翠微:青翠缥缈的深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诗题可知朱熹在重阳节登山,与友人分别取杜牧诗句中的一个字作为韵脚写诗。B.首联作者回忆去年重阳节时在湖南的情形:城中到处议论纷纷,自己想要回乡。C.颔联写作者想象家乡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喝酒、赏菊,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D.本诗紧扣“重阳”这一主题写作,以虚写为主,最后抒发了终老山林的愿望。16.本诗颈联如何展现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
江西省南昌市2025—2026学年高三九月测试(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唐公三首
(其一东阳道中)王安石山蔽吴天密,江蟠①楚地深。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渺渺随行旅,纷纷换岁阴。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注]①蟠:盘曲,环绕。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出吴楚大地群山高耸连绵、江水曲折环绕的壮阔景象。B.颈联通过“渺渺”“纷纷”等叠词,写旅途遥远,叹时光易逝。C.尾联表明放弃政治理想,专注诗歌创作,超然自得的人生态度。D.全诗境界阔大,含蓄深沉,展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深厚的情怀。16.本诗颔联“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9月联考(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二月二日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①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新滩莫悟游人④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注】①花须:花蕊;柳眼:柳叶的嫩芽,因嫩芽如人睡眼方展,所以称为柳眼。②元亮井:这里指故里。元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字。③亚夫营:这里借指柳仲郢的军幕。亚夫,即周亚夫,汉代将军。④游人:作者自指。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江上行”点明踏春之事,“闻吹笙”从听觉角度渲染愉悦氛围。B.“无赖”“有情”强调花木蜂蝶的情态,突出春之生机,引出后文愁绪。C.颈联以陶潜、周亚夫自况,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军旅生涯的厌倦。D.本诗与《锦瑟》都化用典故,相较而言本诗意象清新,语意更加浅显易懂。16.尾联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一种赏析其妙处。华大新高考联盟2026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测评(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晚步湖①上
陆游云薄漏春晖,湖空弄夕霏。沾泥花半落,掠水燕交飞。小倦聊扶策,新晴旋减衣。幽寻殊未已,画角②唤人归。【注】①湖:指蜀州东湖,为蜀州名胜,此为诗人第二次观游。②画角:指画角声,常在日暮时吹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虽只有四个字,但内容丰富,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点明了事件。B.“花半落”的景象让人意趣尽失,“燕交飞”“新晴”则带来些许生机。C.“扶策”与“策扶老以流憩”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诗人相似的心境。D.尾联写诗人的“幽寻”之兴未尽,城中画角声则暗示诗人观游时间之久16.这首律诗的首联艺术手法比较突出,请简要分析。
昆明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聚远楼①诗二首苏轼其一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其二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②。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侯。【注】①聚远楼:位于今江西德兴凤凰湖西岸的古龙山之巅,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元丰七年,即1084年(另一说为熙宁七年,即1074年)苏东坡至德兴登楼创作这两首《聚远楼》诗。②帘钩:固定门窗帘幕的钩子,常用以代指门窗。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均由景入情,意境超然,且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能引人入胜。B.两首诗均点明了“聚远”的题旨,区别在于前者较明确,后者较含蓄。C.第一首诗运用了拟人手法,既生动地描绘自然之景,又使楼人格化。D.第二首尾联登楼纵目,视线所及即为疆域,此感只有做万户侯可比。16.中国古人在构建诗画艺术空间时往往“以大观小”,从全局来看部分;又能“小中见大”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湖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野菊李商隐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①移花处,不取霜栽②近御筵。【注】①紫云新苑:指新落成的皇家园林。②霜栽:指耐寒的野菊。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苦竹”“椒坞”勾勒野菊生长环境,用“泪涓涓”写露珠,赋予野菊哀婉情态。B.颔联叹野菊如同寒雁羁栖,孤独凄凉,流露出诗人因无人赏识而欲随波逐流的无奈。C.颈联在“此夕”“他年”的时光变换中书写个人境遇,寄寓了诗人深深的孤独之感。D.尾联写皇家园林移植名花却排斥野菊,暗含讽喻,表达对统治者用人不公的愤懑之情。16.本诗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江苏省南通市2026届高三九月调研测试(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登望楚山最高顶孟浩然山水观形胜,襄阳类会稽。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先概写襄阳山水形胜,诗人流露出此前未曾攀登望楚山的遗憾之情。B.望楚山石壁就像斧削一样,“疑”字写出诗人观看石壁时惊叹、震撼的感受。C.“武陵”一句化用典故,“迷”字写出诗人远望桃花的迷乱,暗含内心的迷茫。D.结句写萝藤、明月深照在深山溪流中,环境清幽秀丽,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15.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6分)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次韵和甫咏雪王安石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注】此诗写于王安石新法强力推行之时。和甫,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字和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雪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山峦在雪中显得崔嵬壮观,展现了雄浑壮阔的意境。B.雪能平治险恶之所,滋润枯竭之地,将整个世界包裹其中,展现了雪的才德与力量。C.本诗写了雪的色彩和功用后,诗人对寒乡人不感念带来丰年的瑞雪而感到失望和愤懑。D.本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新法强力推行的认识与思考。16.本诗“以雪喻政”,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开学检测(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孟郊诗(其一)苏轼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孤芳擢荒秽,苦语余诗骚。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彭越①,竟日持空螯。要当斗僧清②,未足当韩豪。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③。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④号。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⑤。【注】①彭越:小螃蟹②僧:指当时和孟郊齐名的另一位苦吟派诗人贾岛;下句的“韩”指韩愈③“火消膏”:化用《庄子·人间世》“膏火自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店铺出租合同(标准版)
- 上汽贷款抵押合同(标准版)
- 证券从业考试学习计划及答案解析
- 南通安全员c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食品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黄冈市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光伏电站安全规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许可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五年级英语口语课教学方案
- 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设计模板
- 2025年北森潜力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5银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详解
- 腾讯新员工培训
- 2025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试题(含答案)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 层林尽染枫叶红课件
- 车管所备案申请书
- 河南成人2024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淮南市大通区和寿县经开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30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长期照护师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院感染监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