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情节-初升高语文暑假专项提升_第1页
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情节-初升高语文暑假专项提升_第2页
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情节-初升高语文暑假专项提升_第3页
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情节-初升高语文暑假专项提升_第4页
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情节-初升高语文暑假专项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6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

1、学会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焚:

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情节的作用。2;

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

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

事件构成。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

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小说内容的试题。通常从情节梳理、情节作用两方面设题考查。

1.情节梳理

[设问示例]

(1)请围绕主人公梳理小说的基本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趺客之处。

[解题思路]

思路一: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思路二: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景就景不同时间人物活动的场所。

思路三: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建。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般分明线

和暗线。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较简单,线索也一般是单线式。

[答题模板]

模板一: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

是“何人”“何事”不能少。“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模板一: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的答题模板。按照“某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当文人故事较复杂、

关涉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括,做到前后贯通。

2.情节作用

[设问示例]

(1)文中的……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文中多处写到……细节,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3)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解题思路]

r结构上的作用

分析情节作用的两个角度-「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内容上的作川对营造环境氛围的作用

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对激发读者感受的作用

[答题模板]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线索,贯串全文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后面情节

结构角度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常用术语:照应、悬念伏

笔、铺垫)

对人物的作用塑造了的人物形象,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

物形象更加丰满。

内容

对环境的作用突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

角度

对主题的作用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

对读者感受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一、(2022秋•福建龙岩•高一龙岩二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大妈

茹志鹃

一个黑黑疫疫的解放军,胸前挂满了勋章,急急地跑上小土坡,就见一座朝南的新瓦房。这军人煞住了脚,

慢慢推开院门。院里寂静无人,堂屋的门敞着,一眼就望见上面的大牌匾,上面矫健的五个大字“游击队之母”。

这里就是关大妈的家,就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

C年前,新四军北撒后的第三且,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大家都叫它“穷鬼滩”。

天色阴沉,惑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唉声叹气,也没嚎哭,只是发怪。

关大妈在这一带,真是个出名心软命硬的人。她二十三岁那年,刚怀了孕,丈夫就死了。从此,她一个人

上山砍柴,挑水煮饭,挺个大肚子,有天大的苦楚,都拘在自己心里。那年腊月初四,邻居发现她两天没出门,

第三天她出来了,脸肿了,嘴唇破了,微笑着告诉大家,她生了个儿子。关大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关大妈在儿子桂平的坟前,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

他说着:“我们不能让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

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关大妈又由自主地退后几步,只见一个人,在地上直喘,肩膀•上一大片血,把件篮

布褂子都渗透了。关大妈怔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住过半宿吗?突然,关大妈自己

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拉住他就往桂平坟前跑。

清剿队的两个家伙,满身臭汗地跑进坟场,只见两个“老太婆”,一个趴在坟上,一个正在一边哭嚷:“好

了,哭两声就算了,你总算也对得起他了。”

“喂!老太婆,看见有人朝这里跑没有?”

“人?”关大妈恐怖地叫了一声,说道:“老总啊!这里是多年的乱坟场,到了月初月半,连大白天都会

出游袍的,老总,你可不能吓我这老太婆呀!”

天色更睡淡,更阴沉了,枯草蓝恁地摇摆着。

两个贼兵向四周啾了两眼,慌慌张张地跑起来,活像后面有人追似的,一直跑出了坟场。

“孩子,我们快回去吧。”

她话还没说完,自己就坐在地上,腿软得怎么也站不起来了。

一路上,两个人也不知谁扶着谁,跌跌撞撞地走着,走进那所孤单单的草房。

关大妈活了五十多岁,很少这样欢喜,原来自己救的小伙子,就是敌人悬赏十两的新四军游击队员倪老虎,

老百姓都叫他猫子。

在游击队活动的边缘区里,新增加了一个红色的“点”。这就是土坡坡上关大妈的那所茅屋。

她还是吃素,也常到儿子坟上去,不过除此之外,到陌生的村里捡牛粪,也会突然地到敌人据点里去买一

篮子豆腐回来。

冻结了的大地,给太阳融化了。剩下最后一点凉意,也叫春风吹跑了。一九四九年的春天黎明前的夜。伴

随着长江两岸的炮声,来到了江南人民的心里。

黎明前的夜,更黑更深。清剿队不分日夜,不管大小道路,到处闻着,嗅着,埋伏着。

猫子已有两个月没到关大妈家来了。这一天早上,乡长金克已,脸色刷白,气喘喘地站在门外,门一开,

就拉着关大妈往里跑。一边跑,一边摸出一个折得四方的、像豆腐块的硬纸,塞给关大妈,一边急急地说道:

“妈妈,不要怕,今晚猫子会到你这里来,把这东西交给他,告话他,这东西是用命换来的!”

关大妈回到屋里,慢慢地把纸摊开,上面划满了歪歪扭扭的点点线线。关大妈猛然想起:“这大概就是人

常说的地理图吧。”

这一天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慢,特别安静。直到天黑透了,才见猫子急匆匆地进来。他接过纸去,慎重

地和关大妈说:“妈妈,我去了,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再过些时候。这里天亮了,日子就好过了。”

不知哪里惊起一群宿鸟,呱呱地掠过屋顶,朝后山飞去。

“孩子,快走吧!”

话音还没落地.,就听外而的狗,远远近近一齐狂叫起来。猫孑从门缝张望了一下,就见几十个清剿队的家

伙正包抄村子。

4.随着革命进程的发展,关大妈内心情绪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请简要分析关大妈内心情绪的变化。

【答案】

1.A

2.D

3.①七年前,关大妈在给儿子上坟对;②一九四九年的春天,关大妈担负起传递情报的职责;③关大妈为帮助

猫子顺利离开而烧了自己的房子。

4.①儿子牺牲后的万念俱灰:②关大妈救卜倪老虎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③最后帮助倪老虎顺利离开而烧了

自己的房子,这表明关大妈从容镇定。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写出了两个不同的人的共同的外貌特征”错误。开头“一个黑黑瘦瘦的解放军,胸前挂满了勋章,急急地

跑上小土坡,就见一座朝南的新瓦房”和结尾“关大妈怔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住

过半宿吗?”,两处都为同一人一一新四军游击队员倪老虎。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D.”暗示以关大妈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错误。江边的炮声由“隐隐地响着”到“隆

隆滚来”体现了战争状况越来越激烈。故选I)。

3.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

原文“七年前,新四军北撒后的第三年”“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唉声叹气,也没嚎哭,只是发愣”“叭,

一声清脆的枪声。关大妈不由自主地退后几步,只见一个人,在地上直喘,肩膀上一大片血,把件蓝布褂子都

渗透了。关大妈怔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住过半宿吗?突然,关大妈自己也不知道

从哪来的力气,拉住他就朝桂平坟前跑”可知,关大妈在给儿子上坟时,救卜.新四军游击队员傀老虎。

原文“一九四九年的春天,伴随着长江两岸的炮声。来到了江南人民的心里”“这一天早上,乡长金克己,脸

色刷白,气喘喘地站在门外,门一开。就拉着关大妈往里跑。一边跑,一边摸出一个折得四方的、像豆腐块的

硬纸,塞给关大妈一边急急地说道:‘妈妈,不要怕,今晚猫子会到你这里来,把这东西交给他,告诉他,这

东西是用命换来的!'”可知,关大妈担负起传递情报的职责。

原文“这一天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慢,特别安静。直到天黑透了,才见猫子急匆匆地进来”“关大妈定了定

神,看住屋边那堆草,心里镇静下来,慢慢从身上摸出了一盒火柴”可知,关大妈为帮助猫子顺利离开而烧了

自己的房子。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原文“那年腊月初四,邻居发现她两天没出门,第三天她出来了,脸肿了,嘴唇破了,微笑着告诉大家,她生

了个儿子”可■知,生儿子的不易;原文“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唉声叹气,也没嚎哭,只是发愣”可知,

儿子牺牲后的万念俱灰;

原文面对清剿队清剿大队盘问时,关大妈从容镇定的回答,这让关大妈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原文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关大妈由一个普通农妇向革命者靠拢,最后帮助倪老虎顺利离开而烧了自己的房子,这

表明关大妈从容镇定、无畏牺牲。

二、(2023春•江西上饶•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变脸王

吴江川

川渝地区有个戏园子,班主叫薮意宁,变脸的绝活堪称业内第一。随着直播和短视频的兴起,戏园生意越

来越不好做,偏偏戴意宁是个老顽固,开口闭口老祖宗,演来演去还是老三样。

看着剧场的人气一天不如一天,徒弟王超几次劝师父创新改良,都被骂得狗血淋头。王超火气一上头,也

不顾什么师徒尊卑了,赌气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路,临走留下一句话:“等着关门吧,老铲子!”

这戴意宁天生一张铲子嘴,自幼就被叫成小铲子。如今徒弟这么叫,他一下就火了:“都绐我滚,我堂堂

第二代变脸王,还能守着祖宗的东西饿死?”

赶走了徒弟,戏院就靠戴意宁支撑,戏园子的人气一落千丈。

一天,王超在视频网站上看到一个叫“第二代变脸王”的作者,点进去一看正是戴意宁。他的空间里有十

几个视频,播放量大多不过百,仅有的几个评论也都是说视频内容老套无聊。

王超赶紧把师兄弟们组织起来,只要师父发视频,他们就冒充观众送礼物、提意见,鼓动戴意宁开直播和

观众聊天,介绍川剧。

一次直播结束之后,戴意宁忘了关摄像头,他轴在摇椅上休息,戴着岳飞的脸谱哼唱《精忠报国》。这岳

飞和《精忠报国》那是绝配啊,王超果断录下来发到了平台上,不到三天,播放量竟高达二十几万,评论里全

是叫好的,戴意宁也趁势在网上红了一把。

这人红了就是非多,没过多久,网上出现一个特意针对戴意宁的视频,标题是:“我才是变脸王!”作者

叫“剧场少女萝莉酱”,内容同样是变脸,不同之处在于,戴意宁视频中的唱词脸谱都是正经的川剧味儿,而

萝莉酱则穿着女仆装,在新潮的背景音乐中表演,脸谱也都是神奇女使等年辂人喜欢的题材。

第二天,王超看见了戴意宁发布的文章,他表示自己的技艺传承自老一代变脸王,说萝莉酱的创新让变脸

丢了川剧这条根,没有那个味儿了。

当大,萝莉酱就发文回复。她反问戴意宁:如果不创新,老变脸王的那个味儿又是从何而来?你只传承了

师父的本事,却没有学到精髓,配得上他的名号吗?

被质问到这份儿上,戴意宁沉寒了。

成,意宁的沉默让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就在这当口,他发布了新作品,视频标题是“正名”。

或意宁在视频里郑重说道:“有人说我配不上‘变脸王’的名号,今天我就露一手,只要有第二个人做到,

我就退出这行。”随后,屏幕开始十秒倒计时。戴意宁拿着扇子一开一合,一张张脸谱在他脸上变换,十秒之

内足足变了29张脸。

同行争相模仿,但变脸超过20张的都寥寥无几,大伙不得不服。处于舆论中心的萝莉酱则一连半个月没有

动静,看来是认输了。这下子,质疑戴意宁的声音荡然无存,剧场和直播间的人气渐渐上涨。

就在大家快忘记这事儿的时候,萝莉酱发布了新视频。王超点进去一看,同样是十秒倒计时,但是,当她

变到第29张脸的时候,时间才过去了九秒。最后一秒,她没有选择打破戴意宁的纪录,而是在镜头前摆了一张

纸,上面写着两个大字:就这?观众们瞬间沸腾,拥进戴意宁的直播间刷醉,弹幕清一色是:“就这?”

戌王败寇,观众们都站到了萝莉酱那边,夸她完全担得起变脸王的称号。萝莉酱也发文回应,承诺晚上直

播与大家见面。

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萝莉酱开始直播,她穿着一身洛丽塔小裙子,戴着西方油画美人样式的脸谱。弹幕

里都是“变脸王”三个字。

观众们一口一个“变脸王”叫着,还非要她亮个相。盛情难却,萝莉酱只好拿出扇子遮住脸,伸手比了个

三,二,一,啪!扇子一合,露出一张美人脸——还是脸谱,弹幕里顿时嘘声一片。变了好几次,终于出

现了一张纯白的脸谱,她又伸手比了个三。来了!这种不同寻常的脸谱一般都是最后一张。

三,二,一,啪!扇子猛地合上,一张铲子嘴出现在屏幕里。

王超瞠目结舌:“老……老铲子?”

顿时,屏幕上满是问号。王超眨眨眼再看,铲子嘴没了,原来,那竟然也是一张脸谱。

钺头前,一张清秀少女的脸正笑得灿烂,她不是戴意宁的孙女吗?这时,少女把戴意宁拉进4支头,开口道: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爷爷戴意宁,川剧第二代变脸王。”

戴意宁笑着摇摇头说:“这场跟孙女的PK,我输啦。说到做到,我今天宣布退出,把舞台让给年轻人。孙

女从小跟着我,耳濡目染,学会了一些变脸技艺,雄知她苦苦琢磨练习,现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真的很

欣慰。”

少女搂起戴意宁的胳膊说:“爷爷把一辈子都献给了川剧,他是打心底里热爱这一行。如今网络时代,老

行当受到大冲击,爷爷愁得吃不好、睡不着。我就摆拨他和我一起演了这出戏……但我是真的在和老爷子竞技,

这次的PK,也是对我的一场考验。”

戴意宁拍拍孙女的肩,朝镜头鞠了一躬,说:“我虽然退出了,但真心舍不得这一行,今天我当着所有观

众的面向徒弟们道歉。从前我觉得只有老祖宗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现在我发现,老祖宗的东西再好,也要有新

活力。是师父错了,如果你们还爱着川剧,那就回来吧。”

王超看着屏■幕里一老一少真挚的脸,不禁热泪盈眶。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介绍戴意宁的戏园生意难做,既为下文写徒弟另谋出路做了铺垫,又为后来戴意宁发视频、开直播宣传

川剧埋下伏笔。

B.小说极富现代生活气息,观众为网络视频作品写评论、刷礼物,与主播在直播间聊天互动、用弹幕刷屏都体

现出了这一特点。

C.小说不仅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还通过不同人物之间、同一人物前后的对比

突显人物形象。

D.本文巧借网络平台让老艺人和新生代同台竞技,用比赛结果表明,在时代浪潮冲击下,传统艺术将被全新的

艺术形式取代。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超看见师傅视频网站上的点击量不高,便组织师兄弟们送礼物、提意见,意在表现他对师傅现状的同情。

B,开头交代了社会背景,并使用正侧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戴意宁的形象,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C.小说多次设疑,情节扣人心弦,戴意宁和孙女的竞技可谓一波三折,萝莉酱的出场也充分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D.小说标题“变脸王”言简意丰,既指以戴意宇为代表的老一辈变脸艺术家,乂指以孙女为代表的新生代。

7.请围绕主人公戴意宁梳理小说的基本情节。

8.小说中王超这一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5.D6.A

7.(1)开端:戴意宁固守传统,反对改良川剧,与徒弟们不欢而散。

(2)发展:戴意宁借网络宣传川剧,因徒弟的一个视频意外走红。

(3)高潮:戴意宁与萝莉酱线上对阵,他亮出绝技,却终被战胜。

(4)结局:戴意宁在萝莉酱的直播间宣布退出,并向徒弟们道歉。

8.(1)王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戴意宁从固守传统到开网络直播,再到与新生代线上竞技,这些主要情节都

是围绕王超的所见所感展开的。

(2)王超是情节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主要人物思想转变的见证者。王超赌气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路促使戴意宁

做出改变,录下师父视频传到网上使其迅速走红,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王超也是戴意宁的思想由保守转

变为创新的见证人。

(3)侧面衬托戴意宁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王超主张对川剧进行改良,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路等,衬托

出戴意宁热爱川剧艺术、坚守传统技艺,既顽固又让人感佩的老一辈传统艺人形象。

(4)揭示主题,引人深思。王超是传统艺术新一代传承者的典型代表,他热爱川剧,主张改良,与戴意宁的孙

女一起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坚强力量,揭示了小说主题,引发读者关于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艺

术的思考。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货能力。

D.“传统艺术将被全新的艺术形式取代”错误。文末戴意宁的“老祖宗的东西再好,也要有新活力”这句话,

说明传统艺术不是要被全新的艺术形式取代,而是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意在表现他对师傅现状的同情”错•,应是“表现他对师傅的支持”。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开端由“看着剧场的人气一天不如一天,徒弟王超几次劝师父创新改良,都被骂得狗血淋头。王超火气一上头,

也不顾什么师徒尊卑了,赌气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路,临走留下一句话:'等着关门吧,老铲子!'”可以概

括为戴意宁固守传统,反对改良川剧,与徒弟们不欢而散。

发展由“一次直播结束之后,戴意宁忘了关摄像头,他躺在摇椅上休息,戴着岳飞的脸谱哼唱《精忠报国》。

这岳飞和《精忠报国》那是绝配啊,王超果断录下来发到了平台上,不到三天,播放量竟高达二十几万,评论

里全是叫好的,戴意宁也趁势在网上红了一把”可以概括为:戴意宁借网络宣传川剧,因徒弟的一个视频意外

走红。

高潮由“戴意宇拿着扇子一开一合,一张张脸谱在他脸上变换,卜秒之内足足变了29张脸”“成王败寇,观众

们都站到了萝莉酱那边,夸她完全担得起变脸王的称号。萝莉酱也发文回应,承诺晚上直播与大家见面"''这

场跟孙女的PK,我输啦”等可以概括为:戴意宁与萝莉酱线上对阵,他亮出绝技,却终被战胜。

结局由“这场跟孙女的PK,我输啦,说到做到,我今天宣布退出,把舞台让给年轻人。孙女从小跟着我,耳濡

目染,学会了一些变脸技艺,谁知她苦苦琢磨练习,现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真的很欣慰”“我虽然退出

了,但真心舍不得这一行,今天我当着所有观众的面向徒弟们道歉。从前我觉得只有老祖宗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现在我发现,老祖宗的东西再好,也要有新活力。是师父错了,如果你们还爱着川剧,那就回来吧”可以概括

为结局:戴意宁在萝莉酱的直播间宣布退出,并向徒弟们道歉。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

王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看着剧场的人气一天不如一天,徒弟王超几次劝师父创新改良,都被骂得狗血淋头。

王超火气一上头,也不顾什么师徒尊卑了,赌气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路”“一天,王超在视频网站上看到一个

叫‘第二代变脸王’的作者,点进去一看正是戴意宁”“第二天。王超看见了戴意宁发布的文章”“王超瞠目

结舌:'老……老铲子?“王超看着屏幕里一老一少真挚的脸,不禁热泪盈眶",戴意宇从固守传统到开

网络直播,再到与新生代线上竞技,这些主要情节都是围绕王超的所见所感展开的。

王超是情节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主要人物思想转变的见证者。“王超火气一上头,也不顾什么师徒尊卑.了,赌

气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路”,土超瘴气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路促使戴意宁做出改变,“一次直播结束之后,戴

意宁忘了关摄像头,他躺在摇椅上休息,戴着岳飞的脸谱哼唱《精忠报国》。这岳飞和《精忠报国》那是绝配

啊,王超果断录下来发到了平台上,不到三天,播放量竟高达二十几万,评论里全是叫好的,戴意宁也趁势在

网上红了一把”录下师父视频传到网上使其迅速走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王超赶紧把师兄弟们组织起来,只要师父发视频,他们就冒充观众送礼物、提意见,鼓动戴意宁开直播和观

众聊天,介绍川剧”,王超也是戴意宁的思想由保守转变为创新的见证人。侧面衬托戴意宁的形象,使人物形

象更丰满。

“都给我滚,我堂堂第二代变脸王,还能守着祖宗的东西饿死”“他表示自己的技艺传承自老一代变脸王,说

萝莉酱的创新让变脸丢了川剧这条根,没有那个味儿了",王超主张对川剧进行改良,带着师兄弟们另谋出路

等,衬托出戴意宁热爱川剧艺术、坚守传统技艺的老一辈传统艺人形象,“从前我觉得只有老祖宗的东西才是

最好的,现在我发现,老祖宗的东西再好,也要有新活力。是师父错了,如果你们还爱着川剧,那就回来吧”,

最后戴意宁承认原先的错误,认为传统技艺也需新活力,又让人感佩。

揭示主题,引人深思。“随着直播和短视频的兴起,戏园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偏偏戴意宇是个老顽固,开口闭

口老祖宗,演来演去还是老三样”,文章聚焦于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问题。“徒弟王超几次劝师父

创新改良”,王超是传统艺术新一代传承者的典型代表,他热爱川剧,主张改良,“如果不创新,老变脸王的

那个味儿又是从何而来?你只传承了师父的本事,却没有学到精髓,配得上他的名号吗”,戴意宁的孙女也是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坚强力量。本文巧借网络平台让老艺人和新生代同台竞技,用比赛结果表明“老祖宗的

东西再好,也要有新活力”说明传统艺术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揭示了小说主题,引发读者关于新时代下如

何更好地传承传统艺术的思考。

一、(2023春・四川成都-高一成都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烛焰(节选)

台静农

晚春的一个早晨,早餐以后,大家都期待着吴家的少爷出殡。妇女们盼望更切,在后街住的,却早到认识

家的店铺里等着。这些人好像上元节看春灯似的,然而大家的心情却不是那样的愉快。

有些人家将表示哀悼的门灯已经挂在门口了,虽然烛犹未燃。

“说是辰时,现在应该发引(俗称发殡)了。”天宝号的东家王华亭向他对门糖号的管事江仲和说。

“吴三爷家近几年命运实在坏,这样好的少爷居然不在了,没想到将媳妇娶到家冲喜也无用。”

“按理冲喜是见效的;不过新人一到家,病人即有起色才好;要不然,是不好的。吴家少爷当喜轿到时,

还在床上发烧得人事不知呢。”王华亭有经脸似地说。

这时候开路铜锣的声音,钱钱地响起来,大家都知道吴家的灵柩是快到了,于是都伸了头向南望。不久,

棺到了,在棺的最后,一群妇女们拥了一个白服啜泣的少妇,头下低着,走路好像一点力气都没有,伊(她)

的哀伤不胜的样子,使大家更致容地注视。

棺渐渐地远了,伊也随了棺渐渐地离开了人们的注视,有些妇女们依旧含了眼泪向伊的背影怅望。“姑娘

是这样的漂亮,婆家和妈家,又有钱又有势,偏偏命薄!”“吴家少爷并未听说有病,居然一病就去世。”“为

什么冲喜也无用呢?”

“是呀!去年张家二少爷不是沪喜冲好的么?”

妇女们都是对于命运不可挽回的太息,纷纷地议论起来。

一天,伊的一个远亲表叔来,——便是伊的媒人,他是受了吴家的托,来要求伊早日出嫁。他曾表示吴家

少爷是在病,但病却不是如何厉害,据吴家双亲的意思,是希望伊能过去冲冲喜。当时伊的父亲听了,便有些

踌躇,于是模糊地回答了他,就是说嫁妆恐预备不及,等想一想才决定。

当晚伊的父亲便同了伊的母亲商议:

“吴家要翠儿去冲喜,到底要不要答应他呢?”

“我想还是迟迟,现在什么也预备不及;吴家少爷病既不厉害,何妨跟他说,等一等,两家都从容些。”

伊的母亲说。

“究竟吴家孩子病得怎样并不清楚,也许病得厉害。”

“啊!”伊母亲很惊异地表情,“既然是这样,那么,还是迟一迟再说。”

“女儿毕究是人家人,你不答应也不成话。”

“那么,”伊的母亲深深地叹了气,”或就答应吴家,我想,当不会有什么——"

第二天伊的事便决定了。又过了几天,伊的母亲便告诉了伊,但没有说到冲喜。伊很羞涩而且茫然,好像

感觉到将孤零地向另一个的世界走去。

“那么就要预备。明天就可以回人家的话。”

伊上轿的时候到了。母亲自己很严肃地在神灵和祖宗的面前烧了杳,然后将两只深色红烛燃起。

女仆们在地下铺好了红毡。伊已妆扮齐备,于是由姑母和姨母引到堂屋,行辞家的礼仪。在奏乐与爆竹的

声中,伊是辞开了二十年来朝夕不离的双亲。伊的啜泣的声音,使大家顿时变成了静默。母亲更是怅然了,好

像是一只可爱的鸟从伊的怀中飞去,不由地落下了眼泪。“翠儿这婆家、我也倒放心,不过吴家孩子在病着一

一”母亲含了眼泪说。

“太太还不知道,昨天吴家听差来,他说少爷听小姐去,病早好了呢。”老仆妇李妈站在一旁,突然憨笑

着接了说。

“这老东西,说话不三不四的!”姑母笑了申斥她。

母亲也微笑对着姑母。虽然是觉得李妈的粗野,但话是吉利,却也很安慰。

在香案上,左边的烛焰,竟黯然委谢了,好像是被急风催迫的样子;至于右边的,却依然明闪地发光。

母亲的颜色惨白了。大家也凄然地对着。

这右边的烛焰,愈颤动了,烛泪不停地流满了烛台。大家都感觉着,不幸将即刻来到。

终于姑母在惊慌中想起了:悄悄地走到神灵的眼前,将双烛吹熄了。

从此以后母亲的心中,时时刻刻,都不曾忘记伊的不幸的预兆。虽然伊出嫁才三四日,却以为是很久很久

了。

伊的哭声,在伊上轿时痉挛得尤其厉害,所以母亲的耳边,仿佛还听着那哭声。好像那盛礼,并不是喜事,

是将女儿拖送到恶命运的领土去。

一天晚间,母亲同父亲说:“翠儿嫁了这几天,我的心神总是不安——好像就觉得吴家少爷的病很厉害。”

“这不过是心里的疑惑,哪有的事?我们一生没有做过亏心事,难道只一个女儿就是这样不幸么?”父亲

自信地说。

这时候隐隐听着外面大门,有人紧急敲着,这声音是冷峭而且锐利,刺进伊的双亲的心中,都战栗了。

不久,李妈没有表情地从外边来,蓦然地说:“吴家派人来送信,说新姑爷——申时去世了!”伊的双亲

的心,是碎裂了。昏昏的灯光,笼罩了全室,好像有无数阴灵隐伏在这昏沉的阴影里。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所描绘的乡土,是一个隔绝的、蒙昧的病态乡土,台静农始终在批判与怜悯的“矛盾”中艰难创作。

B.小说开头,在期待着吴家少爷出殡的人群中,有些妇女“含了眼泪”怅望,同情怜惘着新宴妇的遭遇•这些

人与鲁迅先生笔卜的看客是有本质区别的。

C.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叙述吴家少爷出殡的场景,改变了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吸引

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小说以乡风民俗为叙述主线,以场景展示为叙述模式,展示了吴家少爷出殡、翠儿婚事的商定、翠儿临嫁辞

家和出嫁后父母的交谈等主要场景。

10.文中画线处都写到“烛焰”,请结合小说内容理解其意蕴。

11.简要分析“冲喜”这一习俗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

9.B

10.①左边烛焰的委谢预示着吴家少爷生命将逝,右边明闪发光的烛焰则象征翠儿蓬勃鲜活的生命:②这颤动

的不停流泪的烛焰暗示翠儿丧夫后的凄惨人生;③双烛的吹熄暗示翠儿的希望之火被“冲喜”这•封建陋俗残

忍的人为扼杀了。

11.①从情节来看,“冲喜”是小说的线索:吴家少爷身患重病要冲喜,翠儿父母商议女儿婚事为冲喜,翠儿

出嫁完成冲喜,吴家报丧、少爷出殡意味着冲喜失败。

②从人物来看,小说通过“冲喜”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被操控陷入绝境的可怜少女翠儿,固守礼教的家人,

自私的吴家人,愚昧麻木的小镇人们。

③从社会环境来看,“冲喜”反映了当时社会一种蒙昧、野蛮的风习。“冲喜”的不仅有吴家少爷,还有张家

二少爷等等,人们将其视为“起死回生”的一味灵丹妙药。

④从主题来看,“冲喜”陋习揭露了在父权、夫权封建宗法制度下,旧中国广大妇女亳无人身自由和尊严,被

践踏,遭压迫的黑暗现实。

⑤从艺术效果来看,“冲喜”以乐写悲,充满了讽刺意味。“冲喜”是一出让人肃穆凄楚的悲剧,反映这个社

会的荒谬和悲哀。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有本质区别”错,妇女们对翠儿的悲剧虽然也有哭泣,不过就是像祥林嫂同旁人讲阿毛的故事旁人陪着掉

一把眼泪一样,依旧改变不了她们看客的本质,更何况前文还有“妇女们盼望更切”“上元节看春灯似的”。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烛焰”的丰富意蕴,注意结合其特征,由表层含义到深层含义进行分析。这里的“烛焰”具有

象征意义。

“左边的烛焰,竟黯然委谢了,好像是被急风催迫的样子”结合原文可知,这里的“烛焰”象征吴家少爷的生

命,“黯然委谢”预示着吴家少爷生命将逝;“右边的,却依然明闪地发光”右边的“烛焰”象征着翠儿的生

命,“明闪地发光”预示着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活力。

“右边的烛焰,愈颤动了”“烛泪不停地流满了烛台”这“颤动”的烛焰,流淌的烛泪,象征翠儿即将年轻丧

夫守寡的凄惨命运。

“将双烛吹熄了”象征了吴家少爷生命逝去,同时随着丈夫的死去,被用来冲喜的翠儿的生活希望也落空了,

年轻的生命面对的是凄惨的人生。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冲喜”在小说中是指吴家少爷身患重病,按照习俗,吴家让翠儿出嫁,以这样的喜事来冲掉不好的运气。

从情节结构看,“没想到将媳妇娶到家冲喜也无用”“按理冲喜是见效的”“为什么冲喜也无用呢”“去年张

家二少爷不是冲喜冲好的么”“没有说到冲喜”,小说从吴家少爷去世写起,引出人们对“冲喜”的议论,再

回笔写翠儿的出嫁,其间多次提到“冲喜”,可见,“冲喜”是小说的线索,串联了小说的情节,也推动了情

节的发展。

从塑造人物看,翠儿是为了给吴家少爷“冲喜”才急急忙忙出嫁,翠儿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匆匆出嫁,可见其

可怜;吴家人以翠儿的出嫁改变自己儿子的命运,可见其自私;翠儿的父母谨守婚约,不顾女儿的命运,可见

其保守;小镇上的人们作为出殡时的看客,可见其愚昧麻木。

从反映的社会环境看,“没想到将她妇娶到家冲喜也无用”“吴家要翠儿去冲喜,到底要不要答应他呢?”“去

年张家二少爷不是冲喜冲好的么?”小说所写的“冲喜”是当地一种流行的习俗,希望用这种方式改变命运,甚

至起死回生。可见其社会风气落后、愚昧。

从主题看,有着最为悲惨的人生命运的是被作为“冲喜”的翠儿,她没有知情权,没有反抗权,只能任由夫方

和父方做主,揭示了女性的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暗现实。小说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社会意义。

从艺术效果看,“冲喜”最终演出了一场悲剧,“喜”与“悲”反差强烈,加重了悲剧的效果,使小说主题具

有强烈的讽刺性。

二、(2023春•江苏・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虚拟

毕飞宇

这个冬天特别地冷。

深夜四点,我被手机叫醒了,是父亲打过来的。一看到父亲的号码我就知道了,我的祖父,我们这个小县

城里黄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不行了。

我马上动身回了家。祖父神情淡然,看不出任何风吹草动。但他的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这

一次我真的知道了,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

父亲把一切都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我们这个家有点意思了,父亲一直像多余的人。祖父望着父亲的背影,

很轻地咳嗽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我的父亲是最有机会上大学的,但是,祖父把他的时间全部给了他的学生,那时候

祖父正做着班主任呢。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五十七个学生

的身上。高考就是这样,结果很残酷。父亲没有考上,而祖父的五十七个学生考取了三十一个。在当年,这是

一个“放卫星”一般的天文数字,祖父在我们县城一下子成了传奇。省报派来的记者为祖父写了一篇很长的文

章,整整一个版,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标题很吓人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祖父享尽了殊荣。他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并没有失去他的冷静。他冷岸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就在当年

的十月,他建议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他儿子的“感受”。《春

蚕到死丝方尽》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它把父亲击倒了,附带着还把父亲的自信心给砸烂了。是的,祖父之

所以具备如此巨大的“新闻价值”,说到底就因为他的儿子:“三十一个”都考上了,他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好么,全省都知道了,全中国都知道了。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他盯着自己的脚尖,告诉“春蚕”:“你

忙你的去吧。”

父亲其实是赌气。可父亲找错了赌气的对象,他怎么可以和我的祖父赌气呢。新生都开学了,祖父上午六

点就要上班,晚上十一点才能下班,他哪里还有心思和你玩如此无聊的心理游戏。他们的冷战持续了一两个月,

其实,所谓的冷战是不存在的,那只是父亲一个人的战争。

父亲是祖父一辈子的痛。这是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

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的前沿,对他的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

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

但酒醉之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依然不是父亲,而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有他的癖好,往好处说,爱

才;往坏处说,他的眼睛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高智商,不管你是谁,他的血

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癫狂和宗教般的牯牲精神,狂热、执着,最要命的是,还沉着,更持久。

幽酊大醉的祖父搂着他的马桶开始报人名。这些人名都是他当年的心肝宝贝。人名的后而则是长长的单位

与职务,我不可能记住的。祖父却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世界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

誉机构,与之匹配的自然是除斗、机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M仔、董事长或总经理。

父亲退出去了,我握住了祖父的手。我知道,无论祖父怎样看淡他的生死,我的父亲终究是他一生的痛,

祖父是个好祖父,但祖父却不是好父亲。祖父的歉疚难以释怀。

祖父沉默了半天,说:“我是个有福的人。但还是有点心思的。”

我立即接过祖父的话,说:“嗨,不是就爸爸那点事嘛。多少年了,爷爷,这不算事。”祖父说:“这件

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很长时间。突然有那么一天,我释怀了。”

那祖父还能有什么心思呢?我纳闷着。

好一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