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
上¥命题趋势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及用途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化学变化的判断、
物理变化的判断、化学性质的判断、物理性质的判断、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的判断,
常站住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古诗词、成语、实验等以文字或图片结合的形式呈现。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能够区分清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4、理解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掌握所学重要物质的用途。
c
4重点考向
一、物质的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三、物质的用途。
考向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只是在形状、状态和大小的改变。比如:酒精挥发、玻璃破碎,冰
融化和水结冰等。
2.化学变化是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比如:葡萄酿酒、光合作用、木柴燃烧和金属生锈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同
时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和发光等。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饱和联系
区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概念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外观特征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形状、状态和大小的改变
联系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易错警示】
1.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是指相对变化前的物质是新的,可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也可能是自然界中不存
在的。化学变化中一定有伴随现象发生,但是出现化学变化的伴随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
是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主要是理的改变和状态的改变。状态变化的微观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生身没有变化,变化
的是粒子之间的圆圈。
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关键
从宏观上抓住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
从微观上把握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改变的是物质的
种类(分子种类),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典例引会
4—----------------------I
1.【2022广东中考】卜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海水蒸发D.溪水流淌
【答案】A
【解析】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海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溪水流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o
2.12022湖南株洲】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只有化学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既没有化学变化,也没有物理变化
【答案】C
【解答】解: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受热熔化,发生了物理变化,一会儿后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
物质,乂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蜡烛燃烧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后发生化学变化。
故选:Co
考向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在物理变化中变现出的性质,如:挥发性、溶解性和吸附性等。
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的,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和密度等。
2、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过程,
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
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性质;而“铁条燃烧”则是变化。
判断物质性质的关键是看物质性质的表现形式,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
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体现的就是化学性
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体现的就是物理性质。
翼例引威
-J________.-------------1-
1.12022北京】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B.沸点低C,能支持燃烧D.不易溶于水
【答案】C
【解析】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氧气沸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答案】A
【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利于微生物、细菌的繁殖,食品充氧气不能防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玻璃钢既有玻璃般的透明性或半透明性,乂有钢铁般的高强度,可用于制船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D、聚乙烯塑料薄膜,可用于制作大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o
2.12022广西河池】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表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性质用途
A氮气化学性质活泼保护气
B铝良好的导电性制铝箔
C一氧化碳可燃性冶炼金属
D氢氧化铝与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D
【解答】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铝具有优良的延展性,可用于制铝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铝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o
3.【2022天津中考】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铜②金刚石③硝酸钾④蛋白质⑤氮⑥氧气,
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属于基本营养素的是______;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4)可用于裁玻璃的是______;
(5)可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______;
(6)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是______o
【答案】(I)③(2)④⑶①(4)②⑸⑥⑹⑤
【解析】(1)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③;
(2)蛋白质属于基本营养素,故填:④;
(3)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故填:①;
(4)金刚石的硬度比较大,可用于裁玻璃,故填:②;
(5)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⑥;
(6)液氮汽化需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氮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故填:⑤。
忖工跟^训I正
L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佩戴口罩B.测量体温C.酒精消毒D.清水洗手
【答案】C
【解析】A、佩戴口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测量体温是因为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
题意;
C、酒精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清水洗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沙里淘金B.滴水成冰C.立竿见影D.火上浇油
【答案】D
【解析】A.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B.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立竿见影只是形成影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上浇油包含着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化学性质
B.酒精挥发化学变化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物理性质
D.木材燃烧物理变化
【答案】A
【解析】A、贴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是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正确;
B、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属于氧气的用途,说法错误;
D、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答案:Ao
4.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氏化作春泥更护花
C.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
【答案】A
【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化作春泥更护花,涉及物质的腐败,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C、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变化;
D、爆竹声中一岁除,涉及燃烧、爆炸,化学变化。
故选Ao
5.下列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B.导热性C.延展性D.易锈蚀
【答案】D
【解析】A、银白色,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易锈蚀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氧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气味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D.可以燃烧
【答案】D
【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无色、无气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等均不
涉及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可以燃烧涉及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
7.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用生石灰作发热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答案】C
【解析】A.生石灰与水反应会发出大量的热,所以可用生石灰作发热剂,描述正确;
B.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描述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描述错误:
D.碳酸氢钠在加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描述正确。
故选:Co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B.用75%的酒精溶液对皮肤消毒
C.用活性炭除去自来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D.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答案】C
【解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用生石灰做干爆剂,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B、用75%的酒精溶液对皮肤消毒,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消毒,属于化学性质;
c、用活性炭除去自来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D、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利用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Co
9.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活性炭多孔,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C.碳有还原性,常用焦炭恰炼金属
D.CO和CO?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解析】CO和CO?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
10.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钛合金②熟石灰③碳酸氢钠④氮气⑤活性炭⑥氯化钠,选择
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2)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
(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5)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
(6)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
【答案】⑴(2)③;(3)⑤;⑷②;(5)④;(6)①。
【解析】(1)氯化钠可用作厨房调味品:
(2)碳酸氢钠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用于焙制糕点;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4)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可用来改受酸性土壤;
(5)氮气是一种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6)钛合金的强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存真题过关
1.12022新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酒精挥发C.铁丝弯曲D.湿衣晾干
【答案】A
【解析】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酒精挥发涉及物质物态的变化,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丝弯曲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2.【2022河北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火药爆炸
【答案】A
【解析】A、甲骨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o
3.12022四川成都】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水雾
A.蜡烛燃烧B.蜡烛熔化
C.水汽凝结D.产生白烟
【答案】A
【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变化。
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水汽凝结是水蒸气液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A。
4.12022重庆B】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盲人摸象B.南辕北撤C.火中取粟D.绳锯木断
【答案】C
【解析】A、盲人摸象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南辕北辙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火中取粟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绳锯木断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12022辽宁朝阳】在家庭厨房中,下列做法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用食醋除水垢②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③用西瓜榨汁④用燃气煮饭
A.①②B.®@C.®®D.@®
【答案】C
【解答】解:①用食醋除水垢生成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①错误;
②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②正确;
③西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③正确;
④用燃气煮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③错误。
故选:Co
6.【2022四川南充】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D
【解析】A、研碎胆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对干冷玻璃片哈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7.(2022•岳阳)卜.列洞庭湖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中,主要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实施十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平衡
B.束水攻沙,清除湖道的淤沙堵塞
C.工业废水经中和、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排放
D.退田还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
【答案】C
【解析】A、实施十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平衡,只是一项措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束水攻沙,清除湖道的淤沙堵塞,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工业废水经中和、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排放,中和发生了酸碱反应,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化学变化;
D、退田还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o
8.12022湖北武汉】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
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高B.可燃性C.难溶于水D.常温下呈固态
【答案】B
【解答】解:熔点、溶解性以及物质的状态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Bo
9.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铐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C.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D.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
【答案】D
【解析】A.铝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是利用铛熔点高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小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是利用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学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12022山西中考】在我国的传统节口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
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B.贴对联
D.包饺子
【答案】A
【解析】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11.12022湖南湘西】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B.难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D.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答案】D
【解答】解:A、无色无味描述的是颜色、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
项错误。
B、难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密度比空气小,描述的是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描述的是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牧选项正确。
故选:D.)
12.12022新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蕊溶液可检测酸雨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C.生石灰可作发热剂D.金刚石可切割大理石
【答案】A
【解析】A、酸雨是pH<5.6的雨水,石蕊试液不能准确测得雨水的pH,说法错误;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作保护气,说法正确;
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故生石灰可作为发热剂,说法正确;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可以切割大理石,说法正确
故选:Ao
13.12022广州中考】下列的物质性质和用途,有直接联系的是()
A.浓硫酸有腐蚀性,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
B.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氢铉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D.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制作钻头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故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符合题意;
C、碳酸氢镂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作钻头,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4.12022广西贺州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氯化钠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答案】D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呈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可以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不符合题意;
D、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符合题意;
故选D。
15.12022江苏连云港】卜.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B.石墨:行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答案】A
【解析】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于生产铅笔芯,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钝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的,故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6.12022山东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卜.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铜用于制导线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
【答案】A
【解析】A、氧气用了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属「化学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C、铜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Ao
17.12022内蒙古赤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B.用铜做导线
C.用金刚石做钻头D.用活性炭吸附色素
【答案】A
【解答】解:A、用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用铜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金刚石做钻头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18.12022湖南衡阳】现有A.氮,B.氯化钠C.熟石灰D.甲烷四种物质,请用合适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1)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_。
(2)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3)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o
(4)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o
【答案】(1)D(2)A(3)B(4)C
【解析】(1)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填:D:
(2)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作保护气,故填:A;
(3)氯化钠有咸味,可作调味品,故填:B;
(4)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o
19.12022广西河池】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石墨②酒精③氧气④小苏打⑤碳酸钙
(1)可用作燃料的是;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3)可用作电极的是;
(4)可供给呼吸的是:
(5)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答案】(1)②;
(2)⑤;
(3)①;
(4)③;
(5)④。
【解答】解:(1)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2)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因此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3)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4)氧气可供给呼吸:
(5)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因为小苏打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立模型检测
1.【2022重庆一模】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织网B.矿石炼铁C.钢铁生锈D.湿法炼铜
【答案】A
【解析】A、铁丝织网只是形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矿石炼铁有新的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钢铁生锈有新的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湿法炼铜有新的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2.[2022四川巴中一模】下列描达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蒸发水的凝固B.海水制碱海水晒盐
C.葡萄酿酒葡萄腐烂D.火药爆炸车胎爆炸
【答案】C
【解析】A、水的蒸发和水的凝固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海水制碱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丁•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葡萄酿酒生成新物质乙醇,属于化学变化,葡萄腐烂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火药爆炸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车胎爆炸是体积膨胀所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D不正确。故选C。
3.[2022黑龙江哈尔滨一模】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大理石做华表
B.海水晒盐
C.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D.黄铜与铜相互刻画
【答案】C
【解析】A、大理石做华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海水晒盐只是物质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利用红磷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黄铜与铜相互刻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2022山东东营一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B.NaOH同体为白色片状--物理性质
C.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
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A、NaOH固体的吸水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A说法正确;
B、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B说法正确;
C、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说法错误;
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o
5.【2022本溪一模】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物D.熔点,沸点
【答案】C
【解析】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人错・;
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氧化性也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熔点和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C。
6.12022湖南长沙一模】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具有可燃性B.易挥发C.有特殊气味D.易溶于水
【答案】A
【解析】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酒精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酒精有特殊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酒精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7.【2022山东青岛一模】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
【答案】D
【解析】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F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
8.[2022内蒙呼伦贝尔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物理性质又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异味
B.氢气作燃料
C.二氧化碳灭火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C
【解析】A、活性炭除异味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作燃料,利用的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所
以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此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小苏打(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利用的是小苏打能与胃酸(HQ)反应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属于化
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9.【2022湖北襄阳一模】下列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无色B.无味
C.供给呼吸D.食品防腐
【答案】D
【解析】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供给呼吸。但氧气具有氧化性,食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城市人民医院化学监测判读考核
- 上海市人民医院老年社会支持系统评估考核
- 长治市人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基础笔试
- 邢台市人民医院审计基础知识与迎审准备试题
- 鸡西市中医院中晚孕期超声考核
- 阳泉市中医院视频脑电图监测与分析医师专项技能考核
- 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以广东省高州市文明路小学校
- 中国二溴甲烷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打印机用墨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硝酸镍项目商业计划书
- JJF 1959-2021 通用角度尺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 诊断学心脏血管检查
- 处置物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 房屋拆除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气瓶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含记录)+气瓶安全总监职责+气瓶安全员守则
- 时间研究(秒表法)课件
- 高边坡变形类型原因及防治对策
-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书笔记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课件
- 新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教学课件
- 山西华瑞公司露天整合项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