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千万年来,自然消融的万年冰雪由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奔腾而下,长江,你便开始了自己的旅行。无论经历怎样的风云变换,你依旧前行,伴着振耳欲聋的声音,穿过矗立的重山,跨过荆楚之水。面对束缚,你怒不可遏;长路漫漫,你缄默前行。恶劣的冰雪环境冻不僵你的豪气,绵延的千峰万仞挡不住你的道路。你横贯东西,支流辐辏,滋养了_______________,也孕育了_______________,更是催生出_______________。你以生生不息的姿态和兼收并蓄的胸襟,孕育了华夏文明。(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首。矗()立缄()默(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3)有同学想弄明白“辐辏”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辐”的意思是“辐条”“辏(còu)”的意思是“车轮的辐条集中在毂上”。根据文段内容和词典释义,你认为“辐辏”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三个句子的正确顺序是()A.一个诗意的文化符号“江南”B.沃野千里的鱼米之乡C.深厚的长江文化二、综合性学习(★★★)2.某校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以“和”为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2)12月3日上午,学生会主席来邀请你们班的杨老师第二天下午两点到第一会议室参加“以和为贵”的座谈会,但杨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当天下午,你是怎样对杨老师说的?三、名句名篇默写(★★)3.水与人有着丰富的情感相契合,结合本学期所学古诗文写了下面一段话,请你帮他补写完整。在浩瀚的诗文名篇中,“水”成为古人寄情的意象。古人以水寄托欣喜之情,《小石潭记》中“下见小潭,①___________”写出了柳宗元初见小石潭的心头之乐;以水表达爱恋之情,《关雎》中“关关雎鸠,②___________”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主人公对美丽贤淑的姑娘的爱慕之心;以水阐发豪迈之情,《北冥有鱼》中“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描写出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高空的形象,寄寓着庄子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以水折射隐逸胸怀,《题破山寺后禅院》中“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描绘的山光水色、清潭倒影让常建的俗念消除殆尽;以水暗示离别之情,《送友人》中“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山的静默和水的远去,饱含着李白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四、诗歌鉴赏(★★★)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4.下面对本诗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B.“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两句,可见老翁的苍老及生活之艰辛。C.“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有轻快之意,这里形容“官使”的风度、气质。D.“半匹纱”“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构成强烈反差,控诉了统治阶级的罪恶。5.自选角度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6.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卖炭翁》表达的情感。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豫南李某,酷好马,尝于遵化牛市中见一马,通体如墨映日有光而腹毛则白于霜雪所谓乌云托月者也。高六尺余,骏尾鬈①然,足生爪,长寸许,双目莹澈如水精,其气昂昂如鸡群之鹤。李以百金得之,爱其神骏,喂秣②必身亲。然性至狞劣,每覆障泥③,须施续锁,有力者数人左右把持然后可乘。按辔徐行,不觉其驶,而瞬息已百里。有一处去家五日程,日午就道,比至,则日未衔山也。以此愈爱之,而畏其难控,亦不敢数乘。(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鬈(quán):头发卷曲。②秣(mò):喂马的谷物、饲料。③障泥:马鞍的垫子,用来遮挡泥土。7.请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1)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__(2)策之不以其道策:__________(3)长寸许许:__________(4)按辔徐行,不觉其驶徐:__________8.用三条“/”给文中划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通体如墨映日有光而腹毛则白于霜雪所谓乌云托月者也。9.把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以此愈爱之,而畏其难控,亦不敢数乘。10.有人认为,和【甲】文相比,【乙】文中的这匹马受到的待遇还是很好的,因为它遇到了李某这样真正的伯乐。你认可李某是真正的伯乐吗?请写出你的理由。六、现代文阅读(★★★)阅读议论文,完成小题。担当的力量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就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②而这种担当的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③担当的力量源自爱。A.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B.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把像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C.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爱国爱民之心。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才能用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④担当的力量源自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作为一名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轻人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⑥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选自201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有改动)11.选文第③段中的A、B、C三个画横线的句子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12.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3.简析选文第②——⑤段的论证思路。(★★★)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挥手——怀念我的父亲赵丽宏①记忆中,父亲的一双手老是在我的面前挥动。我想起人生路上的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上,远远地向我挥动着手,伫立在路边的人影由大而小,一直到我看不见……②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那天去学校报到时,送我去的是父亲。③一路上,父亲很少说话,只是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当公共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疾驰时,父亲望着窗外绿色的田野,表情变得很开朗。我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远,不禁有些害怕,有些紧张,便忐忑不安地问:“我们是不是快要到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他看了我一眼,大概发现了我的惶惑和不安,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有草和树叶的气味。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比你还小两岁。”④父亲说话时,抚摸着我的肩胛的手始终没有移开,他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他微笑着,我却感到了他的深沉。⑤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又陪我找到自己的寝室,帮我铺好了床铺。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我要把他送到校门口。在校门口,父亲拍拍我肩膀,又摸摸我头然后笑着说:“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开始不习惯,不要紧,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他就大步走出了校门。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校门外是一条大路,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我想,父亲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果然,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见我还站着不动,父亲就转过身,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我只觉得自己的视线模糊起来……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⑥父亲第二次送我,是“文化大革命”中了。那次是出远门,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父亲由于“有问题”不能随便走动,他只能送我到离家不远的车站。那天,我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快分手时,他才讷讷地说:“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⑦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父亲快七十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口。”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以前送我,他都没有这样动感情,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离家,我的前景应该是最光明的一次,父亲为什么这样伤感?我有些奇怪,便连忙问:“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吗这样难过呢?”父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说着,泪水又从他的眼眶里涌了出来。⑧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比前几年稀疏得多,他的额头也有了我先前未留意过的皱纹。父亲是有点老了。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三次送“我”的经历。

第一次①__________父亲面带微笑第二次父亲送“我”去农村“插队落户”②__________第三次③__________父亲泪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