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准备:1.思想准备: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课完成练习。2.知识准备: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简史,知道地球内部分层。3.物质准备:课本、高考调研、当堂检测本、笔记本、三色笔、圆规、直尺。1.说一说,你了解哪些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2.俗话说:“上天有路,入地无门。’议一议,在“入地无门”的情况下,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奥秘的?思考?产品简约风模板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汇报人姓名该记录先后被卡塔尔的油井(12289米)和俄罗斯的油井(12345米)打破。截止2016年,科拉超深钻井的深度居世界第三位。自1970年起,苏联在科拉半岛进行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井达12262米。它当时是世界上最深的钻井。导入:人类地球表面的最深钻井不足13千米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人类已达部分只占地球平均半径1/516直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现阶段几乎不可能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的奥秘的本节课我们将来揭秘这些问题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地震波的类型及传播特点,说明地震波经过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的变化特征。1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依据。分析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征。2能从不同层面(宏观、微观)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3学习目标1铺路搭桥: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简史:在前寒武纪,地球温度降低,内部物质分异,逐渐形成哪些层?(课本14页)密度大的物质汇聚到地球中心形成地核;密度小的物质向上集中形成地幔和地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释放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不同地方造成的破坏程度不一。震源深度震中等震线震中距震源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即地面正对震源的点。从震中到震源垂直距离。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位置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冲击造成。地震构造示意图1.地震波,分为哪些类型?2.不同类型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是什么?(从传播方向、介质与不同介质的速度进行区别。)3.结合图1-3-3分析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发生了哪些变化?思、议:阅读课本P19页《知识窗》,完成《高考调研》22页自主预习。并思考下列问题。展:地震波分类传播介质传播方向传播速度可以通过固、液、气体只能通过固体纵向传播横向传播固体中最快,液、气体较慢速度较快横波(S波)纵波(P波)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平行叫纵波(P波)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叫横波(S波)质点振动方向纵波波的传播方向质点振动方向横波波的传播方向纵波横波动态演示一目了然轻松应对传播方向振动方向振动方向纵波(P)横波(S)传播方向1.地震波类型?2.不同类型地震波的传播特点。知识复述:地震波分类传播介质传播方向传播速度感受横波(S波)纵波(P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只能通过固体纵向传播横向传播固体中最快,液、气体较慢速度较快左右摇晃上下颠簸探究:(虚拟实践力)图中不同地点的人对地震的感受分别是什么?在医学上,通过CT,核磁共振可以清楚地看到患者的内在病痛,那同样的方式是否适用于探测地球内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发生哪些变化?分别经过哪些不连续面?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划分出哪些内部圈层?3.各圈层的特点是什么?软流层的位置在哪里?岩石圈如何划分?思、议:阅读课本P18-19页、图1-3-3,完成下列问题。展:横波(S)纵波(P)03691215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深度/千米速度/(千米/秒)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关系示意图横波(S)纵波(P)03691215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深度/千米速度/(千米/秒)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关系示意图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为了分别纪念发现这两个界面的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契奇和古登堡。地幔外核内核莫霍面地壳古登堡面1.人们划定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依据是什么?2.判断地球外核为液态的根据是什么?莫霍面处,横波和纵波速度突然增加。古登堡面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突然下降。说明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处,地壳物质组成和结构不连续,据此划定两个界面。横波不能通过外核,说明外核为液态。思考讨论知识复述地壳陆地海洋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下地幔外核内核地核地幔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古登堡面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固体外壳。地震波传播速度较稳定。到莫霍面,突然加速。地壳莫霍面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处可达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陆地海洋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下地幔外核内核地核地幔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下地幔外核内核地核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2900千米)以上地幔能传播横波,具有固态特征主要有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幔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外核内核地核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合称岩石圈。地幔软流层上地幔下地幔岩石圈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下地幔外核内核地核地幔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莫霍面古登堡面地球核心部分,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科学家推测,组成地核的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地核深度/KM080400900290051506370地壳下地幔外核内核地核地幔上地幔软流层岩石圈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地核液态思考讨论如上图所示,我们将煮熟的鸡蛋一切两半,便会呈现蛋壳、蛋白、蛋黄三个圈层。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比较煮熟的鸡蛋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异同时。同:在内部圈层和结构和比例上,煮熟的鸡蛋和地球很相似。异:鸡蛋整体上呈椭圆,地球接近正圆;
鸡蛋壳较均匀,而地壳(陆地和海洋)厚薄不均匀;熟鸡蛋蛋白结构一致,呈固态,地幔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而熟鸡蛋的蛋黄呈固态。400300200100深度/千米大洋地壳大陆地壳莫霍面软流层岩石圈上地幔地幔外核内核地面6371千米2900千米地壳软流层岩石圈多看几幅图理解更靠谱知识复述温度变低,厚度变薄山地海洋岩石圈上地幔地壳软流层莫霍界面平原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原来如此简单知识小结:(1)左图中的地震波,虚线代表的是________,实线代表的是________。(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____面;横波经过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面。(3)三个圈层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4)可能是岩浆发源地的软流层在________(填字母)层。(5)岩石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横波纵波莫霍古登堡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随堂检测: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层地震波随深度增加而加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外核内核横波(S)纵波(P)03691215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深度/千米速度/(千米/秒)B随堂检测:变式训练P25页2.上图X处为(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B当堂检测:在当堂检测本上,参照下图,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标明地震波在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知识复述谢谢大家课前准备:1.思想准备: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课完成练习。2.知识准备: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简史,知道地球内部分层。3.物质准备:课本、高考调研、当堂检测本、笔记本、三色笔、圆规、直尺。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各圈层的主要特征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1通过对水、大气现象、生物等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对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2学习目标铺路搭桥用地球演化的简史地球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定义:特点:作用:大气圈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小。①防弹衣②保护伞③保温被④保湿器地核地幔地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定义:水
圈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主体:海洋其次: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水、大气水、生物水。组成:作用: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水的运动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地核地幔地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定义: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特点:地球特有最活跃的圈层,没有独立的空间范围:包括整个水圈、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顶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生物圈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这张图助你理解四个圈层的关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思、议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序号依次是?
2、结合实例分别叙述个圈层间的迁移过程?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高考题型突破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水圈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水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BC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下自然地理现象?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雾凇当堂检测地球的圈层结构地震和地震波地震地震波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本节课小结1.火山喷发出的岩浆一般认为发源于(
)A.外地核B.内地核C.上地幔上部D.下地幔下部2.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岩石圈(
)A.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属于地幔的一部分C.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上部是软流层3.火山灰对地球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外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内部圈层没有关系CCB下图为“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读图回答4~6题。4.图中表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的是(
)A.①B.②C.③D.④5.组成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岩石的矿物直接来源于(
)A.①B.②C.③
D.④6.喀斯特地貌景观隶属的圈层是(
)A.①B.③
C.⑤D.⑥DCA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第7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甘南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常州市人民医院疼痛评估技能考核
- 厦门市中医院护理管理与卫生经济学交叉知识试题
- 湖州市中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技能考核
- 莆田市人民医院多发性骨髓瘤分期与预后评估考核
- 绍兴市中医院动脉穿刺置管考核
- 芜湖市中医院医学美容科新技术引进考核
- 南平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用电考试题
- 萍乡市人民医院影像危急值报告考核
- 镇江市中医院医学美容科护士晋级考核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潼南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膝关节损伤术后康复运动康复方案设计
- 医保法律法规培训
- 挫而不折破茧成蝶高一主题班会课件
-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教案
- 物流配送责任免除协议条款
- MRI常见伪影简介课件
- 安全工器具的检查及使用培训
- 中国黄酒酿造技术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护理
- 低压电工安全技术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