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的应用效果个案研究_第1页
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的应用效果个案研究_第2页
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的应用效果个案研究_第3页
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的应用效果个案研究_第4页
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的应用效果个案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跟腱断裂,一种常见于高强度运动中的损伤,其发病机制往往涉及过度使用、肌肉力量不平衡或急性创伤等因素。断裂后的跟腱不仅失去了连续性,其周围的神经血管束也可能受损,这些都给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术后的康复治疗,因此成为恢复跟腱功能和预防长期残疾的关键环节REF_Ref3036\r\h[1]。目前,跟腱断裂术后的治疗方案多样REF_Ref3196\r\h[2],包括保守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更加积极的康复锻炼。在这些方案中,超声波疗法因其非侵入性和促进软组织修复的能力而受到关注。超声波能够通过机械振动和化学效应刺激组织修复,增强细胞活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然而,单纯的超声波疗法在提升肌肉力量和恢复运动功能方面存在局限。与此同时,肌力训练作为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跟腱断裂患者的治疗中。通过逐步增加肌肉负荷的训练,肌力训练不仅能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还有助于重建肌肉神经的控制模式。然而,肌力训练的起始时间和强度控制需谨慎,以避免过度应力对跟腱修复产生负面影响REF_Ref3264\r\h[3]。鉴于超声波疗法和肌力训练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将二者结合应用于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协同效应。联合疗法REF_Ref3303\r\h[4]可能既加速跟腱组织的修复过程,又通过肌力训练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但目前为止,关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应用的具体效果及其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个案研究的设计,旨在系统评估这一联合疗法在跟腱断裂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收集详细的患者资料、康复过程和临床结局数据,本研究旨在为跟腱断裂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策略,同时为康复医学的发展贡献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o"#_Toc19339"1研究目的和意义1.1研究目的跟腱断裂作为运动员及普通人群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其术后康复对于患者功能的全面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康复方法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因此,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康复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深入探究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收集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评估这一综合康复方案对患者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具体作用,以期为跟腱断裂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1.2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康复中的实际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其次,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跟腱断裂术后康复的理论体系,推动康复医学的发展;最后,通过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本研究有望提高跟腱断裂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本研究还为未来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2国内外研究现状近些年,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但由于缺少相关知识与专业指导,易出现不良的运动方式和习惯。也导致跟腱断裂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体育休闲、健身、户外活动的增加,呈稳步上升趋势REF_Ref3382\r\h[5]。2.1跟腱相关研究跟腱断裂,顾名思义,由于应力或外力REF_Ref3437\r\h[6]致使跟腱的局部或者完全断裂的一系列损伤。张希妮REF_Ref3774\r\h[7]等在跟腱运动功能与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进展中发现跟腱(Achillestendon)的一般长度为15cm,从肌腹与肌腱联合部位渐渐变细,但是其厚度反而越来越大,其最细的地方多处于跟骨结节上面约3-5cm,此处也是跟腱最为脆弱的部位,同时亦是跟腱损伤断裂的最容易发生的地方。乐晓卉REF_Ref3865\r\h[8]等对跟腱断裂的原因与预防的研究者发现,经常在运动损伤科见到跟腱损伤断裂的不幸人群或个体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18,平常运动不多或者运动量很小偶尔剧烈的运动的30-45岁的人群是主要好发人群,男女比例约为2:1。达热拜·热达提REF_Ref4064\r\h[9]和陈庠仑等REF_Ref4071\r\h[10]认为下肢功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一旦跟腱断裂其生活会有诸多的不便,况且还要制动一段时间,如果治疗不当或者延误治疗时间会对日后的功能训练带来很大的障碍。王卓群认为当跟腱断裂术后要尽早的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才能达到更好的恢复情况。跟腱断裂属于临床常见的肌腱损伤,内分泌类疾病、神经功能异常、运动过度、年龄增大等诸多因素可导致跟腱组织出现连续性中断,多发生于男性运动者。临床根据受伤时间分为急性REF_Ref5253\r\h[11]、亚急性及慢性REF_Ref5279\r\h[12],其中急性跟腱断裂是指发生于2周以内的跟腱断裂,由于踝关节参与人体负重及运动,一旦发生急性跟腱断裂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日常工作产生极大影响。临床主要采用开放缝合修复手术治疗REF_Ref5299\r\h[13],其可以有效修复跟腱断裂,但术后仍存在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联合术后康复训练十分必要。2.2超声波疗法在国内外现状超声波疗法,一种通过机械振动、热学及理化效应对人体组织产生治疗作用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疼痛管理REF_Ref5325\r\h[14]、瘢痕软化、炎症消除以及组织愈合等领域REF_Ref5344\r\h[15]。其治疗频率一般维持在800kHz至3MHz之间,特别在治疗肌肉骨骼疼痛及相关疾病方面表现出色。回顾超声波疗法的发展历程REF_Ref5482\r\h[16REF_Ref5491\r\h-18],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在国际上的进步。自20世纪初人们掌握利用电子学技术生成超声波后,这一领域便开始了蓬勃的发展。1922年,德国首次获得了超声波治疗的发明专利,开启了超声波疗法的新篇章。随后,在1939年,有关超声波治疗临床效果的文献报道开始涌现。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超声波疗法在欧美地区逐渐兴起,并在1949年的首次国际医学超声波学术会议上,超声治疗的相关论文交流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956年,随着第一届国际超声医学学术会议的召开,超声治疗已步入实用且成熟的阶段。相较之下,中国在超声波治疗领域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初,仅少数医院开展了超声治疗工作。从1950年在北京首次使用800KHz频率的超声治疗机治疗多种疾病开始,至50年代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实现了国产化。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文献报道最早见于1957年。进入70年代,各种型号的国产超声治疗仪相继问世,使得超声疗法在国内大型医院中得到了普及。经过40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国内医院已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治疗资料。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超声波体外机械波碎石术和超声外科的出现,为结石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如今,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外科已成为当代医疗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21世纪治疗肿瘤的最新技术。在超声波疗法的治疗机制方面,其通过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在局部组织中产生治疗效果。这两种效应在治疗过程中还能激发出理化效应,主要表现为消炎作用。超声波具有加快组织代谢、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提高痛阈等多重特性REF_Ref5821\r\h[19],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多项研究也证实了超声波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如陈锡姣REF_Ref5893\r\h[20]等人的实验显示,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波治疗能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REF_Ref5919\r\h[21]的疼痛感。类似地,刘家学REF_Ref6043\r\h[22]等人的研究也评价了超声在跟腱损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发现综合理疗方法如超声波和蜡疗可以有效消肿止痛并促进组织再生。然而,尽管超声波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谨慎对待其适应症与禁忌症。它主要用于治疗腰筋膜疼痛REF_Ref6066\r\h[23]、颈椎病REF_Ref6086\r\h[24]、关节病、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并在脑中风后遗症REF_Ref6115\r\h[25]的肢体运动障碍恢复以及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REF_Ref6135\r\h[26]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严重出血性疾病、外科急病症以及心、肝、肺等严重疾病的患者,超声波治疗是禁用的REF_Ref6154\r\h[27]。此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也禁止在心前区使用超声波治疗。对于妇女在妊娠期和月经期,也应暂停使用超声波治疗仪以确保安全。2.3国内外跟腱断裂的常规治疗方法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总体来说,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跟腱的连续性,确保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在非手术治疗方面,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保守的固定和康复训练。通过使用石膏、支具或跟腱靴等工具,对受伤的跟腱进行外固定,以保护其免受进一步损伤。固定时间通常为数周至数月,具体取决于跟腱的损伤程度和患者的康复进展。在固定期间,患者需要进行特定的康复训练,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这些训练可能包括被动关节活动、肌肉等长收缩等。然而,非手术治疗的主要风险在于跟腱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其原始强度和功能,以及存在再次断裂的可能性REF_Ref6180\r\h[28]。手术治疗则是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完全跟腱断裂或伴有较大跟腱缺损的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跟腱损伤的具体情况。开放性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切开皮肤和组织,暴露并修复跟腱的断裂端。手术中可以使用各种缝合技术,如Krackow、Bunnell和KesslerREF_Ref6203\r\h[29]等,以确保跟腱的牢固固定。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也逐渐成为治疗跟腱断裂的一种选择。微创手术REF_Ref6229\r\h[30]具有切口小、损伤轻、恢复快等优点,但技术要求较高。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术后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和定期随访,以确保跟腱的良好愈合和功能恢复。在康复治疗方面,国内外的实践均强调早期介入和系统化的训练。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跟腱的力量、灵活性和耐力,以及改善踝关节的功能。康复程序通常包括早期的被动关节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等。同时,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疗法)也常作为康复治疗的辅助手段,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加速组织修复和瘢痕软化等。总结来说,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或部分断裂的情况,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完全或严重断裂的情况。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结合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也将不断完善和优化。3研究方法与对象3.1实验对象本研究筛选湖南省人民医院跟腱断裂术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找到2名有代表性的患者进行实验治疗,并记录下实验数据。患者一:廖××,男,20岁,国际健将,曾获得全国青年体操U系列锦标赛鞍马冠军,全国成年体操比赛团体亚军。2023年7月下旬,训练过程中出现意外造成右脚跟腱断裂。患者二:赵××,男,36岁,篮球资深爱好者,2023年8月在室外篮球对抗中造成右脚跟腱断裂。3.2实验设计3.2.1第一阶段(第1-6周-手术后急性期)康复训练目标:降低疼痛阈值,防止伤口感染、控制肿胀、预防并发症、尽量减少关节僵硬、促进组织愈合、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心肺功能和其他部位的力量、耐力)。禁忌:负重、牵伸跟腱、踝关节抗阻训练评估指标:VAS、皮温、肿胀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康复训练策略:通过物理治疗手段消炎止痛,软化疤痕,促进软组织愈合;通过肌力训练,关节松动、牵拉伸展、主动活动度训练不断恢复右踝关节ROM和下肢肌肉力量;康复训练计划:第1周石膏固定保护手术部位。进行冰敷、抬高患肢,足趾卷曲和夹紧,主动活动度(移除支具后)-足关节在疼痛限度内每天背屈、跖屈2次,四方位抬腿,呼吸训练,上肢、核心力量训练等。第2-6周(2周后拆线),继续执行1周的干预措施,关节活动技术-前后和中间-横向滑动,渐进的软组织活动和瘢痕按摩,主动关节活动(在无痛范围内)。表1第1阶段康复体能训练方案Table1The1stPhaseofRehabilitationPhysicalTrainingProgram训练模块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时间治疗类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工作频率1MHz,声强:0.30W/cm2-0.60W/cm2,功率:3.00W-6.00W,时间:20min,部位:右脚跟腱第四周开始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热身肌肉松解下肢肌肉手法放松10min、滚泡沫轴放松5min周一、周三、周五上午肌力训练上肢训练下肢训练推拉抗阻组合:8/10/12次进阶×2组四方位抬腿:每个方向10次/组×3组足趾卷曲和夹紧:5min×2组踩球,抓毛巾:5min×2组周一、周三、周五下午整理恢复再生放松:渐进的软组织活动和瘢痕按摩牵拉:右下肢相关群冰敷:防止和消除肿胀,止疼周一、周三、周五下午3.2.2第二阶段(第7-12周-组织修复期)康复训练目标:增加踝关节负重能力、逐步恢复正常步态、改善踝关节活动度(第12周达到背屈0度水平)、安全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控制疼痛和肿胀、预防并发症、促进组织愈合、提高心血管耐力和体能水平。禁忌:过度牵伸跟腱、大强度踝关节抗阻训练、跑、跳评估指标:VAS、皮温、肿胀程度、步态、踝关节ROM康复训练策略:继续通过物理治疗手段消除肌腱炎症,促进肌肉内物质代谢;继续进行所有活动度训练,恢复全关节ROM,增加被动活动度及手法治疗;通过静态等长训练、动态等张训练提高踝关节稳定控制和基本力量耐力;康复训练计划:第7-9周(7周开始穿跟腱保护靴)在跟腱靴内垫足跟垫,10-12层,共3-3.5cm厚,每3-4天去1层。继续执行第一阶段干预措施(解除石膏固定),在疼痛和症状允许下,穿保护靴开始从部分强化到完全负重,渐进负重练习和穿保护靴的步态训练。在疼痛和症状允许下主动背伸、跖屈,以改善活动度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跖屈、背伸的等长力量训练,内翻和外翻的抗阻力量训练。第10-12周继续执行7-9周干预措施。在现有的活动度内和无症状的情况下进行适当阻力的弹力带抗阻训练(背伸、跖屈、内外翻),可进行踩自行车训练,提高下肢力量和心肺耐力。第12周达到主动活动度(移除支具)能耐受摘除夹板的步态训练(步态训练需在可控的环境下才能摘除夹板)表2第2阶段康复体能训练方案Table2The2ndPhaseofRehabilitationPhysicalTrainingProgram训练模块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时间治疗类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工作频率1MHz,声强:0.60W/cm2-0.90W/cm2,功率:6.00W-9.00W,时间:20min,部位:右脚跟腱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热身肌肉松解下肢肌肉手法放松10min、滚泡沫轴放松5min周一、周三、周五上午肌力训练有氧训练抗阻训练核心力量踩有氧单车:10~15min/组×2组弹力带抗阻训练(背伸、跖屈、内外翻)蚌式开合:15~30次/组×2组侧向卷腹:25个/组×3组向前上台阶练习:5~10min/组×2组周一、周三、周五下午整理恢复再生放松:渐进的软组织活动和瘢痕按摩牵拉:相关肌群冰敷:防止和消除肿胀,止疼周一、周三、周五下午3.2.3第三阶段(第13-24周-功能康复期)康复训练目标:全面恢复踝关节活动、力量、耐力、稳定性、控制疼痛和肿胀、促进组织愈合、提高心血管耐力和体能水平。禁忌:过度牵伸跟腱、第20周前大强度踝关节抗阻训练、跑、跳评估指标:VAS、皮温、肿胀程度、步态、踝关节ROM、小腿肌肉围度、肌张力等康复训练计划:第13-20周,继续执行第二阶段干预措施,在疼痛和症状允许下循序渐进地牵拉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在第20周前恢复对称的背伸、跖屈角度。第13周开始做负重双腿提踵,注意循序渐进地增加幅度和速度。尽量在第20周力量达到单腿提踵水平,在摘除行走夹板下进行固定自行车训练直至耐受;单腿站立(从稳定界面到不稳定界面)如果出现不良症状,中断进行;第21-24周继续执行第13-20周干预措施,单腿提踵增重至1.5倍体重,步态训练-在阶梯和斜面进行跑步机行走,不平整的表面行走,爬楼梯(倾斜跑步机、爬楼机);如果症状允许(无冲刺,变向,或跳跃活动)逐步过渡到慢跑直到阶段结束;迷你蹦床(自由操板)上慢跑。等速练习-次最大速度的跖屈和背伸。表3第3阶段康复体能训练方案Table3The3rdPhaseofRehabilitationPhysicalTrainingProgram训练模块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时间治疗类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工作频率1MHz,声强:0.90W/cm2-1.50W/cm2,功率:9.00W-15.0W,时间:20min,部位:右脚跟腱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热身肌肉松解下肢肌肉手法放松10min、滚泡沫轴放松5min周一、周三、周五上午肌力训练有氧训练抗阻训练核心力量跑步机爬楼梯单脚提踵练习弹力带抗阻训练(背伸、跖屈、内外翻)蚌式开合:20~30次/组×2组侧向卷腹:30个/组×3组向前上台阶练习:5~10min/组×2组周一、周三、周五下午整理恢复再生放松:渐进的软组织活动和瘢痕按摩牵拉:相关肌群冰敷:防止和消除肿胀,止疼周一、周三、周五下午4实验前后结果对比分析4.1实验前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对比分析在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功能评定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作为主要的评估工具,结合超声波疗法和肌力训练,旨在探究其在跟腱断裂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下将对实验前后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踝关节及后足功能评估的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评定包括患者主观自填与检查共9个小项,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其功能越好。通过对疼痛、功能、活动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能够全面反映患者的踝关节及后足功能状况。实验前后患者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结果变化如下表所示。表3.1实验前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结果对比表患者编号实验前AOFAS评分实验后AOFAS评分评分提升幅度15085352559035从表3.1中可以看出,经过实验治疗,所有患者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均有了显著提升。其中,患者1的评分从实验前的50分提升到了实验后的85分,提升幅度为35分;患者2的评分从实验前的55分提升到了实验后的90分,提升幅度同样为35分;这说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患者的康复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实验前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的各项指标变化,以下将对疼痛、功能、活动度等方面的具体评分进行对比。表3.2实验前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各项指标对比表评定指标实验前平均评分实验后平均评分评分提升幅度疼痛103020功能204525活动度304010从表3.2中可以看出,在疼痛、功能、活动度等方面,实验后的平均评分均较实验前有了显著提升。其中,疼痛评分的提升幅度为20分,功能评分的提升幅度为25分,活动度评分的提升幅度为10分。这说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及后足功能,还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活动度。通过以上实验前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患者的康复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经过实验治疗,患者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有了显著提升,疼痛、功能、活动度等方面的具体评分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这表明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4.2实验前后VAS评定对比分析在探讨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中,疼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了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的主要工具。以下将对实验前后的VAS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治疗方法对患者疼痛缓解的实际效果。VAS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中。它通过一条10cm长的标尺,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感受在标尺上标出相应的位置。标尺的两端分别代表“无痛”(0分)和“难以忍受的极限疼痛”(10分),中间部分则对应不同程度的疼痛。通过VAS评分,可以直观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其变化。实验前后VAS评定结果对比如下表所示。表3.3实验前后VAS评定结果对比表患者编号实验前VAS评分实验后VAS评分评分下降幅度18352725从表3.3中可以看出,经过实验治疗,所有患者的VAS评分均出现了显著下降。患者1的评分从实验前的8分下降到了实验后的3分,下降幅度为5分;患者2的评分从实验前的7分下降到了实验后的2分,下降幅度同样为5分;这说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治疗跟腱断裂术后患者的疼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分析实验前后VAS评定的变化趋势,我们将实验前、中、后期的VAS评分进行了分阶段统计。表3.4实验前中后期VAS评定分阶段统计表评估时点患者1VAS评分患者2VAS评分平均VAS评分187825453323从表3.4中可以看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患者的VAS评分均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实验前,2名患者的平均VAS评分为8分,处于较高的疼痛水平;实验中期,平均VAS评分下降到了5分,疼痛程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实验后,平均VAS评分进一步下降到了3分,疼痛程度得到了显著改善。这表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持续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4.3实验前后踝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对比分析在“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的应用效果个案研究”中,踝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的评定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ROM的改善直接反映了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对于跟腱断裂术后患者而言,其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程度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踝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主要依据踝关节跖屈活动度的大小,将其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评定过程中,患者处于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保持屈曲90°,评定者使用量角器或关节活动度测量仪测量患者主动和被动的踝关节跖屈角度。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ROM评定结果,可以直观地了解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ROM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表3.5实验前后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结果对比表患者编号实验前ROM等级实验前跖屈角度(°)实验后ROM等级实验后跖屈角度(°)ROM改善幅度(°)1可20良35+152差10可25+15从表3.5中可以看出,经过实验治疗,所有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1的ROM等级从实验前的“可”提升到了实验后的“良”,跖屈角度增加了15°;患者2的ROM等级从实验前的“差”提升到了实验后的“可”,跖屈角度同样增加了15°;这说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治疗跟腱断裂术后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分析实验前后ROM评定的变化趋势,我们将实验前、中、后期的ROM评定结果进行了分阶段统计。表3.6实验前中后期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分阶段统计表评估时点患者1ROM等级/跖屈角度(°)患者2ROM等级/跖屈角度(°)患者3ROM等级/跖屈角度(°)平均跖屈角度改善幅度(°)实验前可/20差/10良/30-实验中期可+/25可-/15良+/35+10实验后良/35可/25优/45+15从表3.6中可以看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均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实验前,2名患者的平均跖屈角度较低,ROM等级普遍较差;实验中期,患者的ROM等级和跖屈角度均有所改善,平均跖屈角度增加了10°;实验后,患者的ROM等级和跖屈角度进一步改善,平均跖屈角度增加了15°。这表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持续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4.4实验前后踝关节跖屈肌群MMT的评定对比分析在“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的应用效果个案研究”中,踝关节跖屈肌群MMT(ManualMuscleTesting,手动肌肉测试)的评定是评估患者康复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MMT评定能够直接反映患者踝关节跖屈肌群的肌力恢复情况,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制定后续康复计划具有重要意义。MMT是一种常用的肌肉力量评估方法,通过检查者对患者的肌肉施加阻力来评估其肌肉力量。在踝关节跖屈肌群MMT评定中,主要评估的是患者跖屈肌群的抗重力能力。评定过程中,患者处于仰卧位,膝关节保持伸展或屈曲90°,评定者通过手动施加阻力来测试患者踝关节跖屈肌群的肌力等级。MMT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表3.7实验前后踝关节跖屈肌群MMT评定结果对比表患者编号实验前MMT等级实验前肌力描述实验后MMT等级实验后肌力描述MMT等级提升幅度13级能对抗重力完成全范围运动,但不能对抗额外阻力4级能对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范围运动+1级22级能在减重状态下完成全范围运动3级能对抗重力完成全范围运动,但不能对抗额外阻力+1级从表3.7中可以看出,经过实验治疗,所有患者的踝关节跖屈肌群MMT等级均得到了提升。患者1的MMT等级从实验前的3级提升到了实验后的4级,能够对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范围运动;患者2的MMT等级从实验前的2级提升到了实验后的3级,能够在减重状态下完成全范围运动并开始对抗重力;这说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治疗跟腱断裂术后患者的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分析实验前后MMT评定的变化趋势,我们将实验前、中、后期的MMT评定结果进行了分阶段统计。表3.8实验前中后期踝关节跖屈肌群MMT评定分阶段统计表评估时点患者1MMT等级/肌力描述患者2MMT等级/肌力描述平均MMT等级提升幅度实验前3级/能对抗重力完成全范围运动,但不能对抗额外阻力2级/能在减重状态下完成全范围运动-实验中期3+级/接近4级,能对抗轻度阻力2+级/接近3级,开始对抗重力+0.67级实验后4级/能对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范围运动3级/能对抗重力完成全范围运动,但不能对抗额外阻力+1.33级从表3.8中可以看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患者的踝关节跖屈肌群MMT等级均呈现出持续提升的趋势。实验前,2名患者的平均MMT等级较低,肌力普遍较差;实验中期,患者的MMT等级和肌力描述均有所改善,平均MMT等级提升了0.67级;实验后,患者的MMT等级和肌力描述进一步改善,平均MMT等级提升了1.33级。这表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持续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力。5研究总结5.1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分析5.1.1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数据对比分析根据表3.1所示,经过实验治疗,所有患者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均有了显著提升。其中,患者1的评分提升幅度为35分,患者2的评分提升幅度为35分,平均提升幅度达到了35分,说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及后足功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从具体指标来看,实验后患者的疼痛、功能、活动度等方面的评分均较实验前有了明显提升。这表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及后足功能,还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活动度。这一结果与实验前的预期目标相符,验证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5.1.2VAS评定数据对比分析根据表3.3所示,经过实验治疗,所有患者的VAS评分均出现了显著下降。其中,患者1的评分下降幅度为5分,患者2的评分下降幅度为5分,说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缓解患者的疼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从实验前中后期的分阶段统计表3.4来看,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患者的VAS评分均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这表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持续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这一结果对于改善患者的康复体验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5.1.3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数据对比分析根据表3.5所示,经过实验治疗,所有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患者1的ROM等级从实验前的“可”提升到了实验后的“良”,跖屈角度增加了15°;患者2的ROM等级从实验前的“差”提升到了实验后的“可”,跖屈角度增加了15°;说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改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从实验前中后期的分阶段统计表3.6来看,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均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这表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持续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这一结果对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5.1.4踝关节跖屈肌群MMT评定数据对比分析根据表3.7所示,经过实验治疗,所有患者的踝关节跖屈肌群MMT等级均得到了提升。其中,患者1的MMT等级提升幅度为1级,患者2的MMT等级提升幅度为1级,平均提升幅度达到了1.33级,说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改善患者的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从实验前中后期的分阶段统计表3.8来看,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患者的踝关节跖屈肌群MMT等级均呈现出持续提升的趋势。这表明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持续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力。这一结果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和提高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通过对治疗前后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VAS评定、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以及踝关节跖屈肌群MMT评定等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超声波疗法结合肌力训练在跟腱断裂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及后足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活动度和肌力水平。这一治疗方法为跟腱断裂术后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5.2对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建议5.2.1全面评估与个体化康复计划在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步入了恢复的初期阶段,此时,全面而细致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过程并非简单地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而是涉及一系列专业评估工具的综合运用。其中,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凭借其标准化的评价指标,有效地衡量了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情况;VAS疼痛评定则直观地反映了患者的疼痛感受,为后续的疼痛管理提供了依据;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以及踝关节跖屈肌群MMT评定,更是深入到了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的细微变化,为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正是基于这样全面而深入的评估,以及对患者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康复计划才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因病施策。在确保了康复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患者的康复潜力,提升了康复效果。这样的康复过程,不仅是对医学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医者人文关怀的展现。5.2.2早期介入与多学科协作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早期介入更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一旦手术完成,康复的措施就应紧随其后,通过早期活动、理疗以及肌力训练等综合手段,来助力伤口的愈合和关节功能的逐步恢复。这样的早期介入,其目的不仅在于加速康复进程,更在于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比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等问题,这些都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困扰,而早期介入正是为了从源头上减少这些风险,为患者的后期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康复并非单一学科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在跟腱断裂修复术后这样复杂的康复过程中,多学科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康复医师自然是这一团队的核心,他们负责整体康复方案的制定和调整;物理治疗师则通过专业的理疗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职业治疗师关注的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他们教授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伤害;而心理咨询师则是患者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他们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种种挑战。这些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而细致的康复服务,确保患者能够从手术创伤中尽快恢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5.2.3超声波疗法与肌力训练的联合应用针对跟腱断裂术后康复,超声波疗法与肌力训练的结合呈现显著成效。超声波的独特效应,如机械振动、热效应和空化作用,能有效促进局部血循、减轻痛感并软化组织,为跟腱愈合提供良好环境。同时,肌力训练对增强踝部肌肉、提升关节稳定性至关重要,有助于预防再次损伤并增强日常活动能力。在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超声参数和治疗强度,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肌力训练也应逐步进行,从初期的等长收缩到后期的等张和抗阻训练,以优化康复效果并降低风险。此综合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个性化的康复路径。5.2.4注重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在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之旅中,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创造了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疼痛作为术后患者最为直接和紧迫的问题,其有效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仅是一个生理上的反应,更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大挑战。有效的疼痛管理策略不仅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痛苦,更能提升他们的康复积极性,进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疗团队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这种评估应当是全面而细致的,旨在捕捉疼痛的各个方面。基于这些评估结果,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也应随之灵活调整,以确保疼痛管理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与此同时,心理支持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跟腱断裂往往伴随着突如其来的生活变化,患者可能因此陷入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漩涡之中。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还可能对其长远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康复的每一步中,都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医疗团队能够帮助患者逐步建立起积极的康复心态和坚定的康复信心。这种心理上的强大后盾,将成为患者战胜病痛、重返健康生活的有力武器。5.2.5定期随访与康复效果评估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绝非一蹴而就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长期、持续且细致的关注和照料。为了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达到最佳,并及时调整康复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定期随访与康复效果评估显得尤为重要。随访作为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其内容丰富而全面。从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到探询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再到仔细了解疼痛的缓解程度以及肌力的改善进展,每一次随访都是对患者康复状况的一次全面审视。这种定期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能够让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康复动态,更能为患者带来安心和信心,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康复之路始终有人陪伴。而康复效果的评估,则是基于随访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综合判断。通过对比患者不同阶段的康复数据,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患者的进步与不足,从而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进程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种动态的评估与调整,不仅能够最大化地提升康复效果,更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迅速作出反应,确保患者的康复之路不会因为任何阻碍而停滞不前。6结论与展望6.1结论(1)综合康复方案效果显著:AOFAS踝-后足功能评定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患者平均提升幅度达到了35分,VAS评定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患者平均下降幅度达到了5分,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患者活动度等级的提高与跖屈角度平均增加了15°,踝关节跖屈肌群MMT评定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患者平均提升幅度达到了1.33级。(2)联合疗法的优势:超声波疗法因其非侵入性和促进软组织修复的能力而受到关注,而肌力训练作为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都有优势和局限性。将二者结合应用于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治疗中,既加速跟腱组织的修复过程、缓解疼痛、软化瘢痕,又通过肌力训练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品质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3)个性化康复方案的重要性:研究中采纳的康复方案高度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整与优化。这种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提升了康复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反映了现代医学对患者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和重视。6.2展望(1)加强大规模临床研究:尽管本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作为个案研究,其样本规模有限。未来应通过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一康复方案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以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2)优化治疗参数: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超声波疗法与肌力训练的最佳结合方式、治疗频次和强度等参数。通过精确调整这些参数,有望找到更为高效和针对性的康复策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3)考虑患者差异性:针对不同年龄层和体质的患者,康复方案可能需作相应调整。未来研究应考虑这些差异,制定更为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各类患者的需求。参考文献王卓群.早期康复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20.王振宇,姜良勇,李强,陆洪军.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20,49(20):52-53.邵雷,张长青,陈圣宝.跟腱术后再断裂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0):743-746.李玉章,吴瑛.运用超声波技术对人体肌腱复合体特征的研究进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02):43-48+61.LeinoOskari,KeskinenHeli,LaaksonenInari,MäkeläKeijo,LöyttyniemiEliisa,EkmanElina.IncidenceandTreatmentTrendsofAchillesTendonRupturesinFinland:ANationwideStudy.[J].Orthopaedicjournalofsportsmedicine,2022,10(11).沈连梅,严荣荣.跟腱断裂的外部动态特征、诱因与运动干预[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2(03):74-79.86.张希妮,王俊清,傅维杰.跟腱运动功能与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进展[J].医用生物力学,2019,34(01):103-109.乐晓卉,杨留才,陈洪魁.跟腱断裂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盐城工学院学报,1998,11(03):40-42.达热拜·热达提.跟腱断裂术后制动与非制动对踝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陈庠仑,郑淑媛,马树强,沈启莹,邱华文.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及制动方式改进的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