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机械伤害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机械伤害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机械伤害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机械伤害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伤害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机械伤害类型中,属于“挤压伤害”典型场景的是()。A.手指被旋转的皮带轮卷入B.手臂被冲床上下模具闭合时压伤C.金属切屑飞溅导致眼部划伤D.工具从高处坠落砸中脚部2.机械防护装置中,“联锁式防护装置”的核心功能是()。A.固定覆盖危险区域,不可随意拆卸B.与机械运动部件联动,开启时自动停机C.通过透明材料观察内部运行状态D.减少机械运行时的噪声污染3.根据《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18),防护装置的最小安全距离应满足“避免人体任何部位进入危险区”的要求。若某机械危险区的运动部件最大伸出距离为300mm,运动速度为1m/s,则防护装置与危险区的水平安全距离至少应为()。(注:安全距离计算公式:S≥K×T,K为人体部位的接近速度系数,取1500mm/s;T为机械从检测到危险到停止的时间,取0.2s)A.200mmB.300mmC.350mmD.400mm4.机械加工中,“非机械性危险”不包括()。A.高温工件导致的烫伤B.电机漏电引发的触电C.切削液飞溅造成的滑倒D.齿轮啮合时产生的振动5.下列关于机械安全色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如紧急停止按钮)B.黄色表示注意、警告(如防护装置的边缘)C.绿色表示安全(如启动按钮)D.蓝色表示指令(如“必须戴护目镜”标识)6.某车床加工过程中,工件因卡盘未夹紧飞出,造成操作人员头部受伤。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A.车床设计存在缺陷B.操作人员未检查卡盘夹紧状态C.企业未开展安全培训D.车间照明不足7.机械传动系统中,“剪切伤害”最易发生在()。A.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处B.皮带与皮带轮的接触处C.两个平行运动部件的间隙处D.旋转轴的键槽部位8.下列关于“紧急停止装置”的要求中,错误的是()。A.应设置在操作人员易于触及的位置B.触发后需手动复位才能重新启动机械C.颜色应为黄色以提高辨识度D.动作应优先于其他控制指令9.某工厂冲床作业区未设置防护栏,导致操作人员手臂误入模具闭合区受伤。该场景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A.操作人员违规跨越安全线B.冲床模具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C.作业区防护栏缺失D.车间通风不良10.机械伤害事故统计显示,约70%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相关。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是()。A.拆除设备上的联锁装置以提高效率B.未佩戴防切割手套直接接触锐边工件C.机械运行时用工具清理切屑D.设备维修时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11.下列机械防护装置中,属于“被动式防护”的是()。A.光电感应式安全光栅B.固定式防护罩C.双手操作式控制装置D.紧急停止按钮12.机械加工中,“卷入伤害”的典型危险源是()。A.旋转的主轴B.往复运动的滑块C.摆动的连杆D.固定的夹具13.根据《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则》(GB/T16855.1-2018),机械风险评价的步骤不包括()。A.风险识别B.风险评估C.风险消除D.风险降低14.某企业对铣床进行改造,增加了自动上下料装置。改造后需重新进行安全评估的主要原因是()。A.设备外观变化可能影响操作习惯B.新增装置可能引入新的危险点C.原防护装置可能干扰新功能D.企业需更新设备台账15.下列关于“安全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仅需考虑人体静态尺寸(如站立高度)B.需结合机械运动速度和人体反应时间计算C.与机械的动力源类型(电动、气动)无关D.安全距离越大,操作便利性越高16.机械伤害应急处置中,对开放性伤口的处理步骤正确的是()。A.直接用手按压止血→清理伤口→包扎B.用干净布料覆盖伤口→施加压力止血→送医C.用酒精冲洗伤口→包扎→送医D.先固定骨折部位→再处理出血→送医17.某钳工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用手清理台钻钻头附近的铁屑,导致手指被钻头卷入。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A.台钻无过载保护装置B.铁屑堆积未及时清理C.操作人员违规操作D.车间管理制度缺失18.下列机械危险中,属于“动能意外释放”的是()。A.旋转的砂轮因强度不足破裂飞出B.电机短路引发火灾C.切削液泄漏导致地面湿滑D.焊接作业产生的弧光灼伤眼睛19.机械安全“本质安全设计”的核心是()。A.通过防护装置隔离危险B.在设计阶段消除或减少危险C.通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D.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20.某工厂为冲床加装了双手操作按钮,其目的是()。A.提高操作效率B.确保操作人员双手远离危险区C.减少设备能耗D.防止误触启动按钮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填“√”,错误填“×”)1.所有机械传动部位(如齿轮、皮带轮)都必须安装防护罩。()2.紧急停止按钮的颜色应为红色,以提高辨识度。()3.机械伤害事故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比“人的不安全行为”更易预防。()4.安全距离计算只需考虑人体测量数据(如手臂长度),无需考虑机械运动速度。()5.光电安全光栅的作用是当人体遮挡光线时,触发机械停机。()6.机械运行时,操作人员可以短暂拆除防护装置以观察内部运行状态。()7.机械伤害应急处理中,若伤员出现骨折,应立即移动其肢体进行固定。()8.机械安全色标中,黄色表示“必须遵守”(如“必须戴安全帽”标识)。()9.设备改造后,若未改变原有危险区域,可无需重新进行安全评估。()10.双手操作按钮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强制操作人员双手离开危险区来避免伤害。()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机械伤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典型场景。2.机械防护装置应满足哪些基本安全要求?请列举5项。3.机械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请结合实例说明。4.机械伤害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5.某企业车工在加工长轴类工件时,未使用顶尖支撑,导致工件因旋转不平衡甩出,造成操作人员腿部骨折。请分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及防范措施。四、案例分析题(共10分)案例背景:2023年5月,某机械制造厂发生一起冲床伤害事故。操作人员张某在加工零件时,为提高效率,擅自拆除了冲床的安全光栅(光电防护装置)。在一次操作中,张某因分心导致手部未及时退出模具区,冲床下行时压伤其右手食指和中指。事故调查发现:企业近一年未开展安全培训,冲床日常检查记录缺失,安全光栅拆除后未及时发现并恢复。问题:1.指出该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4分)。2.提出针对该类事故的3项防范措施(6分)。机械伤害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挤压伤害典型场景为两个运动部件闭合时对人体的夹持,如冲床模具)2.B(联锁式防护装置通过与机械联动,开启时触发停机,防止危险发生)3.B(计算:S=1500mm/s×0.2s=300mm,需满足≥300mm)4.D(振动属于机械性危险中的非碰撞类危险)5.D(蓝色表示指令,如“必须戴护目镜”正确;但选项表述无误,需重新核对。实际蓝色为指令,黄色为警告,红色为禁止,绿色为安全,故本题无错误选项?原题可能存在设计问题,正确选项应为无错误,但根据常规试题设计,可能D正确。)注:经核查,安全色中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如“必须戴安全帽”标识,故D表述正确,本题无错误选项。可能题目存在笔误,正确选项应为无错误,但按原题设定,可能正确选项为D(假设题目意图为“蓝色表示指令”正确,故本题无错误选项,可能题目有误)。6.B(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未检查卡盘夹紧状态,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7.C(剪切伤害发生在两个平行或交叉运动部件的间隙处,如剪板机)8.C(紧急停止装置颜色应为红色,黄色为警告)9.C(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防护栏缺失,属于设备防护缺陷)10.D(悬挂警示牌是安全行为,不属于不安全行为)11.B(被动式防护如固定式防护罩,无需主动触发;主动式如光电光栅)12.A(卷入伤害典型危险源为旋转部件,如主轴、齿轮)13.C(风险评价步骤为识别、评估、降低,消除属于风险控制措施)14.B(新增装置可能引入新危险点,如自动上下料装置的运动范围)15.B(安全距离需结合机械运动速度和人体反应时间计算)16.B(正确步骤:覆盖伤口→加压止血→送医,避免直接接触伤口)17.C(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未停机清理,违规操作)18.A(砂轮破裂飞出属于动能意外释放)19.B(本质安全设计在设计阶段消除危险,如避免锐边、减少旋转突出物)20.B(双手操作按钮强制双手离开危险区,防止误触)二、判断题1.×(仅可能造成伤害的传动部位需安装防护罩,如隐蔽或低速部位可不装)2.√(紧急停止按钮颜色为红色,符合安全色标准)3.×(两者均需预防,“人的行为”因主观性更难控制)4.×(安全距离需结合机械运动速度、人体反应时间等多因素)5.√(光电光栅遮挡时触发停机,属于主动防护)6.×(运行中严禁拆除防护装置,需停机后操作)7.×(骨折时应固定伤肢,避免移动造成二次伤害)8.×(黄色表示警告,蓝色表示指令)9.×(设备改造后可能改变危险点,需重新评估)10.√(双手操作按钮强制双手离开危险区,设计原理正确)三、简答题1.机械伤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典型场景:(1)卷入伤害:人体部位被旋转部件(如主轴、齿轮、皮带轮)卷入,例如手指被车床旋转的卡盘卷入。(2)挤压伤害:人体被两个运动部件(如冲床模具、液压机压板)夹持挤压,例如手臂被冲床上下模具闭合时压伤。(3)剪切伤害:人体被两个平行或交叉运动的部件(如剪板机刀片、铡刀)切断,例如手指被剪板机上下刀片剪切。(4)切割/擦伤:人体被锐边(如刀具、切屑)或粗糙表面划伤,例如金属切屑飞溅导致手臂划伤。(5)碰撞/打击:人体被运动部件(如摆动的连杆、飞出的工件)撞击,例如未夹紧的工件从车床飞出砸中腿部。(6)坠落/绊倒:因机械突出物(如未固定的工具)或地面障碍物(如电缆)导致跌倒,例如工具从机床顶部坠落砸伤脚部。2.机械防护装置的基本安全要求(列举5项):(1)固定可靠:防护装置需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固定,防止意外开启。(2)无锐边/毛刺:边缘应倒圆角或打磨,避免自身造成伤害。(3)覆盖全面:完全遮挡危险区,无遗漏的间隙(如防护罩与旋转轴的间隙应≤6mm)。(4)不影响操作:不妨碍正常操作,如可调节式防护罩需便于调整且锁定可靠。(5)可见性:透明防护罩(如有机玻璃)需保证操作人员观察机械运行状态。(6)联锁功能(若为活动式):开启时自动触发停机,防止误操作。3.机械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实例:(1)本质安全设计:在设计阶段消除或减少危险。例如,将旋转轴的突出键改为内藏式,避免人体卷入。(2)安全防护:无法消除危险时,安装防护装置。例如,为车床卡盘安装固定式防护罩,防止工件飞出。(3)使用信息:提供清晰的操作说明和警示标识。例如,在冲床操作面板标注“严禁拆除安全光栅”字样,并附示意图。(4)人体工程学:设计符合人体尺寸和操作习惯。例如,将操作按钮设置在操作人员站立时伸手可及的高度(800-1600mm)。(5)失效安全:设备故障时自动进入安全状态。例如,电机过载时自动断电停机,防止过热引发火灾。4.机械伤害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必须明确直接原因(如人的行为、物的状态)和间接原因(如管理缺陷、培训不足)。(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对事故相关责任人(如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员、企业负责人)依法依规追责。(3)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针对事故暴露的问题(如防护缺失、培训缺失)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如恢复防护装置、开展专项培训)。(4)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事故案例,提高安全意识,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5.事故分析:(1)直接原因:操作人员未使用顶尖支撑长轴类工件(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件因旋转不平衡甩出(物的不安全状态:未采取必要支撑措施)。(2)间接原因:企业安全培训不到位,操作人员未掌握长轴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