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卫生学监测知识考核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计60分)1.下列属于一次污染物的是()A.臭氧(O₃)B.过氧乙酰硝酸酯(PAN)C.二氧化硫(SO₂)D.硝酸(HNO₃)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PM2.5的采样滤膜通常采用()A.玻璃纤维滤膜B.聚四氟乙烯滤膜C.定量滤纸D.醋酸纤维滤膜3.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中,反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耗氧量的是()A.化学需氧量(COD)B.五日生化需氧量(BOD₅)C.总有机碳(TOC)D.总需氧量(TOD)4.土壤环境监测中,采样深度一般为()A.0-10cmB.0-20cmC.20-30cmD.30-50cm5.室内环境中,氡(²²²Rn)的主要来源是()A.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B.家具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C.烹饪产生的油烟D.人体呼吸代谢产物6.环境噪声监测中,等效连续A声级(Leq)的单位是()A.分贝(dB)B.赫兹(Hz)C.帕斯卡(Pa)D.坎德拉(cd)7.大气污染物监测时,若需分析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应采用()A.功能区布点法B.网格布点法C.同心圆布点法D.扇形布点法8.下列不属于生物富集(Bioconcentration)特征的是()A.污染物通过食物链逐级累积B.生物体内浓度高于环境浓度C.主要发生在单一生物个体D.与生物的代谢能力相关9.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PM10的24小时平均二级浓度限值为()A.50μg/m³B.75μg/m³C.150μg/m³D.350μg/m³10.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示生物是()A.鱼类B.底栖动物C.藻类D.微生物11.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平行样分析主要用于评价()A.方法的准确度B.方法的精密度C.仪器的灵敏度D.样品的代表性12.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具有“痛痛病”致病作用的是()A.铅(Pb)B.镉(Cd)C.汞(Hg)D.砷(As)13.室内甲醛(HCHO)的主要释放源是()A.天然石材B.合成板材胶粘剂C.陶瓷地砖D.金属门窗14.大气采样时,若采样流量为100L/min,采样时间2小时,采样体积为()A.12m³B.24m³C.60m³D.120m³15.下列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是()A.二氧化硫B.邻苯二甲酸酯C.悬浮颗粒物D.二氧化碳16.河流断面监测中,对照断面应设在()A.污染源上游未受污染处B.污染源下游混合区C.河流入海口D.城市污水排放口17.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要求不包括()A.代表性B.准确性C.完整性D.美观性18.土壤pH值测定时,土水比通常为()A.1:1B.1:2.5C.1:5D.1:1019.下列不属于室内空气微生物指标的是()A.细菌总数B.真菌总数C.军团菌D.二氧化碳20.环境噪声监测中,测量点应距离反射面(如墙壁)至少()A.0.5mB.1mC.2mD.3m21.大气中氮氧化物(NOx)的主要人为来源是()A.植物固氮B.汽车尾气C.火山喷发D.土壤释放22.水体监测中,溶解氧(DO)的测定方法是()A.重铬酸钾法B.碘量法C.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D.原子吸收法23.环境质量指数(EQI)的计算依据是()A.污染物浓度与标准值的比值B.污染物的毒性大小C.环境介质的自净能力D.监测点的数量24.土壤农药残留监测时,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是()A.消解B.萃取C.沉淀D.过滤25.室内新风量的监测方法是()A.二氧化碳示踪法B.甲醛分光光度法C.氡气测量仪法D.噪声分析仪法26.下列属于二次污染的是()A.工厂直接排放的烟尘B.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硝酸C.农田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体D.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27.环境监测方案制定的首要步骤是()A.确定监测目的B.选择监测方法C.布设监测点D.确定采样频率28.大气降尘监测中,采样缸应距离地面()A.0.5-1mB.1-1.5mC.1.5-2mD.5-15m29.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是()A.多管发酵法B.原子荧光法C.气相色谱法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30.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核心步骤是()A.危害识别B.暴露评估C.剂量-反应关系评价D.风险特征描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计30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大气污染物按存在状态可分为()A.气态污染物B.颗粒态污染物C.一次污染物D.二次污染物2.水体污染生物监测的常用指标包括()A.生物群落结构B.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C.生物毒性试验D.溶解氧浓度3.土壤污染的特点包括()A.隐蔽性B.累积性C.可逆性D.治理难度大4.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布点原则包括()A.代表性B.均匀性C.避开通风口D.靠近污染源5.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包括()A.空白试验B.加标回收率C.标准物质比对D.采样人员培训6.大气采样仪器的组成部分包括()A.收集器B.流量计C.采样动力D.温度传感器7.下列属于环境致癌物的是()A.苯并[a]芘B.甲醛C.氡气D.二氧化碳8.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包括()A.鱼类窒息死亡B.水质恶化C.藻类毒素污染D.增加水体自净能力9.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包括()A.植物修复B.化学淋洗C.微生物修复D.客土法10.环境噪声的控制措施包括()A.声源控制B.传播途径控制C.受体保护D.增加噪声监测频率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计10分,正确填“√”,错误填“×”)1.环境监测中,瞬时采样适用于长期污染趋势分析。()2.BOD₅测定时,水样需在25℃下培养5天。()3.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中污染物的自然含量。()4.室内氡气浓度与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水平正相关。()5.大气中臭氧(O₃)浓度越高,空气质量越好。()6.水体中溶解氧(DO)浓度越低,说明有机物污染越严重。()7.环境监测数据的有效性需满足“五性”要求。()8.土壤pH值测定时,应使用去离子水或无二氧化碳水。()9.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是指同一生物个体内污染物的累积。()10.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可接受风险水平通常设定为10⁻⁶~10⁻⁴。()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5题,计30分)1.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流程。2.列举大气采样点布设的5种常用方法,并说明各自适用场景。3.水体污染监测中,为何需同时测定COD和BOD₅?两者有何区别?4.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时,布点数量和高度有哪些具体要求?5.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健康危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题,计40分)案例1:某城市郊区新建一化工园区,近期周边居民反映空气中有刺鼻气味,部分儿童出现咳嗽、流泪症状。环保部门需开展大气环境应急监测。问题:(1)应优先监测哪些污染物?列出3种可能的特征污染物。(2)简述应急监测的布点原则和采样要求。(3)监测数据需满足哪些质量控制要求?案例2:某河流下游养殖户报告大量鱼类死亡,怀疑与上游企业排污有关。环保部门开展水体污染调查。问题:(1)需监测的水质指标应包括哪些?(至少列出6项)(2)如何确定污染类型(如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油类污染)?(3)若检测到重金属镉(Cd)超标,需进一步开展哪些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B5.A6.A7.B8.A9.C10.C11.B12.B13.B14.A15.B16.A17.D18.B19.D20.B21.B22.B23.A24.B25.A26.B27.A28.D29.A30.B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3.ABD4.ABC5.ABCD6.ABC7.ABC8.ABC9.ABCD10.ABC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环境监测的基本流程包括:(1)明确监测目的(如污染调查、评价、预警等);(2)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因子、布点方法、采样频率、分析方法等);(3)现场采样(按规范采集大气、水、土壤等样品);(4)样品运输与保存(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无损失、无变质);(5)实验室分析(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测定污染物浓度);(6)数据处理(校准、统计、误差分析);(7)报告编制(综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2.大气采样点布设方法及适用场景:(1)功能区布点法:适用于城市或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按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功能分区布点;(2)网格布点法:适用于面源污染调查,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均匀网格,网格中心或交点设点;(3)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点源(如大型工厂)污染监测,以污染源为中心画同心圆,半径方向设点;(4)扇形布点法:适用于主导风向明确的点源污染监测,在污染源下风向扇形区域内布点;(5)平行布点法:适用于线源污染(如交通干线)监测,沿线路方向设置垂直于线路的采样点。3.COD(化学需氧量)和BOD₅(五日生化需氧量)均反映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但需同时测定的原因:(1)COD表示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的量,反映水体中受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污染的总体水平;(2)BOD₅表示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耗氧量,反映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3)两者结合可区分有机物的生物可降解性(如BOD₅/COD>0.3时,有机物可生物降解)。区别:COD测定时间短(约2小时),受无机物干扰;BOD₅测定时间长(5天),仅反映可生物降解有机物。4.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布点要求:(1)布点数量:房间面积<50m²设1-3点;50-100m²设3-5点;>100m²至少5点,均匀分布;(2)布点高度:原则上与人体呼吸带高度一致(0.8-1.5m);(3)避开通风口(距离>0.5m)、热源和污染源(如家具),避免局部干扰;(4)采样点应覆盖主要活动区域(如卧室、客厅)。5.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健康危害:(1)直接接触:通过皮肤接触或手-口途径(尤其儿童)摄入,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如铅中毒引起智力发育障碍);(2)食物链富集:重金属通过农作物(如水稻吸收镉)进入人体,长期累积引发疾病(如镉的“痛痛病”、汞的“水俣病”);(3)污染地下水:重金属迁移至地下水中,通过饮水摄入,损伤肝、肾等器官;(4)呼吸系统:土壤扬尘中的重金属颗粒被吸入,沉积于肺部,引发呼吸道炎症或癌变(如砷的致癌性)。五、案例分析题案例1答案:(1)优先监测的特征污染物:根据化工园区可能的原料和工艺,推测为挥发性有机物(如苯、甲苯、二甲苯)、酸性气体(如HCl、H₂S)、含硫化合物(如SO₂)或含氮化合物(如NO₂)。(2)应急监测布点原则:①以污染源为中心,结合风向、居民投诉区域,在污染扩散路径(下风向)加密布点;②设置对照点(上风向未受污染区域);③覆盖敏感目标(如学校、居民区)。采样要求:①采样时间连续(至少24小时)或按污染峰值时段加密(如夜间静风期);②使用快速检测仪器(如PID检测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③采集气态和颗粒态样品(同时使用滤膜和吸收瓶);④记录采样时的气象参数(风速、风向、温度、湿度)。(3)质量控制要求:①空白样品(每批次至少1个);②平行样(每10个样品至少1对,相对偏差≤15%);③标准物质比对(使用有证标准气体校准仪器);④仪器校准(采样前后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水施工施工方案模板
- 基层施工方案道路施工
- 营销方案配合激励
- 活动创意开发策划方案
- 采摘薄荷活动方案策划
- 幼儿园家长厨艺活动策划方案
- 汽车4S店销售及售后服务流程
- 连环漫画标题的翻译研究-以德国《父与子》漫画中译本为例
- 端午活动创意策划方案
- 护坡垫层施工施工方案
- 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焊工理论试题库
- 塞尔达玩家测试题及答案
- DB42∕T609-2010 湖北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 成人脓毒症患者医学营养治疗要点指南解读(2025年)解读课件
- HSE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 黑龙江省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 中药入库验收(中药储存与养护课件)
- 输变电工程监督检查标准化清单-质监站检查
-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插接小鱼》课件
- 正规完整版债务重组协议标准版可打印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上下左右专项练习题(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