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马边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下列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山海经》关于远古的神话传说B.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C.《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断和论证文章(★★★)2.比较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使你更好地理解问题。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的进步性表现在()①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②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③懂得人工取火④会打制石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与其相关的考古研究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
A.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B.早期国家的产生C.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D.部落联盟的兴起(★★★)4.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如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大房子”、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神庙、积石冢”、浙江余杭良渚文化的黑陶和磨光玉器等。这些发现说明()
A.新石器时代区域文明同步发展B.史前文明具有多元性特征C.早期人类已有强烈的宗法观念D.文明起源地分布较为广泛(★★★)5.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少数民族袭扰B.自然灾害严重C.国君统治残暴D.诸侯犯上作乱(★★★)6.2023年国庆假期,上七年级的小明同学去了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参观,在这里小明可以了解的时代文明是()
A.夏朝文明B.商朝文明C.西周文明D.良渚时期(★★)7.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奴隶制已瓦解B.争霸战争不断C.社会动荡不安D.周王室衰微(★★★)8.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了,最终如下图所示。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过程中()
A.民族交融逐渐加强B.国家逐渐走向统一C.社会经济高速发展D.百家争鸣文化繁荣(★★★)9.春秋史书《国语》中有“宗庙之牺,为畎田之勤”(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和“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斧)、厮,试诸壤土”(制造铁农具来耕田)的记载。这说明当时()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B.商业活动很活跃C.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D.周王室地位下降(★★★)10.面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最适合当时社会形势的方案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1.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单位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节俭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12.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秦朝D.黄帝时期,仓颉造字(★★★)13.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聚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它是()
A.《诗经》B.《离骚》C.《论语》D.《墨子》(★★★)14.在固阳县城北7千米处,一条宛若游龙的长城横亘在群山之中,这就是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秦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临洮—咸阳B.东海—陇西C.临洮—函谷关D.临洮—辽东(★★★)15.《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是破釜沉舟的典故来源。与破釜沉舟相关的战役是()
A.楚汉之争B.垓下战役C.漠北战役D.巨鹿之战(★★★)16.“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述了刘邦()
A.领导农民起义,赢得民心B.打败项羽,赢得胜利C.推翻秦朝暴政,建立西汉D.乘胜追击,定都长安(★★)17.在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蔡伦位列第七。他能够入选的理由是()
A.改进造纸术B.发明了火药C.发明活字印刷术D.制成指南针(★★★)18.板蓝根源自于《神农本草经》,能效抵抗传染性病毒,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A.《本草纲目》B.《千金方》C.《伤寒杂病论》D.《唐本草)(★★)19.下表是晓丽同学复习秦汉知识时整理的课时目录。据此,为其选一个恰当的单元标题()第8课秦统一中国第9课秦末农民起义第10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1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下面是某中学历史社团举办讲座的宣传海报。讲座的名称可能是()
历史大讲堂
讲座名称
关键词:曹操、官渡之战、刘备、赤壁之战、孙权
主讲人:张强
地点:求知楼报告厅
A.早期国家的形成B.北方民族大交融C.短暂的西晋王朝D.三国鼎立的形成(★★★)21.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图的一部分,空白处应该填的是()
A.三国B.西晋C.东晋D.北魏(★★)22.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A.东汉B.西晋C.东晋D.北魏(★★★)23.《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B.民族交融C.政治中心南移D.北民南迁(★★)24.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评价。以下属于观点的是()
A.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D.公元前138年张骞踏上前往西域征程(★★★)25.下面是一册书的目录,这部书可能是()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箭、裁树(园艺)各1篇
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
A.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B.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C.郦道元著的《水经注》D.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二、综合题(★★★★)26.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有友好交往,也有兵戎相见,也曾不断出现过统一或分裂的局面,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某校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资料研读——进行历史解释】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从材料中看出华夏族的形成具有什么特点?任务二【运用表格——梳理历史史实】
时期民族关系的史实(部分)①____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东汉、魏、晋少数民族氐族、羌族、匈奴族、②____、鲜卑族内迁。③____出现民族交融高潮民族交融的作用④____(2)根据表格中提示信息,写出表格①②③④处代表的内容。任务三【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观点】(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民族融合,巩固政权。请通过统治者采取的民族政策来论证“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一论点。(要求:任选两位统治者,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部落联盟时代到夏王朝的制度演变(1)结合上图,将①②处的“制度”名称补充完整。材料二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回答该制度的作用。材料三(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3)依据材料三,回答商鞅在公元前350年合并乡村城镇,在秦国确立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影响。材料四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4)材料四中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此举有何深远影响?材料五他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汉化进程,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便于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5)材料五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改革?并根据材料,简要指出这次改革的作用有哪些?(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和创新的认识。三、材料题(★★★)28.“汉族、汉字、汉文化……”“汉”与汉朝的强盛有很大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经济之盛】材料一(汉景帝后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1)通过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出现了材料一所描述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局面称为什么?【政治之盛】材料二敦煌壁画(2)材料二描绘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材料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后汉书》(3)材料三中“宣帝改曰都护”指的是哪件事?这样做起到了什么作用?根据所学写出后来东汉时期是如何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的?【外交之盛】材料四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等地的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大蒜等陆续传入中国。(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指出古今“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四、综合题(★★★)29.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智慧的光芒熠熠生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七年级某班以“中国古代智慧之光”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学习任务。任务一【推介文物——体会人民智慧】(1)一组同学为搜集的邮票制作了推介卡片,请将推介卡片补充完整。
名称:____________
时期:商朝
历史价值: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揭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渊源,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名称:都江堰
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品读名言——汲取思想智慧】(2)二组同学搜集了下面名人名言,请分别写出它们各自代表的学派及其政治上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石嘴山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3年赣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3年鄂尔多斯辅警招聘考试题库有答案详解
- 2024年大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a卷)
- 2024年商洛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4年商丘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4年丽水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4年保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3年陇南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4年克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分析题
- 心理健康拒绝内耗课件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秋季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英语考级-a级词汇完整版
-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服务体系介绍
- 【化学课件】氯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离婚协议书下载电子版完整离婚协议书下载
- 《千里江山图》课件
- RFJ05-2009-DQ人民防空工程电气大样图集
- GB/T 41777-2022法庭科学爆炸物爆炸威力检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