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习题库(含参考答案)_第1页
2025年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习题库(含参考答案)_第2页
2025年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习题库(含参考答案)_第3页
2025年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习题库(含参考答案)_第4页
2025年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习题库(含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X线的穿透性是成像基础B.组织密度越高,对X线吸收越少C.不同组织间的密度差异形成对比D.胶片感光程度与X线到达量呈正相关答案:B解析:组织密度越高,原子序数越大,对X线的吸收越多,因此B错误。2.多层螺旋CT(MDCT)中,“层厚”主要由以下哪项参数决定?A.X线管旋转速度B.探测器排数C.准直器宽度D.螺距答案:C解析:层厚由准直器宽度决定,探测器排数影响扫描覆盖范围,螺距影响扫描速度和剂量。3.以下MRI序列中,最适合显示解剖结构的是?A.T1加权像(T1WI)B.T2加权像(T2WI)C.弥散加权成像(DWI)D.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答案:A解析:T1WI组织对比主要由T1值差异决定,解剖结构显示清晰;T2WI更侧重病变显示,DWI反映分子弥散,SWI显示出血或铁沉积。4.超声检查中,“后方回声增强”最常见于以下哪种组织?A.骨骼B.脂肪C.液体(如囊肿)D.钙化灶答案:C解析:液体对超声吸收少,其后方组织接收到更多声能,导致回声增强;骨骼、钙化灶因声衰减大,后方常伴声影。5.关于PET-CT的临床应用,以下哪项描述错误?A.主要反映组织代谢活性B.对早期肿瘤转移灶敏感性高于CTC.无需结合CT的解剖定位D.可用于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答案:C解析:PET-CT通过CT提供解剖定位,PET提供代谢信息,二者融合才能精准诊断,因此C错误。6.数字化X线摄影(DR)中,直接转换探测器(FPD)的核心材料是?A.碘化铯B.非晶硅C.硒D.钨答案:C解析:直接DR使用硒作为光电转换材料(将X线直接转换为电信号),间接DR使用碘化铯+非晶硅(先转换为可见光,再转换为电信号)。7.双能CT在痛风诊断中的优势主要在于?A.提高空间分辨率B.降低辐射剂量C.特异性识别尿酸盐结晶D.缩短扫描时间答案:C解析:双能CT通过不同能量下组织的衰减差异,可特异性区分尿酸盐结晶与钙化灶,是痛风诊断的关键优势。8.关于MRI对比剂Gd-DTPA的描述,错误的是?A.属于细胞外液对比剂B.主要通过肾脏排泄C.可通过正常血脑屏障D.缩短组织T1弛豫时间答案:C解析:Gd-DTPA无法通过正常血脑屏障,仅在血脑屏障破坏(如肿瘤、炎症)时进入脑组织,因此C错误。9.超声弹性成像中,“硬”组织的应变值通常?A.大于“软”组织B.小于“软”组织C.与“软”组织相同D.无固定规律答案:B解析:弹性成像通过组织受压后的形变(应变)评估硬度,硬组织应变小,软组织应变大,因此应变值与硬度成反比。10.关于CT辐射剂量的控制,以下措施无效的是?A.降低管电压(kVp)B.增加扫描层数C.使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D.缩小扫描范围答案:B解析:增加扫描层数会扩大受照体积,导致剂量增加;降低kVp、ATCM、缩小范围均可减少剂量。11.以下哪项是MRI检查的绝对禁忌证?A.心脏起搏器B.宫内节育器(非铁磁性)C.幽闭恐惧症D.妊娠早期答案:A解析:铁磁性植入物(如早期心脏起搏器)在强磁场中可能移位或产热,是绝对禁忌;非铁磁性节育器、幽闭恐惧症(可镇静)、妊娠早期(需权衡)为相对禁忌。12.X线摄影中,“千伏补偿”的目的是?A.调整图像对比度B.平衡不同厚度部位的曝光C.提高空间分辨率D.减少散射线答案:B解析:千伏补偿(如滤线栅或动态千伏调整)用于补偿被照体不同厚度区域的X线衰减差异,使胶片各区域曝光均匀。13.超声检查中,“彩色多普勒”主要显示的是?A.血流速度B.血流方向C.血流性质(层流/湍流)D.以上均是答案:D解析:彩色多普勒通过编码血流方向(红蓝)、速度(颜色亮度)及性质(湍流显示五彩镶嵌)综合反映血流信息。14.关于CT灌注成像(CTP)的应用,最常用于?A.肺部结节定性B.肝脏肿瘤血供评估C.脑缺血早期诊断D.骨密度测量答案:C解析:CTP通过分析对比剂在脑组织的灌注参数(如CBF、CBV),可早期发现缺血灶,是急性脑卒中的重要评估手段。15.以下哪项不属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优势?A.实时显示血管动态B.辐射剂量低于普通X线C.可引导介入治疗D.消除骨骼和软组织重叠答案:B解析:DSA需连续曝光,辐射剂量通常高于普通X线摄影,但其减影技术可消除重叠结构,实时引导介入。16.乳腺X线摄影(钼靶)的最佳管电压范围是?A.20-25kVB.30-40kVC.50-60kVD.70-80kV答案:A解析:钼靶使用软X线(低kV),20-25kV时X线能量与乳腺组织(主要为脂肪和腺体)的衰减特性匹配,可清晰显示微小钙化。17.关于MRI的T2加权像,与T2加权像的主要区别是?A.T2反映自旋-自旋弛豫,T2反映自旋-自旋和磁场不均匀性B.T2受磁场不均匀性影响更大C.T2图像对比度更高D.T2序列扫描时间更短答案:B解析:T2是实际测量的弛豫时间,受主磁场不均匀性影响;T2是理论值,仅反映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因此T2衰减更快,受磁场不均匀性影响更大。18.超声检查中,“混响伪像”最常出现在?A.肝脏实质B.膀胱后壁C.肺气界面D.血管腔内答案:C解析:混响伪像由声束在强反射界面(如肺气-胸壁)间多次反射引起,表现为多条等距平行线,常见于肺部超声。19.关于核医学SPECT的成像原理,核心是?A.探测X线衰减B.探测γ光子发射C.探测质子进动D.探测超声波反射答案:B解析:SPECT通过探测放射性核素(如99mTc)衰变释放的γ光子,经计算机重建获得图像,反映组织功能。20.以下哪种技术可实现MRI的“零TE”成像?A.梯度回波(GRE)B.自旋回波(SE)C.超短回波时间(UTE)D.平面回波成像(EPI)答案:C解析:UTE技术通过极短的回波时间(TE<1ms),可显示短T2组织(如骨皮质、肌腱),传统SE或GRE因TE较长无法显示。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CT伪影的常见类型及处理方法。答:常见CT伪影包括:①金属伪影(由假牙、钢板等高密度物体引起),处理方法:使用金属伪影校正算法,调整扫描参数(如提高kVp);②运动伪影(患者呼吸或心跳导致),处理方法:缩短扫描时间,使用呼吸门控或镇静;③线束硬化伪影(X线低能部分被吸收,导致图像边缘出现条带),处理方法:采用滤过板均衡X线能谱,使用双能CT校正;④环状伪影(探测器单元故障),处理方法:定期校准探测器,更换损坏单元。2.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中B型超声与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差异。答:B型超声(二维灰阶超声)通过反射回波的幅度成像,主要显示组织解剖结构(如器官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用于占位性病变(肿瘤、囊肿)的检出;多普勒超声包括频谱多普勒(PW/CW)和彩色多普勒(CDFI),通过分析血流频移信号,显示血流方向、速度及性质(如动脉/静脉、层流/湍流),用于血管疾病(狭窄、闭塞)、心脏瓣膜病变及胎儿血流评估。二者结合可实现“解剖+功能”联合诊断。3.简述MRI脂肪抑制技术的临床意义及常用方法。答:临床意义:①消除脂肪高信号对病变的干扰(如增强扫描时区分强化病灶与脂肪);②鉴别含脂病变(如脂肪瘤与其他肿瘤);③减少化学位移伪影。常用方法:①短TI反转恢复(STIR):通过选择反转时间(TI)抑制脂肪信号;②频率选择饱和法(FS):利用脂肪与水的共振频率差异,选择性饱和脂肪;③Dixon技术:通过同反相位采集,分离水和脂肪信号。4.数字化X线摄影(DR)相比传统屏-片系统的优势有哪些?答:优势包括:①成像效率高:DR可直接获取数字图像,无需暗室处理,缩短检查时间;②动态范围宽:DR探测器可检测更广泛的X线剂量,减少重复曝光;③后处理功能强:可调节窗宽窗位、进行图像增强,提高微小病变检出率;④辐射剂量低:DR对X线敏感度高,相同图像质量下剂量降低30%-50%;⑤便于存储与传输:数字图像可接入PACS系统,实现远程诊断。5.简述双能CT在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原理。答:双能CT通过高低两种能量(如80kV和140kV)扫描,利用不同成分结石(如尿酸盐、草酸钙、磷酸钙)在两种能量下的衰减差异(即有效原子序数差异),计算其物质密度曲线。尿酸盐结石(有机成分)在低能下衰减低于高能,而含钙结石(无机成分)衰减随能量增加下降更明显。通过双能数据融合,可特异性识别结石成分,指导临床治疗(如尿酸盐结石可溶石治疗)。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1:患者,男,65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小时,急诊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BP180/100mmHg,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问题:(1)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什么?(2)该检查需重点观察哪些内容?(3)若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下一步应选择何种检查?答案:(1)首选非增强头颅CT(NECT)。因CT扫描速度快,可快速排除脑出血(急性脑卒中首要鉴别诊断),为溶栓治疗争取时间。(2)重点观察:①是否存在高密度出血灶(提示脑出血);②是否有早期缺血征象(如脑沟变浅、灰白质分界模糊、豆状核密度减低);③中线结构是否移位(提示严重脑水肿)。(3)若NECT未见异常,但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如症状符合血管分布),应行头颅MRI(重点DWI序列)。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2小时内)敏感,可显示高信号的缺血灶,指导溶栓或取栓治疗。案例2:患者,女,48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GGN),大小12mm,边缘欠规则,内见小空泡。既往无吸烟史,肿瘤标志物正常。问题:(1)为明确结节性质,推荐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依据?(2)若检查提示结节内实性成分占比40%,下一步处理建议?答案:(1)推荐低剂量胸部CT(LDCT)随访联合靶扫描。依据:LDCT辐射剂量低(约1-2mSv),适合肺癌筛查;靶扫描通过薄层(1-2mm)、高分辨率重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