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线性泰勒规则在我国的应用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3"\h\u21704非线性泰勒规则在我国的应用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411.1非线性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1307191.2非线性泰勒规则对中国城镇就业的影响研究 279361.3非线性泰勒规则对异质性就业的影响研究 4187361.4文献评述 526296参考文献 5利率政策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其政策影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关注,在执行稳就业政策的过程中,尤其不能忽视利率政策的影响。本章首先梳理非线性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理清非线性泰勒规则在中国应用的脉络;然后通过梳理非线性泰勒规则对中国城镇就业的影响研究与非线性泰勒规则对异质性就业的影响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寻找本文研究的着力点。1.1非线性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研究泰勒规则由Taylor(1993)[3]提出,指通过短期利率的规则性调整,以使得产出缺口与通胀达到目标值,其在美国货币政策中的运用中具有良好的政策效果,但简单的线性利率规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利率规则针对主要政策目标进行调节,但国民经济作为复杂系统,其本身特点也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因此线性利率政策往往会在某些时间失效甚至起到反作用,因此学者们结合现实经济需求对简单线性泰勒规则进一步扩展,将其与非线性的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相结合,形成各类非线性泰勒规则,与现实经济进行拟合,发现与经济增长区制相结合的非线性泰勒规则能够更好地刻画现实经济,因此该种非线性泰勒规则被更加广泛的研究与接纳。对中国泰勒规则及其变形的检验,已有大量的学者做了相关的工作,谢平和罗雄(2002)[4]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反应函数法,首次运用泰勒规则检验中国的货币政策,发现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是由政策时滞导致,其结果表明中国实际的货币政策更加符合泰勒规则;孔丹凤(2008)[5]、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回顾和比较了泰勒规则、修正的泰勒规则、麦克勒姆规则、修正的麦克勒姆规则的理论,并利用中国的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分别验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两种泰勒规则要优于两种麦克勒姆规则;Zhang(2009)[6]、赵进文和高辉(2009)[7]则引入了一般动态均衡法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均发现在中国利率政策对经济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李成等(2010)[8]使用中国数据,证明中国货币政策调控中,政策目标以利率最优化为目标的策略;卞志村和胡恒强(2015)[8]与王曦(2017)[9]均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等定量研究的方法,比较了利率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规则对通过膨胀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但综合来看,利率货币规则对于经济调节的效果好于货币数量规则;金春雨等(2018)[10]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发现当政策目标为稳定宏观经济时且货币偏好较大时,泰勒规则是最佳选择。大量研究将经济区制与货币政策进行结合研究,发现与线性泰勒规则相比,非线性泰勒规则对经济的拟合效果更好。张小宇和刘金全(2013)[11]运用门限回归,证明了利率与经济增速的非线性关系,当经济扩张时,利率政策更加关注通货膨胀率,而当经济收缩时,利率政策则主要关注实际产出;张小宇(2017)[12]运用TV-STR模型对各经济区制的利率政策分析后,得出在新常态下,利率政策主要依据产出缺口进行政策调节;程建华和王冲(2015)[13],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法对利率政策的调节进行了区制划分,认为在不同区制下,利率对于通货膨胀的调节有积极与惰性之分,并且符合中国利率政策的实际;对于非线性泰勒规则的形成机理,王亮(2011)[14]从非线性的菲利普斯曲线形态入手,并结合政策的损失函数的非对称,对泰勒规则的非线性进行了解释;也有研究对非线性泰勒规则的效果进行研究,欧阳志刚(2009)[15]以2004年第3季度与2008年第3季度为节点,发现2004年第3季度与2008年第3季度之间利率政策较宽松,2008年3季度后宽松的利率政策结束。杨国中等(2009)[16]通过研究发现,在特定区间内,央行倾向于降低利率刺激经济,而在该区间外利率与各经济变量呈现非线性的关系;高宏(2013)[17]则通过建立非线性的泰勒规则,研究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冲击。徐亚平(2009)[18]运用门限自回归模型,不仅发现利率政策的非线性特征,更进一步研究了利率在政策的不同阶段的政策重点。1.2非线性泰勒规则对中国城镇就业的影响研究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学者们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刘金全和张屹山(2001)[19]对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持久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通过调节价格水平的方式影响就业的水平;范从来和程俊杰(2008)[20]认为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较为研究,但货币政策的关注点主要为保持货币的稳定和保持经济的增长,对促进就业的政策目标关注度不够,因此货币政策应当在未来更加关注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许先普(2009)[21]选取1980-2006年的经济数据,使用Sidrauski模型对居民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就业;宋琴和胡凯(2010)[22]利用带生产的世代交叠模型,讨论就业目标制与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的社会效用,发现就业目标制下的社会效用更高;王荷淋(2016)[23]对货币政策与就业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利用VEC模型定量研究了以就业为中介过程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研究发现短期的扩展性货币政策对促进就业的作用非常有限;牟俊霖和王阳(2017)[24]利用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扩张型货币政策对于就业的影响有显著的区别,扩张型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于就业有促进作用,而扩张型的利率政策则会抑制就业的增长。而张璞和宋云星(2021)[25]通过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就业的非线性影响不仅有中国宏观经济因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指标也会受到国外经济变化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与后验分析后发现,欧洲央行的非线性政策对我国经济会产生影响,但在不同经济区制下影响也不同,在经济萧条与扩张时对中国的影响较大,经济平稳时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综合来看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在通货膨胀与产出两个方面,而在就业方面则影响则相对较小。刘金全与王国志(2021)[26]则通过使用1996年至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运用LT-TVP-VAR模型对货币政策的门限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利率政策存在门限效应,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面对经济的不确定事件的冲击,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均能及时稳定经济,而央行通常会使用价格型政策即利率政策对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以达到充分就业、经济增速适度等目标;杨美超和郭红玉(2021)[27]则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政策进行对比后发现,在短期内利率政策并不会出现“流动性陷阱”,从而使得利率政策失效,利率政策依然能够对就业、产出等进行调节,而中长期发达国家试图将利率维持在低位以促进经济和就业的尝试均难以成功,因此长期利率不能作为调节的经济的有效媒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得到较好地缓解,短期利率地传导被有效地疏通;杨美超和郭红玉(2015)[28]则使用TVP-SV-VAR研究在非线性状态下,汇率与利率联动效应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发现在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利率政策的作用更加显著;郭新强和胡永刚(2012)[29]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行为偏好纳入新凯恩斯模型的框架中,发现政府支出会抑制就业,而其他类型的政策能够影响劳动者的就业意愿,但实际就业水平还是需要依靠企业的人力需求。牟俊霖和闫里鹏(2017)[30]采用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衡量了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城镇就业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居民就业,数量型的货币政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对就业的影响不明显,而利率政策对于就业的影响则存在一定的政策时滞。1.3非线性泰勒规则对异质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均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民营企业同样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民营企业为我国贡献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性质不同,但这两类异质性企业影响的相关研究却较为稀少。马弘等(2013)[31]使用微观数据库进行定量研究发现,私营企业创造就业的能力高于国有企业,但这种差异会根据行业的不同于区域的不同产生差异;刘瑞明和石磊(2015)[32]则从城镇化水平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论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生产更依赖资本,因此在每一单位生产的劳动力需求更少,其能解决的就业也相对较少;申广军(2020)[33]通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民营企业更倾向于吸纳低技能劳动力,而民营企业作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力,这种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偏好加重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刘志国和JamesMa(2016)[34]运用中国家庭微观数据发现,中国就业市场存在部门分割,体制内就业对劳动者个人存在较多优势;邵文波和盛丹(2017)[35]则从信息化水平出发,研究了异质性企业吸纳就业人数下降的现象,并据此提出放开市场竞争等建议;刘泽东和孟颖(2020)[36]比较了异质性企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发现民营企业在就业人数,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的贡献均高于国企;徐晔喻和家驹(2020)[37]运用Mincer方程对就业错配度进行了测度,发现就业错配度的提高对于民营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在非线性泰勒规则对异质性就业的影响方面牟俊霖和王阳(2017)[38]运用中国经济的季度数据,并进一步拓展VAR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异质性企业就业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有效增加城镇单位就业、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的就业,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以上类型的就业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在政策搭配中应当注重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的配合;Cong(2019)[39]发现经济衰退期间的信贷扩张可以减缓甚至逆转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到高生产率企业的逐步再分配,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新的信贷分配给国有、低生产率企业的比例高于私营、高生产率企业,这对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赵恢林和黄建忠(2019)[40]将金融约束的异质企业引入到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中,发现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资本利用率的作用大于国有企业;马孝先和刘清(2019)[41]利用2004年第1季度-2017年第4季度的数据,通过建立DSGE模型发现,提高利率会短暂地提高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但在长期中会造成两类企业的就业水平下降;张广婷等(2020)[42]利用2008-2017年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影响不同,紧缩的货币政策会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快于国有企业。申广军(2020)[43]经过研究发现,民营企业融资利率高于国企,这加重了结构性结业难得问题;白俊和连立帅(2012)[44]通过比较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信贷数据,发现信贷规模与利率等存在所有制歧视的问题;而邓路(2012)[45]则运用权衡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不同所有制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差异。1.4文献评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现有文献在非线性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研究、非线性泰勒规则对中国城镇就业的影响研究与非线性泰勒规则对异质性就业的影响研究主要有一下特点:第一,非线性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已经做了较多的研究,从研究的结论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利率政策在中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相比,利率规则对我国经济情况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非线性泰勒规则广泛应用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程度、资产价格的研究中,继续完善利率政策、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国内研究者的共识。第二,保障就业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重要的目标,被众多学者所关注,而利率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其对就业的影响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不同期限的利率政策以及利率政策与其他类型政策对就业影响的对比尤其被学者们所关注。第三,在国企混改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背景下,非线性泰勒规则对于异质性企业就业的影响开始被学者们重视,最新研究中有部分学者将国有、民营两类异质性企业引入研究框架,进一步细化了非线性泰勒规则对于就业影响的研究。但现有研究中还有较多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的空间:第一,虽然有大量研究将研究重点聚焦于非线性泰勒规则上,但主要研究方向为验证非线性泰勒规则的适用性,以及评价非线性泰勒规则在我国的政策效果,将异质性企业就业作为聚焦点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研究非线性泰勒规则对异质性企业的就业等问题的文献,其研究重点多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贷款利率的差异上,专门将央行利率政策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相对较少。参考文献Hansen,B.E,“ThresholdEffectsinNon-DynamicPanels:Estimation,TestingandInference”,JournalofEconometrics,1999,93,pp.345-368.Sims,C.,1980.MacroeconomicsandReality.Econometrica48,1-48.TaylorJB.Discretionversuspolicyrulesinpractice[J].Carnegie-RochesterConferenceSeriesonPublicPolicy,1993,39(1):195-214.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03):3-12+91.孔丹凤.中国货币政策规则分析——基于泰勒规则和麦克勒姆规则比较的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57-66.ZhangW.China’smonetarypolicy:Quantityversuspricerules[J].JournalofMacroeconomics,2009,31(3):473-484.赵进文,高辉.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基于1994—2006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02):98-114+206.李成,王彬,马文涛.资产价格、汇率波动与最优利率规则[J].经济研究,2010,45(03):91-103.王曦,汪玲,彭玉磊,宋晓飞.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比较分析——基于DSGE模型的三规则视角[J].经济研究,2017,52(09):24-38.金春雨,张龙,贾鹏飞.货币政策规则、政策空间与政策效果[J].经济研究,2018,53(07):47-58.张小宇,刘金全.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非线性关联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13,36(11):3-26.张小宇.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演变路径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7,32(04):3-13+47.程建华,王冲.Markov区制转移“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在我国的非线性特征[J].商业研究,2015(06):69-73.王亮.非线性泰勒规则的形成机理研究[J].经济数学,2011,28(02):16-20.欧阳志刚.我国利率的非线性动态调节及其货币政策效果[J].统计研究,2009,26(04):33-40.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杨国中,姜再勇,刘宁.非线性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12):30-44.高宏.非线性泰勒规则及其政策效果——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分析[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锡市人民医院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撰写质量评估
- 徐州市中医院多器官功能支持协调考核
- 数据驱动的农作物生长预测系统
- 宿迁市中医院流程优化能力考核
- 南通市人民医院胆道重建术后长期随访考核
- 2025年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家题库低压电工作业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 智能化管网维护与漏损防控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湖南电力有限公司系统内招聘笔试题库附带答案
- 饲料生产线技术升级与创新方案
- 2025年乐都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人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光伏储能电池安全运行的操作规程
- 期中评估卷- 2025-2026学年英语六年级上学期 人教精通版 (含答案解析)
-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冠脉介入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 冠脉介入考试题及答案
-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性指标-编制说明
- 2025时事政治必考题库(含答案)
- 垫付资金三方合同协议书
- 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实务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