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环境监测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环境监测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环境监测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环境监测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环境监测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环境监测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依据《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₂、NO₂、O₃、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654-2013),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采样口周围270°范围内的水平面应保证()米内无遮挡物。A.10B.15C.20D.30答案:C解析:HJ654-2013规定,采样口周围270°范围内的水平面应保证20米内无遮挡物,以避免局地污染源干扰。2.测定地表水中总氮时,若样品中含有大量悬浮物,需采用()前处理方式。A.0.45μm滤膜过滤B.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C.静置30分钟后取上清液D.直接消解答案:D解析:总氮测定(HJ636-2012)要求测定的是溶解态和悬浮态氮的总和,因此含悬浮物的样品需直接消解,不可过滤或离心去除悬浮物。3.某企业排放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其中氨氮限值为15mg/L。某次监测中,平行双样测定结果分别为14.8mg/L和15.2mg/L,其相对偏差为()。A.1.3%B.2.0%C.2.7%D.3.3%答案:B解析:相对偏差计算公式为|A-B|/((A+B)/2)×100%,代入数据得|14.8-15.2|/(15.0)×100%=2.0%。4.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采样时,若烟道内温度为150℃,压力为-1500Pa,含湿量为10%,则实际采样流量需()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根据等速采样原理,烟道内气体处于高温低压状态,实际流速高于标准状态(25℃、101.325kPa)下的流速,因此需增大采样流量以保持等速。5.土壤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保存应使用()容器,且样品应充满容器。A.玻璃广口瓶B.棕色玻璃细口瓶C.聚四氟乙烯瓶D.不锈钢瓶答案:B解析:HJ605-2011规定,土壤VOCs样品需用棕色玻璃细口瓶(带聚四氟乙烯衬垫瓶盖)保存,避免光照且必须充满容器以减少顶空。6.声环境功能区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等效声级限值为()dB(A)。A.55B.60C.65D.70答案:B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2类区昼间限值60dB(A),夜间50dB(A)。7.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降水中的阴离子时,若淋洗液浓度过高,可能导致()。A.保留时间延长B.峰面积减小C.基线漂移D.分离度降低答案:D解析:淋洗液浓度过高会缩短目标离子的保留时间,导致相邻离子峰重叠,分离度降低。8.某地表水监测断面执行Ⅲ类标准,溶解氧(DO)限值为≥5mg/L。某次监测中,DO测定值为4.8mg/L,pH为6.5(标准限值6-9),则该断面DO指标()。A.达标B.不达标C.需重新测定D.视其他指标综合判定答案:B解析:DO为Ⅲ类标准的强制性限值,测定值低于5mg/L即判定不达标,与pH等其他指标无关。9.环境空气PM₂.₅手工监测(重量法)中,采样前后滤膜的平衡条件为温度(20±1)℃、相对湿度()。A.30%~40%B.40%~50%C.50%~60%D.60%~70%答案:B解析:HJ618-2011规定,滤膜平衡条件为温度(20±1)℃、相对湿度(40%~50%),平衡时间≥24小时。10.测定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时,若样品氯离子浓度为1500mg/L,应选用()方法。A.重铬酸盐法(HJ828-2017)B.氯气校正法(HJ/T70-2001)C.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D.高锰酸钾法(GB11892-1989)答案:B解析:HJ828-2017适用氯离子浓度≤1000mg/L,超过时需用氯气校正法(HJ/T70-2001)消除干扰。11.土壤样品中六价铬的测定(HJ1082-2019)采用()提取,提取液经分离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A.碱性溶液B.酸性溶液C.中性溶液D.有机溶液答案:A解析:HJ1082-2019规定,土壤中六价铬用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pH≥11.5)提取,防止六价铬还原为三价。12.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监测(定电位电解法,HJ629-2011)时,若废气中存在硫化氢,会导致测定结果()。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波动答案:A解析:硫化氢会与电解传感器中的二氧化硫电极发生交叉反应,产生正干扰,导致结果偏高。13.某环境监测站对某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若企业废水排放口为明渠,应在()设置采样点。A.渠首位置B.渠中水流平稳处C.渠末堰槽水流收缩断面处D.任意位置答案:C解析:《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规定,明渠采样点应设在堰槽水流收缩断面处,确保样品代表性。14.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计算中,CO的日均值浓度限值为()mg/m³(24小时平均)。A.4B.10C.16D.20答案:B解析:《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中,CO日均值二级标准为10mg/m³。15.测定水中挥发酚时,预蒸馏的目的是()。A.去除悬浮物B.分离出挥发酚C.消除颜色干扰D.提高灵敏度答案:B解析:挥发酚在pH=4的条件下随水蒸气蒸馏分离,与不挥发的酚类物质及干扰物分离。16.某区域土壤背景值调查中,重金属镉(Cd)的95%置信区间为0.12~0.25mg/kg,某次监测值为0.30mg/kg,可初步判定该点()。A.未受污染B.可能受污染C.严重污染D.需进一步验证答案:D解析:背景值仅为参考,单次超标需结合污染源、采样误差等因素进一步验证,不能直接判定污染。17.噪声监测中,等效连续A声级Leq表示()。A.某段时间内的最大声级B.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声级能量C.某段时间内的声级中值D.某段时间内的声级标准偏差答案:B解析:Leq是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将随时间变化的声级转换为一个等效的连续稳定声级。18.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铜时,若火焰类型为空气-乙炔富燃焰,可能导致()。A.灵敏度降低B.背景干扰增大C.铜离子氧化不完全D.铜离子还原更彻底答案:A解析:铜为易原子化元素,应使用空气-乙炔贫燃焰(氧化性火焰),富燃焰(还原性火焰)会导致灵敏度降低。19.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实验室空白样的测定值应()方法检出限。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要求答案:A解析:实验室空白样用于检验实验环境和试剂的污染,其测定值应小于方法检出限,否则需排查污染源。20.《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硝酸盐(以N计)的Ⅲ类标准限值为()mg/L。A.10B.20C.30D.45答案:B解析:GB/T14848-2017规定,Ⅲ类地下水硝酸盐(以N计)限值为20mg/L。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属于环境监测原始记录应包含的信息有()。A.监测日期、时间B.仪器型号及编号C.分析人员签名D.数据计算公式答案:ABCD解析:原始记录需包含监测全过程的关键信息,包括时间、仪器、人员、计算方法等,确保可追溯性。2.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时,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有()。A.采样流量稳定性B.滤膜称量时的温湿度C.采样前后滤膜的平衡时间D.采样点周围的风速答案:ABCD解析:TSP重量法测定中,流量、滤膜平衡条件、环境风速(影响颗粒物沉降)均会影响结果准确性。3.以下需在现场测定的水质指标有()。A.pHB.溶解氧(DO)C.化学需氧量(COD)D.电导率答案:ABD解析:pH、DO、电导率易受温度、气体逸出等因素影响,需现场测定;COD需在实验室消解测定。4.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用于重金属分析的样品需()。A.风干B.过100目筛C.冷冻干燥D.过20目筛答案:AB解析:土壤重金属分析一般需风干后过100目(0.15mm)筛,去除大颗粒杂质,避免机械磨损。5.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中,采样前需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A.测定烟道截面积B.测量烟气流速、温度、压力C.校准采样仪器D.检查采样嘴是否堵塞答案:ABCD解析:废气监测前需完成烟道参数测量(截面积、流速等)、仪器校准及采样系统检查,确保等速采样准确性。6.以下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基本项目的有()。A.PM₁₀B.PM₂.₅C.臭氧(O₃)D.苯并[a]芘答案:ABC解析:基本项目包括SO₂、NO₂、CO、O₃、PM₁₀、PM₂.₅;苯并[a]芘为其他项目。7.声环境监测中,以下情况需增加监测点的有()。A.监测区域内有大型施工机械B.敏感目标分布密集C.噪声源类型复杂D.监测时段为昼间答案:ABC解析:复杂声源、敏感目标密集或存在突发噪声时,需加密布点以提高代表性;昼间为常规监测时段,不一定需加密。8.测定水中氨氮时,若样品存在余氯干扰,可加入()去除。A.硫代硫酸钠B.硫酸锌C.酒石酸钾钠D.盐酸羟胺答案:AD解析:余氯会氧化氨氮,加入硫代硫酸钠(脱氯剂)或盐酸羟胺(还原剂)可消除干扰;硫酸锌用于沉淀悬浮物,酒石酸钾钠用于掩蔽金属离子。9.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内容包括()。A.数据合理性(如pH与酸碱性是否矛盾)B.方法检出限符合性(测定值≥检出限)C.平行样相对偏差(≤允许范围)D.原始记录与报告的一致性答案:ABCD解析:数据审核需涵盖合理性、检出限、质量控制(平行样)及记录一致性等多维度。10.以下属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布点原则的有()。A.分区布点B.随机布点C.重点区域加密D.对照点设置答案:ACD解析:《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规定,布点应遵循分区、重点加密、设置对照点原则,避免完全随机。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案例1:某化工园区地下水监测方案设计某化工园区占地约5km²,主要企业包括农药厂、涂料厂、电镀厂,周边有3个村庄(距离园区边界1~3km)。园区内已建设地下水监测井10口(均位于生产区),2024年监测数据显示,部分监测井硝酸盐(120mg/L)、总铬(0.5mg/L)、挥发酚(0.1mg/L)超标(Ⅲ类地下水标准:硝酸盐≤20mg/L,总铬≤0.1mg/L,挥发酚≤0.002mg/L)。问题:1.现有监测井布局存在哪些不足?应如何优化?(8分)2.针对超标指标,需补充哪些监测项目?说明依据。(6分)3.提出2025年监测频率建议,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现有不足:仅在生产区布点,未覆盖园区周边(如村庄)、上游背景区及下游扩散区,无法全面反映污染范围及迁移趋势。优化措施:①增设背景井(园区上游500m外未受污染区域);②增设扩散井(园区下游地下水径流方向);③在村庄附近增设敏感点监测井(距离村庄100~500m);④生产区内加密高风险区域(如危废暂存场、罐区)布点。(依据:HJ164-2020《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需补充项目:①农药厂可能排放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如敌敌畏、六六六),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有机项目;②电镀厂可能排放氰化物、镍、镉(总铬超标需排查六价铬),需补充六价铬(HJ1082-2019)、氰化物(HJ484-2009);③涂料厂可能排放苯系物(苯、甲苯),需补充挥发性有机物(HJ605-2011)。3.监测频率建议:①背景井每半年1次(污染风险低);②生产区及扩散井每季度1次(污染活跃区);③敏感点(村庄)每月1次(保障居民健康);④超标指标(硝酸盐、总铬、挥发酚)在丰水期(6-9月)加密至每月2次(地下水径流加快,污染扩散风险高)。(依据:HJ164-2020中“污染风险高区域应增加监测频率”的要求)案例2:某企业废水监测数据异常处理某环境监测站对某造纸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废水排放口采样后测定COD为450mg/L(标准限值≤100mg/L),但现场采样记录显示:采样时企业正在检修,废水经应急池暂存后分批排放;实验室平行样测定值为430mg/L(相对偏差2.3%),空白样无异常;仪器校准正常。问题:1.该数据是否有效?说明理由。(6分)2.若企业声称“检修期间废水未达标排放属特殊情况”,监测站应如何处理?(8分)3.提出后续监管建议。(6分)答案:1.数据有效。理由:①平行样相对偏差(2.3%)≤标准要求(通常≤10%);②空白样无异常,排除实验室污染;③仪器校准正常,测定过程无过失误差;④采样时企业处于检修状态,但废水排放口仍有废水排出,属实际排放情况,数据反映真实排放水平。2.处理措施:①要求企业提供检修期间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应急预案,核查是否包含废水暂存、处理的合规性说明;②现场核查应急池运行记录(如暂存时间、处理工艺、排放去向),确认是否存在直接外排或稀释排放行为;③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检修期间废水排放仍需符合许可要求,无特殊豁免条款,超标排放属违法行为,需依法通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3.后续监管建议:①要求企业提交检修期间废水处理专项报告(含处理工艺、监测数据、责任人);②增加对该企业的监督性监测频率(如每月1次),重点关注应急池进出口水质;③将该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名单”,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驻厂监测,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④对超标排放行为启动行政处罚程序(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四、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计算1:大气中SO₂日均浓度计算某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2025年3月1日SO₂逐小时浓度数据如下(单位:μg/m³):0:00-1:00:35;1:00-2:00:40;2:00-3:00:45;3:00-4:00:50;4:00-5:00:55;5:00-6:00:60;6:00-7:00:55;7:00-8:00:50;8:00-9:00:45;9:00-10:00:40;10:00-11:00:35;11:00-12:00:30;12:00-13:00:25;13:00-14:00:20;14:00-15:00:15;15:00-16:00:10;16:00-17:00:15;17:00-18:00:20;18:00-19:00:25;19:00-20:00:30;20:00-21:00:35;21:00-22:00:40;22:00-23:00:45;23:00-24:00:50。已知该站SO₂监测数据有效性要求为“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的采样时间”,计算该日SO₂日均浓度(保留两位小数),并判断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均限值150μg/m³)。答案:有效小时数:24个(全部有效)。日均浓度=(35+40+45+50+55+60+55+50+45+40+35+30+25+20+15+10+15+20+25+30+35+40+45+50)/24=(35×2+40×2+45×2+50×2+55×2+60+30+25+20+15+10+15+20+25+30)/24=(70+80+90+100+110+60+30+25+20+15+10+15+20+25+30)/24=(70+80=150;150+90=240;240+100=340;340+110=450;450+60=510;510+30=540;540+25=565;565+20=585;585+15=600;600+10=610;610+15=625;625+20=645;645+25=670;670+30=700)=700/24≈29.17μg/m³结论:29.17μg/m³≤150μg/m³,符合二级标准。计算2:噪声监测等效声级计算某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如下(单位:dB(A)):昼间(6:00-22:00,共16小时):65、68、70、66、67(每2小时测1次,共8次);夜间(22:00-6:00,共8小时):52、55、53、54(每2小时测1次,共4次)。计算该企业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及昼夜等效声级Ldn(保留一位小数),并判断是否符合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答案:(1)昼间等效声级Ld计算:Ld=10×lg[(10^(65/10)+10^(68/10)+10^(70/10)+10^(66/10)+10^(67/10)+10^(65/10)+10^(68/10)+10^(70/10))/8]计算各声级的能量:10^(65/10)=3.16×10^6;10^(68/10)=6.31×10^6;10^(70/10)=1.00×10^7;10^(66/10)=3.98×10^6;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