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人民医院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考核_第1页
芜湖市人民医院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考核_第2页
芜湖市人民医院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考核_第3页
芜湖市人民医院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考核_第4页
芜湖市人民医院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考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芜湖市人民医院「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考核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最常用的入路是?A.跟骨外侧入路B.跟骨内侧入路C.跟骨后侧入路D.跟骨前侧入路2.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时,固定最关键的解剖结构是?A.跟骨结节B.跟骨体C.跟骨后缘D.跟骨上缘3.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以下哪项是早期并发症的高发因素?A.术后抬高患肢B.早期功能锻炼C.石膏固定过紧D.抗感染治疗4.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负重时间一般建议?A.术后2周B.术后4-6周C.术后8周D.术后12周5.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最容易损伤的结构是?A.跟腱B.踝关节韧带C.腓骨短肌腱D.跟骨血管6.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以下哪项是远期并发症的常见表现?A.骨筋膜室综合征B.关节僵硬C.术后出血D.感染7.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以下哪项技术是保证复位质量的关键?A.C臂机透视B.骨蜡填塞C.克氏针固定D.石膏固定8.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以下哪项是预防关节僵硬的有效措施?A.早期完全负重B.持续抬高患肢C.主动踝关节活动D.长期制动9.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以下哪项是复位失败的常见原因?A.复位过早B.复位过晚C.固定不稳定D.术后感染10.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以下哪项是康复锻炼的重点?A.膝关节屈伸B.踝关节背伸C.小腿肌肉等长收缩D.足趾屈伸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0题)1.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的适应症包括?A.横行骨折B.骨折块移位明显C.关节面破坏严重D.保守治疗失败2.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需要注意的解剖结构包括?A.跟骨距骨关节面B.跟骨下血管神经束C.跟骨后骨块D.跟骨前骨块3.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以下哪些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A.早期功能锻炼B.抗感染治疗C.预防性使用止血药D.保持石膏松紧适度4.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A.克氏针B.螺钉C.钢板D.石膏5.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以下哪些是康复锻炼的禁忌?A.踝关节旋转B.膝关节屈伸C.小腿肌肉等长收缩D.足跖屈6.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复位成功的标志包括?A.关节面平整B.轴线对位良好C.无明显移位D.跟骨高度正常7.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以下哪些是早期并发症?A.骨筋膜室综合征B.感染C.出血D.关节僵硬8.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以下哪些是入路选择的原则?A.骨折类型B.患者年龄C.医师经验D.骨折严重程度9.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以下哪些是远期并发症?A.关节僵硬B.骨不连C.神经损伤D.骨质疏松10.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以下哪些是复位时需要注意的解剖标志?A.跟骨结节B.跟骨体C.跟骨后缘D.跟骨上缘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克氏针固定比螺钉固定更稳定。(×)2.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早期完全负重可以促进恢复。(×)3.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跟骨后骨块通常需要重点复位。(√)4.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关节僵硬是常见的远期并发症。(√)5.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C臂机透视可以确保复位质量。(√)6.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石膏固定期间可以完全卧床休息。(×)7.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跟骨下血管神经束容易损伤。(√)8.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预防关节僵硬。(√)9.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复位过晚会导致骨不连。(×)10.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负重时间与骨折类型无关。(×)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的适应症。2.简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康复锻炼的步骤。3.简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4.简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如何判断复位是否成功。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1.论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不同入路的选择及其优缺点。2.论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如何预防及处理关节僵硬。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答案与解析1.A解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外侧入路最常用,可以充分暴露跟骨体及关节面,便于复位和固定。2.A解析:跟骨结节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时最重要的解剖结构,其复位质量直接影响足部功能。3.C解析:石膏固定过紧可能导致局部压迫,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4.B解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一般建议在术后4-6周开始逐步负重,过早负重可能导致骨折再移位。5.B解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踝关节韧带容易在复位过程中受损,需特别注意保护。6.B解析:关节僵硬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需通过早期功能锻炼预防。7.A解析:C臂机透视可以实时监测复位情况,是保证复位质量的关键技术。8.C解析:主动踝关节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关节僵硬,是康复锻炼的重点。9.C解析:固定不稳定是导致复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需确保固定牢固。10.C解析:小腿肌肉等长收缩可以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是康复锻炼的重点。二、多选题答案与解析1.B、C、D解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的适应症包括骨折块移位明显、关节面破坏严重、保守治疗失败等。横行骨折一般不需要手术。2.A、B、C解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需要注意跟骨距骨关节面、跟骨下血管神经束、跟骨后骨块等解剖结构。3.A、B、D解析:早期功能锻炼、抗感染治疗、保持石膏松紧适度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预防性使用止血药并非常规措施。4.A、B、C解析:克氏针、螺钉、钢板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常用的固定方法。石膏主要用于固定早期。5.A、D解析:踝关节旋转和足跖屈是康复锻炼的禁忌,以免加重关节僵硬。膝关节屈伸和小腿肌肉等长收缩是允许的。6.A、B、C、D解析:复位成功的标志包括关节面平整、轴线对位良好、无明显移位、跟骨高度正常。7.A、B、C解析: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出血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关节僵硬是远期并发症。8.A、C、D解析:入路选择需根据骨折类型、骨折严重程度和医师经验决定。患者年龄并非主要因素。9.A、B、C解析:关节僵硬、骨不连、神经损伤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的远期并发症。骨质疏松是全身性问题,并非手术并发症。10.A、B、C、D解析:跟骨结节、跟骨体、跟骨后缘、跟骨上缘都是复位时需要注意的解剖标志。三、判断题答案与解析1.×解析:螺钉固定比克氏针固定更稳定,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更常用的固定方法。2.×解析:过早负重可能导致骨折再移位,一般建议在术后4-6周开始逐步负重。3.√解析:跟骨后骨块是跟骨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位质量直接影响足部功能。4.√解析:关节僵硬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需通过早期功能锻炼预防。5.√解析:C臂机透视可以实时监测复位情况,是保证复位质量的关键技术。6.×解析:石膏固定期间需保持患肢抬高,避免长时间卧床,以免影响血液循环。7.√解析:跟骨下血管神经束位于跟骨后缘附近,复位时需注意保护。8.√解析: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关节僵硬,促进康复。9.×解析:复位过晚可能导致骨不连,但并非所有复位失败都由复位过晚引起。10.×解析:负重时间与骨折类型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骨折负重时间不同。四、简答题答案与解析1.简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的适应症解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的适应症包括:①骨折块移位明显,保守治疗无效;②关节面破坏严重,影响足部功能;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④陈旧性骨折不愈合。2.简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康复锻炼的步骤解析:①术后早期(1-3周):抬高患肢,避免负重,进行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②中期(4-6周):逐步负重,进行踝关节旋转和提踵练习;③晚期(6-8周):加强足部肌肉力量训练,恢复正常功能。3.简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解析:常见并发症包括:①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避免石膏过紧);②感染(预防:严格无菌操作);③神经损伤(预防:注意保护跟骨下血管神经束);④骨不连(预防:确保复位牢固)。4.简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如何判断复位是否成功解析:复位成功的标志包括:①关节面平整;②轴线对位良好;③无明显移位;④跟骨高度正常;⑤C臂机透视显示复位满意。五、论述题答案与解析1.论述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不同入路的选择及其优缺点解析: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常用的入路包括:①外侧入路(优点:暴露充分,适用于大部分骨折;缺点:可能损伤腓骨短肌腱);②内侧入路(优点:避免损伤腓骨短肌腱;缺点:暴露有限,适用于部分骨折);③后侧入路(优点:适用于跟骨后骨块复位;缺点:可能损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