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历史学》专业题库- 部族组织与历史背景_第1页
2025年大学《历史学》专业题库- 部族组织与历史背景_第2页
2025年大学《历史学》专业题库- 部族组织与历史背景_第3页
2025年大学《历史学》专业题库- 部族组织与历史背景_第4页
2025年大学《历史学》专业题库- 部族组织与历史背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历史学》专业题库——部族组织与历史背景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部族2.氏族3.部落联盟4.瓦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部族组织的特征。2.部族组织在社会生活中主要发挥哪些功能?3.比较单一氏族与多氏族联盟的异同。4.简述部族组织从氏族到部落联盟的演变过程。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分析部族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及其局限性。2.探讨部族组织与早期国家形成的关系。四、材料分析题(20分)阅读以下史料,分析该部族组织的特征及其社会背景。史料:“古者民朴,饥则食,寒则衣,不稼不穑,不猎不渔,曰民之常也。后圣作,为制礼乐,以教民伦,明于上下,以有国。制为君臣,以有诸侯。制为夫妇,以有父子。制为父子,以有兄弟。制为兄弟,以有宗族。制为宗族,以有国家。”——摘自《礼记·礼运》五、比较题(20分)比较中国古代部族组织与欧洲部落联盟的异同,并分析其形成原因。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部族部族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发展到较高阶段的组织形式,通常由几个血缘关系相近的氏族联合组成,具有共同的地域、语言、习俗和一定的公共事务管理组织。*解析思路:定义部族,强调其由氏族联合组成,并具备共同的地域、语言、习俗等特征。2.氏族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是原始社会结构的基础。通常具有共同祖先,成员之间互为亲族,共同参与生产、分配和宗教活动。*解析思路:定义氏族,强调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并具备共同祖先等特征。3.部落联盟部落联盟是由两个或多个部落联合组成的更高级的社会组织形式,通常是为了适应更大范围的生产、军事和宗教活动而形成。*解析思路:定义部落联盟,强调其由部落联合组成,并说明其形成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更大的社会活动范围。4.瓦解部族组织的瓦解是指部族组织因内部矛盾、外部压力或社会变革等因素而逐渐解体、崩溃的过程。*解析思路:定义部族组织的瓦解,并说明其原因是内部矛盾、外部压力或社会变革等。二、简答题1.简述部族组织的特征。*答:部族组织的特征主要包括: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具有共同的地域、语言和习俗;有一定的公共事务管理组织;实行氏族外婚制;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从事原始畜牧业和采集狩猎。*解析思路:从血缘关系、地域、语言、习俗、管理组织、婚姻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等方面概括部族组织的特征。2.部族组织在社会生活中主要发挥哪些功能?*答:部族组织在社会生活中主要发挥以下功能:组织生产,共同劳动,分配产品;进行军事活动,保卫部族成员的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处理内部纠纷;开展宗教活动,进行精神文化建设。*解析思路:从生产、军事、法律(社会秩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阐述部族组织的社会功能。3.比较单一氏族与多氏族联盟的异同。*答:相同点: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不同点:单一氏族规模较小,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多氏族联盟是由多个氏族联合组成,规模更大,内部关系相对复杂。*解析思路:首先指出两者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然后从规模和内部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指出其异同。4.简述部族组织从氏族到部落联盟的演变过程。*答:部族组织从氏族到部落联盟的演变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内部的人口增长,社会分工逐渐出现,为了适应更大的生产、军事和宗教活动需要,几个血缘关系相近的氏族开始联合,形成多氏族联盟,最终发展为部落联盟。*解析思路:按照时间顺序,描述部族组织从氏族到部落联盟的演变过程,并说明演变的原因。三、论述题1.分析部族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答:部族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原始社会早期,部族组织是人们抵御自然灾害、野兽侵袭和进行社会协作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原始社会晚期,部族组织成为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基础,其公共事务管理组织为国家机器的建立提供了原型。然而,部族组织也存在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部族组织的血缘关系逐渐成为其发展的障碍,限制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部族组织的权力结构简单,缺乏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解析思路:首先肯定部族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从原始社会早期和晚期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然后指出部族组织的局限性,从血缘关系的束缚和社会管理制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探讨部族组织与早期国家形成的关系。*答:部族组织与早期国家形成密切相关。一方面,部族组织是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基础。早期国家的产生,往往是在部族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部族组织的公共事务管理经验、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等,为早期国家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早期国家又是对部族组织的改造和超越。早期国家利用并改造了部族组织的权力结构,建立了更为复杂的国家机器,并制定了法律和制度,以适应新的社会形态。*解析思路:从两个方面论述部族组织与早期国家的关系:一是部族组织是早期国家形成的基础,二是早期国家是对部族组织的改造和超越。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史料,分析该部族组织的特征及其社会背景。史料:“古者民朴,饥则食,寒则衣,不稼不穑,不猎不渔,曰民之常也。后圣作,为制礼乐,以教民伦,明于上下,以有国。制为君臣,以有诸侯。制为夫妇,以有父子。制为父子,以有兄弟。制为兄弟,以有宗族。制为宗族,以有国家。”——摘自《礼记·礼运》答:该史料描述的部族组织具有以下特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世袭制度,社会分工明显,存在着原始的礼乐制度。其社会背景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加剧,原始的氏族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解析思路:首先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分析该部族组织的特征,例如血缘关系、等级制度、社会分工、礼乐制度等。然后根据史料的内容,推断其社会背景,即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分化加剧,原始氏族制度向早期国家过渡的时期。五、比较题比较中国古代部族组织与欧洲部落联盟的异同,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答:中国古代部族组织与欧洲部落联盟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公共事务管理组织;都经历了从氏族到部落联盟的演变过程。不同点:中国古代部族组织发展较早,规模较大,内部关系更为复杂,对后世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部落联盟发展较晚,规模较小,内部关系相对简单,对后世欧洲社会的影响也较为有限。其形成原因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需要而形成的;都是由于人口增长和原始社会制度的局限性而导致的。不同点:中国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