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升本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_第1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升本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_第2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升本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_第3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升本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_第4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升本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升本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哪个不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疾病A、尿道炎B、阴道炎C、宫颈炎D、急性肾小球肾炎E、新生儿眼结膜炎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淋病奈瑟菌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尿道炎、阴道炎、宫颈炎等,也可引起新生儿眼结膜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而非淋病奈瑟菌。2.某HIV感染者,近日出现继发感染,衰竭,免疫缺陷等AIDS症状,入院治疗。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A、金刚烷胺B、无环鸟苷C、叠氮胸苷D、阿糖胞苷E、脱氧鸟苷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叠氮胸苷(AZ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能够抑制HIV逆转录酶,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是治疗AIDS有效的药物。金刚烷胺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无环鸟苷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阿糖胞苷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等;脱氧鸟苷一般不用于艾滋病的治疗。3.关于内毒素性质的错误叙述是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用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E、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其性质稳定,耐热,不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外毒素可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选项A、C、D、E叙述均正确,选项B错误。4.Ⅲ型超敏反应的始动因素是A、免疫复合物的形成B、免疫复合物量过大C、免疫复合物沉积D、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E、以上均错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Ⅲ型超敏反应是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是Ⅲ型超敏反应发生的基础,但始动因素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复合物量过大、激活补体等是后续引发一系列反应的环节,而非始动因素。5.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A、H抗原B、肽聚糖C、O抗原D、脂多糖E、荚膜多糖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当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所以答案选D。6.Tc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A、CD3B、CD8C、CD4D、TCRE、CD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Tc细胞即细胞毒性T细胞,其表面特有的标志是CD8,可识别MHCⅠ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从而发挥细胞毒作用。7.一女患者就诊时主诉:近一个多月来咳嗽,痰中时有血丝。消瘦并常感疲乏无力、午后低热,心悸、盗汗、食欲缺乏。医生高度怀疑为肺结核并对其进行临床检查,其中痰标本集菌涂片后,应选用的方法是A、镀银染色法B、抗酸染色法C、革兰染色法D、墨汁染色法E、特殊染色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抗酸染色法是用于检测结核杆菌的重要方法,结核杆菌属于抗酸菌,痰标本集菌涂片后用抗酸染色法可将结核杆菌染成红色,易于观察,从而辅助诊断肺结核。而革兰染色法主要用于区分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墨汁染色法常用于检测新型隐球菌等;特殊染色法范围较广,不够针对性;镀银染色法常用于检测钩端螺旋体等,均不用于肺结核痰标本的检测。8.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是RNA型病毒B、加热100℃10min可灭活C、完整病毒球型即Dane颗粒D、易转变为慢性肝炎E、输血和注射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乙型肝炎病毒是DNA病毒,不是RNA型病毒,A选项错误。该病毒对热敏感,加热100℃10min可灭活,B选项正确。完整病毒球型即Dane颗粒,C选项正确。乙肝病毒感染后易转变为慢性肝炎,D选项正确。输血和注射是主要的传播途径,E选项正确。9.关于补体活化旁路途径正确的叙述是A、需要抗原抗体的识别和反应B、与经典途径具有相同的末端通路C、需要经典途径的识别单位和活化单位的参与D、首先被活化的补体成分是C5E、形成的C3转化酶与经典途径相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具有相同的末端通路,即攻膜阶段,最终形成膜攻击复合物溶解靶细胞。旁路途径的激活不需要抗原抗体复合物,可由微生物表面等多种物质直接激活,A选项错误;旁路途径不需要经典途径的识别单位和活化单位参与,C选项错误;旁路途径首先被活化的补体成分是C3,D选项错误;旁路途径形成的C3转化酶是C3bBb,经典途径形成的C3转化酶是C4b2a,两者不同,E选项错误。10.类毒素的特性是A、有毒性无免疫原性B、有毒性有免疫原性C、有类似外毒素的毒性D、无毒性无免疫原性E、无毒性有免疫原性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类毒素是将细菌外毒素用甲醛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所以类毒素无毒性有免疫原性。11.革兰染色法区分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关键步骤是A、95%乙醇脱色B、结晶紫初染C、固定D、复红复染E、碘液媒染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革兰染色法中,95%乙醇脱色是区分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关键步骤。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厚,经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使孔径变小,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仍呈紫色;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乙醇脱色使外膜损伤,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洗脱,细胞呈无色,再经复红复染后呈红色。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是使细菌着色,复红复染是为了使脱色后的革兰阴性菌重新着色,固定是为了使细菌牢固地黏附在载玻片上,均不是区分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关键步骤。12.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是A、假膜性肠炎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C、肉毒中毒D、毒性休克综合征E、食物中毒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假膜性肠炎、食物中毒、毒性休克综合征等。而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致,并非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13.与结核分枝杆菌抗干燥有关的是A、胞壁致密B、壁中脂质多C、有芽胞D、含耐热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脂质含量高,约占细胞壁干重的60%,特别是有大量分支菌酸包围在肽聚糖层的外面,可影响染料的穿入。分枝杆菌一般用齐尼抗酸染色法,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后可以染上,但用3%盐酸乙醇不易脱色,若再加用亚甲蓝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结核分枝杆菌抗干燥与其胞壁中含大量脂质有关,脂质可防止菌体水分丢失,故抗干燥能力强。14.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存在部位是A、包膜B、壳粒C、抗原D、刺突E、衣壳正确答案:A15.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浆细胞E、肥大细胞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浆细胞是专门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当抗原刺激B细胞后,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并分泌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从而发挥免疫作用。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释放淋巴因子等;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但本身不产生抗体;NK细胞主要参与天然免疫应答,具有杀伤靶细胞等功能;肥大细胞可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过敏反应等。16.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Ⅲ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是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体内产生的类风湿因子与自身变性的IgG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关节滑膜等部位,激活补体等引起的关节损伤,符合Ⅲ型超敏反应的特点。17.玻璃器皿采用A、紫外线B、滤过除菌C、干烤D、高压蒸汽灭菌E、煮沸消毒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干烤适用于玻璃器皿等耐高温的物品,利用干烤箱加热到160~170℃,维持2小时,可达到灭菌目的。高压蒸汽灭菌主要用于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滤过除菌用于一些不耐热的液体;紫外线主要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煮沸消毒一般用于金属、搪瓷、玻璃和橡胶类等物品。18.下述哪项是免疫活性细胞A、K细胞B、NK细胞C、LAK细胞D、T细胞和B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免疫活性细胞是指T细胞和B细胞,它们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介导特异性免疫应答。K细胞、NK细胞、LAK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虽也参与免疫反应,但不属于免疫活性细胞。19.可通过ADCC作用介导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是A、浆细胞B、CTLC、B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NK细胞表面具有FcγRⅢA,可与IgG的Fc段结合,当IgG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后,NK细胞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浆细胞主要分泌抗体;CTL主要通过识别靶细胞表面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来杀伤靶细胞;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肥大细胞主要参与过敏反应等。20.病毒感染易感细胞后可能出现的结局有A、直接杀死细胞B、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C、细胞内形成包涵体D、细胞转化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病毒感染易感细胞后,可出现多种结局。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可直接导致细胞死亡;病毒感染可使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出现新抗原;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有些病毒还可引起细胞转化,如某些肿瘤病毒。所以以上选项均正确,答案为E。21.通过性接触或吸毒共用污染注射器传播的病毒是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轮状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埃可病毒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其中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吸毒共用污染注射器也可传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甲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埃可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22.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A、多效性B、特异性C、重叠性D、两面性E、网络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包括多效性、重叠性、网络性、两面性等。多效性是指一种细胞因子可对多种靶细胞发挥作用;重叠性是指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网络性是指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两面性是指细胞因子在不同条件下可发挥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而细胞因子与靶细胞的结合具有非特异性,不具有特异性作用的特点。23.免疫系统不包括A、免疫细胞B、免疫原C、免疫分子D、免疫组织E、免疫器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免疫原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24.溶菌酶杀死G+菌的机制是:A、切断聚糖骨架β-1,4糖苷键B、抑制四肽侧链上C、竞争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和转糖基酶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溶菌酶主要通过切断聚糖骨架中的β-1,4糖苷键,使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破坏,从而导致细菌溶解死亡,对G+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25.可经巴氏消毒法杀灭的是A、产气荚膜梭菌B、肉毒梭菌C、结核分枝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炭疽芽胞杆菌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巴氏消毒法主要用于牛奶、酒类等消毒,可杀灭繁殖型细菌,但不能杀灭芽胞。结核分枝杆菌属于非芽胞菌,可被巴氏消毒法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均有芽胞,巴氏消毒法不能将其杀灭。26.保存菌种的最佳方法是A、厌氧培养基培养B、固体培养基培养C、半固体培养基培养D、血、肉汤培养基培养E、冷冻真空干燥法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冷冻真空干燥法是目前保存菌种的最佳方法之一。该方法能在低温、干燥、缺氧等条件下,极大程度降低菌种代谢活动,从而有效延长菌种存活时间,保持其生物学特性。相比其他选项中的方法,它具有更好的保存效果和更长的保存期限。半固体培养基培养、血肉汤培养基培养、固体培养基培养以及厌氧培养基培养等方式,都不利于长期稳定地保存菌种。27.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罗氏培养基B、庖肉培养基C、巧克力平板D、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E、SS培养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结核分枝杆菌营养要求较高,罗氏培养基是其常用的培养基,可提供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庖肉培养基用于培养厌氧菌;巧克力平板主要用于培养奈瑟菌等;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常用于白喉棒状杆菌等的培养;SS培养基是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28.关于补体以下正确的叙述是A、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脂类物质B、具有溶解细胞、促进吞噬的作用,但无炎性介质效应C、参与免疫病理反应D、对热稳定E、在血清中Cl含量为最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补体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不是脂类物质,A错误;补体不仅具有溶解细胞、促进吞噬的作用,还可产生炎性介质效应,B错误;补体参与免疫病理反应,C正确;补体对热不稳定,D错误;在血清中C3含量为最高,而不是Cl,E错误。29.HIV的传播方式不包括A、性接触传播B、输血传播C、垂直传播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