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重庆市綦江、长寿、巴南三校联盟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本质上就是水蒸气4.如图,是模拟制造“云”和“雨”的实验,杯子中盛有湿沙子,盘子中盛有碎冰,在“云”和“雨”发生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A.液化、升华 B.液化C.凝固和升华 D.汽化、液化和熔化5.家用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的电冰箱压缩机和冰箱内照明灯泡连接电路示意图中,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受温控开关控制,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受门控开关控制,电动机和照明灯泡既能各自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其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A. B. C. D.6.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2.39cm、12.39cm、12.42cm、12.41cm、12.19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36cmB.12.4cmC.12.40cmD.12.4025cm7.要想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20克酒精,应使用下列哪种量筒?(两个数据分别表示量程和最小刻度)(ρ酒精=0.8×103kg/m3)()A.250ml、5ml B.100ml、2mlC.250ml、2ml D.500ml、10ml8.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B.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C.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D.拍摄房尾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0.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镇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水中倒影B.放大镜将邮票放大C.“断笔”现象D.手影游戏12.用天平和量杯称量某液体时,量杯及杯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根据称量的数据在m﹣v坐标系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可知A.量杯的质量是20gB.20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60kgC.液体的密度是1.0×103kg/m3D.这种液体可能是酒精二、填空题13.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______和______减弱噪声.14.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15.如图,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16.用如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mm,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如图2中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三、实验题17.(8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______.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18.(8分)小敏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时,小敏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方向拉动木块,读数时木块应处于__状态。(2)实验时,小敏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木块放置位置接触面表面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1平放木板61.22平放木板83平放木板102.04平放棉布61.85平放毛巾63.0①图乙是进行序号2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情况,测力计示数为_____N。②分析序号1、2、3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有关。③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_____三组数据进行分析。(3)老师用拉力传感器进行实验,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______。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9.(8分)如图所示,小萱同学在电路中串联了一段铅笔芯后,发现小灯泡的亮度变暗了。她查阅资料后了解到: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是导体。于是小萱想借助电阻箱,用等效替代的方法,较准确的测出这段铅笔芯的电阻R铅。(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和电阻箱外,她还选用了一件器材,这件器材是:______;(2)她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所示,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断开开关,把______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______;②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代铅笔芯接入电路;③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同时观察______,直至______;④读出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R,则铅笔芯的电阻值R铅=R。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凹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_______)21.(8分)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面出AB所成的像A’B’。(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一种装矿泉水的空瓶质量为50g,用它装满矿泉水后总质量为550g,则:(1)该矿泉水瓶的容积是多少mL?(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能装多少g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23.(12分)如图所示,一位修路工人在长为480m的大桥上正中间维修路面,突然一辆小汽车在离左边桥头720m处,以15m/s的速度匀速向大桥驶来,此时为了使修路工人恰好能够匀速跑到安全的桥头上。则:(1)汽车匀速行驶到左桥头的时间为多少?(2)修路工人匀速奔跑的最小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详解】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合题意;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正确,不合题意;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2、B【详解】AB.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所对应的时间,小车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错误,B正确;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3、C【详解】A.“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霜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需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蒸发是没有温度要求的,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故C正确;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4、B【详解】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属于吸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属于放热过程,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5、D【详解】电动机和照明灯泡既能各自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则它们是并联的,温控开关S1控制压缩机M工作,开关S2控制灯L;A.压缩机M与灯L串联,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B.开关S1闭合对压缩机M短路,没有控制压缩机M,故B错误;C.温控开关S1接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灯L不能独立工作,故C错误;D.由电路图可知,压缩机M与灯L并联,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故D正确;6、C【解析】(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4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详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19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19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故选C.7、C【详解】酒精的体积V=150cm3=150mL为了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20克酒精的体积,应选择量程比150mL大,且分度值较小的量筒,应选量程为250ml,最小刻度为2ml的量筒。故选C。8、B【详解】A.在盐水中,饱满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饱满的种子下沉,所以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飞船采用密度小的材料才能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质量,以适应其工作的要求,故B错误,符合题意;C.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的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反之当温度的降低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所以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由m=ρV知道,道具的质量较小,以防伤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一定不能发声,A说法错误;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发生改变,B说法错误;C.声音不仅能够传递能量,而且能够传递信息,故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C说法正确;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说法错误.10、B【详解】A.镇江夏天很热,最高气温可能达到35℃,但是不可能达到50℃,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身高约为160cm,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即80cm,故B符合题意;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45min,即0.75h,故C不符合题意;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详解】A.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的使用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断笔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手影游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符合题意。12、C【分析】根据密度测量原理可知,要求得物质的密度需先找到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观察图象:①当体积为0时质量是20g,可以确定烧杯质量为20g,液体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②因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我们只要选取任意一组数据就可以计算出密度.【详解】A.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40g,这就是量杯的质量,m杯=40g;故A错误;CD.读图可知,当体积为V=20cm3时,液体质量:m液=60g-40g=20g,则液体的密度:==1,因此这种液体可能是水,但一定不是酒精,故C正确,D错误;B.V=20L=20,此时液体的质量:m==20g.故B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3、声源处传播过程中【详解】[1]甲图“禁止鸣笛”的实质是不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2]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隔音墙后会反射回来,从而减小了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影响,所以,隔音墙的作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4、折射乙【解析】解: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的虚像(即观察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点睛: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15、38.2【详解】由图可知每1℃间有10个格,故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故此时的示数是38.2℃。16、15.3037.8【详解】[1]由图1知,刻度尺1cm平均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铅笔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2.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7.30cm,铅笔的长度L=7.30cm-2.00cm=5.30cm[3]图2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液柱的高度在0℃的下面,液柱最末端在37.8℃处,所以读数是37.8℃。三、实验题17、竖直(垂直)顺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详解】(1)白色纸板ABCD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2)由于一次实验具有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应选C.18、水平匀速直线运动1.6压力1、4、52.3C【详解】(1)[1][2]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拉力大小与摩擦力相等。(2)[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则此时示数为1.6N。[4]1、2、3组实验数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5]1、4、5三组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3)[6]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这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2.3N,即拉力2.3N。[7]根据图象所示信息,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供应合同协议书
- 物流行业加盟合同范本
- 照明广告工程合同范本
- 窑炉改装维修合同范本
- 科技开发合同协议模板
- 2025年江西省贵溪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附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江西省贵溪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现场读书分享会指南
- 2024年德阳弘正科技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建筑工地劳务用工合同(标准版)
-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大学生职业规划机电一体化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分层作业
- 电费电价基本知识讲解
- 催化剂工程课件
- 一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看图求和、+求差
- (三级)供应链管理师考试复习题库(浓缩200题)
- 信息化建设售后服务承诺书
- 定积分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
-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指南(2022版)
- GB 17498.10-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10部分:带有固定轮或无飞轮的健身车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