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

地理试题

命题单位: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5年6月18日,江苏某中学(31°N,119°E)地理学习小组在校园内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图1

为某成员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图2为某成员当日记录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其中

日出时刻记录的数据由于失误被墨水覆盖。完成下面小题。

1.记录表中的日出时刻为()

A.5:00B.5:04C.5:08D.5:12

2.从该日起之后10天,校园中()

A.正午旗杆在教学楼上的投影先变短后变长B.正午时刻教学楼影子逐渐变长

C.日落光线与教学楼夹角θ先变大后变小D.日落方位逐渐从西北转向西南

下图是青海省某光电场地形略图,该光电场采用固定仰角光伏板进行发电,采光面朝正南方向。图中

①处未安装光伏板,虚线内②区域地形平坦。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图中①处未安装光伏板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B.坡向C.坡度D.风力

4.②区域单位面积发电量小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海拔低,大气削弱作用强B.地形较平坦,阳光照射效果较差

C.湿度大,易产生云雾现象D.为避免遮光,光伏板南北间距大

第1页/共9页

乌鲁木齐处于特大煤田之—的准噶尔煤田的中部,又被准噶尔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

哈油田所包围,被称作是“油海上的—艘煤船”。下图为岩石转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6.推测新疆地质时期的气候特点为()

A.冷湿B.暖湿C.暖干D.冷干

海坨山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海拔约2200m。同—山坡上甲、乙、丙、丁四处气象站记录了某日

的山谷风数据(如下图),该日背景风较弱,但对山谷风仍有—定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山坡的朝向为()

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

8.四个气象站海拔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乙甲丁D.乙丙甲丁

9.与该日其他时刻相比,丁气象站6:00前后风力较大的原因是()

A.地表摩擦力小B.谷风与背景风叠加C.地转偏向力小D.山风与背景风叠加

不整合接触指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不—致,其中有剥蚀面相分隔,其间有地层缺失。侵入接触指侵入

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有接触变质的现象。下图为花岗岩与围岩的侵入接触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2页/共9页

10.上图中可能发生侵入接触现象的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1.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正确的是()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地壳下沉B.岩浆侵入—地壳下沉—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C.地壳下沉—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变质作用D.地壳下沉—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下图为北半球某大洋不同纬度相邻海域8月份海水等温线和等盐度线图,甲、乙、丙、丁为纬线,a、

b、c、d为等温线,①、②、③、④为等盐度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丙、丁四条纬线纬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3.若该海域为太平洋,图中Ⅰ、Ⅱ表示洋流,则洋流Ⅰ为()

A.日本暖流B.阿拉斯加暖流C.千岛寒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其水陆地表性质不均匀,对大气中低层的温湿结构和边界层物理过程有

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经过湖区的中小尺度对流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致使洪泽湖周边地区成为雷

暴多发地区之—。下图示意某年6月8日洪泽湖周边的近地面气温和风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第3页/共9页

14.上图中锋面西段与东段移动速度的比较及原因,正确的是()

A.西段移动速度快;锋后风力更大B.西段移动速度慢;地形阻挡

C.东段移动速度慢;锋前高压阻挡D.东段移动速度慢;地形阻挡

15图中天气系统可能触发洪泽湖附近地区形成雷暴天气,原因不包括()

A.地面至中高层湿度较大B.冷锋南下抬升锋前暖湿气流

C.大气层结稳定性增强D.气温高,蒸发旺盛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同学赴该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发现该区域河岸冲刷严重,地质灾害多

发,威胁公路安全。在综合分析了该区域滑坡的原因及潜在风险之后,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地理信息

技术设计了—套滑坡预警监测系统。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区域地质灾害易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岩层破碎B.地表水的浸泡作用C.气候湿润D.人类经济活动频繁

1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质灾害发生概率最高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8.推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该预警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

A.采集地表形变数据B.分析灾害损失数据

第4页/共9页

·

C.分析植被分布数据D.采集区域降水数据

下图为人户分离人口的界定与分类,2010—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不同类型的人户分离人口数量呈增长

态势,且增加数量排序为省内流动人口>市区内人户分离人口>省外流动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兰州市市区内人户分离人口、省内流动人口和省外流动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

A.公共服务设施、城镇化水平、就业机会B.公共服务设施、就业机会、城镇化水平

C.就业机会、公共服务设施、城镇化水平D.就业机会、城镇化水平、公共服务设施

20.为降低兰州市市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政府应()

A.加强交通建设B.改善居住环境和住房设施

C.促进公共资源均等化D.增强城市产业承接能力

内陆港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布局通常呈现圈层结构,以适应多样化的物流需求

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依据港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功能特点和物流流程,内陆港的规划通常以铁路中心站或

内河码头为核心,由内而外划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形成有序的物流组织和空间布局。下图示意

内陆港空间布局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内陆港规模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腹地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性B.内陆港与海港之间的距离

第5页/共9页

C.腹地交通运输方式的便捷度D.腹地范围大小和发展水平

22.通常在内陆港外围层布局的是()

A.铁路中心站B.内河码头C.物流仓储D.临港制造

23.内陆港空间布局演变过程中,“港口区域化”阶段的表现主要体现在()

A.形成“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的结构B.形成有序的物流组织和空间布局

C.生产流程和运营管理分散至腹地网络D.强化港口与城市的衔接联动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莱芒湖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和汝拉山脉之间。图1示意欧洲部分区域—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

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图2)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

km/h。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

(1)如图气压分布形势下,判断莱芒湖的风向,并分析莱芒湖区域大风的形成原因。

(2)说明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层云的成因。

(3)莱芒湖的形成兼有冰碛湖和堰塞湖两种成因。请依据莱芒湖区域位置,描述其形成过程。

25.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为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这里生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动植

物宝库”。武夷山亚高山矮林,生长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枝,遮蔽阳光,树下附生苔藓植物多。武夷山海

拔在1900米以上的自然带为草甸带,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且生长茂密;木本植物较少,树干低矮、粗壮,

木质好,枝条多弯曲。图1为武夷山所在区域图,图2为武夷山垂直带谱示意图。

材料二土壤呼吸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的量。它是衡

量土壤生态系统活跃程度和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代谢强度的重要指标。土壤呼吸速率的大小受土壤温度、

第6页/共9页

湿度、有机质含量、植被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武夷山各种植被类型下土壤呼吸速率呈下降趋

势。图3示意武夷山四种植被类型下0-10cm土层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速率年平均值。

(1)说明武夷山被誉为“动植物宝库”的原因。

(2)根据武夷山草甸带植被特点,推测该草甸带分布区域的气候特征。

(3)与相邻植被带相比,武夷山亚高山矮林下表层土壤温度较低,根据材料分析原因。

(4)根据材料分析评价,近年来武夷山各种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呼吸速率下降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26.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7月19日,我国又—超级水电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位于地质条

件复杂、生态敏感的“大拐弯”段,创新性地采用了“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发电方案,隧洞内建设五座

梯级电站的开发方式,并保留部分水量经原河道流向下游。通过建设超长隧洞和地下厂房,极大减少了对

地表的干扰。然而,工程建设仍面临着地质灾害、生态保护及国际协调等多重挑战。图1为雅鲁藏布江下

游水电工程所在区域图,图2为该工程示意图。

(1)简析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案相比传统高坝大库方案的优点。

(2)为监测和评估该工程区域的生态修复效果,请列举工程完成后可用的具体监测指标。

(3)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建设的意义。

第7页/共9页

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

地理试题

命题单位: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题答案】

【答案】1.C2.C

【3~4题答案】

【答案】3.B4.D

【5~6题答案】

【答案】5.C6.B

【7~9题答案】

【答案】7.A8.B9.D

【10~11题答案】

【答案】10.D11.A

【12~13题答案】

【答案】12.A13.A

【14~15题答案】

【答案】14.B15.C

【16~18题答案】

【答案】16.D17.C18.A

【19~20题答案】

【答案】19.B20.C

【21~23题答案】

【答案】21.D22.C23.C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题答案】

【答案】(1)风向:西南风。原因:该气压形势下,瑞士中部受低压系统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压

中心;莱芒湖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和汝拉山脉之间,地形狭管效应加剧风速;湖面摩擦力小,风速进—步增

大。

第8页/共9页

(2)冬季该气压形势控制下,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受下沉气流影响,形成逆温层,逆温层阻挡下层空气上升;

逆温层下方空气湿度大,水汽充足;底层空气受地面冷却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形成层云。

(3)冰期时,阿尔卑斯山脉和汝拉山脉的冰川发育,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洼地;冰川消退后,洼地积水形成

冰碛湖;后期山体岩石崩塌,碎屑物质堵塞洼地出口,形成堰塞湖,最终形成莱芒湖。

【25题答案】

【答案】(1)武夷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为

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多个生物区系的交汇地带,生物种类丰富;人类活动干扰较

小,生态环境保存较好。

(2)气候寒冷;风力强劲;降水较多(或湿度大);光照较强。

(3)亚高山矮林生长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