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十中高三历史模拟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十中高三历史模拟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十中高三历史模拟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十中高三历史模拟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十中高三历史模拟测试卷(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66页试卷第=page66页,共=sectionpages66页高三历史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光荣革命”后,为巩固革命成果,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

)A.《独立宣言》 B.《王位继承法》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2.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的朝代是(

)A.商朝 B.汉朝 C.元朝 D.清朝3.1919年7月,中国某思想家发表文章指出,“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根本解决”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其观点错误的实质是(

)A.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适用性 B.攻击民主与科学理念C.对西方文化存在全盘肯定的倾向 D.否定十月革命的道路4.欧洲中世纪后期,在教会神学的笼罩下,产生了大学的世俗教育,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复兴 B.教会势力的削弱C.神学的广泛传播 D.传统教育的崛起5.开平煤矿于1881年正式投产,当年产煤三千六百余吨,大量投放市场,获利甚厚。这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

)A.军事工业的兴起 B.民用工业的发展C.外国资本的进入 D.封建经济的瓦解6.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7.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准确理解(

)A.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交替B.生产停滞与社会不满情绪高涨并存C.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D.经济危机与社会不满情绪高涨并存8.“千年古商埠,百年洋码头”这句口号蕴含了湖北沙市的历史发展。湖北沙市被辟为通商口岸始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晚清时期,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先后出现夷务(师夷制夷)、洋务(运动)、时务(清末新政)三个关键词语的演变。这实际呈现了(

)A.中学为体的发展历程B.“化西为中”的制度与文化变迁C.步履艰难的新政困境D.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化过程10.如图为新西兰漫画家大卫·洛1921年12月发表的漫画《华盛顿们(“我们用我们的小斧子砍的”)》。作者意在(

)A.期冀大国真心缓和远东局势 B.表达对亚太国际秩序的不满C.揭示新秩序不可能带来和平 D.讽喻列强间复杂的利益纷争11.梁启超曾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据此可以认定,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

)A.可以还原戊戌政变的历史真实 B.能对戊戌政变形成正确认识C.是研究戊戌政变的第一手史料 D.有意隐瞒戊戌政变客观事实12.2000年,《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营自主权,实行公立医疗机构的自主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这些规定(

)A.提升了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 B.构建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C.缓解了政府财政紧张的局面 D.顺应了卫生事业的市场化方向13.“十二五”时期中国三大谷物及大豆总产量与消费量(万吨)年份品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总产量消费量总产量消费量总产量消费量总产量消费量总产量消费量小麦11690123751210212500104901137511500115001155010395玉米18670181251985518575218301889021755178052197019300大米20080195102043019555206101981020765197702066519485大豆1449667313057111122075371235835512158790据表可知,“十二五”时期,中国主要粮食(

)A.总产量与消费量逐年稳步增长 B.供给与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C.供给数量与质量均有安全问题 D.总产量与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14.宋代都市茶文化盛行,光顾茶馆的客人有僧道、妇人、商贾、官员、秀才、公吏,不区分道俗、男女、职业、身份,就这样士大夫和庶民在一个茶馆里喝茶,茶馆就是都市的上流层和下流层文化相聚的地方。宋代的茶馆文化反映了(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B.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C.士族与庶族相处较融洽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15.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赠送给教皇,丕平献土说明(

)A.西欧封建统治者加强对教会的控制 B.基督教会与封建势力是相互利用C.西欧采邑制度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 D.教皇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16.关于文书下行文体,秦始皇改命为“制”,令为“诏”,规定两种文体专供皇帝使用。关于上行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将之改称为“奏”。这些改制(

)A.畅通了官民的联系渠道 B.体现了君主治国作风的务实C.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D.促进了科学决策的快速形成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请仔细观察、比较下列两幅地图,探究以下问题。(10分)图1: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联系【对比分析】(1)对比两幅地图,请您从欧洲商路贸易中心和贸易主体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所发生的变化。(6分)【深入探究】(2)从图1到图2商路的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4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统编历史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谕“将直隶各省现今征收钱粮册内有名人丁,永为定数,嗣后滋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但将实数另造清册具报。”五十二年万寿恩诏:“但据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四年,奉旨“以各邑丁粮均派入各邑地粮之内,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清]吴振械:《养吉斋余录》卷1(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晋前期黄籍和白籍的区别以及东晋后期白籍的变化,结合所学归纳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6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清朝赋役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影响。(6分)1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4分)材料

1911年3月,摩洛哥非斯地区爆发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起义,法国派兵镇压。德国出面干涉,7月1日派军舰到摩洛哥阿加迪尔港,引发阿加迪尔危机。由于担心德国获得摩洛哥沿岸港口并建立海军基地,英国于21日发出警告,强调英国是处理国际事务不可或缺的角色。英国海军进入战备状态,总参谋长访问法国并视察德法边界。在英国强硬态度面前,德国同意与法国妥协,摩洛哥由法国“保护”,法国向德国转让法属刚果部分地区。11月底,德国军舰驶离阿加迪尔港,危机结束。德国对此十分失望,决心在下一次“考验”时不再退缩。同时,英法同盟的实质合作进一步加强。——摘编自徐弃郁《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阿加迪尔危机中的立场及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加迪尔危机对德国的影响。(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先秦文献《尚书·泰誓》中有言:“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已经成了自行与天相通的独立的人格主体和政治主体。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可见,民与天是直接贯通的。在他看来,爱民、尊民乃遵从天地之性;民是天生的,君是树起来的;君与民有利害冲突时,自然要舍弃君的利益,保全民的利益。——摘编自夏勇《民本与民权——中国权利话语的历史基础》材料二

孙中山提出政府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充分代表人民的权力机关,人民能够真正行使对于自身和对于国家的合理合法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孙中山理想中合格的中华民国的国民,应该是权责统一的政治生命体。在行使诸如选举权等合法权利时,必须尽到一个国民应尽的义务,这种义务放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中,就是内抗专制、外御强敌,就是自发、自觉地形成对中华民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摘编自罗诗承等《孙中山的民本思想探究》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因而必须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1980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合寨大队果作村、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冲湾村等地的农民群众开创性地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自主管理本村公共事务的村级自治组织,即村民委员会,这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摘编自史佩宇《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核心探索》(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本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民本思想与国家治理的关系。(8分)答案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ABBCCDC题号111213141516答案CDBDBC17.(1)欧洲商路贸易中心的变化: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主要贸易体(商人)变化:由阿拉伯、意大利、中国商人为主变为以西欧国家(英国等)商人为主。(2)趋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形成等。18.(1)区别:是否承担赋役。(如答黄籍是南方土著居民,白籍是北方南渡侨民也可)变化:白籍土著化,承担赋役。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2)内容: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或者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摊丁入亩趋势:赋役征发逐渐转到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影响: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19.(1)立场:坚决反对德国干涉摩洛哥,支持法国,强调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摆出强硬姿态。原因:担心德国在摩洛哥获得港口和海军基地会威胁到英国的海上霸权和殖民利益;维护英法同盟关系;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不允许德国势力过度扩张。(2)影响:危机的解决使英法同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刺激德国寻求新的战略和外交突破;德国对英法更加不满和失望,促使德国更加积极地准备军事力量;危机的解决方式让德国感到屈辱,加剧了德国与英法之间的矛盾。20.(1)内容:民为政治主体并具有独立性;天命与民意直接相通;君为民立;民为邦本。(2)特点:强调人民主权;主张国民权责统一;重视国家独立和人民自由;具有鲜明的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