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向《说苑至公》《战国策刘向书录》文言文试题答案及翻译--秦始皇帝既吞天下材料一: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禅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帝仰天而叹曰:“吾德出自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鲍白令之对曰:“陛下行桀、纣之道,欲为五帝之禅,非陛下所能行也。”秦始皇帝大怒曰:“令之前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令之对曰:“臣请说之。陛下筑台干云,宫殿五里,建千石之钟,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兴作骊山宫室,至雍相继不绝。所以自奉者,殚天下,竭民力。偏驳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始皇暗然无以应之,面有惭色,久之,曰:“令之之言,乃令众丑我。”遂罢谋,无禅意也。(选自刘向《说苑·至公》,有删改)材料二: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苏秦始欲横,秦弗用,故东合从。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杖于谋诈之弊,终无信笃之诚,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任刑法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抚天下十四岁,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上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选自刘向《战国策·刘向书录》,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令之前A若何以B言C我D行桀纣之道也E趣F说之G不解H则死。11.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依凭,依仗,与《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的“乘”意义不同。B.烈,功业,与《过秦论》中“奋六世之余烈”的“烈”意义相同。C.道,同“导”,引导,与《离骚》中“来吾道夫先路”的“道”意义不同。D.苟,如果,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终苟免而不怀仁”的“苟”意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干,冲犯,与成语“豪气干云”“干霄凌云”的“干”意义相同。B.建,树立,与《谏逐客书》中“建翠凤之旗”的“建”意义相同。C.殚,竭尽,与成语“殚精竭力”“力殚财竭”的“殚”意义相同。D.因,凭借,与《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的“因”意义相同。13.下列对材料中加横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连词,于是,与材料一中“令之之言,乃令众丑我”的“乃”词性、意义均不同。B.而,连词,表修饰关系,与材料二中“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的“而”用法不同。C.以,连词,表目的关系,与材料二中“齐之以礼”的“以”用法与意义均不相同。D.之,助词,的,与《愚公移山》中“汝心之固,固不可彻”的“之”的意义相同。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兼并了天下之后,询问群臣传位让贤与世袭哪一种做法是对的,除了鲍白令之,其他博士官没有一人回答。B.鲍白令之说秦始皇不可能像五帝那样禅让天下,秦始皇听后大怒,但在听了鲍白令之的解释后,秦始皇面带羞愧。C.材料二与杜牧《阿房宫赋》相似,都通过秦攻成守败的对比,指出攻守天下的策略应不同,治理天下要行仁义。D.材料二中刘向引用孔子的话,阐述了用刑罚和用礼教两种治民之道的不同结果,肯定了德教与礼教对化民的重要性。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2)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战国策·刘向书录》)16.贾谊《过秦论》中说秦国灭亡是因为“仁义不施”,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贾谊的观点?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10.AEG11.C12.D13.D14.C
15.(1)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做旗帜,天下的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如同回声似的应和他,背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着他。(2)于是焚烧书籍,坑杀儒生,往上(往前)轻视尧、舜,向下(往后)藐视禹、汤、文王。
16.①秦始皇建造高大宫殿,为了自己的享乐,耗费天下的资财;②秦始皇焚烧书籍,坑杀儒生,轻视王道;③秦二世变本加厉,对下不施行恩惠,不注重礼治与道德教化。【解析】这两篇材料均围绕秦朝统治展开,从不同角度揭示其灭亡原因。材料一通过秦始皇与鲍白令之的对话,批判其奢靡暴政、自私专横,揭露其“行桀纣之道”的本质;材料二则从权谋诈术角度,指出秦朝依靠地理优势和阴谋手段兼并天下,但缺乏道德教化,最终因“诈伪之弊”而速亡。两文共同印证了贾谊“仁义不施”的观点,强调德政对治国的重要性,体现了汉代儒家的政治理念。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上前来!你凭什么说我走的是桀、纣一样的道路?赶快解释清楚,不能解释就处死罪。“若”是“你”的意思,作下一句的主语,A处断开。“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何以”宾语前置,“以何”,凭什么,“言”是谓语,“我行桀纣之道”是宾语,“也”是句末语气词,在E处断开。“趣说之”是动宾结构,“趣”是状语,修饰“说”,“说”是谓语,“之”指代前文“我行桀纣之道”的指控,作宾语,语意完整,在G处断开。故选AEG。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正确。“乘”,依凭,依仗/冒着。句意:凭借六代先王的功业。/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B.正确。“烈”均为“功业”。句意:凭借六代先王的功业。/奋力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C.错误。“道”,均同“导”,引导。句意:用政令来引导百姓。/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D.正确。“苟”,如果/苟且。句意:如果用狡诈虚伪的方法苟活取悦他人。/最终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正确。“干”,均为冲,冲犯。句意:陛下修筑楼台上接云霄。/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B.正确。“建”,均为树立。句意:立其重达千石的大钟。/立起翠凤羽毛装饰的锦旗。C.正确。“殚”,均为竭尽。句意:耗费天下的资财。/力量和财物都已耗尽。D.错误。意义不同。“因”,凭借/沿袭。句意:因此到了秦始皇时期,凭借国境四面的险要。/继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乃”,连词,于是/动词,是。句意:便召集群臣商议说。/令之这番话,是让众人憎恶我。B.正确。“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句意:秦始皇仰天长叹说。/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羞耻之心。C.正确。“以”,连词,表目的关系/介词,用,拿。句意:来抵抗秦国。/用礼制去同化他们。D.错误。意义不同。“之”,定语后置标志,不译/主谓之间消独,不译。句意:因此到了秦始皇时期,凭借险要的四面地势。/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故选D。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都通过秦攻成守败的对比,指出攻守天下的策略应不同”错误。《阿房宫赋》并未对秦的功成守败进行对比,杜牧也未论述攻天下的策略问题。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揭”,举起;“云”、“响”,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背着;“景”,通“影”,像影子一样。(2)“上”“下”,名词作状语,往上,向下;“小”,小看,轻视;“邈”,轻视。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结合“筑台干云,宫殿五里”“殚天下,竭民力。偏驳自私,不能以及人”可知,秦始皇建造高大宫殿,为了自己的享乐,耗费天下的资财;②结合“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可知,秦始皇焚烧书籍,坑杀儒生,轻视王道;③结合“二世愈甚,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可知,秦二世变本加厉,对下不施行恩惠,不注重礼治与道德教化。参考译文: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后,便召集群臣商议说:“古代五帝传位让贤(禅让制),夏、商、周三王世袭(世袭制),哪一种做法正确我将采用它。”七十多个博士官没有一人回答。鲍白令之回答说:“如认为天下公有,那么禅让贤人就是对的;如认为天下私有,那么世袭就是对的。所以五帝视天下为公有,三王以天下为私有。”秦始皇仰天长叹说:“我的国运承自五帝,我将以天下为公有,谁人可以在我之后接替天下呢”鲍白令之回答说:“陛下走的是桀、纣一样的道路,想要像五帝那样禅让天下,不是陛下所能做到的。”秦始皇大怒说:“你上前来!(你)凭什么说我走的是桀、纣一样的道路赶快解释清楚,不能解释就处死罪。”鲍白令之回答说:“我请求解释这样说的道理。陛下修筑楼台上接云霄,宫殿连绵五里,立起达千石的大钟,后宫嫔妃数百,歌舞杂技艺人上千。兴建骊山宫室,一直到咸阳雍门接连不断。为了供自己享乐,耗费天下的资财,竭尽全国民力。这样偏颇自私不顾他人,陛下是所谓自己立业仅能保存基业的君主,怎么谈得上与五帝比德行,又谈何要以天下为公呢”秦始皇默不作声,没有什么话可回答他,面带羞惭的表情,过了好一阵,他才说:“令之这番话,是让众人憎恶我。”于是放弃了这个计划,再也没有禅让天下的意思了。材料二:在这个时候,秦国最强,诸侯国正弱,苏秦用合纵的方式联合他们,当时六国联合成为一体,来抵抗秦国。秦国惧怕,因而不敢向函谷关以东进兵,天下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的状况有二十九年。然而秦国国势强盛,地形有利,善于权谋的人,都以投奔秦国为首选。苏秦一开始也想让秦国采用连横策略,秦国没采用,因此才向东(游说诸侯)采用合纵策略。等到苏秦死后,张仪采用连横策略,诸侯听了后,开始向西侍奉秦国。因此到了秦始皇时期,凭借国境四面的险要,据有崤山、函谷关的天险,拥有肥沃的陇蜀之地,听从众人的策略,凭借六代先王的功业,蚕食六国,兼并诸侯,统一了天下。可秦国毕竟是依仗狡诈的谋略,结束于没有诚信笃实,没有仁义道德的教化,来凝聚天下的人心。依靠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相信一些小技巧或权谋作为治国之道,于是焚烧书籍,坑杀儒生,往上轻视尧、舜,向下藐视禹、汤、文王。秦二世更是变本加厉,对下不施行恩惠,民间的情形不能向上传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上科学期中模拟题及答案
- 2024-2025 学年成都市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赫章招考教师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2025年公务员面试技巧专项卷
- 2025年移液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品质知识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融审核笔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科学上学期2025年观察实验测试
- 2025年浙江省公务员面试真题汇编卷
- 个人简历模版(三页)带封面(可编辑)简约精美版
-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电力系统外绝缘防污技术管理规范
- 《自贡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汇编(2023版)》
- 2017年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 英语导游服务能力(现场200问+)
- 严守职业底线坚持廉洁从业(完整版)
- 中小学-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课件
- TZJHIA 14-2024 医疗健康数据分类分级规范
- 基地管理劳务合同范本
- Q-SY 05018-2017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规范
- 大学生发展生涯展示
- 武汉归元寺过年活动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