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动物生理学题库(附参考答案)_第1页
2025年4月动物生理学题库(附参考答案)_第2页
2025年4月动物生理学题库(附参考答案)_第3页
2025年4月动物生理学题库(附参考答案)_第4页
2025年4月动物生理学题库(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4月动物生理学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试题:对水分容易通透而对NaCl+不容易通透的肾小管是(A)髓袢升支细段(B)髓袢升支粗段(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D)近曲小管(E)髓袢降支细段参考答案:(E)解析:髓袢降支细段对水分容易通透而对NaCl不容易通透。在髓袢降支细段,水在渗透压的作用下不断被重吸收进入组织间液,而NaCl不易通透,使得小管液中NaCl浓度逐渐升高,渗透压逐渐降低。2.试题:体内氧分压最高的部位(A)组织液(B)毛细血管血液(C)动脉血液(D)静脉血(E)细胞內液参考答案:(C)解析:氧分压是指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气体的扩散方向是从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进行。肺泡气中的氧分压高于动脉血,动脉血中的氧分压高于毛细血管血液,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分压高于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氧分压高于细胞内液。所以体内氧分压最高的部位是肺泡气,在给出的选项中动脉血液氧分压相对较高,故答案为A。3.试题:下列中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信号是(A)感受器电位(B)终板电位(C)突触后电位(D)动作电位参考答案:(D)解析: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即刺激强度未达到阈值时,动作电位不会产生;一旦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动作电位便会爆发,其幅度不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终板电位、突触后电位、感受器电位均属于局部电位,不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它们的大小与刺激强度相关,可发生总和。4.试题: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因为(A)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B)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C)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D)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升高,局部超极化(E)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局部超极化参考答案:(C)解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对Na⁺通透性升高,导致Na⁺内流,从而引起局部去极化。5.试题:不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因素是(A)肾素(B)血钠浓度降低(C)血钾浓度升高(D)血管紧张素III(E)血管紧张素II参考答案:(A)6.试题:补体C1抑制物可灭活激肽释放酶和______,阻止尿激酶原的活化(A)FⅨ(B)FⅡa(C)FⅦa(D)FⅪ参考答案:(C)7.试题: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膜对Na+有点通透性(B)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C)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值加大(D)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E)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参考答案:(C)解析: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其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膜内外K⁺的浓度差。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减小,K⁺外流减少,静息电位值减小,而不是加大。选项A,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是正确的;选项B,细胞膜对Na⁺有一定通透性也是正确的;选项C,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正确;选项E,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正确。8.试题:关于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下述错误的是(A)应激反应中,糖皮质分泌增多(B)长期服用皮质醇可使ACTH分泌增多(C)糖皮质激素在午夜间分泌最低(D)糖皮质激素参与应激反应(E)ACTH是糖皮质激素的促激素参考答案:(B)解析:长期服用皮质醇,血中皮质醇浓度升高,通过负反馈作用使ACTH分泌减少,A选项错误。ACTH可刺激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是糖皮质激素的促激素,B选项正确。应激反应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C选项正确。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在午夜间分泌最低,清晨分泌最高,D选项正确。糖皮质激素参与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E选项正确。9.试题:下列对肺通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血液与组织液间的气体交换(B)组织液与细胞间的气体交换(C)肺与外界气体交换(D)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参考答案:(C)解析: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B选项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是肺换气;C选项血液与组织液间的气体交换是组织换气;D选项组织液与细胞间的气体交换也属于组织换气。10.试题:完成生理性止血主要是(A)血小板和某些血浆成份(B)凝血因子(C)前列腺素(D)受损小血管(E)血小板和ATP参考答案:(A)解析: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迅速黏附、聚集于破损处,形成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堵塞伤口。同时,血浆中的凝血因子也相继激活,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实现生理性止血。所以生理性止血主要依赖血小板和某些血浆成份。11.试题:胸内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吸气肌收缩(B)肺泡表面张力(C)气道阻力(D)肺回缩力参考答案:(D)解析:胸内负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其形成主要与肺的回缩力有关。肺组织具有弹性,在被动扩张后会产生回缩力,这种回缩力使得胸膜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从而形成胸内负压。肺泡表面张力主要影响肺的顺应性等,气道阻力主要影响气体进出肺的阻力,吸气肌收缩是引起吸气动作的原因,但不是胸内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12.试题: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肾上腺素(B)5-羟色胺(C)乙酰胆碱(D)去甲肾上腺素参考答案:(C)解析: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13.试题:正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A)使功能活动按固有程序迅速达到特定水平(B)保持功能活动稳态(C)改善受控部分接受控制信息的反应状态(D)使控制部分受到抑制(E)增强受控部分对控制信息的敏感性参考答案:(A)解析:正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使功能活动按固有程序迅速达到特定水平。正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得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比如排尿反射、分娩过程等,通过正反馈可使这些生理过程迅速完成,按固有程序迅速达到特定水平,以适应机体的需要。选项A改善受控部分接受控制信息的反应状态表述不准确;选项B保持功能活动稳态是负反馈调节的意义;选项C使控制部分受到抑制不符合正反馈调节的特点;选项E增强受控部分对控制信息的敏感性不是正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14.试题:胃液分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壁细胞分泌盐酸(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和内因子(C)壁细胞分泌内因子(D)幽门腺分泌黏液(E)黏液细胞分泌黏液参考答案:(B)解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而不是胃蛋白酶和内因子,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所以该项描述错误。壁细胞能分泌盐酸和内因子,黏液细胞和幽门腺都能分泌黏液,故[B]、[C]、[D]、[E]选项描述均正确。15.试题:糖皮质激素的分泌(A)受靶腺激素和下丘脑调节肽双重调节(B)以代谢物反馈调节为主(C)以神经调节为主(D)以激素调节为主(E)以自身调节为主参考答案:(D)解析: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以激素调节为主。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可刺激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再刺激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存在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16.试题:在自动调节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A)控制信息(B)干拢(C)反馈信息(D)偏差信息(E)参考信息参考答案:(C)解析:反馈信息是指在自动调节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它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精度起着重要作用,能使控制部分根据受控部分的状态调整控制作用,以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17.试题:正常呼气末,肺内的气体量相当于(A)肺总容量(B)呼气储备量(C)余气量(D)吸气储备量(E)功能余气量参考答案:(E)解析:正常呼气末,肺内气体量为功能余气量,此时肺内气体量大于吸气储备量、呼气储备量,小于肺总容量和余气量。18.试题:凝血过程的第三阶段是指(A)肥大细胞释放肝素(B)血小板释放尿激酶(C)形成凝血酶(D)形成纤维蛋白参考答案:(D)解析:第三阶段为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随后纤维蛋白单体交联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完成凝血过程。A选项形成凝血酶是第二阶段;C选项肥大细胞释放肝素主要起抗凝作用;D选项血小板释放尿激酶与凝血过程无关。19.试题:动物机体O2、CO2进出细胞膜属(A)易化扩散(B)单纯扩散(C)入胞作用(D)主动转运参考答案:(B)解析:单纯扩散是指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这是一种物理现象,没有生物学机制的参与,无需代谢耗能,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乙醇、尿素等小分子物质都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动物机体O₂、CO₂进出细胞膜属于单纯扩散。20.试题:下列诸因素中,哪一种对脑血流量没有明显影响(A)血液黏滞度(B)脑脊髓液压力(C)颈动脉窦内压(D)动脉血二氧化碳张力参考答案:(C)解析:颈动脉窦内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可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调节血压,但对脑血流量影响不明显。血液黏滞度增加会影响脑血流灌注;动脉血二氧化碳张力升高可使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量;脑脊髓液压力升高可能影响脑血流。21.试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加强时(A)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减低(B)醛固酮释放减少(C)静脉回心血量减少(D)肾脏排钠量减少参考答案:(D)解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加强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血管紧张素Ⅱ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导致肾脏排钠量减少,故选项C正确;醛固酮释放应增加,A错误;会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增加,B错误;使外周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D错误。22.试题: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是Ca2+(B)细肌丝向粗肌丝滑动(C)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D)Ca2+与横桥结合参考答案:(D)解析: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胞质内Ca²⁺浓度的升高,Ca²⁺与肌钙蛋白结合,引发肌肉收缩过程,并不是与横桥结合,所以C选项错误。A选项,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是Ca²⁺,这是正确的;B选项,骨骼肌收缩时细肌丝向粗肌丝滑动,这是收缩的基本机制之一;D选项,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是肌肉收缩过程中的重要步骤。23.试题:十二指肠内注入大量盐酸不会引起(A)胃液分泌(B)胆汁大量分泌(C)胰液大量分泌(D)肠液分泌参考答案:(A)解析:十二指肠内注入大量盐酸会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从而引起胰液、胆汁、肠液大量分泌。同时,盐酸也会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胃液分泌,而不是引起胃液分泌增加。24.试题: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的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安静时K+通透性大(B)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参考答案:(D)解析:细胞膜上存在钠钾泵,它能通过消耗能量,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从而维持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选项A中膜安静时K⁺通透性大主要影响静息电位;选项B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主要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关;选项CNa⁺易化扩散不是形成和维持浓度差的主要原因。25.试题:在完整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一般属于(A)单收缩(B)以上都不是(C)等张收缩(D)等长收缩(E)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参考答案:(E)解析:骨骼肌在完整机体内的收缩通常是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的混合形式,既会产生一定的张力使肌肉长度不变(等长收缩),也会在克服负荷后肌肉长度改变(等张收缩),所以一般属于等长收缩+等张收缩。26.试题:下列哪个激素不是腺垂体分泌的(A)催乳素(B)催产素(C)黄体生成素(D)促甲状腺激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参考答案:(B)解析: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而催产素是由神经垂体分泌的。27.试题:射血分数等于(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搏出量×100%(B)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C)搏出量÷心室收缩末期容积×100%(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搏出量×100%参考答案:(B)解析:射血分数的计算公式是搏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比值再乘以100%,即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28.试题:在高分子激肽原(HK)的参与下,FⅫa可激活(A)FⅨ(B)FⅡ(C)FⅪ(D)FⅦ参考答案:(C)29.试题:交感神经的生理功能是(A)瞳孔扩大(B)外生殖器血管扩张(C)心跳减慢减弱(D)胃肠平滑肌收缩参考答案:(A)解析: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瞳孔扩大。而胃肠平滑肌收缩、心跳减慢减弱、外生殖器血管扩张通常不是交感神经的生理功能,而是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交感神经兴奋一般会使心跳加快加强、胃肠平滑肌舒张、外生殖器血管收缩等。30.试题:纤溶酶原激活物中,肾脏产生的尿激酶属于(A)细胞激活物(B)血管激活物(C)血浆激活物(D)组织激活物参考答案:(D)解析:尿激酶属于组织激活物,它主要由肾脏等组织产生,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从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31.试题:下列关于有髓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B)以相邻朗飞氏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C)不衰减传导(D)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参考答案:(D)解析:有髓纤维跳跃传导时,离子跨膜移动仅在朗飞氏结处发生,跨膜移动总数少,耗能少,所以选项D错误。有髓纤维以相邻朗飞氏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选项A正确),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选项B正确),而且是不衰减传导(选项C正确)。32.试题:胸廓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是在(A)肺容量相当于肺总量的67%(B)肺容量大于肺总量的78%(C)胸廓处于深吸气末(D)胸廓处于深呼气末(E)肺容量小于肺总量的58%参考答案:(A)33.试题: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B)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C)增强心肌收缩力(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参考答案:(D)解析:房室延搁指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缓慢传播,其生理意义是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这样心房先收缩,心室再收缩,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选项A中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选项B增强心肌收缩力主要与心肌自身的特性及相关调节机制有关;选项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是心肌细胞自身的电生理特性,均与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无关。34.试题:心室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C)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大大减慢(D)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参考答案:(D)解析:心室期前收缩后,由于心室肌受到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较长,紧接着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时,常常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致使心室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出现一次“脱失”,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来才发生收缩,所以形成代偿间歇。35.试题:下列关于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具有防御性呼吸反射(B)切断迷走神经后,吸气和呼气都延长、加深(C)肺牵张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D)不存在本体感受器参考答案:(D)解析:肺牵张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A选项正确;切断迷走神经后,吸气和呼气都延长、加深,B选项正确;呼吸运动存在本体感受器,如肌梭等,C选项错误;机体具有防御性呼吸反射,如咳嗽反射、喷嚏反射等,D选项正确。36.试题:对电突触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单向传递(B)为双向传递(C)突触前后膜的电阻较低(D)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参考答案:(A)解析: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突触前后膜的电阻较低,其传递具有双向性,不是单向传递,所以答案选D。37.试题: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后膜对Na+的通透性提高,将引起后膜电位变化是(A)产生动作电位(B)抑制性突触后电位(C)兴奋性突触后电位(D)静息电位不变参考答案:(C)解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后膜对Na⁺的通透性提高,会导致Na⁺内流,使膜电位发生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后膜对Cl⁻等阴离子通透性增加,导致膜电位超极化。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维持,此时Na⁺通透性提高不是维持静息电位不变。产生动作电位需要达到阈电位等一系列条件,仅Na⁺通透性提高不一定能产生动作电位。38.试题:有关副交感神经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正确的是(A)以上全对(B)促进小肠的运动(C)促进胰腺的分泌(D)促进唾液腺、胰腺分泌(E)是胃容受性舒张的传出神经参考答案:(A)解析:副交感神经对消化系统具有广泛的作用。它可促进唾液腺、胰腺分泌;是胃容受性舒张的传出神经,能使胃适应大量食物的涌入而舒张;促进小肠的运动;促进胰腺的分泌等。所以以上选项均正确,答案为E。39.试题:哪项pH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活动最适宜(A)2.0~3.0(B)6.0~7.0(C)8.0~9.0(D)4.0~5.0(E)12.0~13.0参考答案:(B)解析: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为6.0-7.0,在这个pH范围内其活性最高,消化能力最强。40.试题:糖尿病人出现多尿的原因是(A)由于晶体渗透压升高而产生利尿(B)水利尿(C)影响了尿素的代谢产生利尿(D)由于髓质渗透压降低产生利尿(E)渗透性利尿参考答案:(E)解析:糖尿病人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导致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小管液渗透压升高,妨碍了水和NaCl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这种情况属于渗透性利尿。41.试题:肌小节H带由构成(A)只有细肌丝(B)既没有粗肌丝也没有细肌丝(C)只有粗肌丝(D)既有粗肌丝也有细肌丝参考答案:(C)解析:肌小节H带位于肌小节中间,该区域只有粗肌丝,没有细肌丝。当肌肉收缩时,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H带变窄。42.试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A)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B)肺弹性阻力减少(C)肺难以扩张(D)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降低(E)肺顺行性增大参考答案:(C)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肺的弹性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使肺容易扩张。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弹性阻力增加,肺顺应性降低,肺难以扩张,A正确,B、C错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会使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增加,D错误;小肺泡内压大于大肺泡内压,E错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其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减弱,导致肺弹性阻力增大,肺顺应性下降,肺难以扩张。而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增加,小肺泡内压因表面张力大而大于大肺泡内压。43.试题:成年牛的等热范围是(A)10~200C(B)15~250C(C)20~230C(D)16~24°C参考答案:(D)解析:成年牛的等热范围一般是16~24°C。等热范围是指动物在代谢率最低时的环境温度范围,成年牛在这个温度区间内,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所消耗的能量最少,有利于其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44.试题:重吸收Na+最强的部位是(A)集合管(B)髓袢降支(C)近曲小管(D)远曲小管(E)髓袢升支参考答案:(C)解析:近曲小管是重吸收Na⁺最强的部位。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上有丰富的钠泵,能主动将Na⁺转运入细胞内,同时将细胞内的K⁺转运出细胞外,形成Na⁺-K⁺泵的活动,维持细胞内低Na⁺高K⁺的离子浓度梯度,从而促使小管液中的Na⁺不断通过管腔膜进入细胞内,再由细胞基底侧膜上的钠泵将Na⁺泵出细胞,进入组织间隙。近曲小管对Na⁺的重吸收量占肾小球滤过量的65%~70%。髓袢降支主要重吸收水,对Na⁺的重吸收较少;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有主动重吸收,但重吸收能力不如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受醛固酮等激素的调节,重吸收能力也相对较弱。45.试题:肺循环和体循环的(A)外周阻力相同(B)脉压相同(C)每分输出量相同(D)收缩压相同参考答案:(C)解析:肺循环和体循环是相互连接且同时进行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为整个循环系统提供动力,所以肺循环和体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