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昌都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6届昌都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6届昌都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6届昌都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6届昌都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昌都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A.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2.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初中物理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0cmC.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g3.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4.下列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壶口附近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冬天河水结冰是凝华现象C.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D.用铁水浇铸车轮是熔化现象5.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B.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C.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D.人眼能直接看到红外线6.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镜面“模糊”的原因是()A.水发生汽化 B.水蒸气发生液化 C.水发生凝固 D.水蒸气发生凝华7.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ρ冰=0.9×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5kg/m3B.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温度会一直下降C.水全部变成冰后,质量变成500gD.密封的水袋变成冰袋,显得鼓起来8.物理课上,老师先让同学们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发现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接着,让甲同学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霜是凝固现象B.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C.白雾是由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白雾是干冰升华后,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成的小液滴二、多选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B.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C.两物体相互吸引,是因为带异种电荷D.导体内都有大量的自由电子10.下列有关图所示的情景,表述正确的是()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的B.有经验的渔民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C.石油气主要是利用降低气体温度的方法,液化后被储存在钢瓶内D.传统的自行车尾灯是将照射来的光反射回去,达到安全警示的作用三、填空题1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和_____。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图乙、丙分别是测冰和水时温度计的示数,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12.我们常说“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对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我们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小明沿公路向东散步,一辆小汽车快速从小明身边穿过,向东急驰而去,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小明在向______运动。13.在一档比较物质性质的科学节目中,主持人分别用手拿相同大小的铁片和金刚石片去切割冰块,发现金刚石的切割速度远大于铁片,如图甲所示,这说明金刚石的__________性质比铁好。美国生产的B2轰炸机是世界上最先进战机之一,如图乙所示。它在天空中飞行连雷达都难以探测到,主要是因为机身应用了__________材料。14.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若不考虑体积的变化,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若取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不考虑体积的变化,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15.玻璃瓶装的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凝固后把瓶子胀裂了。其主要原因是瓶子里的啤酒凝固后,质量_____,体积_____,密度_____(均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1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一部分光射回到原来的物质,另一部分进入另一种物质,则折射角是_______度。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18.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棱镜的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透过棱镜的光路图(折射光线仅要求画出大致位置)。(____)19.(10分)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目的是_____;(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消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然后小张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4)以上(2)、(3)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结束后,小张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他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请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是_____透镜,它是用来矫正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五、计算题20.(6分)运动会上,一位运动员跑400米用了90秒,求这名运动员的速度。21.(6分)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家住南昌的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虹桥游玩迪士尼乐园,9︰4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车次到站、发车南昌西站上海虹桥运行距离G1346到站时间09︰1013︰18780km发车时间09︰4314︰10G1386到站时间09︰5013︰50780km发车时间10︰0514︰30G1348到站时间10︰1013︰41780km发车时间10︰2615︰30(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当高铁匀速行驶到一隧道的正前方600m处鸣笛,经过3s小明他们听到隧道上方山崖反射过来的回声,求此时高铁的行驶速度?(设当时声速340m/s)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因为1m/s=3.6km/h,所以20m/s=72km/h,这个运动速度显然比蚂蚁爬行快的多,比短跑运动员跑的快,比飞机的飞行速度小的多,所以选项A、C、D都不符合要求。故选B。2、C【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在25cm左右,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5cm,在27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C符合实际;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不符合实际。3、A【解析】液态的制冷剂在吸收热量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的状态变化是汽化,故选A.4、C【分析】从物态变化的概念分析得出结论,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详解】A.壶口附近的“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B.冬天河水结冰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故B错误;C.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液态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正确;D.用铁水浇铸车轮,是铁水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5、B【详解】A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40℃以下的物体依然辐射红外线,故A错误,B正确;C.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同,辐射的强度也不同,故C错误;D.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红外线,故D错误。6、B【详解】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经常发现浴室镜面“模糊”,这是因为浴室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的小液滴附着在镜面上造成的。故选B。7、D【详解】A.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ρ=2.5kg/m3,故A错误;B.冰属于晶体,水结冰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水结冰后状态改变,所含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仍然是450g,故C错误;D.冰的密度小于水,水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可知,体积变大,所以水袋变成冰袋,显得鼓起来,故D正确。故选D。8、B【分析】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白霜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而成.【详解】A、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不是凝固,故A错误;B、由题意可知,“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是水蒸气,故B正确;CD、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9、AB【详解】A.电压是促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故A正确;B.电流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故B正确;C.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两物体相互吸引,可能是因为带异种电荷;但因带电体具有吸引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两物体相互吸引,还可能是因为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故C错误;D.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都有大量的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可能是电子、阴离子、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AB。10、ABD【详解】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当从上面看水中的物体时,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并且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当渔民看水中的鱼时,正是应用了这一现象,看到的鱼的位置并不是真正的鱼的位置,而是鱼的虚像。因此有经验的渔夫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故B正确;C.石油气主要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被储存在钢瓶内的,故C错误;D.传统的自行车尾灯是一块块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可以将照射来的光反射回去,达到安全警示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ABD。三、填空题11、分度值D38【详解】[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要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2]使用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正确的是D。故选D。[3]在乙图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测量冰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0℃以下,﹣10℃下两格处。示数为﹣12℃。[4]在丙图中,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30℃以上8格处,所以示数为38℃。12、大地西【详解】[1]我们常说“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对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我们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大地。[2]小明沿公路向东散步,一辆小汽车快速从小明身边穿过,向东急驰而去,以小汽车为参照物,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分析可知,小明在向西运动。13、硬度吸收雷达波【详解】[1]因为金刚石的硬度比铁片大,故金刚石的切割速度远大于铁片。[2]飞机能够隐身,主要是因为机身表面有一层吸收雷达波的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雷达发生出的能量。14、;。【详解】[1]当两种金属质量相等时,则制成合金的质量为2m,由知道,两金属的体积分别是:、,所以,制成合金的体积是:,故合金的密度是:。[2]当两种金属体积之比为1:2时,则制成合金的体积V′=3V,由知道,两金属的质量分别是:m1=ρ1V,m2=2ρ2V,制成合金的质量是:m′=m1+m2=ρ1V+2ρ2V,所以,合金的密度是:。15、不变变大变小【详解】[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啤酒凝固结冰后质量不变;[2][3]啤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由可知,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即瓶子里的啤酒凝固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16、31【详解】根据界面和法线互相垂直,可确定AD、BF有一个是界面,一个是法线,由OC与界面的夹角为30°可知,OC与法线的夹角为90°-30°=60°,由OE与界面的夹角为30°可知,OE与法线的夹角为90°-30°=60°,由此可知CO和OE中有一个是入射光线,一个是反射光线,由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可知AD是法线,则BF是界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由此可知入射光线是CO,反射光线是OE,折射光线是OG,OG与法线的夹角为31°,折射角是∠AOG=31°。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详解】由于平面镜成的是正、等大的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我们可以分别做出A、B两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然后用虚线将二者连接起来即可.18、【详解】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由此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19、同一高度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缩小倒立能远离变大凹近视【详解】(1)[1][2]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2)[3]由题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当物体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时,物距u=50cm﹣10cm=40cm>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4]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20cm)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