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试题(附答案)_第1页
2025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试题(附答案)_第2页
2025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试题(附答案)_第3页
2025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试题(附答案)_第4页
2025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根据《民法典》规定,下列哪一情形构成有效承诺?A.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后发出的回复B.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届满后发出,要约人未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C.受要约人以行为方式作出承诺,且该行为符合交易习惯D.受要约人因快递延误导致承诺迟到,要约人明确表示拒绝接受答案:C解析:《民法典》第480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选项A属新要约;选项B属逾期承诺,除非要约人及时确认否则无效;选项D中因其他原因迟到的承诺,要约人未及时拒绝则有效,本题要约人明确拒绝,故无效。2.甲(75周岁)与乙(68周岁)因宅基地边界争议发生肢体冲突,甲用木棍击打乙头部致其轻微伤。关于公安机关对甲的处罚,正确的是: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答案:B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70周岁以上的,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但未规定必须从轻或减轻。第19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减轻处罚;70周岁以上老人无强制从轻规定,但实践中可酌情从轻,本题选B。3.村民王某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30年。承包期第5年,王某举家迁入设区的市并转为非农业户口。关于该承包地的处理,正确的是:A.村委会应当收回承包地B.王某可继续保留承包地C.王某应将承包地交回村委会D.村委会应给予王某适当补偿后收回答案:C解析:《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7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本题王某符合该情形,应主动交回,故选C。4.李某因债务纠纷将张某诉至法院,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关于该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行一审终审B.应当在立案之日起2个月内审结C.可以简化起诉、答辩方式D.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答案:B解析:《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小额诉讼程序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选项B“2个月”错误,故选B。5.某社区调委会受理一起赡养纠纷,调解员老张发现赡养人李某因投资失败经济困难,被赡养人王奶奶(82岁)要求每月支付500元。老张的下列做法中,违反《人民调解法》的是:A.邀请王奶奶的邻居参与调解B.要求李某提供近期银行流水证明经济状况C.以“不赡养父母会被判刑”对李某进行教育D.建议王奶奶考虑李某实际困难降低赡养费标准答案:B解析:《人民调解法》第20条规定,人民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第21条规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第22条规定,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方案。选项B中要求李某提供银行流水属调查取证,人民调解无强制调查权,违反自愿平等原则,故选B。6.甲公司与乙村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甲公司租赁乙村集体土地50亩用于建设仓储中心。合同履行1年后,因政府规划调整该土地被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关于违约责任,正确的是:A.甲公司构成违约,应赔偿乙村损失B.乙村构成违约,应赔偿甲公司损失C.双方均无过错,互不承担违约责任D.双方应按公平原则分担损失答案:C解析:《民法典》第533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本题属情势变更,双方均无过错,故选C。7.村民赵某在自家宅基地上翻建房屋,邻居钱某以“遮挡采光”为由阻止施工。经测量,赵某新建房屋高度符合当地农村建房规划标准(层高不超过3.6米),且与钱某房屋间距符合《村镇规划标准》。关于钱某的阻止行为,正确的认定是:A.构成正当防卫B.构成紧急避险C.属于民事侵权D.属于合法维权答案:C解析:赵某建房符合规划,未侵害钱某合法权益。钱某无正当理由阻止施工,属《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的过错侵权行为,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责任,故选C。8.某基层法律服务所接受王某委托代理其与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纠纷。在调查取证时,发现关键证据(保险单签署页)由王某妻子保管,但王某妻子拒绝配合。下列做法中,符合规定的是:A.以基层法律服务所名义向王某妻子发出调查函B.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该证据C.告知王某自行收集证据D.建议王某与其妻子协商取得证据答案:D解析: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调查取证需遵循自愿原则,无强制调查权。根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26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收集证据,但应取得对方同意。本题中王某妻子拒绝配合,应建议王某协商解决,故选D。9.8岁儿童小明在某培训机构学习舞蹈时,因地面湿滑摔倒致左臂骨折。关于责任承担,正确的是:A.培训机构承担全部责任B.小明监护人承担主要责任C.培训机构与小明监护人分担责任D.若培训机构能证明已尽到安全管理职责,则不承担责任答案:A解析:《民法典》第1199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地面湿滑属管理过失,培训机构应承担责任,故选A(注:若培训机构能证明已尽职责则免责,但本题未明确说明,默认未尽责)。10.张某因交通事故受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事故责任认定对方负全责。张某可主张的赔偿不包括:A.医疗费、误工费B.残疾赔偿金C.精神损害抚慰金D.因伤残导致的未来收入损失答案:D解析:《民法典》第1179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1183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未来收入损失属间接损失,一般不予支持,故选D。11.某村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村规民约》,其中一条规定:“村民饲养犬只需缴纳500元管理费,未缴纳者由村委会强制没收犬只。”关于该条款的效力,正确的是:A.有效,村民会议有权制定村规民约B.部分有效,管理费条款有效,没收条款无效C.无效,违反法律保留原则D.效力待定,需经乡镇政府批准答案:C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7条规定,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本题中“强制没收犬只”属限制财产权的行政处罚,村委会无此权限,违反法律保留原则,整个条款无效,故选C。12.甲、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将房屋以100万元卖给乙,乙支付定金20万元。后甲反悔,拒绝过户。乙可要求甲返还的最高金额是:A.20万元B.40万元C.30万元D.25万元答案:B解析:《民法典》第586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本题中标的额100万元,定金上限20万元(100×20%),乙支付20万元定金有效。第587条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故甲应返还20×2=40万元,故选B。13.李某(15周岁)盗窃邻居电动车(价值2000元),被公安机关查获。关于处理,正确的是:A.追究刑事责任,从轻或减轻处罚B.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不执行行政拘留C.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D.处500元罚款答案:C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题李某15周岁盗窃,未达盗窃罪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不构成犯罪。《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本题李某15周岁,盗窃属治安案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盗窃一般处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同时第21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不执行行政拘留。本题李某15周岁,应处拘留但不执行,可并处罚款,但选项中无此表述。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条,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盗窃行为,情节轻微的,可由公安机关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综合判断,正确答案为C。14.王某向法院起诉离婚,主张丈夫张某存在家庭暴力。下列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A.王某拍摄的张某殴打自己的手机视频(清晰显示张某动手)B.邻居李某的书面证言(称听到争吵声)C.王某的陈述(详细描述殴打过程)D.医院出具的王某软组织挫伤诊断证明答案:A解析:《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其中,视听资料(如视频)若能清晰反映案件事实,证明力一般高于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和单一诊断证明,故选A。15.某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当事人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约定“胜诉后按标的额20%收取代理费”。关于该约定,正确的是:A.有效,属风险代理B.无效,违反收费标准C.部分有效,超出部分无效D.效力待定,需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答案:B解析:《基层法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实行风险代理收费的情形包括婚姻、继承案件;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等。其他民事案件可协商风险代理,但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本题未明确案件类型,若为普通财产纠纷,20%在30%以内有效;但基层法律服务所收费需符合地方标准,且风险代理需明确告知。根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46条,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取服务费,不得超标准收费或者变相提高收费标准。实践中,基层法律服务收费多实行政府指导价,风险代理受限,故本题约定无效,选B(注:具体需结合地方规定,此处假设超标准)。16.村民孙某因长期在外打工,将承包地流转给同村村民李某,未签订书面合同。流转3年后,孙某要求收回土地,李某以“口头约定流转期10年”为由拒绝。关于双方权利义务,正确的是:A.流转合同无效,孙某可随时收回B.流转合同有效,李某有权继续使用C.视为不定期流转,孙某可随时解除D.李某构成不当得利,应返还土地答案:C解析:《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0条规定,土地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流转合同。第41条规定,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限为五年以上的,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经营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本题未签订书面合同,且未明确流转期限,根据《民法典》第707条(租赁合同参照),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故本题视为不定期流转,孙某可随时解除,故选C。17.张某因合同纠纷申请仲裁,仲裁庭裁决支持张某请求。被申请人不服,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法院审查后发现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应:A.驳回撤销申请B.撤销仲裁裁决C.重新仲裁D.通知仲裁庭补正程序答案:B解析:《仲裁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故选B。18.某社区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小王在讲座中错误的表述是:A.“孙子对祖父母没有法定赡养义务,除非其父母无力赡养”B.“打印遗嘱需要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需在每一页签名”C.“离婚时,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D.“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答案:A解析:《民法典》第1074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选项A表述不完整,遗漏“子女已经死亡”的情形,故错误。19.甲公司拖欠工人工资30万元,工人推举5名代表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关于仲裁程序,正确的是:A.必须公开进行B.代表人数不得超过3名C.仲裁庭应先行调解D.裁决书自送达之日起立即生效答案:C解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2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选项C正确;仲裁一般不公开,选项A错误;代表人数无3名限制,选项B错误;裁决书非终局的,当事人可起诉,选项D错误。20.赵某通过微信向李某借款1万元,李某通过微信转账支付。后赵某否认借款,李某起诉。关于电子证据的认定,正确的是:A.微信聊天记录需经公证才有效B.李某需提供微信账号实名认证证明C.转账记录可单独作为借款证据D.赵某承认微信账号属自己即可认定借款事实答案:B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3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应当结合下列因素综合判断:(一)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完整、可靠;(二)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或者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是否有影响;(三)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具备有效的防止出错的监测、核查手段;(四)电子数据是否被完整地保存、传输、提取,保存、传输、提取的方法是否可靠;(五)电子数据是否在正常的往来活动中形成和存储;(六)保存、传输、提取电子数据的主体是否适当;(七)影响电子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其他因素。本题中,李某需证明微信账号属赵某所有(实名认证),否则无法确定相对方身份,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执业中不得有下列哪些行为?A.同时在两个以上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B.以支付介绍费方式争揽业务C.代理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案件D.向当事人明示与法官有特殊关系答案:ABCD解析:《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26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有下列行为:(一)超越业务范围和诉讼代理执业区域;(二)以贬损他人、抬高自己、虚假承诺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三)曾担任法官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四)冒用律师名义执业;(五)同时在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或者其他法律服务机构执业,或者同时在两个以上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六)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七)明知委托人的要求是非法的、欺诈性的,仍为其提供帮助;(八)在代理活动中超越代理权限或者滥用代理权,侵犯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九)在同一诉讼、仲裁、行政裁决中,为双方当事人或者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理;(十)不遵守与当事人订立的委托合同,拒绝或者疏怠履行法律服务义务,损害委托人合法权益;(十一)在调解、代理、法律顾问等执业活动中压制、侮辱、报复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十二)不按规定接受年度考核,或者在年度考核中弄虚作假;(十三)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十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选项A、B、D违反上述规定,选项C属“与本人有利害关系”,违反回避原则,故选ABCD。2.下列情形中,属于《民法典》规定的可撤销婚姻的是:A.甲隐瞒自己患有重大疾病与乙结婚B.丙因受丁胁迫与丁结婚C.戊(20周岁)与己(22周岁)结婚(注:女性法定婚龄20周岁)D.庚与辛是表兄妹关系而结婚答案:AB解析:《民法典》第1052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第1053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选项C中戊(女20周岁)符合法定婚龄,婚姻有效;选项D属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姻无效。故选AB。3.关于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B.未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C.调解协议签订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向法院起诉D.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无效答案:AD解析:《人民调解法》第31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第33条规定,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选项B错误,未确认的协议仍有约束力;选项C错误,当事人可起诉,但调解协议可作为证据;选项D正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协议无效。故选AD。4.下列纠纷中,属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代理的民事诉讼案件是:A.王某诉某县政府行政赔偿案B.李某诉邻居排除妨害案C.张某诉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D.赵某诉妻子离婚案答案:BCD解析:《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第24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代理民事、行政诉讼案件,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代理行政诉讼案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选项A属行政诉讼,需符合管辖等规定;选项B、C、D属民事诉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代理,故选BCD(注:实践中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代理一般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受限)。5.村民委员会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应履行的职责包括:A.组织实施土地承包方案B.调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C.监督承包方合理利用土地D.收回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市的耕地答案:ABCD解析:《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2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第27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第55条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第17条规定,承包方承担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等义务,发包方(村委会)有权监督。故选ABCD。6.下列证据中,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电子数据”的是:A.手机通话录音B.微信聊天记录C.电子邮件D.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答案:BC解析:《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选项A属视听资料,选项D属视听资料或物证,选项B、C属电子数据,故选BC。7.劳动者在下列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A.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B.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C.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D.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答案:ABC解析:《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选项D属《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可解除情形,故选ABC。8.关于遗嘱的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代书遗嘱需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B.口头遗嘱只能在危急情况下订立C.打印遗嘱需遗嘱人和见证人在每一页签名D.录音录像遗嘱只需记录遗嘱人姓名即可答案:ABC解析:《民法典》第1135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第1138条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第1136条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第1137条规定,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选项D错误,需记录姓名或肖像及日期,故选ABC。9.基层法律服务所接受委托后,出现下列哪些情形,应当终止代理?A.委托人利用法律服务从事违法活动B.委托人隐瞒重要事实C.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因健康原因无法继续代理D.委托人要求降低代理费未达成一致答案:ABC解析:《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32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建立健全案件收结制度,对符合收案条件的案件,由基层法律服务所统一接收,统一委派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并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应当明确委托事项、委托权限、委托期限、收费标准、违约责任等内容。第33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所办理案件,应当建立业务档案,保存完整的业务工作记录。第34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建立健全回避制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委托人也有权要求其回避:(一)是本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件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第35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所办理案件,应当遵守司法、仲裁和行政执法活动的有关制度,不得向当事人明示或者暗示与司法、仲裁和行政执法机关的特殊关系,不得利用这种关系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争揽业务。第36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收费,不得超标准收费或者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不得收取额外费用或者财物。第37条规定,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建立健全投诉查处制度,及时处理当事人的投诉,不得对投诉人进行打击报复。本题中,选项A、B属委托人过错,选项C属客观原因,均应终止代理;选项D属收费争议,不必然终止,故选ABC。10.下列情形中,构成不当得利的是:A.甲误将乙的债务当作自己的债务向债权人清偿B.乙因银行系统错误多收甲转账5000元C.丙拾得丁丢失的手机后自行使用D.戊将借用己的电脑以合理价格卖给不知情的庚答案:AB解析:《民法典》第985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选项A中乙无法律依据获得清偿利益;选项B中乙多收属无依据获利;选项C属拾得遗失物,构成侵权;选项D属善意取得,庚合法取得所有权,戊对己构成侵权,不属不当得利。故选AB。11.关于行政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民对行政拘留决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B.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C.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D.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只能向法院起诉答案:ABC解析:《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第22条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第31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选项D错误,存在终局复议情形(如部分自然资源确权复议),故选ABC。12.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中,下列人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A.户籍在本村但长期居住外地的王某(45周岁)B.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住满1年的李某(30周岁)C.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的张某(50周岁)D.精神病患者赵某(28周岁,未被法院宣告无民事行为能力)答案:AD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3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村民。选项B需经同意;选项C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无选举权;选项D未被宣告无民事行为能力,仍有选举权,故选AD。13.下列合同中,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是: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B.显失公平的合同C.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D.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答案:ABC解析:《民法典》第147-151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选项D属无效合同,故选ABC。14.关于侵权责任中的过错推定,下列情形适用的是:A.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B.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C.堆放的物品倒塌、滚落或者滑落造成他人损害D.医疗机构未尽到说明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答案:ABC解析:《民法典》第1248条规定,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过错推定)。第1253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过错推定)。第1255条规定,堆放物倒塌、滚落或者滑落造成他人损害,堆放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过错推定)。第1219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过错责任)。故选ABC。15.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参与人民调解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A.自愿平等原则B.合法合理原则C.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D.公开透明原则答案:ABC解析:《人民调解法》第3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公开透明非法定原则,涉及隐私的纠纷可不予公开,故选ABC。三、案例分析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一)2024年3月,村民老周(68岁)与邻居老王(71岁)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争吵,老周用铁锨拍打老王背部,致其软组织挫伤(经鉴定为轻微伤)。老王报警后,公安机关拟对老周处以5日行政拘留。老周提出自己年事已高,且双方系多年邻居,请求调解处理。问题:1.公安机关是否可以对该案件进行治安调解?法律依据是什么?2.若调解成功,公安机关应如何处理?若调解不成,应如何处理?答案:1.可以治安调解。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本题中双方因民间纠纷引发打架,且仅造成轻微伤(情节较轻),符合调解条件。2.若调解成功,双方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若调解不成或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同时,老周已满70周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故即使调解不成,公安机关对老周应处5日拘留但不执行。(二)2023年5月,李某与某农业公司签订《蔬菜种植收购合同》,约定李某种植5亩辣椒,公司以2元/斤的价格保底收购,交货时间为2024年8月。2024年7月,当地突发罕见暴雨,李某种植的辣椒被淹,仅收获1000斤(正常年景可收获8000斤)。李某要求公司按保底价格收购全部1000斤,公司以“产量未达预期”为由拒绝收购。李某起诉至法院。问题:1.本案中暴雨是否构成不可抗力?法律依据是什么?2.公司拒绝收购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为什么?3.法院应如何处理?答案:1.构成不可抗力。根据《民法典》第180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本题中罕见暴雨属自然灾害,符合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2.公司拒绝收购构成违约。合同约定“保底收购”,即无论产量多少,公司均应按约定价格收购实际收获的辣椒。李某因不可抗力导致减产,不影响其要求公司履行收购义务的权利(除非合同明确约定不可抗力可免责)。3.法院应判决公司按2元/斤的价格收购李某收获的1000斤辣椒。根据《民法典》第59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中李某因不可抗力无法按正常产量交付,但已实际交付1000斤,公司应按合同约定收购。公司无证据证明合同约定不可抗力可免除收购义务,故应承担违约责任。(三)某村调委会受理一起赡养纠纷:村民张某(75岁)育有两子一女,均已成家。张某因患糖尿病需长期服药,每月医疗费约800元,无其他收入来源。长子以“女儿也应赡养”为由拒绝单独承担;女儿以“嫁出去的女儿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