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分子中既含有大量元素,也含有微量元素B.C、H、O、N在细胞中含量很高,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C.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D.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标准是对细胞的生命活动的重要程度【答案】B【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差异很大,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详解】A、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为C、H、O、N、Mg,由此可知叶绿素分子中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A错误;B、元素C、H、O、N在生物体中含量丰富,是由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主要是水(元素组成是H、O)、蛋白质(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核酸(元素组成是C、H、O、N、P)、糖类(元素组成是C、H、O)等,B正确;C、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而不是蛋白质,C错误;D、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标准是在细胞中的含量,它们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都很重要,D错误。故选B。2.牛胰核糖核酸酶A(RNaseA)是催化RNA水解的酶,该酶由124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构成。在天然的RNaseA溶液中加入适量变性剂尿素和还原剂β-巯基乙醇时该酶变性失活,将尿素和β-巯基乙醇透析除去,该酶活性及其他一系列性质均可恢复到与天然酶一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形成的具体位置与其氨基酸序列无关B.若用酶将RNaseA彻底水解成氨基酸,其分子量共增加了2222C.不能用双缩脲试剂鉴定RNaseA变性与复性的发生D.该实验说明可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其功能【答案】A【详解】A、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形成的具体位置与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有关,即特定的氨基酸之间才能形成—S—S—,A错误;B、若用相关酶将RNaseA彻底水解成氨基酸,增加了123个水分子及8个氢原子,其产物的分子量共增加了123×18+8×1=2222,B正确;C、RNaseA变性与复性只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并没有破坏肽链及肽键,与双缩脲结合仍会显示紫色,因此不能用双缩脲试剂鉴定RNaseA变性与复性的发生,C正确;D、空间结构改变导致蛋白质失活,该实验说明可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其功能,D正确。故选A。3.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脂双层的原理制成,是很多药物的理想载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处适合装载脂溶性药物,乙处适合装载水溶性药物B.脂质体膜上缺少载体蛋白,其选择透过性低于细胞膜C.脂质体可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脂质体表面加上靶向信号分子可实现定向输送药物【答案】A【详解】A、构成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甲处是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相对的地方,乙部是磷脂分子疏水性尾部相对的地方,所以甲处适合装载水溶性药物,乙处适合装载脂溶性药物,A错误;B、脂质体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人工膜,虽然具有类似细胞膜的结构,但由于缺乏蛋白质,特别是载体蛋白,其选择透过性较低,B正确;C、脂质体膜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相同,都是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特点都具有流动性,脂质体可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脂质体通过表面修饰靶向信号分子可以实现定向输送药物,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和治疗多种疾病,D正确。故选A。4.如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B.图B中的⑤、④、⑥相当于图A中的②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的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D.图B中的⑦与图A中的②通透性不同,溶质透过⑦不仅仅与溶质颗粒大小有关【答案】B【详解】A.根据题干“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可推断一段时间后装置2的液面高于装置1的液面,A正确;B.图B细胞中含有大液泡,因此可以构成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图A中的②半透膜,图B中⑥为细胞膜,⑦为液泡膜,⑧是细胞质,其中⑥、⑦、⑧共同构成原生质层,B错误;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的根毛细胞,上述图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因此应及时灌溉,C正确;D.图B中的⑦是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溶质透过⑦不仅仅与溶质颗粒大小有关,还与电荷、亲脂性等有关,而图A中的②是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只要微粒大小小于膜上的孔均可以通过,D正确。故选B。5.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可催化苯酚降解,从而减轻苯酚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已知在HRP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出现紫色变化,为提高HRP对苯酚的处理效果,研究人员将HRP固定在纳米磁颗粒(Fe3O4)上,并对固化的HRP降解苯酚的效果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辣根过氧化物酶是多聚体,其单体是氨基酸B.辣根过氧化物酶可降低苯酚降解反应的活化能C.①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高温使辣根过氧化物酶变性D.该实验结果说明固化的HRP降解苯酚能力增强【答案】D【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都以碳链为骨架,因此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详解】A、辣根过氧化物酶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多聚体,其单体是氨基酸,A正确;B、酶提高反应速率的机制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C、据题图分析可知,①组所用的是煮沸的固定化HRP,高温使辣根过氧化物酶变性,C正确;D、该实验缺乏纳米磁颗粒(Fe3O4)组做对照,无法说明固化的HRP降解苯酚的能力增强,D错误。故选D。6.下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1、Ⅱ分别表示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B.O2浓度为c时,酵母菌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C.O2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形成的ATP全部来自线粒体D.O2浓度为b时,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答案】D【分析】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其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当氧气浓度小于d时,曲线Ⅱ均高于曲线Ⅰ,说明曲线Ⅰ为总的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曲线Ⅱ为有氧呼吸氧气的消耗量,A错误;B、O2浓度为c时,O2的消耗量为10,CO2的产生量为12,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错误;C、O2浓度为d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形成的ATP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D、O2浓度为b时,O2的消耗量为6,CO2的产生量为10,说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无氧呼吸CO2的产生量为4,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2,即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正确。故选D。7.下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甲、乙表示叶绿体的结构,①~⑤表示不同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中含有大量光合色素,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B.用18O标记①,可在②中检测到18OC.乙是叶绿体基质,③是CO2D.④和⑤都是六碳化合物【答案】D【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等。【详解】A、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图中的甲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类囊体薄膜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A正确;B、据图分析,①是水,其光解产物有氧气,故用18O标记水,则水的光解产生的②氧气也含有18O,B正确;C、乙是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③可与C5结合,表示CO2,C正确;D、④表示三碳化合物,⑤表示(CH2O),D错误。故选D。8.我国科学家利用猴胚胎干细胞首次创造了人工“猴胚胎”,研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猴的成纤维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功能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基因组B.人工“猴胚胎”细胞都由胚胎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但表达的基因都不同C.表明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D.胚胎发育中也会有细胞凋亡【答案】B【分析】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利用猴胚胎干细胞首次创造了人工“猴胚胎”,是利用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猴的成纤维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功能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基因组,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B、人工“猴胚胎”细胞都由胚胎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但有部分基因所有细胞都表达(如呼吸酶基因),B错误;C、结合图示分析,利用猴胚胎干细胞首次创造了人工“猴胚胎”,最终发育形成完整的个体,可以体现全能性,C正确;D、细胞凋亡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胚胎发育中也会有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B。9.下列相关概念中,错误的是()A.自花传粉是指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B.异花传粉是指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C.玉米的黄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D.绵羊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答案】C【分析】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详解】A、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是自花传粉,A正确;B、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属于异花传粉,B正确;C、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玉米的黄粒和皱粒,黄粒描述的是颜色性状,皱粒描述的是形状性状,它们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不是一对相对性状,C错误;D、绵羊的白毛和黑毛,是同种生物(绵羊)同一性状(毛色)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C。10.用甲、乙两个桶及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进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甲和乙中各随机取出一个球并组合在一起,模拟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B.可以用黄豆和绿豆来替代两桶中不同颜色的小球进行实验C.统计40次,小球组合AA、Aa、aa数量应为10、20、10D.实验过程中,每次抓取的小球都不能再放回小桶内【答案】A【分析】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详解】A、因为甲和乙中都有A和a两种小球,代表两种配子,所以从甲和乙中各随机取出一个球并组合在一起,模拟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A正确;B、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但要选大小相同的小球,以避免主观因素产生的误差,而黄豆和绿豆差异较大,会产生较大误差,B错误;C、统计40次,小球组合AA,Aa、aa数量比接近1:2:1,但不一定是10、20、10,C错误;D、本实验模拟过程中,每次抓取小球后需要放回小桶内,D错误。故选A。11.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让杂合番茄自交得到F1淘汰黄果个体后,再进行自交得到F2,F2红果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为()A.5/9 B.4/9 C.3/5 D.2/5【答案】D【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杂合番茄(Rr)自交得到F1,淘汰黄果个体后,F1中的红果纯合子(RR)∶红果杂合子(Rr)=1∶2,让它们进行自交,后代中红果纯合子(RR)所占比例为1/3+(2/3)×(1/4)=1/2,红果杂合子(Rr)所占比例为(2/3)×(1/2)=1/3。因此F2红果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3)÷[(1/3)+(1/2)]=2/5,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豌豆圆粒(R)、皱粒(r)是一对相对性状,黄色(Y)、绿色(y)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四株豌豆,基因型分别为YyRr(甲)、yyRr(乙)、YyRR(丙)、yyrr(丁)。让植株甲自交或分别与植株乙、丙、丁杂交,设杂交子代的数量足够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植株甲自交,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B.若植株甲与植株乙杂交,后代中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为1/4C.若植株甲与植株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为1∶1∶2∶2∶1∶1D.植株甲与植株丁的杂交结果不可以用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分析】豌豆的圆粒(R)、皱粒(r)是一对相对性状,黄色(Y)、绿色(y)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每对性状单独分析,仍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详解】A、植株甲YyRr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若甲自交,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A错误;B、植株甲YyRr、植株乙yyRr杂交,可分解为Yy×yy、Rr×Rr,则后代中黄色皱粒Yyrr的比例为1/2×1/4=1/8,B错误;C、植株甲、植株丙杂交的后代,分解为Yy×Yy→YY∶Yy∶yy=1∶2∶1,Rr×RR→Rr∶RR=1∶1,因此子代基因型之比为(1∶2∶1)×(1∶1)=1∶1∶2∶2∶1∶1,C正确;D、题干中明确了“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植株甲为双杂合子,植株丁为隐性纯合子,两者杂交符合测交实验,若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可验证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C。13.某植物花色有红色、粉色、蓝色和白色4种表型。为探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机制,某实验小组将某亲本植物自交得到F1,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蓝色:白色=6:3:2:1。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该性状至少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B.亲本为红色C.F1中蓝色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D.F1红色植株均不能稳定遗传【答案】C【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亲本自交得到F1,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蓝色:白色=6:3:2:1,根据9:3:3:1比例可知该植物的花色遗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两对基因中有一对显性纯合个体死亡。【详解】AB、亲本自交得到F1,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蓝色:白色=6:3:2:1,根据9:3:3:1比例可知花色遗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也符合9:3:3:1比例的变式,说明控制花色的相关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性状的遗传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亲本为双杂合子,表现为红色,AB正确;C、F1中蓝色比例为2,说明蓝色显性纯合致死,基因型只有1种,C错误;D、F1红色应为双显性植株,一种显性纯合致死,即没有纯合子,都不能稳定遗传。D正确。故选C。14.牵牛花的花色主要有红色、粉色、紫色、蓝色和白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有红色、粉色、紫色、蓝色和白色共5种表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基因型A_B_R_A_bbR_aaB_R_aabbR_____rr表现型红色粉色紫色蓝色白色A.两亲本的表型只能为粉色与紫色B.F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RrC.粉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9D.F2中蓝色植株占3/64【答案】A【详解】A、因为两亲本均为纯种,故F1的基因型只有一种,且F2中每对基因均出现了显性和隐性的组合,有5种表现型,因此,F1的基因型为AaBbRr,两个纯种杂交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Rr的组合共有: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四种,所以两亲本的表现型有红色与白色,粉色与白色、紫色与白色、蓝色与白色,A错误;B、因为两亲本均为纯种,且F2中每对基因均出现了显性和隐性的组合,有5种表型,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Rr,B正确;C、F2中粉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R_,占3/4×1/4×3/4=9/64,而纯合子AAbbRR占1/4×1/4×1/4=1/64,故F2粉色个体的纯合子占1/9,C正确;D、F2中蓝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R_,1/4×1/4×3/4=3/64,D正确。故选A。15.在高等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四分体,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B.乙图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C.在丙图所示的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D.丁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数目为0【答案】C【分析】分析可知,图丙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后期,所以该动物为雄性;图甲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图乙为减数分裂Ⅱ前期,图丁为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图甲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前期,含有2个四分体,只能进行减数分裂,不能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B、图丙为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该动物为雄性。乙图是减数分裂Ⅱ前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C、图丙为减数分裂Ⅰ后期,此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C正确;D、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C。16.下列关于人体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而卵原细胞不可以B.产生的受精卵一半的遗传物质来自于精子,一半来自于卵细胞C.减数分裂的相同时期,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存在性别差异D.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答案】D【分析】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详解】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都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A错误;B、受精作用使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一半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但遗传物质还包括细胞质中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方,B错误;C、减数分裂过程中,雌雄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无性别差异,C错误;D、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初级卵母细胞经2次不等分裂,形成1个大的卵细胞和3个极体,D正确。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17.醪糟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微生物发酵制作的传统食品。下图1、图2分别是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绘制的乳酸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序号表示细胞结构(①细胞壁)。图3是不同细胞蛋白质的分泌过程示意图。(1)据图可知,酵母菌和乳酸菌在结构上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乳酸菌_____。但两者的结构也有统一性,它们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2)用有机溶剂从图1的乳酸菌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约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_____。(3)据图2分析,酵母菌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结构有_____(填序号),标有序号的结构中,组成酵母菌生物膜系统的有_____(填序号)。(4)科学家筛选出一些突变型酵母菌,这些酵母菌在25℃时蛋白质分泌功能正常,但在35℃下培养时,本应分泌到胞外的蛋白质会异常堆积在细胞内某处,如图3所示。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A.可利用3H标记氨基酸的羧基追踪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B.推测突变体A的异常是抑制了内质网的囊泡形成C.酵母菌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构成的D.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若突变体A和B的异常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蛋白质会堆积在_____。【答案】(1)①.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②.核糖体(2)①.等于②.乳酸菌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细胞膜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3)①.⑦和⑨②.②④⑤⑧⑨(4)①.BD②.内质网【解析】(1)据图1、图2可知,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被的细胞,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酵母菌和乳酸菌在结构上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乳酸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两者的结构也有统一性,它们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2)乳酸菌细胞是原核细胞,细胞中只有唯一的膜结构是细胞膜,且细胞膜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因此用有机溶剂从图1的乳酸菌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约等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3)对于酵母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图2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结构是⑦细胞质基质和⑨线粒体。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图2中标有序号的结构中,组成酵母菌生物膜系统的有②细胞膜、④核膜、⑤内质网、⑧液泡、⑨线粒体;(4)a.A、用3H标记氨基酸的羧基,在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中会失去,不能追踪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A错误;B、突变体A蛋白质堆积在内质网,推测其异常是抑制了内质网的囊泡形成,B正确;C、酵母菌是真菌,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C错误;D、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中,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等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BD。b.突变体A蛋白质堆积在内质网,突变体B蛋白质堆积在高尔基体,若突变体A和B的异常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蛋白质会堆积在内质网。18.如图1为某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与运输示意图,图2是在某密闭小室内(温度恒为25℃,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水分充足)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蔗糖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磷酸转运器能将磷酸丙糖运出的同时将无机磷酸(Pi)1:1运入叶绿体。当细胞质基质中无机磷酸相对含量降低时,会______________(“促进”或“抑制”)磷酸丙糖的外运,同时______________的合成量增加。(2)图2中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当大气CO2浓度升高到饱和CO2浓度时(其他条件不变),图一中物质F的合成速率将会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图2中光饱和点会往______________移。(3)将植物b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如图3的曲线。据图3分析,在一天当中,植物b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_______________点,一昼夜后玻璃罩内植物b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__。(4)科学家在黑暗时把叶绿体基粒放在pH=4的溶液中,让基粒类囊体腔的pH值下降至4,然后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基粒类囊体合成ATP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细胞质基质②.抑制③.淀粉(2)①.CO2浓度②.增加③.右(3)①.F②.增加(4)膜内外存在H+浓度梯度【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形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解析】(1)依据图1可知,蔗糖存在于叶绿体外,说明蔗糖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磷酸转运器能将磷酸丙糖运出的同时将无机磷酸(Pi)1:1运入叶绿体。当细胞质基质中无机磷酸相对含量降低时,会导致膜内外的Pi浓度差降低,所以会抑制磷酸丙糖的外运,叶绿体内的磷酸丙糖浓度上升,导致淀粉合成量增加。(2)图2中Z点是光饱和点,此时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是除了横坐标之外的其他因素,如CO2浓度。图1中F表示C5,参与CO2的固定,当大气CO2浓度升高到饱和CO2浓度时,CO2的固定速率加快,C3的合成量增加,C3的还原速率也加快,进而导致物质F的合成速率将会增加,即总光合作用速率增大,导致图2中的光饱和点右移。(3)图3中B、F点表示补偿点,其中F点是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大,B点到F点,净光合速率大于0,G点与A点相比较,CO2相对含量降低,说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所以一昼夜后玻璃罩内植物b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会增加。(4)pH为4的环境中H+多,pH为8的环境中,H+少,然后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与基粒中的pH相比较,H+梯度增大,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说明基粒类囊体合成ATP的直接原因是膜内外存在H+浓度梯度。19.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请分析下图杂交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1)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_________性状。根据实验_________可以判断,豌豆子叶的_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2)实验一中,亲本黄色子叶(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绿色子叶(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3)实验二中,F1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4)实验一的F1的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的F2的黄色子叶(戊)杂交,F2的黄色子叶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答案】(1)①.相对②.二③.黄(2)①.Yy②.yy(3)YY:Yy=1:2(4)2/5【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二中,亲本丁(黄色)自交后代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出现性状分离,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且亲本丁的基因型为Yy,而其子代戊(黄色)的基因型为YY和Yy,且比例为1:2。结合实验一分析,由于子一代中黄色:绿色=1:1,则亲本甲(黄色)的基因型为Yy,亲本乙(绿色)的基因型为yy,子代丙(黄色)的基因型为Yy。【解析】(1)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被称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实验二可知,亲本丁(黄色)自交后代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2)对于实验一,黄色子叶(甲)与绿色子叶(乙)杂交,后代黄色子叶(丙)与绿色子叶比例为1:1,故黄色子叶(甲)的基因型是Yy,绿色子叶(乙)的基因型是yy。(3)实验二中,黄色子叶(丁)自交,后代出现黄色子叶(戊)和绿色子叶,且比例为3:1,说明亲本黄色子叶(丁)的基因型为Yy,其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yy=1:2:1,其中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YY或Yy,比例为YY:Yy=1:2。(4)实验一F1的黄色子叶(丙)的基因型为Yy,实验二F1的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1/3YY、2/3Yy。它们杂交,Yy与1/3YY杂交后代中YY的比例为1/3×1/2=1/6,Yy的比例为1/3×1/2=1/6;Yy与2/3Yy杂交后代中YY的比例为2/3×1/4=1/6,Yy的比例为2/3×1/2=2/6,故F2中黄色子叶中YY:Yy=2:3,所以F2中黄色子叶中能稳定遗传的YY的比例为2/5。20.某种猫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D和d影响该猫的毛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猫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均为纯合子,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杂交亲本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甲×乙只有黑色黑色:黄色=3:1乙×丙只有黄色黄色:黑色=13:3(1)亲本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2)黑色和黄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乙、丙杂交组合中子二代黄色个体基因型有______种,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3)A/a和D/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设计另外一种实验加以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答案】(1)AAddaaddAADD(2)①黑色②.7③.3/13(3)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实验思路:让多只双杂合个体(AaDd)猫与隐性纯合子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③.预期实验结果:子代出现黄色:黑色=3:1【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解析】(1)乙组黄色和丙组黄色杂交,F1为黄色,F1相互交配产生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黑色=13:3,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推F1黄色为双杂合AaDd;再根据甲和乙的杂交产生F1,F1相互交配产生的F2黑色:黄色=3:1的结果说明,黑色应有A_控制,黑色应为A_dd,黄色的基因型为A_D_、aaD_、aadd。因为甲乙丙都是纯合子,所以甲为AAdd,乙为aadd,丙为AADD。(2)甲和乙的杂交产生F1,F1相互交配产生的F2黑色:黄色=3:1,可知黑色为显性性状;乙丙杂交组合中子二代黄色:黑色=13:3,符合9:3:3:1的变式,黄色是(9:3:1)合并,所以黄色的基因型为A_D_、aaD_、aadd,共有7种,有3个纯合子(AADD,aaDD,aadd)所以纯合子占3/13。(3)乙组黄色和丙组黄色杂交,F1为黄色,F1相互交配产生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黑色=13:3,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所以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a和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7260-2025亚麻纤维细度的测定气流法
- 2024年大庆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4年大足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3年赣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4年城口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3年阿克苏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3年黑龙江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3年铜陵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4年双鸭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4年佳木斯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口腔医学技术职业生涯规划书
- 工程工效管理办法
- 抗衰老培训课件
- 妊娠剧吐护理常规课件
- 民兵应急抢险培训课件
- 小餐饮许可管理制度
- 设备吊装安装方案(3篇)
- 传热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传销宣传课件
- 2025年安徽省城市更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JG/T 503-2016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构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