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 行星陨石坑和火山构造_第1页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 行星陨石坑和火山构造_第2页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 行星陨石坑和火山构造_第3页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 行星陨石坑和火山构造_第4页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 行星陨石坑和火山构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行星陨石坑和火山构造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导致简单撞击坑中央峰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撞击产生的强烈压缩波(B)撞击坑底部岩石的反弹作用(C)次生撞击坑的叠加(D)坑壁坍塌形成的回弹2.下列哪种特征通常被认为是多环撞击盆地的典型标志?(A)明显的辐射纹系统(B)圆形的坑边缘(C)内部具有同心圆状结构(D)坑底存在中央峰3.辐射纹的主要形成机制被认为是:(A)撞击产生的弹性波向外传播引起(B)撞击溅射物质按抛物线轨迹运动形成(C)坑壁岩石不均匀加热导致的热应力作用(D)后续小规模撞击事件的产物4.与月球相比,火星表面陨石坑密度较低,这主要支持了哪种观点?(A)火星比月球形成历史更短(B)火星经历了更强的风化剥蚀作用(C)火星过去受到的小行星和彗星撞击率低于月球(D)火星早期大气密度远高于月球5.火山活动中,玄武质熔岩流通常具有的特点是:(A)黏度低,流动性好,易形成宽阔的熔岩高原(B)黏度高,流动性差,常形成陡峭的火山锥(C)气泡含量高,爆炸性强,易形成破火山口(D)以喷发碎屑为主,形成覆盖范围有限的火山灰沉积6.火山锥主要由哪种岩石构成?(A)沉积岩(B)变质岩(C)矿物集合体(D)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7.在行星科学中,熔岩通道是指:(A)地表裂隙(B)火山锥内部的熔岩运输管道(C)破火山口中心凹陷(D)熔岩溢流形成的表面冷却层8.次生撞击坑是指:(A)由主撞击事件直接形成的撞击坑(B)在主撞击坑形成的冲击波或溅射物质作用下,在周围区域产生的额外撞击坑(C)由火山活动形成的撞击坑(D)遭受风化侵蚀后残留的撞击坑边缘9.“熔岩高原”这种地貌通常与哪种类型的火山活动有关?(A)爆炸式火山喷发(B)持续的溢流式玄武质熔岩喷发(C)矿物蚀变作用(D)水体冲刷作用10.与地球火山活动相比,木星卫星(如木卫一)火山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核热衰变(B)太阳辐射能(C)星球引力潮汐加热(D)地幔对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1.陨石坑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中央峰、______、______和溅射沉积物等。2.陨石坑的演化过程通常经历形成、______和______三个主要阶段。3.根据火山喷发物的类型和方式,火山活动可分为______式、______式和______式等主要类型。4.火山锥的形态通常与其喷发的______和______有关。5.利用陨石坑密度进行行星表面______估算是陨石坑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6.月球表面缺乏广泛分布的______水系地貌,而火星上则发现了古代______河床和三角洲遗迹。7.火星上的夏普山(OlympusMons)是已知太阳系中最大的______,其形成与长期持续的______活动有关。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请给出简洁、准确的定义)1.破火山口2.多环撞击盆地3.溢流式火山喷发4.次生撞击坑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简单撞击坑与复杂撞击坑在形态特征上的主要区别。2.解释风化作用如何改变陨石坑的原始形态。3.比较溢流式火山喷发和爆炸式火山喷发的异同点。4.说明火山活动对行星表面地质环境可能产生哪些主要影响。五、论述题(共13分。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假设你是一名行星地质学家,获得了某行星(非地球)的一张区域地质图,图上显示该区域广泛分布着不同大小和形态的陨石坑,其中部分陨石坑内部填充了暗色熔岩流,另有一些陨石坑边缘可见明显的断层构造。请分析:1.根据这些陨石坑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密度、是否有熔岩填充等),推测该行星受到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历史大致情况(如撞击频率、强度等)。2.解释图中部分陨石坑内部填充熔岩的可能机制。3.分析图中可见断层构造的可能成因,并讨论这些断层对该区域地质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4.如果该行星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火山构造(如小火山锥、熔岩台地等),请简述这些火山构造的存在可能为理解该行星的地质演化和内部活动提供哪些信息。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C)3.(A)4.(C)5.(A)6.(D)7.(B)8.(B)9.(B)10.(C)二、填空题1.辐射纹,破环构造2.风化,侵蚀3.溢流,爆炸,碎屑流4.喷发物性质,喷发强度5.年龄6.液态,古代7.火山,玄武质熔岩三、名词解释1.破火山口:火山喷发形成的、位于火山锥中心或内部的、通常呈碗状或漏斗状的凹陷构造。2.多环撞击盆地:由大型撞击事件形成,具有多个同心圆状环形山链或山脊构成的巨大撞击构造。3.溢流式火山喷发:指熔岩黏度较低,喷发时能形成宽阔、平缓的熔岩流的火山喷发方式。4.次生撞击坑:由主撞击事件产生的冲击波、喷溅物或抛射物,在主撞击坑以外的区域形成的额外撞击坑。四、简答题1.简单撞击坑通常直径较小(一般小于几公里),坑壁较陡峭,底部相对平坦,可能存在中央峰,辐射纹系统不发育或简单。复杂撞击坑直径较大(通常大于几十公里),坑壁受破坏明显,常出现平缓的倾角、阶地状结构,坑底常存在破环构造(如峰林、峰谷),并具有清晰、复杂的辐射纹系统。2.风化作用,特别是物理风化(如温差、盐风化、冰劈作用)和化学风化,会逐渐磨损陨石坑的边缘和顶部,使坑壁变缓、变圆,填充物被侵蚀,甚至完全消失。风化也会使辐射纹变得模糊或破坏。整体上,风化作用使陨石坑的原始形态逐渐变得不那么清晰。3.相同点:都是火山喷发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涉及熔岩或火山碎屑的喷出。不同点:溢流式喷发熔岩黏度低,流动性好,形成大面积熔岩流;爆炸式喷发熔岩(或岩浆)黏度高,气体含量高,喷发物以碎屑为主,形成高耸的火山锥、巨大的破火山口和广泛的火山灰沉积,爆炸威力巨大。4.火山活动可以建造新的地形(火山锥、熔岩高原、破火山口),极大地改变行星表面的地貌格局。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可以覆盖广阔区域,改变原有的地质单元。火山活动释放的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进入大气层,可以影响行星的大气成分、温度甚至气候。火山物质落入水体可以形成特殊的沉积岩。火山活动也是行星内部热量释放和物质循环的重要途径,反映了行星的地质活跃程度。五、论述题1.根据图示信息,如果陨石坑广泛分布且大小差异显著,表明该行星经历了持续或多次的撞击事件。如果存在大量小尺寸陨石坑,暗示近期撞击频率较高或天体撞击背景较为活跃。如果存在大尺寸的复杂撞击坑或多环盆地,则指示过去曾遭受过强烈的撞击事件。陨石坑内部填充了熔岩,说明该行星存在过火山活动,并且火山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覆盖或改造了早期形成的撞击地貌。陨石坑边缘的断层构造可能反映了陨石坑形成时的应力作用或后续地质活动的影响。2.陨石坑内部填充熔岩的可能机制包括:①火山喷发中心位于陨石坑内部或其附近,熔岩从下方或侧方侵入并充填了陨石坑;②陨石坑形成后,该区域地壳发生沉降或地幔上涌,导致熔岩从下方侵入填充;③特殊的火山活动模式,如地底火山(subvolcanic)活动,形成的熔岩在浅部冷却并充填了已有的陨石坑结构。3.图中可见断层构造的可能成因:①陨石坑形成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导致围岩破裂形成断层;②火山活动本身引起的构造应力,如岩浆房压力或侧向挤压,导致地表产生断层;③行星壳体冷却收缩或重力坍塌导致的构造变形;④不同地块之间相互运动产生的构造应力作用。这些断层可能分割了不同的地质体,控制了后续的火山活动或流体运移路径,改变了区域的应力状态,并可能影响陨石坑的后续演化(如控制风化剥蚀或侵蚀基准面)。4.如果该行星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火山构造,这为理解其地质演化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小火山锥的存在表明该行星具有持续的、但可能能量相对较小的玄武质火山活动,暗示其地壳下部或地幔存在相对活跃的熔岩源。熔岩台地的广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