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监控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监控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监控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监控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监控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监控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不属于网络监控系统核心组件的是:A.网络摄像机(IPC)B.数字视频录像机(NVR)C.模拟视频分配器D.视频管理平台(VMS)答案:C解析:模拟视频分配器是模拟监控系统的组件,网络监控系统基于IP协议传输,核心组件为IPC(前端采集)、NVR(存储管理)及VMS(集中控制)。2.某监控画面出现“无视频信号”提示,优先排查的环节是:A.硬盘存储空间是否不足B.摄像机IP地址是否冲突C.交换机端口是否故障D.镜头是否被遮挡答案:D解析:前端设备物理遮挡是“无视频信号”的常见直接原因,需先检查镜头状态;IP冲突、端口故障会导致信号中断,但属于网络层问题,需在确认物理连接正常后排查;硬盘空间不足影响存储,不影响实时画面。3.根据《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367-2019》,室内重点区域监控图像存储时间应不少于:A.7天B.15天C.30天D.60天答案:C解析:GA/T367-2019明确规定,金融、交通、公共场馆等室内重点区域监控录像存储周期需≥30天;一般区域为≥7天。4.智能监控系统中,“绊线检测”功能的核心技术是:A.人脸识别算法B.运动目标跟踪C.视频质量诊断D.车牌识别技术答案:B解析:绊线检测通过设定虚拟警戒线,利用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判断目标是否跨越线,属于行为分析类功能;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为特定目标识别技术,视频质量诊断用于检测画面异常。5.值班监控员发现某摄像头画面偏色(整体偏蓝),最可能的故障原因是:A.电源适配器电压不稳B.镜头滤光片故障C.网络带宽不足D.编码格式不匹配答案:B解析:偏色多由传感器或滤光片故障导致(如红外滤光片未切换);电源不稳可能导致画面闪烁或无信号;带宽不足会引发卡顿或花屏;编码格式不匹配会导致无法解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监控系统中,POE交换机可同时为IPC提供网络连接和供电,因此无需额外电源线。()答案:√解析:POE(PowerOverEthernet)技术通过网线同时传输数据和电力(48V),符合IEEE802.3af/at标准的IPC可直接通过POE交换机供电。2.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可以将个人手机带入监控室,用于记录紧急情况。()答案:×解析:根据《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安全要求》(GB35114-2017),监控室禁止使用私人移动设备,防止数据泄露或干扰设备运行。3.夜间红外监控画面出现“雪花点”,可能是因为环境光线过强导致红外灯误触发。()答案:×解析:红外模式下雪花点多因红外灯功率不足、镜头脏污或传感器老化;环境光线过强时相机会自动切换至彩色模式,红外灯关闭。4.当监控系统报警(如周界入侵)触发时,值班员应立即切断报警源并自行处理。()答案:×解析:报警触发后,需先确认画面真实性,记录时间、位置,通知巡逻人员现场核查,重大事件需上报主管,不可擅自切断或处理。5.NVR的“循环录像”模式下,当硬盘空间占满时,系统会自动覆盖最早的录像文件。()答案:√解析:循环录像(Overwrite)是NVR默认存储策略,空间不足时按时间顺序覆盖旧文件,确保持续录像。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监控系统日常巡检的主要内容。答案:(1)设备状态检查:确认IPC、NVR、交换机、显示器等设备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发热、异响;(2)画面质量检测:查看实时画面是否清晰、无偏色、无卡顿,红外模式下是否正常补光;(3)存储功能验证:检查NVR硬盘状态(是否在线、坏道),剩余存储空间是否≥20%,录像文件是否正常写入;(4)报警功能测试:定期触发周界、门禁等联动报警,确认声光提示、画面弹出、录像锁定是否生效;(5)网络连通性测试:使用ping命令检测IPC与NVR的通信延迟(≤200ms),交换机端口速率是否匹配(100M/1000M)。2.列举3种常见的视频传输故障现象及对应的排查方法。答案:(1)现象:画面卡顿、延迟高;排查:检查网络带宽是否被其他设备占用(如流媒体推流),测试IPC到NVR的丢包率(应≤1%),更换网线或调整交换机端口。(2)现象:画面花屏、局部马赛克;排查:检查IPC编码参数(码流、分辨率)是否与NVR兼容,测试网线水晶头是否氧化(重新打线),更换POE电源适配器(电压需稳定在48V±5%)。(3)现象:单个摄像头无信号;排查:用万用表检测POE供电是否正常(48V),通过NVR的“设备搜索”功能确认IPC是否在线,检查摄像头IP地址是否与NVR在同一网段。3.简述监控员在发现可疑人员滞留时的应急处置流程。答案:(1)确认画面:放大监控画面,记录人员特征(衣着、体貌、携带物品)、滞留位置及开始时间;(2)触发预警:通过智能分析系统(如区域入侵报警)锁定目标,启动“重点跟踪”功能,联动附近摄像头旋转聚焦;(3)通知现场:立即联系巡逻人员前往核查,告知具体位置和人员特征,要求保持隐蔽观察;(4)记录备案:在值班日志中详细记录事件时间、地点、处置措施,同步标记该时段录像为“重点保存”(防止循环覆盖);(5)上报主管:若人员持续滞留超过15分钟或有异常行为(如窥视设备、反复张望),需立即向监控中心主管汇报,必要时联系警方。4.说明NVR中“录像计划”的设置要点及常见应用场景。答案:设置要点:(1)时间分区:按监控需求划分时段(如24小时全天候、白天/夜间不同模式);(2)录像类型:选择“定时录像”(持续录制)、“移动侦测录像”(有物体移动时录制)或“报警联动录像”(触发报警时录制);(3)码流设置:根据存储需求调整主码流(高清存储)和子码流(网传预览)的分辨率、帧率(如主码流1080P/25fps,子码流720P/15fps);(4)存储路径:指定录像文件存储的硬盘(避免单盘存储,建议RAID0/1冗余)。应用场景:(1)商场:夜间设置“移动侦测+报警联动”,降低存储占用;白天人流密集时段设置“定时录像”确保全记录;(2)工厂仓库:24小时“定时录像”,重点区域(如货架区)叠加“物品遗留检测”触发报警录像;(3)小区周界:夜间设置“区域入侵报警联动录像”,白天设置“定时录像”但降低码流节省空间。5.结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说明监控员在处理人脸抓拍数据时的注意事项。答案:(1)最小必要原则:仅采集与安防相关的人脸信息(如出入口识别),不得过度采集(如无授权拍摄私人区域);(2)明确告知:在监控区域显著位置张贴标识(“本区域视频监控,包含人脸识别”),说明数据用途和存储期限;(3)访问控制:人脸数据存储于加密数据库,仅限授权人员(如监控主管、安保负责人)访问,禁止非工作用途查询;(4)数据脱敏:对外提供证据时,需模糊处理无关人员人脸信息(如打码),仅保留涉案目标清晰图像;(5)定期清理:无异常事件的人脸数据存储期限不超过30天(特殊场景需延长的需报隐私保护部门审批),到期自动删除。四、案例分析题(20分)某日22:15,某小区监控员发现3号楼2单元电梯内摄像头画面突然黑屏,同时NVR提示“设备离线”。此时该单元有业主反映电梯故障被困。请分析故障可能原因,并列出监控员应采取的处置步骤。答案:故障可能原因:(1)电梯内IPC电源故障:电梯运行时震动导致POE网线松动,或电梯井道内网线被拉扯断裂;(2)网络设备故障:电梯机房交换机因断电(如电梯维保断电)或端口损坏,导致IPC无法连接NVR;(3)摄像头自身故障:IPC因高温(电梯井道散热差)或进水(井道渗水)导致硬件损坏;(4)电梯控制系统联动:部分电梯故障时会切断非必要电源(如监控),优先保障救援设备供电。处置步骤:(1)确认紧急情况:立即联系物业客服,核实业主被困电梯的具体楼层(如22:15接到3号楼2单元3层至4层间被困报警),记录被困人数(假设2人);(2)启动应急响应:通过广播系统安抚被困人员(“已联系救援,请勿扒门”),同时拨打电梯救援电话(96333或维保单位),告知具体位置和故障时间;(3)排查监控故障:a.检查NVR端:查看3号楼2单元IPC的“在线状态”,确认是单个设备离线还是整栋楼设备异常(若仅该摄像头离线,排除交换机故障);b.检查物理连接:通过电梯机房监控(若有)查看交换机指示灯(如该IPC对应端口灯不亮,可能是网线问题);c.临时替代方案:调用电梯外摄像头(如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