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批员工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一、选择题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共100题)1、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下列哪项工序主要用于促进茶叶香气的形成?A.杀青B.揉捻C.发酵D.干燥【参考答案】C【解析】发酵是茶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尤其在红茶制作中,通过酶促氧化反应促使多酚类物质转化,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显著提升香气与汤色。杀青用于抑制酶活性,揉捻塑造外形并促进汁液渗出,干燥用于降低水分、固定品质,但香气形成的核心阶段是发酵。2、下列哪种茶属于后发酵茶?A.龙井茶B.铁观音C.普洱熟茶D.白毫银针【参考答案】C【解析】后发酵茶是指茶叶在初加工后仍持续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茶类,典型代表为普洱熟茶。龙井为绿茶,铁观音为乌龙茶(部分发酵),白毫银针为白茶,均不属于后发酵茶。普洱熟茶通过渥堆工艺引入微生物发酵,具备独特陈香与保健功能。3、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成分是?A.茶多酚B.茶氨酸C.咖啡碱D.维生素C【参考答案】C【解析】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约占干重的2%~4%,具有提神、利尿等作用。茶多酚为多酚类物质,茶氨酸是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三者均非生物碱。咖啡碱与茶叶的苦味和兴奋作用密切相关。4、下列哪种土壤最适宜茶树生长?A.碱性土B.砂质土C.红壤D.盐碱土【参考答案】C【解析】茶树喜酸性土壤,pH值在4.5~6.0之间最佳。红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茶区,呈酸性,富含铁铝氧化物,透气性和保水性良好,适宜茶树根系发育。碱性土和盐碱土不利于茶树生长,砂质土保肥保水能力差,需改良后方可种植。5、绿茶加工中“杀青”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酶活性B.蒸发水分塑形C.抑制酶促氧化D.促进微生物发酵【参考答案】C【解析】杀青通过高温处理,迅速破坏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茶多酚氧化,保持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同时可蒸发部分水分,增强叶片柔韧性,为揉捻做准备。促进酶活性和微生物发酵分别属于发酵茶工艺目标。6、下列哪项是茶叶储存的基本原则?A.高温高湿B.光照通风C.密封避光低温干燥D.与香料共存【参考答案】C【解析】茶叶易吸湿、吸味、氧化,储存时应密封、避光、低温、干燥,防止品质劣变。高温高湿易导致霉变,光照加速氧化,与香料共存易串味。冷藏或阴凉干燥处保存可延长保质期,保持香气与滋味。7、下列哪种茶以“三绿”特征著称?A.绿茶B.红茶C.乌龙茶D.黑茶【参考答案】A【解析】“三绿”指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是优质绿茶的典型特征,源于杀青工艺有效抑制酶促氧化,保留叶绿素和茶多酚。红茶为“红汤红叶”,乌龙茶介于绿红之间,黑茶色泽偏深,均不具备“三绿”特点。8、茶叶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A.谷氨酸B.茶氨酸C.赖氨酸D.蛋氨酸【参考答案】B【解析】茶氨酸是茶叶特有的游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具有鲜爽味和舒缓神经的作用。谷氨酸虽有鲜味,但在茶叶中含量低于茶氨酸。赖氨酸与蛋氨酸为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茶氨酸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9、下列哪项不属于茶叶感官审评的项目?A.外形B.香气C.叶绿素含量D.滋味【参考答案】C【解析】感官审评包括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五项。叶绿素含量属于理化指标,需通过仪器测定,不在感官评价范围内。审评依赖评茶员的视觉、嗅觉、味觉等综合判断茶叶品质等级。10、下列哪种茶采用“晒青”工艺作为关键工序?A.普洱生茶B.碧螺春C.祁门红茶D.大红袍【参考答案】A【解析】晒青是将茶叶在日光下晾晒,使其适度失水并发生轻微发酵,是普洱生茶的关键初制工艺。碧螺春为炒青绿茶,祁门红茶为烘青或炒青,大红袍为半发酵乌龙茶,主要采用炒青或烘青,不依赖日晒。11、茶叶采摘标准中,“一芽二叶”主要用于制作?A.名优绿茶B.边销茶C.花茶坯D.普洱熟茶【参考答案】A【解析】“一芽二叶”鲜嫩适中,富含内含物质,是制作名优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的主要原料标准。边销茶多用成熟叶,花茶坯可用一芽三叶,普洱熟茶原料较粗老。该标准兼顾产量与品质,利于形成高香鲜爽口感。12、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A.单一品种密植B.清园除草C.间作绿肥作物D.大量使用化肥【参考答案】C【解析】间作绿肥作物(如紫云英、豆类)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吸引有益昆虫,提升生态稳定性。单一密植、清园除草和过量化肥使用会破坏生态平衡,降低抗逆能力。生态茶园强调可持续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13、茶叶中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是?A.咖啡碱B.茶多糖C.茶多酚D.茶氨酸【参考答案】C【解析】茶多酚是茶叶中最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占干重的18%~36%,其中儿茶素类占70%以上,能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咖啡碱主要提神,茶多糖降血糖,茶氨酸舒缓神经,抗氧化能力远不及茶多酚。14、下列哪种茶的发酵程度最轻?A.白茶B.红茶C.乌龙茶D.黑茶【参考答案】A【解析】白茶属微发酵茶,发酵程度约5%~10%,工艺简单,仅萎凋与干燥,最大程度保留天然成分。红茶为全发酵(80%~90%),乌龙茶为半发酵(10%~70%),黑茶为后发酵。白茶汤色浅,滋味清鲜,代表如白毫银针。15、下列哪项是茶叶“回甘”现象的主要成因?A.咖啡碱刺激B.茶多糖作用C.茶多酚与唾液蛋白结合D.维生素C酸味【参考答案】C【解析】回甘是茶多酚与口腔唾液蛋白结合形成沉淀,降低涩感,随后味蕾感知到甜味物质(如茶多糖、氨基酸)所致。咖啡碱带来苦味,维生素C酸味短暂,茶多糖本身甜度低。回甘是优质茶的重要感官特征。16、下列哪项不属于茶叶质量认证体系?A.绿色食品B.有机茶C.地理标志产品D.ISO9001【参考答案】D【解析】绿色食品、有机茶、地理标志产品均为我国茶叶专用质量认证或保护体系。ISO9001是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各类企业,非茶叶专属认证。茶叶认证更关注产地、农残、生态等特定指标。17、下列哪种茶具最适合冲泡乌龙茶?A.玻璃杯B.紫砂壶C.保温杯D.塑料杯【参考答案】B【解析】紫砂壶双气孔结构能吸附茶香、保温性好,适合乌龙茶高温冲泡与多次出汤,提升香气与滋味层次。玻璃杯适合观赏绿茶,保温杯易闷坏茶叶,塑料杯易变形且影响口感,均不适宜冲泡高香茶类。18、茶叶中影响“茶汤浓度”的主要成分是?A.叶绿素B.果胶C.可溶性物质总量D.纤维素【参考答案】C【解析】茶汤浓度由可溶性物质(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溶出量决定。叶绿素难溶于水,果胶和纤维素溶解度低,对浓度贡献小。冲泡时间、水温、投茶量影响可溶物释放,决定茶汤厚薄感。19、下列哪项是茶树主要繁殖方式?A.种子繁殖B.压条繁殖C.扦插繁殖D.组织培养【参考答案】C【解析】扦插繁殖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繁殖系数高,是现代茶园主要繁殖方式。种子繁殖变异大,多用于育种;压条效率低;组织培养成本高,多用于良种快繁。优良品种如福鼎大白茶、铁观音均通过扦插推广。20、下列哪种气象条件最利于高山茶品质形成?A.昼夜温差大、云雾多B.持续高温强光C.干旱少雨D.大风频繁【参考答案】A【解析】高山茶园昼夜温差大利于物质积累,云雾多降低光照强度,增加漫射光,促进氨基酸合成,减少茶多酚含量,形成“高香鲜爽”品质。持续高温强光易使茶叶粗老,干旱影响生长,大风造成机械损伤,均不利品质提升。21、下列哪项是茶叶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发酵控制环节?A.杀青温度控制;B.揉捻时间调节;C.发酵室温湿度管理;D.干燥火候掌握【参考答案】C【解析】发酵是红茶、黑茶等茶类形成品质的核心工艺,发酵室的温度与湿度直接影响酶活性与微生物作用,进而决定茶黄素、茶红素等关键成分的生成。温湿度过高易导致发酵过度,过低则发酵不足,影响香气与汤色。其他选项虽重要,但发酵控制对品质形成更具决定性。22、以下哪种茶属于半发酵茶?A.龙井茶;B.铁观音;C.普洱熟茶;D.君山银针【参考答案】B【解析】铁观音属于乌龙茶,是典型的半发酵茶,发酵程度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具备绿茶的清香与红茶的醇厚。龙井为不发酵绿茶,普洱熟茶为后发酵茶,君山银针属黄茶,微发酵。选项B符合半发酵特征。23、茶叶中主要的呈味物质茶多酚,其最主要成分是?A.咖啡碱;B.茶氨酸;C.儿茶素;D.可可碱【参考答案】C【解析】茶多酚占茶叶干重的18%~36%,其中儿茶素类约占60%~80%,是茶汤涩味与抗氧化能力的主要来源。咖啡碱为苦味物质,茶氨酸呈鲜爽味,可可碱含量较低。故儿茶素是茶多酚的核心成分。24、以下哪项不是影响茶叶贮藏品质的主要因素?A.光照;B.湿度;C.包装颜色;D.氧气【参考答案】C【解析】光照、湿度、氧气和温度是茶叶陈化变质的四大诱因,可导致香气散失、色素分解、霉变等。包装颜色虽影响美观,但不直接参与化学变化,只要包装材质具备遮光、防潮、阻氧性能即可,颜色本身非关键因素。25、绿茶制作工艺中,杀青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酶促氧化;B.挥发水分,塑形;C.破坏酶活性,防止氧化;D.促进微生物发酵【参考答案】C【解析】杀青通过高温迅速破坏鲜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阻止茶多酚氧化,保持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同时可蒸发部分水分,软化叶片便于揉捻。选项A、D为红茶工艺目的,B为次要作用,C为核心目的。26、下列哪种茶叶以“金圈”为优质特征?A.白毫银针;B.滇红工夫;C.西湖龙井;D.安化黑茶【参考答案】B【解析】“金圈”指红茶茶汤边缘呈现的金黄色光圈,是高品质红茶(如滇红)的典型特征,源于茶黄素含量高,反映发酵适度、品质优良。白毫银针以毫香鲜爽著称,龙井重清香甘醇,黑茶重陈香醇厚,均无“金圈”特征。27、茶叶感官审评中,香气审评主要依靠哪个感官?A.味觉;B.触觉;C.嗅觉;D.视觉【参考答案】C【解析】香气是茶叶挥发性物质的综合体现,必须通过鼻腔嗅觉感知。审评中需进行热嗅、温嗅、冷嗅三个阶段,分别判断香气类型、纯异与持久性。视觉用于看外形与汤色,味觉评滋味,触觉评叶底柔韧度,故C正确。28、下列哪种茶属于再加工茶?A.黄山毛峰;B.茉莉花茶;C.武夷岩茶;D.六安瓜片【参考答案】B【解析】再加工茶是指在基础茶类上进行二次加工的茶,如花茶、紧压茶、萃取茶等。茉莉花茶以绿茶为茶坯,经茉莉鲜花窨制而成,属典型再加工茶。其余三项均为基本茶类中的绿茶或乌龙茶,未经再加工。29、茶叶中能增强注意力和提神的成分主要是?A.茶多糖;B.咖啡碱;C.维生素C;D.矿物质【参考答案】B【解析】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提神醒脑、增强思维敏捷度的作用。其含量约为2%~4%,虽低于咖啡,但因与茶多酚协同作用,提神效果更持久温和。其他成分主要参与抗氧化或代谢调节。30、以下哪项是有机茶园禁止使用的?A.有机肥;B.生物农药;C.化学合成除草剂;D.植物间作【参考答案】C【解析】有机农业强调生态平衡与可持续性,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除草剂、化肥等。允许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间作套种等绿色管理措施。化学除草剂残留高、破坏土壤生态,故在有机茶园严格禁用。31、茶叶“回甘”现象主要与下列哪种成分有关?A.茶多酚与唾液蛋白结合;B.糖类物质直接刺激味蕾;C.氨基酸挥发;D.咖啡碱降解【参考答案】A【解析】回甘是茶多酚与口腔唾液蛋白结合形成膜,暂时产生涩感,膜破裂后味觉恢复,sweetness感受增强,形成“先涩后甜”的体验。并非糖类直接作用,而是味觉对比效应,故A正确。32、下列哪种茶的加工过程中有“渥堆”工艺?A.白茶;B.黄茶;C.黑茶;D.绿茶【参考答案】C【解析】渥堆是黑茶特有的工序,将揉捻后茶叶堆积,在湿热与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后发酵,形成黑茶“色褐香陈”的品质。白茶为萎凋干燥,黄茶为闷黄,绿茶无发酵,均无渥堆环节。33、茶叶含水量国家标准一般不得超过?A.5%;B.7%;C.9%;D.12%【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GB/T30375-2013规定,茶叶贮藏相对湿度应低于60%,含水量一般控制在6%~7%以内。超过此限易滋生霉菌,加速氧化,导致香气劣变。黑茶等可略高,但多数茶类以7%为安全上限。34、下列哪项是影响茶叶香气形成的关键因素?A.采摘时间;B.茶树品种;C.土壤pH值;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解析】茶叶香气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茶树品种决定香气物质基础,采摘时间影响鲜叶内含物比例,土壤条件(如pH、矿物质)影响根系吸收与代谢。三者共同塑造茶叶香型特征,故D正确。35、茶叶中具有鲜爽味的主要成分是?A.茶多酚;B.咖啡碱;C.茶氨酸;D.果胶【参考答案】C【解析】茶氨酸是茶叶特有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50%以上,具有焦糖香与鲜爽味,能缓解咖啡碱的苦涩感,提升茶汤醇和度。茶多酚呈涩,咖啡碱呈苦,果胶增稠,唯茶氨酸主导鲜味。36、以下哪种茶以“三绿”特征著称?A.炒青绿茶;B.工夫红茶;C.白牡丹;D.铁观音【参考答案】A【解析】“三绿”指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是优质炒青绿茶(如碧螺春、西湖龙井)的典型特征,源于杀青及时抑制氧化。红茶为“红汤红叶”,白茶、乌龙茶色泽偏黄或褐,不具备“三绿”。37、茶叶审评中,标准冲泡时间通常为?A.3分钟;B.5分钟;C.8分钟;D.10分钟【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国家标准GB/T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采用茶水比1:50,水温依茶类而定,冲泡时间统一为5分钟(部分为3分钟)。实际中绿茶、黄茶多用3分钟,乌龙茶可两次冲泡,红茶5分钟,故A为常见标准。38、下列哪项不是茶树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A.年均温15℃以上;B.强碱性土壤;C.年降雨量1000mm以上;D.排水良好【参考答案】B【解析】茶树喜酸性土壤(pH4.5~6.0),强碱性土壤(pH>7.5)会阻碍铁、铝等元素吸收,导致缺素症。茶树喜温湿、排水好、散射光环境,B不符合其生态习性。39、茶叶中具有降脂减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茶多糖;B.茶多酚;C.维生素E;D.叶绿素【参考答案】B【解析】茶多酚,尤其是儿茶素,能抑制脂肪合成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调节脂代谢,具有显著降脂减肥功效。大量研究证实其在动物与人体试验中的有效性,是功能性茶产品开发的核心成分。40、下列哪种茶叶采用“闷黄”工艺?A.君山银针;B.六安瓜片;C.正山小种;D.普洱生茶【参考答案】A【解析】闷黄是黄茶特有工序,将杀青叶趁热堆积,利用湿热作用促使叶绿素降解、多酚轻度氧化,形成“黄汤黄叶”。君山银针为黄芽茶,典型代表;六安瓜片为绿茶,正山小种为红茶,普洱生茶为晒青,均无闷黄。41、下列哪项是茶叶加工过程中“杀青”的主要目的?A.促进发酵B.钝化酶活性,防止氧化C.增加香气D.改变茶叶形状【参考答案】B【解析】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通过高温使鲜叶中的多酚氧化酶等酶类迅速失活,阻止茶多酚过度氧化,保持茶叶清汤绿叶的特征。此过程还能蒸发部分水分,利于后续揉捻成型。高温处理也促使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改善茶香。因此,“钝化酶活性,防止氧化”是其核心目的。42、下列哪种茶属于全发酵茶?A.龙井茶B.铁观音C.祁门红茶D.白毫银针【参考答案】C【解析】全发酵茶指茶叶在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充分氧化的茶类,典型代表为红茶。祁门红茶属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其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发酵程度达80%-95%,故为全发酵茶。龙井为绿茶(不发酵),铁观音为乌龙茶(半发酵),白毫银针为白茶(微发酵)。43、下列哪项不是四川地区主产的茶叶品种?A.蒙顶甘露B.竹叶青C.普洱茶D.川红工夫【参考答案】C【解析】蒙顶甘露产于雅安蒙山,竹叶青产于峨眉山,川红工夫产于宜宾,均为四川代表性茶叶。普洱茶主产于云南,虽在四川有少量消费和流通,但非原产地或主产区。四川茶区属江北茶区和江南茶区边缘,气候与云南差异明显,不具备普洱茶大规模生产的自然条件。44、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成分是?A.茶多酚B.茶氨酸C.咖啡碱D.维生素C【参考答案】C【解析】咖啡碱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生物碱,约占干重的2%-4%,具有提神醒脑、利尿等作用。茶多酚属于多酚类物质,非生物碱;茶氨酸是氨基酸;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生物碱是指具有碱性、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咖啡碱符合该定义,是茶叶提神功效的主要来源。45、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茶叶的香气?A.长时间阳光暴晒鲜叶B.控制适度摊晾与温度C.发酵过程中密封不透气D.干燥时使用低温慢烘【参考答案】B【解析】适度摊晾可使鲜叶水分蒸发,促进内含物质转化,释放青草气,形成清香。高温暴晒会导致香气物质挥发或变质;发酵需适当供氧;干燥应采用“先高后低”温度策略,快速锁定香气。因此,控制摊晾时间和环境温湿度,是提升香气的关键预处理措施。46、茶叶储存中最需防范的因素是?A.光照、高温、潮湿、异味B.真空包装C.低温冷藏D.使用陶瓷罐【参考答案】A【解析】光照会加速茶叶氧化,高温促进化学反应,潮湿易致霉变,异味则因茶叶具强吸附性而串味。这四大因素是茶叶变质主因。虽真空、低温、陶瓷罐有助于保存,但仅为防护手段,根本在于规避上述风险。科学储茶应做到密封、避光、防潮、防异味、常温或低温存放。47、下列哪项不是茶叶感官审评的基本项目?A.外形B.汤色C.叶底D.包装材质【参考答案】D【解析】茶叶感官审评包括外形(条索、色泽、整碎、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大项目,依据国家标准进行评分。包装材质属于商品包装评价范畴,不影响茶叶内在品质评定,故不纳入审评指标。优质包装可保护茶叶,但非品质评判标准。48、下列哪种茶的加工过程中包含“渥堆”工艺?A.绿茶B.黑茶C.黄茶D.白茶【参考答案】B【解析】渥堆是黑茶特有工艺,将揉捻后茶叶在湿热条件下堆积发酵,促进微生物活动与物质转化,形成黑茶“陈香”和深色汤色。如四川边茶、普洱熟茶均采用此法。绿茶杀青阻止发酵,黄茶“闷黄”轻发酵,白茶自然萎凋,均无渥堆环节。该工艺是黑茶品质形成的核心。49、下列哪项是影响茶叶滋味的最主要化学成分?A.茶多酚与氨基酸B.纤维素C.果胶D.矿物质【参考答案】A【解析】茶多酚赋予茶汤涩味与收敛性,氨基酸(如茶氨酸)带来鲜爽甘甜,二者比例决定滋味协调性。高水平茶氨酸与适度茶多酚结合,形成“鲜醇”口感。纤维素、果胶虽影响口感滑润度,但非主导;矿物质含量低,对滋味影响微弱。因此,茶多酚与氨基酸是滋味核心物质。50、下列哪项属于茶叶揉捻的主要作用?A.停止酶活性B.促进香气形成C.破坏细胞结构,便于冲泡D.提高叶温【参考答案】C【解析】揉捻通过机械力破坏茶叶细胞,使茶汁外溢,便于冲泡时内含物溶出,同时促进部分物质氧化,利于香气滋味形成。杀青负责停止酶活性,杀青与干燥过程提升叶温,香气前体物质在后续工序中转化。揉捻还使茶叶紧结成条,改善外形,是塑造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51、下列哪项最适合作为名优绿茶的冲泡水温?A.100℃沸水B.90-95℃C.80-85℃D.60-70℃【参考答案】C【解析】名优绿茶原料细嫩,富含氨基酸与维生素,高温易烫伤茶叶,导致苦涩味重、香气流失。80-85℃水温可缓慢浸出内含物,保持鲜爽口感与清香。如龙井、碧螺春等均建议此温度。水温过高会破坏叶绿素与芳香物质,影响色香味协调性。52、下列哪项是茶叶中“茶氨酸”的主要生理功能?A.提神兴奋B.抗氧化C.舒缓情绪、增强专注D.促进消化【参考答案】C【解析】茶氨酸是茶叶特有氨基酸,能穿越血脑屏障,促进α脑波生成,使人放松而不嗜睡,改善注意力与情绪稳定性。其与咖啡碱协同作用,实现“提神不紧张”的效果。抗氧化主要由茶多酚承担,咖啡碱主导兴奋作用,茶多糖等助消化。茶氨酸被誉为“天然镇静剂”。53、下列哪项是判断红茶发酵适度的主要依据?A.叶色转绿B.香气呈青草味C.叶色变铜红,散发甜香D.叶片干硬【参考答案】C【解析】红茶发酵适度时,叶色由绿转黄再变为铜红色,茶黄素和茶红素大量形成,汤色红亮;香气由青草气转为清新果香或蜜甜香。若叶色仍绿则发酵不足,过深发暗则发酵过度。手感柔润不粘,是判断发酵完成的重要感官标准。54、下列哪种土壤条件最适宜茶树生长?A.碱性土壤B.粘重土壤C.酸性、排水良好的砂壤土D.盐碱地【参考答案】C【解析】茶树喜酸性土壤,pH值在4.5-6.0之间最佳,利于根系吸收铁、铝等元素。砂壤土透气排水良好,防止根部积水腐烂,同时保肥保水适中。碱性土和盐碱地会导致茶树缺铁黄化,粘重土透气差,均不利生长。四川多数茶园分布于丘陵酸性红黄壤区。55、下列哪项是茶叶“回甘”现象的主要成因?A.茶多酚与唾液蛋白结合后释放甜味B.添加了甜味剂C.咖啡碱刺激味蕾D.茶叶含糖量高【参考答案】A【解析】回甘是品茶后口腔产生的甜味感。茶多酚与唾液蛋白结合形成沉淀,初期产生涩感,随后蛋白分解,味蕾感知到原本被掩盖的甜味,或因味觉对比效应产生甘甜错觉。优质茶中氨基酸与多酚比例协调,回甘明显。茶叶本身含糖量低,无需添加甜味剂。56、下列哪项是有机茶园禁止使用的?A.有机肥B.生物农药C.化学合成农药D.人工除草【参考答案】C【解析】有机农业强调生态平衡与可持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除草剂及转基因技术。允许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物理和人工防治措施。有机茶园需通过三年转换期,经认证后方可上市。化学合成农药残留是有机标准严格管控的核心指标。57、下列哪项是茶叶“陈化”的本质?A.微生物发酵B.酶促氧化C.缓慢氧化与物质转化D.霉变【参考答案】C【解析】陈化是茶叶在储存中发生的缓慢非酶性氧化及分子聚合反应,如茶多酚氧化减少,醇类物质转化形成陈香。与霉变不同,陈化应在干燥、清洁环境中进行,无有害微生物参与。普洱茶等后发酵茶虽有微生物作用,但广义陈化泛指品质随时间演变的过程,核心为化学变化。58、下列哪项是评定茶叶“匀整度”的主要依据?A.色泽明亮B.条索粗细、长短一致C.香气纯正D.汤色清澈【参考答案】B【解析】匀整度指茶叶外形的整齐程度,包括条索粗细、长短、厚薄、卷紧度的一致性,是外形评分的重要指标。色泽、香气、汤色分别属于其他审评项目。匀整度反映采摘标准与加工工艺水平,手工茶可能略逊于机制茶,但整体协调为佳。59、下列哪项是春茶优于夏茶的主要原因?A.春季降雨更多B.春季气温低,生长慢,内含物积累多C.夏季虫害少D.春茶采摘更方便【参考答案】B【解析】春季气温较低,茶树生长缓慢,有利于氨基酸、芳香物质等积累,多酚类含量适中,形成鲜爽甘醇口感。夏季高温促进多酚合成,氨基酸减少,导致滋味苦涩。春茶持嫩性强,品质最优。降雨量与采摘便利性非决定因素,虫害夏季更多。60、下列哪项是茶叶中“茶黄素”的主要贡献?A.深红汤色与醇厚口感B.金圈与鲜爽刺激感C.暗褐汤色D.甘甜味【参考答案】B【解析】茶黄素是红茶中重要色素,呈橙黄色,决定茶汤“亮度”与“金圈”,赋予鲜爽、刺激性口感,是红茶品质关键指标。茶红素使汤色红浓,茶褐素导致暗沉。茶黄素含量高,表明发酵适度,品质优良。其具有抗氧化、降脂等生理功能,是红茶价值的重要体现。61、下列哪项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成分?A.茶多酚B.咖啡碱C.氨基酸D.维生素C【参考答案】B【解析】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茶叶碱,其中咖啡碱含量最高,具有提神醒脑作用。茶多酚属于多酚类物质,氨基酸和维生素C则为营养成分,不属于生物碱。62、绿茶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是什么?A.发酵B.杀青C.揉捻D.干燥【参考答案】B【解析】杀青通过高温破坏酶活性,阻止茶多酚氧化,保持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发酵主要用于红茶制作,揉捻和干燥为辅助工序,非关键。63、下列哪种茶属于全发酵茶?A.龙井B.铁观音C.普洱生茶D.祁门红茶【参考答案】D【解析】祁门红茶为红茶,属全发酵茶;龙井是绿茶,未发酵;铁观音为乌龙茶,半发酵;普洱生茶为后发酵茶,不属于全发酵范畴。64、茶叶储存时最应避免的因素是?A.避光B.低温C.潮湿D.密封【参考答案】C【解析】潮湿易导致茶叶吸湿霉变,破坏品质。避光、低温、密封均为正确储存方式,有助于保持茶叶新鲜度和香气。65、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六大茶类?A.黑茶B.黄茶C.白茶D.花茶【参考答案】D【解析】中国六大茶类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花茶属于再加工茶,不在六大基本茶类之列。66、茶叶中决定其鲜爽味的主要成分是?A.咖啡碱B.茶多糖C.氨基酸D.茶黄素【参考答案】C【解析】氨基酸(如茶氨酸)赋予茶汤鲜爽口感,咖啡碱带来苦味,茶多糖具甜味但不主导鲜爽,茶黄素影响红茶色泽与强度。67、下列茶叶中,产自福建的是?A.碧螺春B.普洱茶C.大红袍D.六安瓜片【参考答案】C【解析】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碧螺春产于江苏,普洱茶产于云南,六安瓜片产于安徽。68、茶叶采摘标准中,“一芽一叶”常用于制作?A.边销茶B.绿茶C.黑茶D.红茶【参考答案】B【解析】“一芽一叶”原料细嫩,常用于高档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的制作。黑茶、边销茶多用成熟叶,红茶原料相对宽泛。69、下列哪项是白茶的典型工艺?A.杀青—揉捻—干燥B.萎凋—干燥C.发酵—烘焙D.渥堆—干燥【参考答案】B【解析】白茶工艺最简,核心为自然萎凋和干燥,不杀青、不揉捻。杀青用于绿茶,渥堆用于黑茶,发酵为红茶关键。70、茶叶审评中,香气属于哪一类因子?A.外形B.汤色C.内质D.叶底【参考答案】C【解析】茶叶审评内质包括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四项。香气反映茶叶挥发性成分,属内在品质,非外形指标。71、下列哪种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A.绿茶B.白茶C.铁观音D.普洱熟茶【参考答案】D【解析】普洱熟茶经渥堆发酵后可长期存放,微生物作用使其品质渐升。绿茶宜鲜饮,铁观音保质期较短,白茶虽可陈化但非普遍强调“越陈越香”。72、茶叶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咖啡碱B.茶多酚C.茶多糖D.矿物质【参考答案】B【解析】茶多酚是强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咖啡碱主要提神,茶多糖具调节血糖作用,矿物质非主要抗氧化成分。73、下列哪项是红茶特有的品质成分?A.叶绿素B.茶皂素C.茶黄素D.茶氨酸【参考答案】C【解析】茶黄素是红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氧化产物,决定茶汤亮度和鲜爽度,为红茶特有。叶绿素多见于绿茶,茶氨酸广泛存在于茶叶中。74、茶叶“走水”现象通常发生在哪个加工环节?A.杀青B.萎凋C.干燥D.包装【参考答案】B【解析】萎凋过程中,鲜叶水分蒸发,称为“走水”,有助于香气前体物质形成。杀青为高温定型,干燥进一步脱水,包装无此过程。75、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升茶叶香气?A.长时间日晒B.高温快烘C.密封低温储存D.频繁开盖通风【参考答案】C【解析】密封低温储存可减缓香气挥发与氧化,保持茶叶香型。长时间日晒易导致香气劣变,高温快烘可能焦化,通风加速香气散失。76、茶叶中影响“回甘”口感的主要物质是?A.咖啡碱B.茶多糖C.茶氨酸D.茶多酚【参考答案】B【解析】茶多糖在口中产生甜味感,与咖啡碱的苦味形成对比,促成“回甘”现象。茶氨酸带来鲜爽,茶多酚涩味重,咖啡碱主苦。77、下列茶叶中,属于紧压茶的是?A.黄山毛峰B.白毫银针C.普洱茶饼D.君山银针【参考答案】C【解析】普洱茶饼为紧压茶,通过蒸压成型。黄山毛峰、白毫银针、君山银针均为散茶,不经过紧压工艺。78、茶叶审评时,标准冲泡时间通常为?A.3分钟B.5分钟C.8分钟D.10分钟【参考答案】B【解析】国家标准规定茶叶审评冲泡时间为5分钟,确保评价一致。3分钟偏短,8-10分钟易导致过度浸出,影响滋味判断。79、下列哪种茶最适宜用紫砂壶冲泡?A.绿茶B.白毫银针C.普洱熟茶D.黄山毛峰【参考答案】C【解析】紫砂壶保温性强、透气性好,适合冲泡需高温、耐泡的普洱熟茶。绿茶、白毫银针等细嫩茶类宜用玻璃杯,避免闷熟。80、茶叶中含量最高的有机成分是?A.蛋白质B.茶多酚C.糖类D.脂类【参考答案】B【解析】茶多酚占干重18%-36%,是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具有抗氧化等生理功能。蛋白质次之,糖类约20%-25%,脂类含量较低。81、下列哪项是绿茶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A.发酵处理B.高温杀青C.渥堆工艺D.长时间晾晒【参考答案】B【解析】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其核心工艺是高温杀青,通过高温迅速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阻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保持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发酵处理用于红茶,渥堆是黑茶特有工艺,长时间晾晒不利于绿茶品质形成。因此,正确答案为B。82、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成分是?A.茶多酚B.咖啡碱C.茶氨酸D.维生素C【参考答案】B【解析】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生物碱,具有提神、利尿等生理作用。茶多酚是多酚类物质,非生物碱;茶氨酸是氨基酸;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四者中只有咖啡碱符合“生物碱”类别。故选B。83、下列哪种茶属于半发酵茶?A.龙井B.铁观音C.普洱熟茶D.君山银针【参考答案】B【解析】铁观音属于乌龙茶,是典型的半发酵茶,发酵程度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龙井为绿茶,君山银针为黄茶,均属轻发酵或不发酵茶;普洱熟茶为后发酵茶。因此正确答案是B。84、茶叶储存时最应避免的因素是?A.低温B.避光C.高湿D.密封【参考答案】C【解析】高湿环境易导致茶叶吸潮霉变,破坏其香气与滋味,是储存中最需避免的因素。低温、避光、密封均为良好储存条件。故选C。85、中国六大茶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产地不同B.加工工艺与发酵程度C.茶叶形状D.采摘季节【参考答案】B【解析】中国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分类标准是加工方法及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发酵)程度,而非产地、形状或采摘时间。因此正确答案为B。86、下列茶叶中,属于黑茶的是?A.大红袍B.白毫银针C.安化黑茶D.碧螺春【参考答案】C【解析】安化黑茶是湖南代表性黑茶,经渥堆发酵而成。大红袍为乌龙茶,白毫银针为白茶,碧螺春为绿茶。只有C符合黑茶类别,故选C。87、茶叶审评时,常用的专业术语“回甘”指的是?A.茶汤苦涩B.饮后口腔生津、甘甜C.香气浓郁D.汤色明亮【参考答案】B【解析】“回甘”指茶汤入口微苦或涩,随后转为甘甜,伴有生津感,是优质茶的重要特征。与香气、汤色无关,更非持续苦涩。故正确答案为B。88、下列哪项不是茶叶中常见的有效成分?A.茶多糖B.茶色素C.脂肪D.茶多酚【参考答案】C【解析】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咖啡碱、茶氨酸等活性成分,但脂肪含量极低,不属于主要有效成分。故选C。89、茶叶采摘标准中,“一芽一叶”主要用于制作?A.普洱生茶B.高级绿茶C.边销茶D.碎茶【参考答案】B【解析】“一芽一叶”原料细嫩,常用于高档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等,以保证香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聘用教师协议书
- 2025年麻将游戏的测试题及答案
- 作品冲抵房租协议书
- 与车子签合同写协议
- 2025年执业药师直播真题及答案
- 高标准农田灌溉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
- 公司下水改造协议书
- 光伏总承包合同协议
- 一般租房的合同范本
- 一次的咨询合同范本
- GPS的课件教学课件
- 第6章 绩效反馈(《绩效管理》第3版)
- 沈阳康莱德酒店设计方案
- 2025年工行私人银行考试题库
- 2025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参考答案详解
- 美的历程全集讲解
- 2022版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技术导则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MBA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可移动文物管理办法
- 劳模精神教育
- 肛肠科中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