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
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
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音和鸣》教学
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篇1
教材分析:
感知民族音乐,特别是传统民族器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的重
要手段,本节课在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分类、感知各个乐器组中常见乐器音色、赏析两首风
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赏析《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
三首传统民乐独奏曲,让学生随着乐器声音的变换、乐曲风格的不同,体会民族乐器的意
境和韵味,再配以古诗、图片,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图画、想着古诗,步入民族音乐的
幽雅殿堂,进一步深化音乐教育,启迪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欣赏器乐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琵琶、古筝、
二胡等乐器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回忆一些诗词与
音乐相匹配,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初步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骐音乐,理解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
鸣;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享受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了解
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爰祖国的民族艺术。
教学重点:
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课堂活动的引导和组织。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地从视觉、听觉角度启发、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会器乐作品所描绘的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学生边听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边走进教室。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了民族乐器的分类及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听赏了两首
风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其实,在我国民乐宝库中,器乐独奏曲占了很大的比重,许多优
秀的民乐独奏曲流传至今,甚至走出国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欣赏三首民族器乐
独奏曲。
三、新课教学:
(一)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
1、乐器简介:琵琶
师:首先,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民族乐器一琵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琵琶属于
哪个乐器组?其音色有哪些特点?
生:琵琶属于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悦耳。
师:对于琵琶的音色及表现力,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作了十分生
动形象的描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一起朗诵这几句诗句。(学生齐声朗读诗句)
师:从这些诗句我们知道琵琶的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它既能表现雄壮、热烈、紧张
的气氛,又能抒发轻松、愉快、优美的情感,它的音色如珍珠滚落到玉盘中碰撞发出的声
音那样美妙、清脆、悦耳。
2、介绍常见的琵琶指法,进一步感受琵琶"珍珠落玉盘”的美妙音色。
3、播放VCD《阳春白雪》,学生听赏全曲,结合标题及以下两个问题,启发学生大
胆联想与想象,体会音乐意境。
①该曲的旋律、节奏有何特点?
②该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交流听后感。
生1:优美的旋津轻快活泼的节奏让我仿佛看到了冰雪消融,流水潺潺的初春景象,
闻到了泥土的芬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生2:这首乐曲让我回忆起了小时侯跟父母去踏青的情景,我现在感觉心情非常舒畅。
生3:我想用一首杜甫的《绝句》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感受。(学生朗诵《绝句》)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精彩,我非常高兴。正如大家所说,《阳春白雪》这首乐曲旋律
清新、流畅,节奏活泼轻快,描绘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感受音乐意境,陶冶学生情操。]
5、课堂活动:学生回,忆与《阳春白雪》意境相匹配的诗词。
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不但音乐家们讴歌春天,诗人们也赞美春天,写下了许多
优美的诗词,同学们能否回忆几首相关诗词,我们现场开个简短的诗词朗诵会。
生1:我想起了陆游的《山城踏青》这首诗。(学生朗诵)
生2:我为大家朗诵一首孟浩然的《春晓》。(学生朗诵)
生3:我朗诵一首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学生朗诵)
6、欣赏两首唐诗。
师:老师这儿也准备了两首唐诗,请大家看大屏幕。
(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学生朗诵《钱塘湖春行》。
②理解古诗的深刻内涵。
师: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写出西湖早春时节的盎然生机,表达了诗人对
大自然的陶醉和喜爱。
(2)《咏柳》——柳宗元
①请个别学生朗诵《咏柳》。
②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古诗的内涵。
生: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柳树生动形象的描写,赞美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熟悉的诗词的回忆、赏析,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感受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音诗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7、复听《阳春白雪》音乐片断。(主题I、主题H)
(二)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师:诗人们用诗词来赞颂生活,音乐家们用音符来表达情感,画家们是用什么方式来
描绘生活的呢?
生:用图画。
师:是的,画家们是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生活的。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
《渔翁独钓图》。
1、欣赏《渔翁独钓图》,朗读张志和的《渔歌子》。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画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勾画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画中画了白鹭、桃花、流水、竹林、连绵的群山、竹排、渔翁。在清幽的环境中,
T立渔翁独自垂钓。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诵张志和的《渔歌子》。(学生朗诵《渔歌子》)
师:这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渔家生活情趣的词,描绘了渔翁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独
自垂钓的情景。在我们民族器乐曲中,也有很多描绘渔家生活情景的作品,如潮州大锣鼓
《抛网捕鱼》、民族管弦乐曲《东海渔歌》、吹打乐《渔舟凯歌》、巴鸟独奏曲《渔歌》
等等。接下来我要介绍的作品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设计意图:通过画、诗的赏析,创设意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VCD《渔舟唱晚》,学生听赏全曲。
师:《渔舟唱晚》全曲可分二部分,前后两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较大的
变化,同学们在听赏过程中要仔细对比一下。
3、师生交流:结合图文提示及乐曲前、后两部分在速度、节奏、情绪上的变化,引
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出乐曲的意境。
生1:这首乐曲第一部分节奏舒缓,旋律优美典雅,第二部分速度加快,情绪越来越
热烈,表现出了渔人喜获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生2:乐曲的第一部分描绘了清幽、美丽的傍晚景色,第二部分情绪热烈,让我联想
到了渔民们满载而归,海面上繁忙、热闹的景象。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只要用心去聆听音乐,都会得到美的享受,引起情感上
的共鸣。除了刚才我们欣赏的《渔歌子》外,同学们能否再回忆一、二首表现渔家生活情
景的诗词?
4、课堂活动:学生回忆一、二首表现渔家生活情景的诗词
生:我来为大家朗诵柳宗元的《江雪》。(学生朗诵《江雪》)
师:你能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意境吗?
生: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在冰天雪地里独自钓鱼的老渔夫的形象。
师:回答得很好。我也很喜欢柳宗元的诗,我们一起欣赏他的另一首诗一《渔翁》。
(学生朗诵《渔翁》,教师引导学生赏析。)
[设计意图:通过画、诗、音的结合进行多元整合,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音乐意境,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5、复听《渔舟唱晚》音乐片断。(主题I、主题H)
(三)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师:我国民族器乐发展至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器乐家,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熟悉
的器乐家的名字及其代表作。
生1:我知道的器乐家有华彦钧,代表作是《二泉映月》。
生2:我知道的器乐家有黄海怀,代表作是《赛马》,还有彭修文,代表作是《瑶族
舞曲》。
师:回答得非常好。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器乐家、演奏家、教育家
——刘天华。
1、作曲家简介:向学生介绍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
师:刘天华是江苏省江阴人,从小酷爰音乐,尽管家境贫寒,仍然坚持学习二胡、琵
琶演奏,他在北大任国乐导师期间创办了“国乐改进社",编印出版了《音乐小杂志》。
1932年染上了传染病猩红热,逝世于北京,年仅37岁。虽然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却留下
了大量音乐遗产,更重要的是,他将二胡这件民族乐器从伴奏地位上升到独奏地位,在高
校设立二胡专业,培养了大批二胡演奏人才,为二胡在我国民族器乐中的地位和发展奠定
了重要的基础。主要代表作有《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歌
舞引》。现仕我们一起来欣赏刘天华的《空山鸟语》。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
2、介绍《空山鸟语》标题由来。
师:《空山鸟语》这个标题来源于王维的一首诗——《鹿柴》。哪位同学来朗诵一下
这首诗?(请个别学生朗诵《鹿柴》)
师: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把诗中的"人"换成了"鸟",它要表现的是在空旷的山谷
里听百鸟鸣叫的情景和感受。接下来,我们就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大森林,去聆听那百鸟
的鸣叫声。
3、播放VCD《空山鸟语》,学生欣赏全曲。
4、师生交流:
师:现在,哪位同学来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生1:乐曲开头节奏较为徐缓,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早晨,鸟儿们和大森林从
睡梦中醒来,一只鸟儿站在枝头上唱起了歌,许多鸟儿都争先恐后地唱了起来,大森林百
鸟音乐会开幕了。
生2:我想用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常忆那次春游,误入密林深处。寻路,寻路,
惊起鸟儿无数。
师: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概述了自己的感受,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也深受感染。
二胡音色柔美圆润,尤其适于表现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把自己的感
受融入乐曲中、鸟鸣声中,用拟声手法模仿百鸟鸣叫,展现出一幅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
喧闹情景,刻画了一幅美丽清幽的山林景观,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设计意图:引导、启发学生赏析乐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思考和探索
的空间。]
(四)延伸拓展、推荐曲目: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三首优秀的器乐独奏曲,它仅仅是我们对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的开
端,许多宝贵的音乐遗产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探索,这里我再向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民
族器乐曲,供同学们课后赏析。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瑶族舞曲》、《翠湖春晓》;
福建南音《八骏马》、《梅花操》;
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竹笛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姑苏行》
琵琶独奏曲《月儿高》、《十面埋伏》;
二胡独奏曲《良宵》、《二泉映月》;
哦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山村来了售货员》;
古筝独奏曲《流水》;
巴乌独奏曲《渔歌》;
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积累民乐知识,培养学生欣赏民乐的兴趣。]
(五)才艺表演:邀请班上具有民族乐器演奏才能的学生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才艺表演,使课堂气氛升到高潮,学生亲眼目睹同学的演奏,
更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八音和鸣》这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希望大家以这两节课为开端,热爱我国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
继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本课内容,提出要求,唤起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
热爱。]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总结概括出各类民族乐器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分辨常见民族乐器的音色。
3.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民乐演奏形式
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比较、欣赏、讨论、直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
与音乐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少量民族乐器(琵琶、竹笛、二胡、打击乐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中国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乐器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今天老师找来了很多
乐器的图片,看哪位同学能迅速的将中国的民族乐器挑选出来,并说出它的名字。(展示
课件)
学生回答。
师:正是因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富有鲜明民族特色,所以同学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它
们找出来。那么在这些图片中,你们最想了解哪种乐器呢?你们想知道乐器哪方面的知识
呢?
学生回答。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同学们想了解的乐器吧,让我们与它们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新课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依据已有的音乐学习经验,感受并体验乐器的音色特点。
(一)t员与骨笛
师: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了解一种乐器首先就要聆听它的音色,体验它特有的音色带
给你的与众不同的感受。现在,同学们想不想听听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
怎样的呢?
1.垠与《哀郢》
欣赏垠曲:《哀郢》片段(播放音频)
师:这种乐器的音色带给你的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学生回答。
学生欣赏战的图片(展示课件)
师略讲t员的发展
2.骨笛与《原始狩猎图》
师:垠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乐器,它的历史可以追究到战国时期,但是还有一种乐器的
历史更加悠远,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音色。同学们在聆听时候,仔细感受,比较一下,
这种乐器的音色和我们已知的哪种乐器的音色相似?
欣赏《原始狩猎图》(片段)。
欣赏骨笛图片。
师略讲骨笛一■鹤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
运用直观、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总结归纳出各类乐器的基本特征。
师:垠与骨笛都属于远古时代的乐器,中国的民族乐器历经千年的提炼,在外形、音
色、音质、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请同学们将书打开,进一步了解民族
乐器。
⑴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小组,分别给每一小组发一类乐器,学生通过看、摸、吹、
敲等方式归纳总结
名称
内容吹管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打击乐器
制作材料竹丝丝金、革
基本构造发音管、簧片
琴头、琴身、共鸣箱琴筒、琴杆、轸子、千金、弓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
演奏方法吹奏弹奏拉奏敲击
师: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民族乐器的分类不仅可以按照演奏的方法分为四类,还可
以分为"八音",你们知道什么是八音吗?
学生回答。
师展示图表
显示
中国民族乐器
金钟•(编钟•特钟)•锣云锣•铜鼓•
石磬•(编磬•特磬)
丝弹拨古琴•瑟・筝•琵琶•三弦•
拉弦二胡•高胡•中胡低胡板胡•京胡•
弹击扬琴,
竹笛笛子•口笛•
管箫•排箫•管子•嗔呐•巴乌•
匏笙.芦笙.葫芦丝.
土t员•缶
革鼓,大鼓•板鼓才非鼓•
木木鱼,拍板,梆子
其它骨笛・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八音?
学生回答
(三)聆听与感受
师:在八音里面,我相信同学们对其中的竹、匏、土、革、木这几类中的代表乐器有
所了解,那么,今天我们一起着重来欣赏丝这类乐器。
1.欣赏:《春江花月夜》片段江楼钟鼓(教师古筝独奏)
师: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①本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②古筝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③你能将给你印象最深的那一句哼唱出来吗?
主题旋律:(学生随钢琴轻声哼唱旋律)
2.欣赏:《春江花月夜》片段《江楼钟鼓》(教师琵琶独奏)。
师:这段乐曲和前面欣赏的乐曲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从乐曲的'速度、旋律、情感和演奏乐器等方面比较)
3.辨别乐器音色
欣赏:《春江花月夜》片段涧澜拍岸
师:你能听辨出哪些乐器?
(四)民乐常见的演奏形式
师:我们刚刚欣赏的这一段乐曲是由各种乐器的组合演奏而成的,也就是八音和鸣,
这种组合就是民乐的演奏形式。下面我们来欣赏两段视频:
1.江南丝竹
《春江花月夜》片段(播放视频)
2.苏南吹打
《将军令》片段(播放视频)
师:两段视频分别代表民乐的两种演奏形式,请同学们进行比较,这两种演奏形式有
哪些区别?(展示课件)
引导学生交流互动。
3.师小结
江南丝竹苏南吹打
演奏乐器二胡、琵琶、箫、古筝项呐笛、笙、号筒十面锣低音大锣
乐曲情感柔美委婉、清丽淡雅
威武雄壮、气魄宏伟
流行地区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西部一带流行于江苏南部无锡、苏州、常州、
宜兴一带的吹打乐
(五)拓展
介绍闵行民族乐器博物馆,欣赏箜篌、羌笛、麻江铜鼓等乐器图片。
学生活动: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为画面选配合适的乐器
(六)课堂小结
中国的古乐器内涵韵味,深邃而高贵,每种乐器的音色都具有其特有的个性,要想真
正的了解中国古典乐器,品尝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同学们还需加强音乐语言的学习,在
课外多多接触中国古乐器,欣赏中国古典音乐作品。
(七)教学后记
中国古乐器品种繁多,历史悠远,这些乐器闪烁着历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中国
音乐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堂课在导入环节一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中国的古乐器
产生兴趣,依据学生的兴趣进入到新课教学,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在对
民族乐器的分类这一教学内容上,考虑到初一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运用直观教学法,
结合书本,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入到教学程序中来;在聆听和感觉这一环节中,教师的示
范演奏,学生的随琴哼唱使课堂上的气氛更为活跃;在拓展环节,设计了游览音乐博物馆
和根据乐器音色为画面选配乐器两个学生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
趣。学生对课堂上所接触到的乐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本课虽激
发了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但如何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去学习某种乐器。去主动的在课外
汲取有关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去为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而做出努力,是我们音乐教
师下一步该做的,可以说是任重道远,路漫漫而其修远兮!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识别古琴、编钟、编磬、骨笛,听辨其音色。
2.能背唱《梅花三弄》主旋律,积极参与《楚商》的合唱练习.
3.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
受,与同学一起分享。了解宫廷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古琴、钟磬、骨笛的音色,知晓八音的分类。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08年的奥运会大家还记忆犹新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开幕式中的精彩画面。
欣赏:《击缶而歌》
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全球瞩目的奥运会的欢迎仪式用缶而不用鼓?
生:缶是我国传统的古老的乐器。
师:对,缶是我国很古老的乐器,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厚重。今天我们就一起沿着历史
的长河,了解中华古代音乐。
二、中国传统乐器及器乐曲
1.导入八音
师:缶在古代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
生:土。
2.介绍八音
师:缶属于八音中的土类,我们的八音是指:金石土木丝竹匏革。它们是根据什么分
类的呢?
生:乐器的制作材料。
师:我们今天需要学习的乐器是钟、磬、古琴,她们分别是八音中的哪一类呢?
生:金、石、丝
3.丝类一古琴:
⑴介绍古琴
丝类乐器里最讲究的就是古琴,她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
①:琴长3尺6寸5分象征着?(一年有365天);
②:13个徽位象征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芜湖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4年厦门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二中2025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南省安仁一中、资兴市立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锦州医科大学《岩体力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中2026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迁西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高级中学数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消防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26学年内蒙古阿左旗高级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新教材】北师大版(2024)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2a-2e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
- 重庆化粪池管理办法
- 美国军事课件
- 网络交友利与弊课件
- 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观察研究
- 中医辅助促进自然分娩措施
- 铁路运输行业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 教师培训:禁毒教育课件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目录P206)
- 电子取证实验室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