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26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哪个选项是一个性母细胞产生精子或卵细胞过程的差别()①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②生成场所;③细胞质的分配;④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⑤是否变形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2.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科学家利用拟南芥突变体进行系列实脸,实脸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据实验结果推测,错误的是A.突变体1是GA受体异常突变体B.突变体2是ABA受体异常突变体C.野生型种子萌发时内源ABA含量很低D.GA与ABA在此过程中有拮抗作用3.在森林中,许多动物需要植物提供食物和庇护,不少植物则依赖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森林中的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可因生态位的不同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有关B.黄鹏主要生活在林冠层,林冠层就是黄鹂的生态位C.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越多,说明它们的竞争越激烈D.森林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均衡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4.下列过程可以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蛋白质的合成 B.动物激素的运输C.蛋白质的消化 D.葡萄糖的氧化分解5.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B.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丧失免疫功能D.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6.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C.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D.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饮用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尿液量会减少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产热量C.静脉注射250mL生理盐水后,细胞外液Na+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内液D.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有关细胞的免疫效应8.(10分)下图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垂体参与该哺乳动物次级卵母细胞的形成B.受精作用促进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C.多数哺乳动物伴随细胞IV的形成只产生两个极体D.排卵期在相关雌性激素的作用下完成细胞I→细胞II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植物激素与其所起作用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B两点和C、D两点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生理作用效果,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是______两点。试写出一种能体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生理现象:______。(2)若图1中的曲线表示幼嫩细胞和老细胞所对应的曲线,则乙曲线对应的是______细胞,两种细胞中,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的是______细胞。若茎背地生长,图l中D点为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3)图2表示种子萌发时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则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种子的萌发起______作用,脱落酸在种子的萌发前所起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抑制______。10.(14分)每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0年的主题为“为可持续海洋创新”。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日,旨在提醒人们海洋和海洋资源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根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__________。11.(14分)乙酰胆碱在脊椎动物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特异性的作用于各类胆碱受体,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所示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___________免疫过程。(2)图甲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_,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3)在图甲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a-银环蛇毒的细胞代号是_____________(填代号),物质B与a-银环蛇毒结合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_____。由图乙可知,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a-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_____________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12.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频率不协调,导致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量减少、黄体生成素(LH)分泌量增加引起的。低FSH使优势卵泡选择受阻,导致卵泡不能发育成熟;LH能促进排卵,但高LH刺激卵巢细胞增生,分泌大量雌激素、雄激素等。下图是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部分机制示意图。(1)雌激素、孕激素分泌通过图中的③、⑤过程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调节,调节的结构基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轴,GnRH由人体下丘脑细胞合成并分泌,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仅作用于其靶细胞——_____________细胞,这是因为其他细胞上不存在GnRH的_____________。(2)针灸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体内LH的含量___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FSH的含量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针灸刺激产生的兴奋也可通过⑦传导到脑干,引起其内的血管运动中枢兴奋,导致_______________。(3)正常女性排卵期的雌激素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如图中⑥),使GnRH、LH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排卵,此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正反馈/负反馈)调节。根据图示,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过程说明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点是: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是否需要变形、生殖细胞数目,所以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不同的地方是精子形成过程有细胞质均等分裂,存在变形现象。【详解】①染色体数目减半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①不符合题意;②精子和卵细胞的生成场所不同,分别为精巢和卵巢,②符合题意;③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均等分配,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出现不均等分配,③符合题意;④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不等,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而一个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④符合题意;⑤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变形,⑤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③④⑤符合题意。故选C。2、A【解析】赤霉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抑制种子萌发。【详解】分析题图,突变体1在MS培养基上不萌发,在MS培养基+一定量GA时萌发,可知突变体1应是缺乏GA而不是GA受体异常,A错误;由后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突变体2添加一定量的ABA也不能抑制其萌发,说明突变体2是ABA受体异常突变体,B正确;野生型种子在萌发时内部激素发生变化,ABA含量降低,由野生型在MS培养基上能够萌发也可以推知其内源ABA含量很低,C正确;由三组用野生型作为实验材料的结果可知,GA与AB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拮抗作用,GA促进萌发,ABA抑制萌发。【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进行解释、推理某些生物学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第II卷3、B【解析】1、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例如,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下面各层要比上层的光照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2、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详解】A、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所以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有关,A正确;B、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所以林冠层并不是黄鹂的生态位,B错误;C、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越多,说明两个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等重叠越多,因此它们的竞争越激烈,C正确;D、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自我调控,平衡物质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实现相对稳态,因此森林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均衡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D正确。故选B。4、B【解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或体外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详解】A、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不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B、动物激素的运输,通过体液运输,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确;C、蛋白质的消化发生在消化道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D、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中,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B。5、C【解析】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V侵入人体,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能逆转录形成病毒DNA并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并能随寄主细胞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所识别;大量的T淋巴细胞的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相继严重缺陷,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详解】A、HIV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没有DNA,A错误;B、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不会传染艾滋病,B错误;C、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C正确;D、HIV在离开人体后不能存活很长时间,对热、干燥敏感,不耐酸,60℃以上就可被灭活,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艾滋病的治疗为背景,主要考查了HIV作用机理和蛋白质、RNA的鉴定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A【解析】分析题图: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其中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病。而Bim蛋白会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详解】A、若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则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导致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减弱,而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病,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会导致免疫缺陷,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无关,B错误;C、若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则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减少,对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减弱,致使无法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C错误;D、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如艾滋病与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无关,D错误。故选A。7、C【解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在这三种调节方式作用下,人体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但人体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详解】A、人一次性饮用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细胞不能对过多的葡萄糖进行存储、利用和转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会带走大量的水分,使尿液量增加,A错误;B、在寒冷环境下机体的体温仍处于37℃左右,机体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B错误;C、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静脉注射250mL生理盐水,大量进入血浆中,细胞外液Na+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内液,C正确;D、淋巴因子是由T淋巴细胞释放的,D错误。故选C。8、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Ⅰ为卵原细胞;Ⅱ为初级卵母细胞;Ⅲ次级卵母细胞;Ⅳ为受精卵。【详解】A、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参与了该哺乳动物次级卵母细胞的形成,A正确;B、从图示可以看出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完成的,故受精作用促进了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B正确;C、多数哺乳动物的第一极体不再进行分裂,故多数哺乳动物伴随细胞IV的形成只产生两个极体,C正确;D、细胞I→细胞II是卵原细胞增殖过程,在胎儿期即已完成,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A、B②.顶端优势、根向地性(2)①.老②.幼嫩③.小于C点对应的浓度(3)①.促进②.细胞分裂【解析】分析图1可知,A点对甲为促进作用,B点对甲为抑制作用,二者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乙曲线中C、D两点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作用效果相同。分析图2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增加,脱落酸含量减少,说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而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小问1详解】图1中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某器官生长起促进作用,而B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其生长起抑制作用,这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等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小问2详解】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老细胞,故图1中甲曲线表示幼嫩细胞,甲曲线表示老细胞;茎背地生长的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使近地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远地侧,若图1中D点为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远地侧,并且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也大于远地侧,由此可知,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C点对应的浓度。【小问3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在种子萌发早期,脱落酸含量下降,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含量上升,说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分别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在种子的萌发前所起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和其它植物激素的作用,能从图示中获取解题信息是解题关键。10、①.b②.偏高③.垂直④.初生演替⑤.A⑥.B⑦.20%⑧.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解析】1、图甲中b对应的是K/2,对应的增长速率最大。2、根据图乙的能量流动关系,可知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详解】(1)图甲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最大增长速率,即b点,此时种群恢复需要的时间最短;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种群数量=(第一次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捉个体数)÷第二次捕捉到的标记个体数,所以如果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再次捕捉时捉到的标记个体数减少,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该过程起始条件无土壤和植被条件,故是群落的初生演替过程。(3)根据图乙的能量流动关系,可知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应图中的A和B;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6/7.5×106×100%=20%。(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如果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超过生态系统能调节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稳定性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二)选考题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11、(1).特异性免疫(2).体液(3).淋巴因子(4).吞噬细胞(5).增殖分化(6).⑤(7).内环境(8).正电位(9).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解析】(1)分析图甲可知:物质B是抗体,因此图甲所示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过程。(2)图甲中的物质A是由细胞②所示的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细胞①的名称是吞噬细胞;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开发代建合同范本
- 2026-2031年中国三苯基氯甲烷市场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可行性预测报告
- 断桥窗制作合同范本
- 轮胎修理的试题带答案
- 2026-2031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产品碳足迹核算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兼职支教协议书
- 基于标准割的图像分割算法:原理、改进与应用探究
- 施工道路救援协议书
- 基于机器视觉的纸病检测方法:技术解析与应用拓展
- 新版青海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 介词的用法课件
- 【MOOC】《大学生计算与信息化素养》(北京林业大学)章节作业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新高考数学重难点突破:外接球与内切球问题(含答案)
- 2024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 拖轮建造合同范本
- 电商仓库发货流程培训
- 航空品牌情感营销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的最佳证据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