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范例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范例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范例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范例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范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范例一、教学设计理念与单元教材解读三年级语文教学需立足“学段衔接”与“素养进阶”,苏教版教材编排注重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以三年级上册《石榴》所在的“观察与发现”单元为例,人文主题聚焦“感受自然之美,激发观察兴趣”,语文要素指向“学习细致观察,运用生动语言描写事物特点”。本设计以《石榴》为核心,整合单元资源(如《荷花》),通过“品析语言—迁移表达—单元统整”的路径,落实“观察方法习得”与“表达能力提升”的目标。二、《石榴》教学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识字学文,整体感知教学目标1.认读“籽、嫩”等生字,规范书写“抽、缕”等字,积累“郁郁葱葱、玛瑙”等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梳理“生长过程”的文脉(抽枝→长叶→开花→结果)。3.初步感知石榴的生长特点,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梳理课文结构。难点:通过“抽、缕”等字的书写指导,体会汉字表意特点。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激趣揭题(展示石榴实物或高清图片)“秋天的果园里,石榴笑得咧开了嘴。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走进《石榴》的世界。”(板书课题,指导“榴”的右半部分写法:“留”字变形,强调笔画紧凑)2.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词,标注难读句。生字闯关:正音:“嫩(nèn)”(前鼻音)、“缕(lǚ)”(边音)、“玛瑙(mǎnǎo)”(轻声)。归类积累:ABB式:红通通;AABB式:郁郁葱葱;比喻词:玛瑙般、小喇叭似的。写字指导:“抽”:提手旁窄,“由”部宽,末笔竖画垂直;“缕”:绞丝旁与“娄”比例为1:2,“娄”的“女”部横画穿插。(学生练写,采用“自评+互评”方式,聚焦“结构比例”与“笔画流畅度”)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思考:课文围绕石榴写了什么?(按“春→夏→秋”的时间顺序,写生长过程)分段朗读,概括段意:第1段:引出石榴树;第2-4段:石榴的生长(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第5段:表达喜爱之情。第二课时:精读品悟,读写迁移教学目标1.精读2-4段,体会石榴生长各阶段的特点,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迁移观察方法,尝试描写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菊花、桂花)。3.感受石榴的生机之美,激发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品析“抽、笑、玛瑙般”等词句,学习修辞表达。难点:将观察方法转化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回顾文脉听写词语:抽枝、嫩绿、喇叭、玛瑙(反馈时强调“嫩”的写法:左窄右宽,“女”部托住“束”)。提问: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石榴?(春、夏、秋)2.精读品悟,学习表达春天的石榴(第2段)自由读,画出句子:“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品析“抽出”:换成“长出”好不好?(“抽出”更有力量感,像“拔剑”一样,体现枝条快速生长的姿态)朗读指导:重读“抽出”“嫩绿”,读出勃勃生机。夏天的石榴花(第3段)指名读,思考:石榴花的特点?(多、艳、活泼)抓句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品析修辞:“小喇叭”(比喻,写形状)、“鼓着劲儿吹”(拟人,写活力)。情境朗读:小组分角色读(一人读“花多”,一人读“花艳”,一人读“花的活泼”)。秋天的石榴(第4段)默读圈词:“红通通”“玛瑙般”“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重点句品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拟人手法:“笑”字让石榴有了人的神态,写出成熟的可爱;比喻手法:“玛瑙般”“晶莹透亮”,写出籽的饱满与光泽。拓展小练:用“有的……有的……”仿写石榴的姿态(如“有的微微低头,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昂首挺胸,像骄傲的小将军”)。3.总结写法,读写迁移回顾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春、夏、秋)+抓特点(枝叶、花、果)+用修辞(比喻、拟人)。单元整合:对比《荷花》(静态美)与《石榴》(生长美)的写法,总结“观察角度可多样(静态/动态),表达需贴合事物特点”。小练笔:观察教室的绿萝(或家中植物),模仿课文写一段“生长片段”(如“春天,绿萝抽出了新的藤蔓,嫩红的芽尖像小蛇的信子,悄悄探出头来……”)。4.课堂小结与作业小结:“我们跟着作者‘看’到了石榴的一生,更学会了‘用眼睛发现美,用文字表达美’。”作业:①完成练笔,用“波浪线”画出自己用的修辞;②朗读课文,背诵第3、4段;③观察一种植物,用“观察记录卡”(日期+特点+联想)记录一周变化。三、教学反思与优化建议本设计以“单元整合”为核心,将《石榴》的语言品析与“观察表达”的语文要素深度结合,通过“情境导入—品词析句—读写迁移”的环节,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中需注意:1.分层指导表达:对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可提供“植物图片+关键词提示”(如“菊花:金黄、卷曲、像绒球”),降低仿写难度。2.深化单元统整:可将《石榴》与《荷花》的观察角度(动态生长/静态姿态)对比,引导学生形成“多角度观察”的策略。3.生活延伸观察:鼓励学生用“观察记录卡”记录植物生长,将语文学习延伸至生活,真正实现“做生活的有心人”。四、设计价值与适用拓展本教学设计立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的“学段特点”,既落实“识字写字、文本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