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8页(共38页)2026年中考化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选择题(共1小题)1.(2024秋•民和县期末)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 B.28 C.44 D.56二.计算题(共19小题)2.(2025•头屯河区模拟)实验室用NaOH吸收二氧化碳,若要吸收4.4g二氧化碳需消耗氢氧化钠多少克?已知:CO2+2NaOH=Na2CO3+H2O3.(2025春•市南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从起始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计算:(1)制得的氧气质量是克;(2)混合物中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分别是多少?4.(2024秋•安定区期末)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取12.5g干燥的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某浓度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1)产生CO2的质量为g;(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5.(2025•孝感二模)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1)氢化钙(CaH2)中,钙、氢元素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2)若制取8kg氢气,计算理论上需要CaH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6.(2025•德州)液氢和液氧是火箭发射的常用推进剂。已知卫星要被送达预定轨道,火箭至少要充分燃烧200kg的液氢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为使这些液氢完全燃烧,火箭发动机贮箱中装入液氧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7.(2025•水磨沟区模拟)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干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TiCl4+28.(2025•安徽模拟)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且可再生的能源,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化石燃料制氢技术成熟,成本低,产量大,能够满足大规模氢气的需求。(1)甲烷能与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计算32t甲烷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9.(2025•赫山区模拟)漂白粉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和漂白剂,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生产原理是: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某化工厂将2840kg氯气通入盛有过量冷消石灰的密闭容器中被完全吸收,反应后容器中所有物质形成的混合物即为漂白粉,其质量为8000kg,请回答下列问题:(1)密闭容器中盛放的消石灰质量是kg。(2)该漂白粉中次氯酸钙的质量是。(写出计算过程)10.(2025•衡阳校级二模)小苏打(NaHCO3)是烘焙蛋糕时常用的膨松剂,它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同学用100g含小苏打84%的膨松剂(杂质不参与反应)进行加热实验。(1)100g膨松剂中NaHCO3的质量为g。(2)计算充分加热后生成碳酸钠的质量。11.(2025•河北校级三模)化学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同学们欲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将20g大理石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2.(2025•遵义模拟)在实验中,将含有13.6g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气质量是多少。13.(2025•高州市校级开学)我国研制了世界最大口径碳化硅单体反射镜,应用于深空探测、气象观测等。碳化硅可用硅与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备:Si+C高温(1)SiC中硅、碳元素的质量比为。原子个数比为。Si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若要制得40kgSiC,至少需要Si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14.(2025•湖北模拟)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常用作杀菌剂、脱色剂、催化剂等。工业上生产氯化亚铜涉及的反应有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1)氯化亚铜用作催化剂时,在反应的前后质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制备19.9kg的氯化亚铜,理论上消耗亚硫酸钠(Na2SO3)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15.(2025•北湖区校级模拟)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实验室里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计算:(1)生成氧气g。(2)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6.(2025•松原二模)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钾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K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2)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17.(2025•永兴县模拟)兴趣小组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活动时,取31.6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30g固体。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列出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过程)18.(2025•四平四模)将8.6g生铁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0.2g。(已知,其中的杂质不与水反应,也不与酸反应)求:(1)此生铁中铁的质量为g;(2)反应中放出的氢气质量为多少?19.(2025•石家庄校级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杂质为MgCl2),进行如下实验。100g粗盐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将25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上述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5050505050产生沉淀质量/g1.452.9m5.85.8(1)m的值为;(2)计算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2025•永州校级模拟)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同学取12.5g该样品进行实验,然后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生成气体的质量/g1.11.11.11.10请计算:(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g。(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6年中考化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025年10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小题)题号1答案B一.选择题(共1小题)1.(2024秋•民和县期末)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 B.28 C.44 D.56【考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B【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题中数据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3.2g+9.6g﹣5.6g=7.2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2A+3B=2C+4D2x725.6g7.2g2xx=28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二.计算题(共19小题)2.(2025•头屯河区模拟)实验室用NaOH吸收二氧化碳,若要吸收4.4g二氧化碳需消耗氢氧化钠多少克?已知:CO2+2NaOH=Na2CO3+H2O【考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8g。【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NaOH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解答】解:设吸收4.4g二氧化碳需消耗氢氧化钠质量为x。CO2+2NaOH=Na2CO3+H2O44804.4gx444.4解得x=8g答:要吸收4.4g二氧化碳需消耗氢氧化钠8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3.(2025春•市南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从起始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计算:(1)制得的氧气质量是9.6克;(2)混合物中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分别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解答】解:(1)制得的氧气质量是:25g﹣15.4g=9.6g。(2)设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MnO2△24596x9.6g24596=x9.6g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5g﹣24.5g=0.5g答:混合物中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分别是24.5g、0.5g。故答案为:(1)9.6g;(2)24.5g;0.5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4.(2024秋•安定区期末)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取12.5g干燥的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某浓度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1)产生CO2的质量为4.4g;(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产生CO2的质量为4.4g;(2)设碳酸钙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4.4g100xx=10g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10g12.5g答: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80%;故答案为:(1)4.4;(2)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5.(2025•孝感二模)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1)氢化钙(CaH2)中,钙、氢元素质量比为20:1(填最简整数比)。(2)若制取8kg氢气,计算理论上需要CaH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考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20:1;(2)84kg。【分析】(1)根据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来分析;(2)根据制取氢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1)氢化钙中,钙、氢元素质量比为(40×1):(1×2)=20:1;(2)设理论上需要CaH2的质量为x。CaH2+2H2O=Ca(OH)2+2H2↑424x8kg424x=84kg答:理论上需要CaH2的质量为84kg。故答案为:(1)20:1;(2)84k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6.(2025•德州)液氢和液氧是火箭发射的常用推进剂。已知卫星要被送达预定轨道,火箭至少要充分燃烧200kg的液氢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为使这些液氢完全燃烧,火箭发动机贮箱中装入液氧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考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600kg。【分析】根据液氢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设火箭发动机贮箱中装入液氧的质量至少为x。2H2+O2点燃432200kgx432x=1600kg答:火箭发动机贮箱中装入液氧的质量至少为1600k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7.(2025•水磨沟区模拟)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干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TiCl4+2【考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2t。【分析】根据钛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设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x。TiCl4+2Mg高温4848x12t4848x=12t答:若要生产12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12t。【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8.(2025•安徽模拟)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且可再生的能源,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化石燃料制氢技术成熟,成本低,产量大,能够满足大规模氢气的需求。(1)甲烷能与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5%。(2)计算32t甲烷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考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75%;(2)12t。【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来分析;(2)根据甲烷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12+4(2)设理论上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是x。CH4+H2O催化剂16632tx616x=12t答:理论上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是12t。故答案为:(1)75%;(2)12t。【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9.(2025•赫山区模拟)漂白粉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和漂白剂,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生产原理是: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某化工厂将2840kg氯气通入盛有过量冷消石灰的密闭容器中被完全吸收,反应后容器中所有物质形成的混合物即为漂白粉,其质量为8000kg,请回答下列问题:(1)密闭容器中盛放的消石灰质量是5160kg。(2)该漂白粉中次氯酸钙的质量是2860kg。(写出计算过程)【考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5160;(2)2860kg。【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来分析;(2)根据氯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某化工厂将2840kg氯气通入盛有过量冷消石灰的密闭容器中被完全吸收,反应后容器中所有物质形成的混合物即为漂白粉,其质量为8000kg,则密闭容器中盛放的消石灰质量是:8000kg﹣2840kg=5160kg。(2)设该漂白粉中次氯酸钙的质量是x。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1421432840kgx142143x=2860kg答:该漂白粉中次氯酸钙的质量是2860kg。故答案为:(1)5160;(2)2860k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0.(2025•衡阳校级二模)小苏打(NaHCO3)是烘焙蛋糕时常用的膨松剂,它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同学用100g含小苏打84%的膨松剂(杂质不参与反应)进行加热实验。(1)100g膨松剂中NaHCO3的质量为84g。(2)计算充分加热后生成碳酸钠的质量。【考点】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84;(2)53g。【分析】(1)根据膨松剂的质量和小苏打含量分析;(2)根据碳酸氢钠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膨松剂中NaHCO3质量:100g×84%=84g;(2)设生成Na2CO3质量为x。2NaHC168106解得x=53g答:充分加热后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53g。故答案为:(1)84;(2)53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1.(2025•河北校级三模)化学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同学们欲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将20g大理石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CaCl2和HCl。(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考点】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CaCl2和HCl;(2)75%。【分析】(1)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以及A点时盐酸过量来分析;(2)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A点时盐酸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钙(CaCl2)和剩余的HCl。(2)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6.6g;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20gx6.6g10044x=75%答: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故答案为:(1)CaCl2和HCl;(2)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2.(2025•遵义模拟)在实验中,将含有13.6g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气质量是多少。【考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6.4g。【分析】根据过氧化氢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设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气质量是x。2H2O2MnO2683213.6gx6832x=6.4g答: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气质量是6.4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3.(2025•高州市校级开学)我国研制了世界最大口径碳化硅单体反射镜,应用于深空探测、气象观测等。碳化硅可用硅与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备:Si+C高温(1)SiC中硅、碳元素的质量比为7:3。原子个数比为1:1。Si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2)若要制得40kgSiC,至少需要Si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考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7:3;1:1;40;(2)28kg。【分析】(1)根据碳化硅的化学式及其计算来分析;(2)根据SiC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1)SiC中硅、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8:12=7:3;原子个数比为1:1;Si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12=40。(2)设至少需要Si的质量是x。Si+C高温2840x40kg2840x=28kg答:若要制得40kgSiC,至少需要Si的质量是28kg。故答案为:(1)7:3;1:1;40;(2)28k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2025•湖北模拟)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常用作杀菌剂、脱色剂、催化剂等。工业上生产氯化亚铜涉及的反应有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1)氯化亚铜用作催化剂时,在反应的前后质量不变(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制备19.9kg的氯化亚铜,理论上消耗亚硫酸钠(Na2SO3)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考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催化剂的概念、性质及用途.【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不变。(2)12.6kg。【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解答】解:(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答案为:不变。(2)设亚硫酸钠的质量为x。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126199x19.9kg126199x=12.6kg答:理论上消耗亚硫酸钠的质量是12.6k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15.(2025•北湖区校级模拟)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实验室里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计算:(1)生成氧气0.8g。(2)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答案】(1)0.8;(2)5%。【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2)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可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及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4g+2g﹣35.2g=0.8g。(2)设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x。2H2O2MnO268 32x 0.8g6832=x0.8g则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g34g×答: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故答案为:(1)0.8;(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6.(2025•松原二模)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钾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K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酸碱恰好中和。(2)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溶液的pH值判断反应的情况;(2)根据氢氧化钾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硫酸的质量。【解答】解:(1)图中A点时pH=7,表示溶液呈中性,酸碱恰好中和;(2)A点消耗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56g×10%=5.6g;设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为xH2SO4+2KOH═K2SO4+2H2O98112x5.6g98112=x5.6故答案为:(1)酸碱恰好中和;(2)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为4.9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17.(2025•永兴县模拟)兴趣小组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活动时,取31.6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30g固体。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1.6g。(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列出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过程)【考点】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1.6g;(2)15.8g。【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2)根据氧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于氧气是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则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氧气的质量,即31.6g﹣30g=1.6g;(2)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31632x=15.8g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15.8g。故答案为:(1)1.6g;(2)15.8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8.(2025•四平四模)将8.6g生铁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0.2g。(已知,其中的杂质不与水反应,也不与酸反应)求:(1)此生铁中铁的质量为8.4g;(2)反应中放出的氢气质量为多少?【考点】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8.4;(2)0.3g。【分析】(1)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杂质不能和盐酸反应,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杂质的质量进行解答;(2)根据铁的质量求出生成的氢气进行解答。【解答】解:(1)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杂质不能和盐酸反应,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杂质的质量,所以生铁中铁的质量=8.6g﹣0.2g=8.4g,(2)设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Fe+2HCl=FeCl2+H2↑5628.4gx562x=0.3g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3g。故答案为:(1)8.4;(2)0.3g。【点评】本题较简单,可直接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但应注意计算格式要规范,向规范要质量。19.(2025•石家庄校级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杂质为MgCl2),进行如下实验。100g粗盐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将25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上述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5050505050产生沉淀质量/g1.452.9m5.85.8(1)m的值为4.35;(2)计算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4.35;(2)90.5%。【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2)根据氢氧化镁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由表可知,第一次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45g,第二次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9g,说明每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1.45g沉淀,则m的值为:1.45×3=4.35,第四次和第五次生成沉淀的质量相同,说明第四次氯化镁完全反应。(2)设生成5.8g氢氧化镁需要氯化镁的质量为x。2NaOH+MgCl2═2NaCl+Mg(OH)2↓9558x5.8g9558x=9.5g则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g答: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故答案为:(1)4.35;(2)9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20.(2025•永州校级模拟)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同学取12.5g该样品进行实验,然后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生成气体的质量/g1.11.11.11.10请计算:(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4.4g。(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答案】(1)4.4;(2)80%。【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来分析;(2)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四次加入稀盐酸后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1.1g×4=4.4g;(2)设12.5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4.4g10044x=10g则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故答案为:(1)4.4;(2)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考点卡片1.催化剂的概念、性质及用途【知识点的认识】催化剂的特点概括起来说有三个:1.“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针对性”,即催化剂针对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例如,不能笼统地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锰等;而应该表达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3.“多样性”,即某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红砖粉末、土豆片、沸石、硫酸铜溶液等都可作催化剂。而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作用(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它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两种情况。【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者是直接命题设问,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来分析、解答有关催化剂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命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有关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催化剂的特点和催化作用程等,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示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公式有如下3种:1.溶质质量分数的一般计算公式是:2.特殊计算公式(使用于饱和溶液)是:3.变形公式有:值得注意的是: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⑤当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该温度下该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时,才可以使用特殊计算公式来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题型包括以下几种:1.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求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只要将已知的质量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已知(暗知)某温度下的某物质的溶解度,求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首先要确认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并制定该物质的溶解度(有时从溶解的曲线上或括号内的补充说明中寻找),如果将溶解度代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特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或溶质)的质量,求算溶质(或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此时,可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注意:溶剂的质量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之差).4.已知某温度时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算该溶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可以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5.溶液稀释前后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此时,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若设浓溶液质量为m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ng,则等式mg×a%=ng×b%成立,加入水的质量为ng﹣mg.6.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特别是,在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需要注意的是:①如果某溶质反应前有,反应生成物中也有,并且反应后的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那么该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原来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沉淀(或杂质)的质量;然后将所求的两个质量相除,再乘以100%,就可求得反应后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②如果反应后的溶液已是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会给其溶解度或有关信息),那么判定饱和后,就可根据所给的溶解度来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与溶解度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计算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在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下面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成溶液质量,一定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2.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3.计算过程中,单位一定要统一.3.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知识点的认识】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Mr).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利用公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和”来进行计算.【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及有关的其它计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及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相互推算,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推算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不难看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是建立在相对原子质量的基础上的.因此,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样的,也是以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1.66×10﹣27kg)作为标准的.2.某分子的实际质量=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即1.66×10﹣27kg).3.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一”,符号是“1”一般不写.4.利用公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要用试卷上给出的数值来计算.还有,其中的原子个数一般是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没有数字时,默认为是1);但是,如果某元素在同一化学式中出现多次,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之和;如果某元素符号被括号括起来了,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括号的右下角的数字的乘积.4.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是指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学式来计算某物质中所含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公式是:“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当然,如果知道了物质中各元素的实际质量,就可以利用元素的实际质量来直接相比即可.【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及有关的其它计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及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式来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者是利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反推化学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虽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公式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而不是其实际质量,但是计算出来的元素的质量比与利用元素的实际质量计算出来的是相等的.因为,各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样的,都是以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1.66×10﹣27kg)作为标准的;当然,可以利用该标准推算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即某原子的实际质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但是当用来计算元素的质量比的时候,这个标准又以约数的形式被约分掉了;所以,按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公式,采用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是根本不会影响各元素的质量比的.2.利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时,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要用试卷上给出的数值来计算.还有,其中的原子个数一般是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没有数字时,默认为是1);但是,如果某元素在同一化学式中出现多次,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之和;如果某元素符号被括号括起来了,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括号的右下角的数字的乘积.3.利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反推化学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时,可以先将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设为x,然后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4.有时还会利用某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计算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如,如果已知或已求氧化铁(Fe2O3)中的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即56×2:16×3),那么就可以推算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即7÷(7+3)×100%],也可以推算出氧元素的为30%.5.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知识点的认识】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是指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学式来计算某物质中所含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是:“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个数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当然,如果知道了物质和其中某元素的实际质量,就可以利用公式该元素的实际质量/该物质的实际质量×100%来直接相比即可.【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的意义、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学式的意义及有关的其它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式来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或者是利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反推化学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虽然计算元素质量分数的公式中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是原相对质量而不是实际质量,但是计算出来的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利用元素和物质的实际质量计算出来的是相等的.因为,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是一样的,都是以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1.66×10﹣27kg)作为标准的;当然,可以利用该标准推算出原子和分子的实际质量(即某原子或分子的实际质量=该原子或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但是当用来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时候,这个标准又以约数的形式被约分掉了;所以,按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时,是根本不会影响各元素的质量比的.2.利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各元素质量分数时,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要用试卷上给出的数值来计算.还有,其中的原子个数一般是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没有数字时,默认为是1);但是,如果某元素在同一化学式中出现多次,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之和;如果某元素符号被括号括起来了,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应该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括号的右下角的数字的乘积.并且,计算数据要准确,除不尽的按照题目的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没有要求的最好保留两位小数,最少也要保留一位小数.3.利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反推化学式中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即右下角的数字)时,可以先将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个数设为x,然后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4.有时还可以利用某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计算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如,如果已知或已求氧化铁(Fe2O3)中的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即56×2:16×3),那么就可以推算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即77+3×100%],也可以推算出氧元素的为30%.6.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来说,该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该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六不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1.解释一些实验事实,例如,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了.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了”.2.推测一些物质的元素组成,例如,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表示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以下有关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A.只含碳元素B.只含碳元素和氧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于有机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于氧气,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有机物;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3.推断一些物质的化学式,例如,一氧化氮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又发现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这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热点.工业上制取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X+5O2=4NO+6H2O,则X的化学式为NH3.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X中应该含有氮元素和氢元素,其化学式中应该含有氮原子和氢原子,并且其原子个数分别是1和3;所以,答案应该是“NH3”.4.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例如,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是5g.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知,反应物B的质量等于生成物C与反应物A的质量之差(即15g﹣10g).【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判断对错和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成立的原因、含义和4个方面应用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抓住概念中的“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这样四个关键词.由此可知:(1)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2)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使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而对物理变化无效;(3)质量守恒定律是指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等;(4)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而非某物质的质量.2.对于定律成立的原因,可以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来推断(即“三不变”造成的).3.对于定律的应用,一定要抓住它的含义(即“六不变”),细心地进行套用.7.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书写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主要是以计算题为主.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抓住“三找”;即一找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找已知量和未知量x,三找用到的相对质量关系.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一般可以简记为:“六步七行”.其中的“六步”,又可以对应着简记为:“设、方、质(分为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两行)、比、算、答”.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1)设未知量x时,x的后面不要带单位;(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切记严格地按照“写→配→标→注”步骤细心书写;(3)找质量关系时,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实际质量关系(即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对应着找上一行的相对质量关系.并且,切记将它们都写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两行.(4)列比例式时,要按照“上一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一行的实际质量比”的顺序来列;保证是对应比相等.(5)求算x时,可以参考着化学方程式下面的两行质量关系中的上下或左右的倍数关系来求算.当没有倍数关系时,再按照一般的方法来求算便是.(6)在写答案时,只需要简明扼要地答出关键语句即可.8.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的认识】1、意义它是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手段,能帮助我们确定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2、依据基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而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3、关键步骤首先,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确保配平无误,反映真实的反应情况。明确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找出它们之间的质量关系。将已知物质的质量(或其他相关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4、注意事项各物质的质量比要严格按照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出。计算过程中,单位要统一,且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计算的规范性。5、实际应用在化工生产中,可以根据原料的投入量计算预期的产品产量,或者根据期望的产品产量计算所需原料的量。在实验研究中,能帮助确定实验所需试剂的用量,评估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命题方向】1、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给定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者已知生成物的质量,反推反应物的质量。2、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例如,将一定质量的金属放入某酸溶液中,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生成的溶质质量,进而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多步反应的计算一个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成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需要逐步分析计算。4、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计算给出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如产生气体的体积、消耗溶液的体积等,通过转换和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5、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含量计算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中某一成分的质量,从而得出其在混合物中的含量。6、过量与不足问题的计算两种或多种反应物参与反应时,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哪种反应物完全反应,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反应物进行计算。7、工业生产中的成本、产量计算结合实际工业生产情况,计算原料的投入量、产品的产量以及成本效益等。8化学方程式与图像的结合通过坐标图像展示反应过程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要求根据图像和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解题方法点拨】1、仔细审题理解题目所描述的化学反应情境,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确保方程式配平准确,符合化学反应的实际情况。3、找出相关物质确定题目中涉及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并在化学方程式中找到对应的化学式。4、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所涉及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5、建立比例关系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结合相对分子质量,列出已知物质与未知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6、代入已知量求解将题目中给出的已知物质的质量代入比例关系中,计算出未知物质的质量。7、注意单位统一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质量的单位统一,通常将质量单位都转化为克(g)。8、检查答案计算完成后,检查计算过程是否有误,答案是否合理。例如:已知有12g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求生成氢气的质量。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镁(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氢气(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比例关系为:24:2=12g:x解得x=1g9.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的认识】1、杂质的概念杂质是指在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中,除了我们所关注的能发生反应的主要成分之外的其他成分。2、纯度的计算物质的纯度=(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杂质的质量。3、计算思路首先需要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求出纯净物的质量。通常通过纯度来计算,即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吉林直事业单位招考考试(6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市规划编研中心招考工作人员(2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双辽市事业单位招聘56人(2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安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下半年)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台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黄岩分中心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南通海安县医疗卫生机构招考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南京博物院招考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十堰市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北京市通州区事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招考管理辅助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3-2024学年北京西城区一六一中高三(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红色旅游合同范本
- GB/T 20878-2024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 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设计
- SBAR交接班模式在临床运用
- 碎石临时停车场施工方案
- 静电消除作业指导书
- 华侨城集团领导岗位业绩考核管理规定
-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表88612
- 培智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