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集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一观点的理论家是()A.克莱夫·贝尔B.苏珊·朗格C.克罗齐D.科林伍德答案:B2.下列艺术分类中,属于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交叉类型的是()A.绘画B.音乐C.戏剧D.建筑答案:C3.中国传统绘画中“留白”技法的核心审美追求是()A.写实再现B.以形写神C.虚实相生D.色彩对比答案:C4.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但丁,其《神曲》最能体现艺术的()A.认识功能B.教育功能C.审美功能D.娱乐功能答案:A5.原始岩画《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动物形象的动态捕捉,最能支持艺术起源理论中的()A.模仿说B.游戏说C.表现说D.劳动说答案:D6.下列艺术流派中,强调“艺术是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表现,反对模仿自然”的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印象主义答案:B7.中国书法中“颜筋柳骨”分别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风格,这种风格差异主要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的()A.时代性B.民族性C.个体性D.地域性答案:C8.电影《流浪地球》通过科幻设定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核心艺术功能是()A.审美娱乐B.文化传播C.社会批判D.思想启示答案:D9.提出“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活动纳入社会生产范畴的是()A.康德B.黑格尔C.马克思D.席勒答案:C10.中国戏曲“一桌二椅”的舞台设置,体现了艺术创作中()A.典型化手法B.程式化特征C.抽象化倾向D.写实化追求答案:B11.西方现代艺术中,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通过破碎的几何形体表现战争灾难,其创作方法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D12.下列艺术作品中,最能体现“艺术意境”美学范畴的是()A.达芬奇《蒙娜丽莎》B.王希孟《千里江山图》C.莎士比亚《哈姆雷特》D.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答案:B13.艺术接受过程中,“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主要说明()A.艺术作品的确定性B.艺术接受的主观性C.艺术创作的唯一性D.艺术传播的局限性答案:B14.中国民间美术中“连年有余”(莲花与鲤鱼)的图案,主要运用了()A.象征手法B.夸张手法C.对比手法D.写实手法答案:A15.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德国古典美学家是()A.康德B.谢林C.黑格尔D.费希特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艺术起源“劳动说”的核心观点及主要依据。答案:艺术起源“劳动说”认为,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主要依据包括:(1)劳动为艺术提供了创作动机,如原始岩画中对狩猎场景的记录;(2)劳动改造了人类的生理结构,手的解放、语言的产生为艺术创造提供了生理基础;(3)劳动中形成的节奏、协调等需求催生了音乐、舞蹈的萌芽,如集体劳动时的号子;(4)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通过原始部落艺术与生产方式的关联,论证了劳动对艺术起源的决定性作用。2.举例说明艺术典型与艺术意境的区别。答案:艺术典型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通过独特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本质,如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其“精神胜利法”是旧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典型概括。艺术意境则注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追求超象外之象的审美空间,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通过自然意象营造出空寂幽远的诗意境界。区别在于:典型侧重人物形象的概括性,意境侧重整体氛围的哲理性;典型以“形神兼备”为特征,意境以“虚实相生”为核心。3.简述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答案:艺术传播方式包括:(1)人际传播:如面对面的音乐演奏、绘画欣赏,具有直接性、互动性强的特点;(2)群体传播:如剧院演出、艺术讲座,受众集中,反馈即时;(3)大众传播:通过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如电影通过院线与流媒体的全球发行;(4)数字传播:依托互联网技术,具有交互性、超文本性,如数字艺术展可通过VR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4.为什么说“艺术生产是特殊的精神生产”?答案:艺术生产的特殊性体现在:(1)目的不同:物质生产以实用为目的,艺术生产以审美为核心,追求精神价值;(2)过程不同:物质生产遵循标准化流程,艺术生产强调个体创造性,如画家创作时的情感投入与独特技法;(3)产品属性不同:物质产品具有消耗性,艺术作品具有永恒性与再生性,如《蒙娜丽莎》历经数百年仍能引发新的解读;(4)社会功能不同:物质生产满足生存需求,艺术生产满足精神需求,具有认识、教育、审美等多重功能。5.结合实例说明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答案: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艺术作品体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与生活方式,如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情趣”、日本浮世绘的平面化构图;世界性则指优秀艺术能超越民族界限,引发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二者辩证统一: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基础,如张艺谋《英雄》以中国武侠为载体,通过色彩象征与武打美学赢得国际认可;世界性是民族性的延伸,如贝多芬交响曲虽源于西方音乐传统,但其对人性、自由的探索具有普世价值。只有扎根民族文化土壤,艺术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创作中“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答案:生活真实是客观世界的实际存在,艺术真实是艺术家对生活真实的加工、提炼与升华,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罗中立《父亲》为例:生活真实层面,作品原型是四川农村的老农民,其面部的皱纹、粗裂的手掌、碗边的茶渍均来自对现实的细致观察;艺术真实层面,画家将普通农民形象提升为“父亲”这一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符号,通过超写实手法强化了皮肤的质感与眼神的沧桑,使个体形象承载了对中国农民群体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致敬。二者的关系表现为:(1)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源泉,脱离生活真实的艺术会流于空洞;(2)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通过典型化、情感化处理,如《父亲》中添加的圆珠笔(创作于1980年代),暗示时代变迁,赋予形象更深的社会意义;(3)艺术真实的本质是“内在真实”,即对生活本质的揭示,而非表面复制,如杜甫“三吏三别”虽写具体战乱场景,却反映了安史之乱对民生的摧毁这一本质真实。2.从艺术接受角度,分析“期待视野”对艺术鉴赏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实现“视野融合”。答案:“期待视野”由接受美学提出,指接受者在鉴赏前已有的文化经验、审美习惯与情感倾向,对艺术鉴赏具有导向与筛选作用。例如,中国观众因熟悉京剧的程式化表演,能从“虚拟动作”中解读出“开门”“行船”等情节;而初次接触京剧的西方观众可能因缺乏相关经验,难以理解其象征意义,这体现了期待视野的局限性。实现“视野融合”需双向互动:(1)接受者主动拓展视野,如通过学习艺术史、了解创作背景,提升鉴赏能力。以梵高《星月夜》为例,若观众了解后印象派“表现内心感受”的创作理念,便能从扭曲的线条、浓烈的色彩中体会画家对生命的激情,而非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顺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3年鹤壁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4年吕梁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a卷)
- 2023年鞍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4年宁德 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4年宝鸡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3年贵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3年西安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3年随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5年郑州登封市公共交通运营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工作人员35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公务员国考行测真题(含答案)
- 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合同范本及说明
- 退休人员返聘合同
- 智能物流设备维护操作指南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经典模板《湛蓝情深》
-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测》考前特训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文工具书检索
- 阻尼复合材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