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之韵,生命之美”单元主题与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自然之韵,生命之美”为核心,收录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及四首古典诗歌。作品或描摹四季景物,或借自然意象抒怀,旨在引导学生感知自然之美,习得写景抒情技法,培育对生活的热爱与审美情趣。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写景散文的语言特色(修辞、感官描写等),理解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情感。2.积累生字词与古典诗词,提升朗读、赏析及写作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批注、仿写,掌握“景情交融”的写作手法。2.运用“知人论世”“意象分析”等方法,解读文本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礼赞,养成审美情趣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景物描写的语言魅力,把握作者情感;掌握古典诗词的意象赏析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景情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不同作家的写景风格(如朱自清的清新、老舍的质朴)。课时安排(共10课时)《春》:2课时《济南的冬天》:2课时《雨的四季》:2课时《古代诗歌四首》:3课时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1课时分课时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韵律美。2.梳理文章结构,分析“春景图”的层次。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5分钟):播放春日风景视频,提问:“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模样?”引出朱自清的《春》,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2.初读感知(15分钟):学生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词(如“朗润”“酝酿”“窠巢”),教师正音并讲解词义。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节奏、情感,教师示范“轻俏活泼”的朗读语气。3.整体梳理(15分钟):提问:文章围绕“春”写了哪三部分内容?(盼春、绘春、赞春)小组合作:分析“绘春”中的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填写表格(图名、描写角度、核心特点)。4.精读品味(10分钟):聚焦“春花图”,赏析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思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拟人,表现春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学生朗读喜欢的段落,分享感受。5.课堂小结与作业(5分钟):总结文章结构与情感,布置作业:①背诵“春花图”“春风图”;②用拟人、比喻手法,描写一段春日景物(100字左右)。第二课时:《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2.学习比喻、拟人手法,体会老舍的语言风格。3.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1.对比导入(5分钟):展示北平(寒风怒号)、伦敦(多雾阴冷)的冬天图片,提问:“济南的冬天有何不同?”引出课题,简介老舍与济南的渊源。2.初读梳理(15分钟):学生默读,圈出体现“温晴”的语句(如“响晴”“慈善”“不结冰”)。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语气,读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3.整体感知(15分钟):提问: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温晴)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阳光朗照的山、薄雪覆盖的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小组讨论:文章结构(总—分—总)如何体现?4.精读赏析(10分钟):分析“薄雪覆盖下的山”段落:“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思考:拟人手法有何效果?(生动表现薄雪的娇柔,暗含作者喜爱)拓展:比较老舍与朱自清的写景风格(老舍质朴亲切,朱自清细腻清新)。5.课堂小结与作业(5分钟):总结景物描写的角度与手法,布置作业:①摘抄优美语句;②写一段家乡冬天的景物描写(突出特点,运用拟人手法)。第七课时:《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意。2.分析意象(大海、日月、星汉),体会曹操的壮志豪情。3.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教学过程:1.背景导入(5分钟):介绍曹操北征乌桓的历史背景,提问:“胜利后的曹操会有怎样的心境?”引出《观沧海》。2.朗读品韵(15分钟):学生自由朗读,划分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教师范读,强调“慷慨豪迈”的语气,学生模仿并配乐朗读。3.诗意解读(15分钟):逐句翻译,结合注释理解“澹澹”“竦峙”“星汉”等词义。提问: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4.意象赏析(10分钟):聚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思考:运用了什么手法?(夸张、想象)表现了大海的什么特点?(壮阔无垠)讨论:这两句如何体现曹操的胸襟与抱负?(以大海自比,暗含统一天下的雄心)5.背诵默写(5分钟):指导背诵技巧(抓意象、悟情感),课堂默写重点句,作业:用自己的话描绘“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画面(100字左右)。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目标:1.积累交友典故、名言,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交友之道”。2.学习自我介绍与采访技巧,提升口语交际能力。3.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教学过程:1.文化积累(10分钟):小组展示收集的交友典故(如“伯牙绝弦”“管鲍之交”)、诗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教师补充“刎颈之交”“忘年交”等文化常识。2.自我介绍(15分钟):每人准备1分钟自我介绍,要求突出个性与兴趣(如“我喜欢……因为……”)。小组内展示,其他同学评价:“他的介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3.模拟采访(15分钟):设置情境:“采访新转来的同学,了解他的爱好与期待。”学习提问技巧(如“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与倾听礼仪(眼神交流、记录要点)。小组演练,全班展示,教师点评。4.交友宣言(5分钟):讨论“益友的标准”,每人写一句交友宣言(如“以真诚之心,交温暖之友”),张贴展示。单元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课堂表现:朗读、小组合作、发言质量。作业评价:写景片段、诗歌默写、读书笔记。终结性评价(单元测试)1.阅读理解:选取写景散文片段,考查语言赏析与情感把握。2.诗歌赏析:分析《次北固山下》的意象(“海日”“归雁”)与情感。3.写作实践:以“四季之美”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