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X刀、γ刀)物理师真题_第1页
2018年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X刀、γ刀)物理师真题_第2页
2018年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X刀、γ刀)物理师真题_第3页
2018年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X刀、γ刀)物理师真题_第4页
2018年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X刀、γ刀)物理师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X刀、γ刀)}物理师真题一、A1型题1.腔内放射治疗应用最广泛的肿瘤类型是

A.鼻咽癌

B.乳腺癌

C.肺癌

D.胆管癌

E.宫颈癌

√2.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最常发生并发症的部位是

A.宫体

B.阴道

C.卵巢

D.直肠

E.尿道3.空气中形成每离子对消耗的平均能量目前最好的估计值是

A.0.3397eV/离子对

B.3.397eV/离子对

C.33.97eV/离子对

D.339.7eV/离子对

E.3397eV/离子对4.对用于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CT影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A.病人必须按照治疗体位扫描

B.CT床必须使用平面床板

C.CT影像必须包括整个外轮靡

D.CT值必须转换为电子密度以进行组织不均匀修正

E.由于等中心点和内部器官的关系是确定的,所以可不必做体表的定位标志

√5.电子束的有效治疗深度(Rt)是指电子束射程(Rp)半峰值剂量深度(R50)峰值剂量的80%~90%处的深度(R80~R90)

√最大剂量点深度(R100)

E.电子束最大射程(Rp)的85%处6.在电离室的工作电压,分别在正、负高压测量,可修正电离室的

A.方向效应

B.饱和效应

C.杆效应

D.复合效应

E.极化效应

√7.常规放疗标准分割条件下,五年内5%并发症概率的脊髓最大耐受剂量为

A.20Gy

B.30Gy

C.45Gy

D.50Gy

E.55Gy8.在6MVX射线的射野中,一块7.5cm厚的低熔点铅对X射线的透射为3%,则一块厚度为6cm的低熔点铅对X射线的透射近似值为

A.1.5%

B.4%

C.5%

D.6%

E.7.5%9.照射总量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因素中对射束挡块下面的中线剂量无影响的是

A.挡块的厚度

B.射野中没有遮挡的面积

C.挡块的面积

D.入射X线的剂量率

E.入射X线的能谱10.旋转调强治疗(IMAT)的特点是

A.使用特殊设计的MLC进行长条型野照射

B.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旋转照射

C.采用窄条矩形野照射

D.使用整野照射治疗

E.与断层治疗相比,光子利用率更高11.测量吸收剂量的方法中,不常用的是

A.量热法

B.电离室

C.热释光

D.半导体

E.胶片法12.职业照射眼晶体的年剂童限值为

A.15mSv

B.20mSv

C.50mSv

D.150mSv

E.500mSv13.肿瘤诊断和治疗中最常用的反映葡萄糖代谢的生物标记物是

A.FDG

B.C-11

C.O-15

D.N-13

E.Rb-8214.IAEATRS398号报告推荐高能X线在水中的校准深度为

A.水表面

B.水下5cm

C.水下7cm

D.水下10cm

E.水下15cm15.

影响TCP、NTCP的因素包括

A.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

B.物理因素和病理因素

C.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

D.物理因素和放射生物学因素

E.放射生物学因素和病理因素16.固体探测器的灵敏度约为气体探测器的

102倍103倍104倍

√105倍

E.106倍17.多叶准直器(MLC)的优点不包括

A.节省了治疗室贮存挡块的空间

B.治疗技术员无需抬举沉重的挡块

C.无需进入治疗间就可行多野照射治疗

D.方便执行IMRT治疗

E.减少了射野外的泄漏剂量

√18.正负电子对煙没时放出

A.一个光子,能量为1.02MeV

B.两个光子,能量均为1.02MeV

C.三个光子,能量均为1.02MeV

D.一个光子,能量为0.511MeV

E.两个光子,能量均为0.511MeV

√19.关于GM计数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特别适用于泄漏测试和放射性污染的探测

B.不能用于测量脉冲式辐射

C.适于精确测量

D.对低能光子表现出很强的能量依赖性

E.闪烁探测器比GM计数器的灵敏度高20.对立体定向手术(单次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处方剂量为12~25Gy;病灶越大,处方剂量越小

B.主要适用于功能性失调、血管畸形、一些良性肿瘤和远处转移病灶的治疗

C.偶尔用于恶性颅内肿瘤常规放射治疗后的剂量推量

D.处方剂量为0.5~2Gy;病灶越大,处方剂量越小

E.可以应用于脑垂体瘤的治疗21.校准高能电离辐射吸收剂量,不属于IAEA方法的步骤是在国家标准实验室,校对用户的电离室,得到照射量校准因子Nx根据照射量校准因子Nx计算得到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Nk根据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Nk计算得到空气吸收剂量校准因子ND根据用户使用的射线质,查出其对应的水中吸收剂量转换因子CE

E.根据电离室剂量仪的测量结果,计算电离室有效测量点处的吸收剂量DW22.处方剂量计算式中,TAR对应的射野是

A.模体表面处的射野

B.最大剂量点处的射野

C.等中心处的射野

D.深度d处的射野

E.校准点深度处射野23.不能使用常规模拟机进行三维治疗计划设计的原因是

A.常规模拟机不能用于计划验证

B.常规模拟机的影像不如CT影像清楚

C.常规模拟机不能给出BEV影像

D.常规模拟机拍出的X射线片是静态的

E.常规模拟机将患者治疗部位或病变部位的三维实体变成两维影像

√24.钴-60治疗机射野对称性检查频率为

A.每天

B.每周

C.每月

D.每两个月

E.每季度25.与SSD有关的物理量是

A.TMR

B.TAR

C.PDD

D.BSF

E.TPR26.钴-60远距离治疗机的重要特点不包括

A.相对高能量的γ射线发射

B.相对较长的半衰期

C.相对较高的比活度

D.相对简单的产生方式

E.相对较小的半影区

√27.在患者坐标系中,由于呼吸或器官运动引起的CTV外边界运动的范围为

A.临床靶区

B.内靶区

C.计划靶区

D.治疗靶区

E.照射靶区28.哪种是放疗体位固定器

A.平架

B.头颈肩面罩

C.斜架

D.船形枕

E.头枕

√29.γ刀每日进行的检查项目不包括

A.紧急手动指示和操作

B.准直器的输出剂量

C.计时器

D.紧急关机按钮

E.出束状态指示灯30.楔形因子的稳定性为

A.1%

B.2%

C.3%

D.4%

E.5%31.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首先采用的电子束全身照射技术是

A.双机架角多野照射技术

B.双对称旋转照射技术

C.治疗床连续进床式的电子束扫描照射技术

D.电子束多野衔接照射技术

E.电子束旋转照射技术32.适合电子束吸收剂量测量要求的平行板电离室的空气气腔高度为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33.关于多叶准直器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剂量验证,正确的是

A.只要有较好的独立MU验证程序,可以不进行模体测量验证

B.模体测量不能提供比独立MU验证更多的信息

C.独立MU验证程序只能验证中心点剂量或MU

D.只需要验证多叶准直器的到位精度和运动速度

E.模体测量能提供比独立MU验证更多的信息

√34.医用加速器较为适宜的X线能量是

A.<150kV

B.160kV~300kV

C.1MV〜8MV

D.1MV〜22MV

E.15MV-50MV35.对胶片剂量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二维空间分辨率好

B.对低能光子有明显的能量依赖

C.常用于定量测量

D.每一张胶片用于剂量测量前,必须先建立剂量-OD曲线

E.特征曲线的线性区域是曝光条件的最佳选择36.放射性核素铯-137的半衰期为

A.30年

B.31年

C.32年

D.33年

E.34年37.模拟定位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

A.机架和影像增强装置

B.X射线机头、准直器、影像增强器

C.X射线球管和高压发生器

D.机架和床

E.影像增强装置和床38.治疗计划的年监测MU计算值误差指标为

A.1%

B.2%

C.3%

D.4%

E.5%39.放射性核素铯-137的能量是

A.0.66MeV

B.0.76MeV

C.0.86MeV

D.0.96MeV

E.1.16MeV40.现代电子直线加速器与远距离60Co治疗机比较,远距离60Co治疗机不能开展的项目是

A.等距离照射

B.等中心照射

C.等中心旋转照射

D.全身X射线照射

E.全身电子线照射

√41.同一患者,两个不同的治疗计划具有相同的靶区剂量体积曲线,OAR为串型器官,OAR高剂量区体积相近,判断计划优劣的依据是

A.OAR的DVH曲线下面积

B.OAR高剂量区分布

C.OAR受照射体积

D.OAR低剂量照射体积

E.OAR平均剂量42.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剂量计算是根据患者的

A.模拟机定位数据

B.超声数据

C.DRR数据

D.MR数据

E.CT数据

√43.关于呼吸门控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4DCT获取患者信息

B.放置一反光物在患者胸壁处,视频照相可跟踪反光点上下运动

C.处理得到反光点运动与呼吸运动及靶体积位置关系

D.照射时屏气状态出束

E.监测反光点控制出束时间44.CEMA是比转换能,它适用的电离辐射为

A.X线和γ射线

B.X线和电子线

C.α射线和β射线

D.α射线和γ射线

E.β射线和γ射线45.关于射野定位照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治疗开始起到结束的全过程拍摄

B.用慢感光胶片拍摄

C.用来确认病人的摆位是否正确

D.需要使用增感屏拍摄

E.只需验证一个照射野的射野图像46.16MeV电子束R90深度是

A.1cm

B.2cm

C.3cm

D.4cm

E.5cm47.医用电子加速器的剂量监测电离室不能监测

A.输出剂量

B.射野平坦度

C.虚拟楔形角度

D.射野对称性

E.输出剂量率48.根据电子射程可计算高能电子束体模表面最大可几能量,计算公式Ep,0=C1+C2Rp+C3R2p中,C3的量纲为

A.MeV

B.MeV·cmMeV·cm2MeV·cm-1

E.MeV·cm-2

√49.散射线来源于哪种射线和准直器及模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散射光子

A.X射线

B.γ射线

C.原射线

D.有效原射线

E.高能射线50.计算处方剂量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百分深度剂量

B.射野大小

C.射野平坦度

D.源皮距

E.肿瘤深度51.能够形成“星形”剂量分布的重粒子是

A.快中子

B.质子

C.π介子

D.碳离子

E.氧离子52.相比其他剂量计,电离室剂量计的优点是

A.有良好的精确性

B.不扰动射束

C.不需要外置偏压

D.有较好的组织等效性

E.尺寸小53.高能X线剂量校准时,水模体应足够大以提供足够的散射体积,在电离室测量射野边界外的水模体最小宽度是

A.1cm

B.2cm

C.3cm

D.4cm

E.5cm

√54.剂量计算Day氏法适用于

A.“斗篷”野和“倒Y”野

B.加楔形板的照射野

C.某些规则挡块射野和独立准直器形成的偏轴或不对称野

D.照射野边缘的剂量计算

E.各种不规则照射野55.对于强贯穿辐射,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建议环境剂量当量中测算深度为

A.10mm

B.15mm

C.20mm

D.30mm

E.50mm56.

X(γ)光子束入射到物体时,其强度与穿透物质厚度

A.无关

B.近似呈线性衰减关系

C.近似呈对数衰减关系

D.近似呈指数衰减关系

E.近似呈反比平方衰减关系57.按照IAEA方法,在水模体中测量吸收剂量时,对于2mmA1<HVL≤3mmCu的中能X射线,其校准深度为

A.模体表面

B.0.5cm

C.5cm

D.10cm

E.15cm58.电离室经校准后的空气照射量校准因子Nx=1.314R/div(div表示量程的单位刻度),转换成国际单位制,则Nx为3.390×10-4C/kgdiv

√3.390×10-4J/kgdiv3.390×10-4MeV/kgdiv3.390×10-4R/kgdiv

E.3.390×10-4Gy/kgdiv59.IAEA测量规程(1997年修订版)的建议中,关于用电离室在水模体中测量吸收剂量时的参考条件,不正确的是

A.对钻-60γ射线,有效测量点位于电离室几何中心前0.6倍电离室半径处

B.对于8MVX射线,有效测量点位于电离室几何中心前0.6倍电离室半径处

C.对于低能X射线,有效测量点位于平行板电离室的前表面

D.对中能X射线,有效测量点位于电离室几何中心前0.35倍电离室半径处

E.对于平均能量小于5MeV的电子线,有效测量点位于平行板电离室的前表面60.根据细胞的再增殖理论,放疗疗程的拉长和中断,会引起下述哪项的增殖

A.肿瘤组织

B.肿瘤干细胞

C.乏氧细胞

D.上皮细胞

E.移植细胞61.计算挡块下面的不规则照射野剂量分布的通用方法是

A.F因子法

B.Day氏法

C.将挡块假设为一个吸收源

D.使用经过挡块面积修正的平方反比定律

E.Clarkson法

√62.与带电粒子相比,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光子

A.没有确定的射程,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

B.没有确定的射程,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

C.有确定的射程,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

D.有确定的射程,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

E.强度近似呈指数衰减,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63.对X(γ)射线,如果在固体介质和水中测量位置射线能谱和注量分布相同,贝怵中吸收剂量等于介质中吸收剂量乘以水对介质的

A.平均线性衰减系数之比

B.平均质能吸收系数之比

C.质量阻止本领之比

D.电子密度之比

E.质量衰减系数之比64.关于多叶准直器(MLC)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MLC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用来替代挡块,形成适合耙区形状的不规则射野

B.射野形状是由MLC所有叶片的位置共同决定的

C.叶片位置就是叶片相对于准直器轴线的实际位移

D.按照IEC的规定,当叶片位于X轴正侧时,叶片位置为正,否则为负

E.MLC射野处方剂量计算基本上可以按照挡块形成的不规则野处理65.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直立端面双聚焦型MLC的灯光野比射线野大

B.直立端面双聚焦型MLC的灯光野比射线野小

C.弧形端面型MLC的灯光野比射线野大

D.弧形端面型MLC的灯光野比射线野小

E.射野数字显示比射线野小66.关于放射治疗机射线半影的正确叙述是

A.随射野增大而减少

B.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C.随X线能量增加而增加

D.随剂量率增加而减少

E.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67.关于多叶准直器(MLC)半影的情况,正确的是

A.叶片边缘和端面的半影一致

B.双聚焦MLC的射野半影小于单聚焦MLC的半影

C.叶片是单聚焦还是双聚焦不会影响半影大小

D.MLC射野半影与遮线器半影必须相同

E.MLC射野的半影比个体化挡块射野的半影大68.速器的电子束的引出窗口要使电子束的散射和軔致辐射都很小,使用的材料为

A.铝

B.铀

C.铍

D.陶瓷

E.聚乙烯69.DVH图表示

A.靶区或危及器官中多少体积受到多高剂量的照射

B.靶区或危及器官内平均剂量随体积的变化

C.靶区或危及器官内最大剂量随体积的变化

D.时间剂量因子中剂量与体积的关系

E.靶区或危及器官内总剂量随体积的变化70.剂量计算点和放射源中心之间的距离,至少几倍于放射源的活性长度,则放射源可假设为点源

A.1

B.2

C.3

D.4

E.571.400kV以下X射线,参考点应取在

A.模体表面下

B.模体表面

C.模体中心

D.模体表面下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

E.模体后缘72.在个人监测中,引入了个人剂量当量Hp(d),定义为人体特定点以下深度d处软组织中的剂量当量,对于强贯穿辐射,推荐d值为

A.1mm

B.5mm

C.1cm

D.5cm

E.10cm

√73.关于MV和kV级CBCT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kV级CBCT可提供锥形束体积影像和平面影像

B.kV级CBCT比MV级CBCT提供更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

C.kV级CBCT比MV级CBCT的影像质量好

D.kV级CBCT比MV级CBCT成像更迅速

E.MV级CBCT无需加装射线发生装置74.在Day氏离轴点剂量计算中,散射线计算与哪些因素有关

A.射野形状

B.原射野大小

C.计算点离轴距离

D.计算点离轴深度

E.计算点处有效野的大小和数目

√75.长半衰期放射源泄露测试,频数为

A.每日

B.每周

C.每月

D.每季

E.每半年

√76.医用电子加速器的射频功率源是

A.闸流管

B.磁控管

C.脉冲调制器

D.波导管

E.离子泵77.3DCRT和IMRT的复杂剂量分布,常使用

A.半导体或电离室予以验证

B.电离室或热释光予以验证

C.胶片或探测器阵列予以验证

D.水模体予以验证

E.固体模体予以验证78.关于电子束的PDD,正确的是

A.电离室测量的深度电离曲线即电子束的PDD

B.当射野小于电子射程时,Zmax会前移

C.随着射野的增大,90%剂量深度会向前移

D.随着射野的增大,电子射程增大

E.电子线的皮肤剂量比光子线低79.间接电离光子辐射是

A.α射线,軔致辐射,特征X射线,连续辐射

B.β射线,軔致辐射,特征X射线,连续辐射

C.β射线,軔致辐射,煙没辐射,连续辐射

D.γ射线,韧致辐射,特征X射线,湮没辐射

E.γ射线,韧致辖射,连续辐射,湮没辐射80.PET常用的核素是

A.氟-18

B.锶-90

C.磷-32

D.锝-99

E.铱-19281.已知6MV光子线在SSD=100cm、射野为10cmx10cm下最大深度为1.5cm处校准为1cGy/MU,射野大小为10cmx10cm,组织最大剂量比TMR(10x10,5)=0.86,准直器因子Sc(10x10)=1,模体散射因子Sp(10x10)=1,如果肿瘤深度为5cm,采用等中心照射,肿瘤剂量要得到200cGy时大约需要多少跳数

A.205

B.212

C.220

D.226

E.23882.在空气中,用指形电离室校准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源时,权衡电离室灵敏体积内剂量梯度的变化和测量时间,测量距离一般取

A.2.0~5.0cm

B.5.0~10.0cm

C.10.0〜20.0cm

D.20.0~25.0cm

E.25.0~30.0cm83.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性能参数一般不包括

A.能量响应

B.信噪比

C.扫描时间

D.对比分辨率

E.空间分辨率84.组织异质性或不均匀性修正用于解决均匀水模体中测量的标准射束与实际病人之间差异的问题,组织不均匀的修正方法不包括

A.幂指数法

B.等效TAR法

C.微分SAR法

D.蒙特卡罗法

E.Milan-Bentley模型

√85.某感兴趣点位于非均匀性组织内,相对于均匀组织来说,该点剂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受到光子和次级电子通量改变的影响

B.原射线在该组织内的衰减发生变化

C.不同介质中该点的吸收剂量之比等于衰减吸收系数之比

D.次级电子通量的改变

E.靠近不同组织的边界处由于组织的衰减不同,剂量会明显增加86.国际标准要求远距离放射源治疗机头在距源lm处的平均泄漏辐射量小于

A.0.01mSv/h

B.0.02mSv/h

C.0.05mSv/h

D.0.1mSv/h

E.0.2mSv/h87.患者男,48岁。肾癌术后1年,身体状况差,检查发现肺内有一3cm的圆形转移灶,此时比较合适的治疗是

A.常规放射治疗

B.化疗

C.手术

D.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E.营养支持治疗88.患者,胸腺癌。经手术和常规放射治疗后,检查发现局部仍有小的残留,此时比较合适的治疗是

A.化疗

B.常规放疗

C.手术

D.营养支持治疗

E.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89.X射线中的电子线污染对剂量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治疗深度

B.建成区宽度

C.射野平坦度

D.射野对称性

E.建成区(包括皮肤表面)的剂量

√90.关于Spencer-Attix空腔理论,错误的是

A.阻止本领的计算,应用Spencer-Attix空腔理论

B.Spencer-Attix空腔理论考虑了在剂量仪自身体积内的电离

C.Spencer-Attix空腔理论主要是针对中等大小的腔体

D.Spencer-Attix空腔理论的实际应用需要额外的修正因子

E.Spencer-Attix空腔理论较好的弥补了Bragg-Gray空腔理论的缺陷二、X型题91.用来解释辖射对组织产生的物理效应和生物效应剂量相关的量有

A.器官剂量

B.当量剂量

C.有效剂量

D.待积剂量

E.集体剂量

√92.发展专门的放射治疗模拟设备的原因是

A.治疗机影像的对比度差

B.治疗机图像质量模糊

C.治疗机射野半影大

D.病人的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