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2.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排比。(2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明同学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B.他在选择中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既想报清华附中,又想报北大附中,总是见异思迁。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D.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概括毛泽东同志的性格特点。(4分)任务。(8分)(1)【活动一:红色故事分享】请你分享一个红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不少于80字。(3(2)【活动二:主题演讲】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写一段演讲稿的开头,要求运用排比修辞,富有感染力。(3分)(3)【活动三:创意设计】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要求简洁明了,朗朗上口。(2分)7.按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6分)(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3),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4)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二、阅读与鉴赏(44分)(一)古诗词阅读(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前往边塞慰问将士,一个“单”字写出了B.颔联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诗人漂泊无依的内心感受。C.颈联描绘了大漠中孤烟笔直、长河落日的壮丽景象,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D.尾联写诗人到达萧关后,与候骑相遇,得知都护正在燕然9.请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二字的妙处。(4分)(二)文言文阅读(14分)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惩山北之塞惩:苦于B.杂然相许许:赞同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愚公召集家人商议移山,家人纷纷赞同,只有其妻提出了疑问。B.愚公的移山计划得到了邻人孀妻遗男的支持,体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C.智叟认为愚公年老力衰,不可能移山成功,表现了他的目光短浅。D.文章结尾借助神力将山移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1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3分)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14.愚公和智叟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人的性格特点。(4分)(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材料一】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例如,春节有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等习俗;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这些节日习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也是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节日的氛围逐渐淡化,很多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越来越少,反而对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更加热衷。据一项调查显示,在18-25岁的年轻人中,知道圣诞节习俗的占85%,而知道端午节具体习俗的仅占40%。此外,一些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皮影戏、剪纸等传统技艺,掌握这些技艺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愿意学习的寥寥无几。【材料三】统节日文化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手工制作等活动1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现在的年轻人对西方节日的了解远多于对16.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民俗17.材料二中提到传统节日面临着哪些问题?请简要概括。(3分)18.结合材料三,谈谈我国为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四)记叙文阅读(14分)准备早餐,然后送我到公交站。冬天的清晨,寒风刺骨,父亲穿着厚重的棉袄,戴着旧棉帽,双手插在口袋里,不停地跺脚取暖。公交车来了,我上车后,他总是站在原地,直到公交车消失在他的视线中。我趴在车窗上,看着他的背影在寒风中逐渐变小,心里既温暖又酸涩。④中考前夕,我压力很大,经常熬夜复习。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没有多说什么,只⑤如今,我上了高中,离家更远了。每次放假回家,⑥父亲的背影,是我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风景。它见证了我的成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第②段中,父亲在寒风中送“我”上学的场景,体现C.第③段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表达了对父20.赏析下列句子。(5分)(1)冬天的清晨,寒风刺骨,父亲穿着厚重的棉袄,戴着旧棉帽,双手插在口袋里,不停地跺脚取暖。(赏析修辞手法)(2)我趴在车窗上,看着他的背影在寒风中逐渐变小,心里既温暖又酸涩。(赏析加点字)21.如何理解第⑥段中“父亲的背影,是我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风景”这句话的含义?(3分)2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父亲是如何表达对你的爱的。(4分)三、写作(50分)23.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父爱”“友谊”“坚持”“责任”等;(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一、积累与运用1.B(A项“锐不可挡”应为“锐不可当”;C项“畸形”的“畸”应读“ji”,“眼花潦乱”应为“眼花缭乱”;D项“遒劲”的“劲”应读“jìng”,“坦荡如底”应为“坦荡如砥”)3.D(A项“不求甚解”指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当;B项华丽,用在此处形容美术作品不当)4.B(A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项两面对一面,删去“有无”;D项否定不当,删去“不”)6.(1)示例: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却穿着单薄的衣服冻死在雪地里。他的牺牲精神感染了无数战士,成为长征路上一座不朽的丰碑。(2)示例:红色红色基因是力量的源泉,激励我们勇敢担当。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3)7.(1)大漠孤烟直(2)芳草萋萋鹦鹉洲(3)采菊东篱下(4)贫贱不能移(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古诗词阅读8.D(尾联流露出的是诗人的欣慰之情,而非失望之情)(二)文言文阅读11.A(其妻提出疑问是出于关心,并非反对,家人均赞同移山计划)13.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14.愚公:目光长远,坚持不懈,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为了移山大业不惜付出一(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6.D(“全部失传”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一些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面临失传的危险)17.①传统节日氛围淡化,年轻人对传统节日了解甚少;②年轻人更热衷西方节日;③一些18.①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②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③学校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四)记叙文阅读19.C(第③段主要表达了对父亲的心疼之情,并未体现愧疚之情)20.(1)运用环境描写,突出了冬天清晨的寒冷,烘托出父亲送“我”上学时的辛苦,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2)“趴”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舍不得父亲离开的样子,“看”字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依恋之情,体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21.父亲的背影见证了“我”的成长,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