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课件_第1页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课件_第2页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课件_第3页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课件_第4页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X202XPOWERPOINT第一章地球我们的蓝色家园时间:主讲人:202X.XCATALOGUE目录1.地球的形状:从猜测到实证地球的大小:数据中的地球地球仪:地球的微缩模型总结与展望2.3.4.202X202XPOWERPOINT01地球的形状:从猜测到实证PART在古代,由于人们活动范围有限,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主要基于直觉和想象。中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认为大地是平坦的,天空像一个巨大的圆形盖子笼罩其上。而古代印度人则想象大地是由四头大象驮着,大象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背上。这些早期的观点虽然充满了想象力,但缺乏科学依据。古代的猜想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远洋航行经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影子,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开启了逻辑推理认识地球形状的阶段。-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通过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他们从西班牙出发,依次经过大西洋、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最终回到大西洋,完成了环球航行,这一壮举结束了长期以来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近代的探索进入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认识地球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此后,人类通过人造卫星拍摄到了大量高清的地球照片,这些照片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全貌,确凿地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比如,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船帆,然后才看到船身;登高望远时,随着高度的增加,视野范围会不断扩大,如果地球是平的,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月食发生时,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区域,我们可以看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弧形影子,这也是地球是球体的有力证据。现代的认知202X202XPOWERPOINT02地球的大小:数据中的地球PART地球并非一个标准的正球体,而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椭球体。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这个数据是通过对地球不同部位半径的测量和计算得出的。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想象一下,如果一架客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沿赤道飞行,大约需要50个小时才能绕地球一圈。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约728亿个足球场(每个足球场面积按7000平方米计算)的总面积,如此庞大的表面积,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和多样的地理环境。010203地球的基本数据了解地球的大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例如,地球的巨大体积和质量,使得它能够拥有强大的引力,吸引住大气层,为生命的诞生和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的表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生态系统等存在巨大差异,这促使人类发展出多样的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同时,地球的大小也对人类的交通、通信等活动产生着深远影响,长途的旅行和信息传输需要克服地球表面的距离和地形障碍。0102理解地球大小的意义202X202XPOWERPOINT03地球仪:地球的微缩模型PART01为了便于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全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虽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但在制作地球仪时,由于按比例缩小后地球各部分的差别难以用肉眼察觉,所以通常将其做成正球体。02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这使得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借助地球仪,我们还能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帮助理解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自然现象,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球仪的概念与作用0201地轴与两极地轴是地球自转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穿过地心的轴,它实际上并不存在于地球上,但在地球仪和我们对地球运动的理解中起着关键作用。地轴是倾斜的,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约成66.5°的夹角,正是这个倾斜角度,导致了地球上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不同。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它是地球的最北端;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北极和南极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如北极的冰原、北极熊,南极的冰川、企鹅等。经线与纬线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它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不同纬度的纬线长度不同,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为“子午线”。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且指示南北方向。为了区分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即经度。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分别称为东经(用“E”表示)和西经(用“W”表示)。地球仪上的重要元素202X202XPOWERPOINT04总结与展望PART回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从古代的臆想到近代的航海探索,再到现代的卫星观测,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知不断深化。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这一事实如今已深入人心。牢记地球的基本数据,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这些数据让我们对地球的大小有了量化的概念。同时,理解地球仪的作用以及上面的重要元素,如地轴、两极、经线、纬线等,它们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0102知识回顾02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或许会让人类有更多机会从太空直接观察地球,进一步拓展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同时,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也将不断推进,让我们揭开地球更深层次的奥秘,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们的地球家园。01随着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