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6∕T 40-2024 工业企业低碳运行管理通则_第1页
DB4406∕T 40-2024 工业企业低碳运行管理通则_第2页
DB4406∕T 40-2024 工业企业低碳运行管理通则_第3页
DB4406∕T 40-2024 工业企业低碳运行管理通则_第4页
DB4406∕T 40-2024 工业企业低碳运行管理通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20.10

CCSA02

4406

佛山市地方标准

DB4406/T40—2024

工业企业低碳运行管理通则

Generalprinciplesforlow-carbonoperationmanagementofindustrial

enterprises

2024-02-21发布2024-02-21实施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06/T40—2024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低碳管理方针与目标..................................................................1

5低碳运行管理........................................................................2

6评价与改进..........................................................................5

参考文献..............................................................................6

I

DB4406/T4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佛山市三水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

有限公司、广东智光综合能源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佛山市法恩洁具有限公司、

佛山市质量计量协会、佛山市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伟达、高啟亮、谢英豪、谭毅杰、郭子仪、李德维、陈毅敏、李健、刘志鹏、

熊溢威、罗彩云、邱锡军、曾海红、关燮文、吴婉婷、余镇城、张滢。

II

DB4406/T40—2024

工业企业低碳运行管理通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企业低碳运行管理的低碳管理方针与目标、低碳运行管理、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企业开展低碳运行管理,其他单位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32151(所有部分)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DB44/T1944碳排放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碳运行管理low-carbonoperationmanagement

贯彻绿色低碳理念,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目标,通过节能改造、设备更新、管理升级等措

施,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的运行管理方式。

4低碳管理方针与目标

4.1低碳管理方针

应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活动情况确定其低碳管理方针,并确保其符合以下要求:

a)满足国家或地方政府对企业碳排放双控的要求;

b)不使用国家和地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设备以及相关物质;

c)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

d)其它节能低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的要求;

e)符合企业规模、产业发展特点和低碳运行现状;

f)对持续改进做出承诺;

g)形成文件,付诸实施。

1

DB4406/T40—2024

4.2低碳管理目标

应制定企业低碳运行管理中长期规划,确定低碳运行管理目标,并确保其符合以下要求:

a)建立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中长期目标;

b)建立低碳运行管理年度目标,并按部门(车间、工序)进行分解;

c)管理目标经企业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

d)重点排放单位应按要求完成碳排放履约。

5低碳运行管理

5.1管理机制

5.1.1低碳管理机构

应建立低碳管理机构,包括:

a)成立低碳管理领导小组,包括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各相关部门低碳管理负责人,明确相

关职责;最高管理者应建立低碳管理方针和目标,参与制定本企业低碳发展规划,并确保其与

本企业的总体战略方向相适宜,以及提供低碳管理所需的资源;

b)设置低碳管理岗位,负责对本企业的低碳管理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低碳实施方案并组织

实施。

5.1.2低碳管理体系

5.1.2.1应制定低碳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a)原材料采购、检验、使用管理制度;

b)能源及碳排放计量、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c)工业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监测和统计制度;

d)低碳宣传培训制度;

e)低碳目标考核和奖惩制度。

5.1.2.2宜根据GB/T24001、GB/T23331和DB44/T1944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和碳排放

管理体系。

5.1.3低碳实施方案

应制定低碳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方案的名称、内容、预期效果、经济预算、计划实施时间和完成时间;

b)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实施低碳实施方案中的职责。

5.1.4碳排放核算和报告

5.1.4.1应参照GB/T32150、GB/T32151(所有部分)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碳排放核算和报告

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确定碳排放核算边界;

b)识别碳排放源;

c)选择核算方法;

d)收集碳排放活动数据;

e)选择或测算碳排放因子;

2

DB4406/T40—2024

f)计算与汇总碳排放量;

g)识别碳减排潜力;

h)编写碳排放报告。

5.1.4.2重点排放单位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

5.1.4.3若企业所在地区或所属行业有碳排放核算和报告另有具体规定,应执行相关规定。

5.1.4.4企业宜每年开展一次碳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

注:碳排放量是碳排放单位在核算边界内生产和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

的形式表示。

5.1.5文件管理

5.1.5.1应指定人员对低碳管理文件进行专项管理。

5.1.5.2企业低碳管理文件要素包括但不限于:

a)低碳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文件要求;

b)低碳管理方针、目标;

c)低碳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d)低碳运行管理中长期规划;

e)低碳管理制度;

f)低碳实施方案;

g)计量器具管理文件,含计量器具清单、计量器具检定情况等;

h)碳排放相关数据统计表,含企业碳排放源季度(或月度)统计报表(含消耗量、化验数据)、

重点排放设施季度物料消耗统计报表(含消耗量、化验数据)等;

i)碳排放核算报告相关文件,包括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二氧化碳排放核查报告、二氧化碳排

放履约资料等;

j)低碳运行管理评价相关文件;

k)低碳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机制和考核记录文件;

l)低碳运行管理改进方案及相关资料。

5.1.5.3应制定文件管理程序,明确文件分类、编号、借阅、保存等相关要求。历史数据记录文件单

独保存,存档年限不低于5年。

5.2运行实施

5.2.1低碳技术研究与应用

应开展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研究与应用,改进现有的生产过程,降低环境负荷、减少污染排放。包

括但不限于:

a)研发低碳零碳负碳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

b)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

c)可再生能源制储氢、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

d)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e)绿色微电网、智慧能源管控技术;

f)资源循环化利用技术;

g)绿色物料应用技术;

h)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技术。

5.2.2产品设计

3

DB4406/T40—2024

应对产品进行低碳设计,包括但不限于:

a)在产品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

b)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

5.2.3原辅材料采购

原辅材料采购应符合低碳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优先采购和使用低碳化、可回收、可再生、可降解、低污染、轻量化的绿色环保材料;

b)使用回收料替代原生材料;

c)替代或减少全球增温潜势较高温室气体的使用。

5.2.4能源资源利用

5.2.4.1应注重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包括但不限于:

a)利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

b)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量;

c)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

d)采用能量梯级利用、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高效热泵等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e)充分利用余热余压。

5.2.4.2宜通过电力市场购买绿色电力,提升绿色用电比例。

5.2.5工艺和设备改进

应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a)优化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和参数;

b)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淘汰落后的用能设施、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或效率高、能耗低、水耗

低、物耗低的产品;

c)宜配置自动控制、智能化装置、电气化工艺技术装备。

5.2.6生产

应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低碳生产,包括但不限于:

a)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合理控制设备启停次数,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b)改进物料贮存方法、加强物料管理;

c)提高设备生产效率。

5.2.7废弃物资源化及循环化

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化利用,包括但不限于:

a)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

b)通过合适的方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c)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5.2.8物流与运输

应采用低排放的运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a)使用节能、清洁能源的运输工具;

b)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距离;

c)采用合适的运输工具,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4

DB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